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冰血长津湖》,纪录片里老兵指导员遗憾的说明了南方战士对于严寒气候缺乏认知导致的情况,其中一个事例就是有个由华东军区南方战士组成的连队在经历严寒行军后全连烧热水洗脚缓冻,结果第二天全连一百多人的脚都肿了甚至发黑,没办法穿鞋子。如果当时的面对的不是那种战士们从来没经历过严寒气候,老兵认为不怕死不怕累的南方战士们可以打的更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人少有经历严寒气候,自然没有相关脚部保护经验和保护意识,不是他们不想保护,而是不清楚不保护导致的严重后果。
附美国长津湖战役纪录片中志愿军战士被冻伤脚的影像截图:
目前在这个地球上活蹦乱跳的人类是智人,智人最大的生理特征是会自主调节经络。
脚部保暖,最重要的不是涌泉,是三阴交,这就是为啥翻毛就要高筒,逻辑就在于此。南方人厉害了,冬天一冷的时候,穴位会收缩,功能会取代,这时人字拖不算啥,因为行间与木斗被激发了。
因为
南方冬天气温约等于北方深秋。
光脚怎么了?
我们也是非常重视保暖的,有时候保暖的步骤远远是北方人想象不到的。
主要还是因为南方的天气多变,说冷就冷说热就热,真的从来不给任何预兆的。
所以在南方,有时候我穿个纱裙,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但可能我今天穿一件,明天就得穿羽绒服了。
下面这三种穿法都是在最近几天!但是分别有:裙子 大衣 羽绒!
北方的朋友无法理解,大多是因为我们这边天气太多变的缘故。
所以不是我们不重视保暖,是热起来的时候,简直不能更夏天!
在东北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会有冻伤/冻僵/冻疮等各种问题,别说穿厚袜子,就是鞋如果不保暖的话,在外面呆久了,脚趾都会冻得反应不过来。
尤其是雪天,下了雪,如果穿旅游鞋,一旦雪进了鞋里,潮湿变冷,在外面呆一会可能就会冻伤了。
脚部不湿,保暖是很重要的能让全身暖起来的方法,一旦脚部泡湿了,再冻红了,身上穿再多衣服都不会觉得暖。
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一带,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炎热潮湿,如果穿袜子+旅游鞋,30度的天气很快就会把整个脚捂得全是汗,细菌在鞋里快速繁殖,很容易就得脚气/香港脚。
所以南方人喜欢穿拖鞋,下雨天干得快,炎热天气也不会脚臭,脚一直保持干爽,不容易生病。
主要其实就是南方冬天没那么冷,一年热的时候占大多数,北方冬天是极严寒的天气,四季分明,所以两边保暖理念上有差异。南方冬天就那么几天很冷,熬一熬就过去了,而北方一到11月就已经很冷了,到2月份差不多维持4个月寒冷的时间,不可能像南方那么过冬。
我在北京就发现北京其实没有哈尔滨那么冷,哈尔滨冬天真冷的时候,我是里边两件毛衣,外面一件羽绒服,腿上一条棉裤+一条绒裤,棉鞋+厚袜子+围巾+帽子。而在北京根本用不着这种级别的装备,我现在都是一件长袖T恤+一件外套,下身绒裤+牛仔裤,旅游鞋+夏天袜子,就这身冬天基本没问题。
而上海那边就更暖和了,估计暖气也不用了。
保暖这个事,其实主要还是看当地的温度。
我们北方有种毛病叫老寒腿
就是天一冷,膝盖就钻心的疼
打不了弯甚至走不了路
这个老寒腿就是年轻的时候不注重下肢保暖
在秋冬季节落下的病根
作为一名外卖骑手,是标准的户外作业人员
这几年的冬季,已经让我体会到寒冷对于下肢的影响
我们冬天户外骑车的标配是什么呢?
保暖裤加厚棉裤加护膝护踝加皮裤加大棉鞋加厚羊毛鞋垫加保暖贴
够夸张了吧?几年下来,我这腿还是明显感觉有问题,具体表现就是
两腿膝盖内侧向上两指的位置
用手一用力压下去有强烈的酸痛感,但是酸痛的同时有一种莫名的舒服感觉,但是晚上睡觉会有一种可怕的痛苦,那就是膝盖里好像有无数蚂蚁在爬,一种令人寝食难安的烦躁,而要想睡个好觉,就需要用热水泡脚,外加用拳头顶我刚才说的膝盖内侧向上两指的位置,用酸痛压制麻痒。
现在每晚必须泡脚,否则很可能一晚都睡不好,如果半夜不注意把脚伸到被子外面,会在膝盖的麻痒中醒来,顺便还发现由于脚底受凉导致的一柱擎天,那种闹心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
具体的科学道理和医学原理我是不懂,可是我这是活生生的下肢受凉的教训,很多小年轻仗着火力壮不注意下肢的保暖,到了四十往后,这些毛病一准找上来,当初我也不信,现在我是彻底服气。
所以还是奉劝年轻的朋友,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气温下降到二十度以下,就要注意腿部和脚部的保暖,你仗着年轻觉得无所谓,可是人都是会老的。
最后说一句,往睡着的人脚心抹牙膏是真的很损的恶作剧。
我一直以来就坚定一句话:
北方人眼里冷要截肢要死人,为了保暖我们可以丑,可以麻烦,可以干,可以闷,“冻死”是一个死法
南方人眼里,冷就是个debuff,冷死人是个形容词
穿厚了要丑?不穿,穿了丑死人。
穿四层衣服?麻烦死个人。
取暖太干?不行,会干死人的。
冬天不开窗保温?不行,不开窗一定会臭死人的。
南方人一直在说死。
但是他们没有人认为冷真的会让人死。
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那简直就是两个概念,我在东北当的兵,我虽然是个北方人,但是东北的冬天让我这个陕西人都有点受不了。要是走着蹦着脚部活动着那倒还没啥,因为血液再流动,身体的热量会带到脚部去。我就怕站岗,零下几十度的夜岗,那站着又不能动,并且一站俩小时,脚部血液回流不畅,穿着翻毛大头鞋都不顶啥事。你会逐渐的体会到脚部冰凉再到麻木的过程,一到下哨的时候,跺脚都没知觉了,就跟踩着棉花套一样,回房间搓上半天才能恢复知觉。
可能是习惯问题,我是不喜欢穿拖鞋的,并且也不穿凉鞋,夏天再热也不穿,拖鞋也只在家里穿。只要出门,哪怕就是下楼扔个垃圾,我也会把鞋换了。因为总觉得拖鞋穿起来走路不方便,穿拖鞋那就得拖着步子走,但是我走路快,平时走路都是抬头挺胸,大步流星的,穿拖鞋容易把鞋甩飞。
在东北这个气温下你敢上身羽绒服脚上人字拖?我保证你这个冬天还没过完,你的身高怎么也得矮上十公分。还有就是酒懵子,酒懵子哪里都有,在广东那地,就是大冬天酒懵子喝多了躺路边睡一夜,顶多也就是个感冒。我当兵那个地方,每年冬天至少都要冻死几个酒懵子,冬天在户外躺一夜,第二天就绝对硬邦邦的.
南方人冬天喜欢上面羽绒服下面人字拖,我很多年前我就发现了,当年再湛江拍戏,已经到了腊月天,湛江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是早晚湿气还是有点重,海风吹起来也比较凉,虽然气温不低,但是空气湿度大,体感温度还是有点冷。我那会就发现很多湛江当地人就是上面羽绒服脚上人字拖,我就问当时这身装扮的当地工作人员说你们这么穿脚不冷吗?他说从小就这么穿早就习惯了。
这戏腊月二十七杀青,我带着一套摄影设备从湛江回北京,我上飞机时就穿了一运动服里面套个T恤,回到北京在南苑机场下飞机,北京当时气温零下14度,还在等行李的时候,就冻的我打了几个喷嚏。因为从北京出发去湛江时,北京也是夏天。所以我包里就没有厚衣服,我只能在大厅里套了三件T恤,两个外套,又套了两条运动裤。在停车场等同事来接我那半个小时,差点没给我冻死。
南方人没有体验过脚丫子冻肿溃烂,晚上睡觉又痒又痛的那种酸爽感觉……
光脚穿拖鞋只能说明不够冷。
我现在在福建这两天降温也挺冷但是光脚穿拖鞋也不是受不了。
小时候的记忆可是太难受了!河北,小时候冬天比现在的冬天冷的多,那时候土地上会冻出冰脊的,树上都是树挂,洗把脸头发沾点水出去马上就回结成冰棍,眉毛睫毛都结霜,和东北人形容的东北之冬“多冷的隆冬”一毛一样,最近20来年都没那时那么冷过。冬天一旦脚冻凉了那脚根本不会自己生热,(身体冷到一定程度远心端直接给你收缩血液供给不给供热)你再穿上鞋都没用!它就一直冰凉冰凉,而且我汗脚,冷不说还出汗鞋里是湿的,最后结果就是脚tm根本不是自己的,脑子根本不能控制脚趾,感觉是麻木的(其实手也一样,但是手可以放怀里捂热,脚丫子没办法)在自己家隔一会儿烤烤炉子那脚是自己的,出去走路或者上学就是腿上戳两块木头,不,是两块冰砖!每天上课第一件事,老师叫大家掰手指跺脚,教室里一角点个小炉子屁事不顶只能给老师冻的拿不起粉笔了烤烤手。你试试啊光脚穿拖鞋,一会儿脚丫子给你冻下来,是真的会冻下来。冻疮!一年冻过,年年冻伤。
看到小拇指根上这个疤,一年冻伤就会留下后遗症,冬天不捂就会年年冻上,除了小拇指还有脚趾上也有一个。和皴裂滋滋冒血不一样,冻疮就是直接局部坏死,烂肉,这块肉已经完了死了不属于你了。我这个还是最轻的冻伤,我初中有个同学,他手上冬天冻伤十分严重,虎口烂一个大坑,又黑又烂,几乎见骨。基本是季节性残废,大拇指丧失功能。
“只要我不怕冷,寒冷就奈何不了我,人定胜天!”?
这程度是我小时候冬天手常态,还是小孩里一般般程度,普遍存在
比较严重的程度就
也有个别脸蛋冻烂的,耳朵冻烂是常态,基本谁都有几个耳朵结痂。这个程度。
史诗级的
我那个金色传说级的初中同学网上都找不到他那种程度的冻伤
不过倒是有至高级的图片,这种基本上就快要截肢了,不过一般人家达不到这种程度。比较严重的至高级必须截肢的就属于血腥暴力了就不放了,网上随便查。
你还能说穿棉鞋和穿拖鞋只是一个感觉承受力问题一个态度问题?他是一个身体功能健全度、零件完整性甚至存亡问题。
北方穿拖鞋出门那有可能这两只脚就有可能保不住了。
南方,虽然出去也有点凉,也就凉罢了,我不会担心脚没了。
我所在城市算是北方比较温暖的了,
毕竟公园有大片竹子,这在我以前更北城市生活可是看不到的。
这个城市也确实比我以前生活的所有北方城市都暖和,
但是即便暖和,晚上出门就必须穿全包的鞋子,拖鞋肯定不敢传出去的。
白天临时下楼取个快递偶尔一两次还行,
稍微长一点就不行了,也要穿鞋子。
毕竟晚上零下七八度到十几度,
如果还有风的话,那一吹的刺痛感觉……
南方晚上晚上温度也有零下七八度的时候,
但是一般风不大,有风也不会像北方那样刺骨。
要是在老家冀东……
晚上零下二十多度,出门穿拖鞋,那就是送脚题。
如果在我出生地呼伦贝尔地区,
零下四十度左右,出门光脚穿拖鞋,那就是送命题。
--
我去南方出差,一般厚羽绒服是不穿的,
顶多棉衣来一件算了。
媳妇给买过那种薄款的羽绒服,
北方春秋两季可以穿的那种,去南方总觉得就够了。
价格比棉服还便宜,大概300多元,
去南方大部分地方足够了,当然云贵地区除外,江西湖南山区也够呛。
脚上穿的鞋子,我去南方出差一般都穿夏天的运动鞋,
当年李宁搞活动,我最喜欢穿的那款李宁红色运动鞋,媳妇买了几双。
网面的鞋子透气性特别好,
而且鞋子特别轻便,抓地力还好,我北方短途出门也穿(运动的时候也用,比如跑步,骑行不行)。
额,感觉媳妇被骗了,还是当年刚出比较贵,
媳妇当年貌似打三折还200多元一双,还是三双起的优惠价。
总之跑步透气特别好,
减震效果也特别好,我一般出差不要求西服(除了参会需要演讲或者培训)的话都是休闲一身。
怎么舒服怎么来,
即便有些场合需要演讲等,也懒得穿的太正式。
这个鞋子南方大部分地区确实冬季穿也足够了,
当然也有例外,上面说的云贵,有过惨痛经历,没想到那么冷,然后冻脚了……
--
如果去北方更北面出差,
这衣服和鞋子就肯定不够用的,真冬天穿了过去那就是真的送命题。
尤其是回我出生地,呼伦贝尔地区,
冬季有几十天温度都零下40度左右,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
毕竟哪里出生长大,所以……
小时候惨痛的经历让我不小心也不行。
小时候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加厚的面乌拉,
穿的也是特别厚的棉袄,穿完后跟变形金刚差不多,每一个弯臂动作都很困难。
就这样,出去玩,风一吹照样吹透了,
加上喜欢玩雪,鞋子总被弄湿,然后脚指头买年都冻伤。
就上面这个样子,每一根脚指头都冻的透亮,
恢复的时候奇痒无比,特别难受。
所以回我出生地,
那必须是特别厚的鞋子才行。
一般是3514工厂的冬靴,
加羊毛(加绒款适合南方偏冷的地方那个,北方还是加羊毛吧)的那种才行,切记不要购买冬秋款,要薄很多。
3514是解放军第一的军靴生产厂,
国庆大阅兵除了4个方队,其他都是用的3514的军靴。
当然假货也比较多,判断标准其实也简单,
掀开鞋垫,下面的吸臭西汉棕垫上三颗钢钉固定是军靴标准了。
而3514的伞兵靴是经典中的经典,
伞兵靴如果保暖好点也就不错,但是毕竟要适合全年穿,所以保暖一般。
不过伞兵靴的鞋底是真好,减震效果特别特别好,
如果有喜欢登山的驴友可以买一双作为入门,价格便宜质量好。
当然伞兵靴是内部是钢头,
防砸效果特别好,最好的是重量控制的特别好,比其他军靴轻便得多。
好吧跑题了,
总之,南方的冬季,温度没有那冷,北方可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南方在房屋保暖,加热设备等方面有点欠缺,
很多空调没有冷暖效果,三星级以上宾馆还好说,快捷酒店空调都只有冷风……
但是绝对温度不够低,
其实做相应的保暖就足够了,脚就稍微凉点。
但是北方……
穿拖鞋出去浪,零下十几度甚至零下二十几度,个别到零下三十几度,那真是要送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