问题

北方冬天取暖如果没办法烧煤,用电又觉得太贵,如何做可以解决过冬问题?

回答
北方冬季取暖,尤其是在煤炭受限、电价又让人望而却步的情况下,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不过,别灰心,我们还有不少“土”办法和“巧”招能帮助大家温暖过冬。我这就给大家掰扯掰扯,怎么在这些限制下,让家里暖和起来。

一、 提升房屋本身的保温性能——“里子”功夫做足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好比给房子穿上厚实的棉袄。

1. 门窗密封: 这是漏风漏热的重灾区!
检查与修补: 仔细检查所有门窗的缝隙,看看有没有漏风的地方。可以用手在缝隙处感受,或者点燃一根香,看看烟灰有没有被吹动。
安装密封条: 这种东西不贵,但效果显著。市面上有各种材质的密封条,比如橡胶的、泡沫的、毛条的。选择适合你家门窗材质的,沿窗框和门框的四周都贴上。记得要贴严实,能压实一点效果更好。
窗户贴膜: 很多老旧的窗户玻璃保温性很差,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玻璃会非常冷。可以购买专门的窗户保温膜(也叫隔热膜),贴在玻璃内侧。它能在玻璃和室内空气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有效阻挡热量散失,还能防止室内暖气吹到玻璃上凝结水珠。安装的时候注意要干净、平整,别留太多气泡。
窗帘的妙用: 晚上睡觉前,拉上厚重的窗帘,尤其是落地窗帘。它能形成一道额外的隔热层,减少热量通过窗户散失。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一定要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晒晒屋子,免费的太阳能取暖!

2. 墙体与屋顶的加固:
外墙保温(如果条件允许): 如果是自家房子,或者能协商,最理想的是对房屋外墙进行保温处理,比如粘贴保温板。这工程比较大,但效果最持久。
室内简易保温: 如果不能动外墙,可以在不影响房间使用的情况下,考虑在内墙上做一些简单的隔热处理。比如,有些人会在靠北的墙面,甚至整个房间的墙面,用保温材料(如挤塑板、岩棉等)做一层内保温,外面再批刮腻子或贴壁纸。这需要一定的施工能力,或者请专业人士。
阁楼/顶层的处理: 如果住在顶层,屋顶漏热是很普遍的问题。可以在阁楼铺设一层保温材料,或者在室内天花板上增加保温层。

3. 地板的保暖:
地毯/厚地垫: 在经常活动的区域铺上厚实的地毯或者地垫,能有效阻隔地面的寒气,踩上去也更温暖舒适。
地板隔热: 如果是铺地板,可以在地板下面加一层隔热垫。

二、 提升现有供暖系统的效率——“小聪明”省大钱

既然烧煤不行,用电也贵,那就要想办法让家里已有的取暖设备(比如集中供暖、电暖器、空调等)更高效。

1. 集中供暖的优化:
暖气片覆盖物: 很多老式的暖气片背后是墙壁,热量会被墙壁吸收一部分。可以在暖气片后面贴一层铝箔保温板,将热量反射回室内。注意不要完全遮挡住暖气片,影响散热。
暖气片除空气: 暖气片里存有空气会影响水循环和散热效果。可以找找暖气片上的放气阀(通常在暖气片上方侧边),轻轻拧松,放出里面的空气,直到放出水来。
调整供暖阀门: 如果家里有独立的温控阀,可以根据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比如长时间不用的房间可以适当调低温度。

2. 电暖器的“省电”妙招:
选择合适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电暖器耗电量和取暖效果也不同。比如油汀式电暖器升温慢但保温好,小太阳式升温快但耗电,对流式则比较均衡。根据房间大小和使用习惯选择。
配合风扇: 如果你用的是对流式电暖器或者油汀,可以在旁边放一个小型电风扇,将暖气片散发的热空气吹到房间更远的地方,加快室内升温速度。
定时使用: 设定好定时开关,只在需要的时间段开启。
配合加湿: 干燥的环境会让人感觉更冷。在电暖器旁边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让体感温度更高一些。

3. 空调的“高效”制热:
清洁滤网: 定期清洁空调的滤网,可以提高进出风效率,省电且制热效果更好。
开启“辅热”功能: 一些空调有“辅热”功能,在制热模式下开启,可以在寒冷天气里提供更强劲的制热能力。
合理设置温度: 不要将温度设置得过高,每调高1℃,耗电量都会显著增加。
配合其他取暖方式: 在极寒天气,如果空调制热吃力,可以考虑配合电暖器或小太阳,但要注意用电安全。

三、 借助“低成本”或“免费”的取暖方式——“巧”用自然与科技

1. 利用太阳能:
“阳光房”效应: 如果你家有朝南的窗户,白天一定要拉开窗帘,让阳光尽量照射进来。尤其是在晴朗的冬日,阳光带来的温暖非常可观。
自制太阳能集热器(DIY): 这个技术含量稍微高一些,但效果很显著。可以用旧的易拉罐、黑色水管、玻璃板等材料,在阳光充足的窗户边或屋顶搭建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管道将加热的空气导入室内。网上有很多DIY教程,可以参考。

2. 电热毯/电热垫/电热靴:
局部取暖: 对于个人来说,电热毯、电热垫、电热靴是最直接、最经济的取暖方式。只需在你睡觉、长时间伏案工作时使用,就能保证身体关键部位的温暖,从而降低全身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安全第一: 使用这些电器一定要注意质量和安全性,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睡前检查,避免折叠使用,防止过热。

3. 生物取暖(物理方式):
多穿衣服: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穿多层衣服比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可以起到隔绝作用。
保暖内衣/秋衣秋裤: 选择吸湿透气的保暖内衣,能有效锁住身体热量。
戴帽子、围巾、手套: 身体散热最快的部位是头部、颈部和四肢末端。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能大大提升温暖感。
热水袋/暖宝宝: 睡前用热水袋暖床,或者在身上贴暖宝宝,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舒适的温度。

4. 利用小家电辅助:
小太阳/陶瓷加热器: 适合小范围、短时间使用,比如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在卫生间洗漱时。但要注意它们的耗电量,避免长时间开启。
足浴盆: 晚上泡脚是非常舒服且有效的取暖方式,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脚暖到全身。

四、 生活习惯的调整——“聪明”生活更温暖

1. 合理安排室内活动: 尽量将长时间的室内活动安排在阳光充足的房间。
2. 利用烹饪余热: 做饭时产生的热量也可以为厨房区域带来温暖,尽量不要把厨房的门开着让热气跑掉。
3. 保持空气流通(但要控制): 虽然要保温,但也不能完全密不透风,否则空气质量会变差。每天选择阳光好的时候,短暂开窗通风1015分钟,快速换气。
4. 全家人的“抱团取暖”: 在一个房间活动,互相取暖,也是一种温馨的方式。

总结一下,解决北方冬季取暖的难题,关键在于“开源节流”:

节流: 把房子本身“捂严实”,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流失。
优化: 让现有的取暖设备发挥最大效率。
补充: 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辅助取暖方式,尤其是针对个人体感。
习惯: 调整生活习惯,让居家生活更温暖。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起来,即使在煤炭受限、电费高昂的情况下,也一定能让大家安稳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关键在于根据自家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半地穴式只会更冷,不仅冷,还又湿又冷。

建造的时候节能做好是必要的,以前传统的房子是半米甚至到1米厚的土墙,节能效果超级好,而且还能在白天的时候蓄热,夜晚缓缓释放,帮助人们度过寒冬。现代使用的红砖相对没那么节能了,而且比以前的那种烧结大青砖导热还好的样子,热得快冷得也快,有必要做保温层来改善房屋节能效果。屋面方面,以前使用厚厚的草木屋顶,保温透气效果好,现在很多做现浇混凝土的,需要额外敷设保温层才能达到好的节能效果。

门窗使用节能产品的话,未必不比墙面节能,所以门窗不必小,但材料需要用得好,可以装双层门窗,将房子打造成一个温室。门窗贴塑料布是对付气密性差的门窗的做法,气密性好的门窗贴了也没多少作用。

总之,关键还是建造节能良好的房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从物理保温方面和人体活动产热方面着手。此外,传统的火墙火炕也是可以考虑的,现在有些新型节能炕是很不错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