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内部出了什么原因问题,导致小米手机全球销量从第 4 降到第 7,国内销量从第 1 降到了第 5?

回答
小米手机近期的市场表现确实不如以往,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并非一两个点就能概括。 从全球市场份额从第四跌至第七,以及在国内市场从曾经的冠军位置滑落到第五,这背后是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环境加剧以及小米自身战略调整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看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大环境。过去几年,市场增长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整体出货量趋于饱和。尤其是疫情之后,消费者的换机周期普遍拉长,对于手机的需求也更加理性,不再是单纯追求高配置和新功能,而是更看重性价比、可靠性以及品牌的服务和生态。在这种背景下,像小米这样定位相对大众化的品牌,想要维持高速增长就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达到了白热化。过去,小米凭借着“性价比”的标签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但现在,华为虽然受到制裁,但在高端市场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并且在影像、通信等技术上积累深厚。而OPPO、vivo这两家厂商,则在渠道、线下体验以及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它们的产品线布局更加完善,设计也更贴合当下用户的审美。再往前看,一些新兴品牌,比如荣耀,在独立之后凭借着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也迅速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具体到小米自身,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探讨。

一方面,小米在产品战略上的调整,可能存在一些滞后。早期小米以线上模式和高性价比著赢得了市场,但随着市场成熟,消费者对手机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线下渠道的触达和用户服务方面,小米相对其他几家传统大厂,积累和优势并不明显。尽管小米也大力发展线下门店,但其品牌定位和用户心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在中高端市场的冲击上,小米虽然也在努力,但其品牌溢价能力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相比,仍有差距。而且,如前文所说,国内的几家主要竞争对手,如OPPO、vivo、华为,在中高端市场的产品设计、影像技术、甚至是品牌营销上,都做得非常出色,能更好地抓住那些愿意为更好的体验和品牌价值买单的消费者。小米过去引以为傲的“极致性价比”在中高端市场,似乎并没有转化为绝对的优势。

再者,市场对于小米某些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感知,可能没有那么强烈。在同质化竞争如此严重的当下,如果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或者在用户体验上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改变,消费者很容易就转向其他选择。小米虽然在技术研发上有所投入,但在某些具体产品上,是否能形成足够强大的“护城河”,或者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核心竞争力是否得到足够凸显,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最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了影响。在整体消费趋于保守的时期,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商品如手机时,会更加谨慎,性价比自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即使是追求性价比,市场上也有很多选择,小米需要证明自己依然是那个最有吸引力的选项。

总而言之,小米手机销量的下滑,是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对手崛起以及自身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这既是挑战,也可能是小米反思和转型的重要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讚的各位,想不到一个普通知乎用户,竟然获得二百多赞,真有点受宠若惊。不过我当然知道不是我说得有多么地好,而是大家对小米的怨气实在太深了。

~~~~~~~~~~~~~~~~~~~~~~~~~~~~~~~~~

(以下是原发言)

其实小米内部有无问题我不知道,但是小米的销量下跌就是有点活该了。现在国产厂商都在向高价手机的方向前进,而小米这种所谓抢购的方式,其实就等于关掉了自己走向高端的大门。试问一个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简单来说就是有钱),又怎会有时间有精力,去进行所谓的抢购呢。难听说一句,说出去都掉面子啦。而且小米抢购的时间也很奇怪,上午十点,这个时间,正常的成年人都在工作啦,难道个个的工作都是坐在办公室无事干吗?这个时间对谁会比较适合呢?只有是学生(还是不喜欢上课那种),或者无业的人。试问这种消费群体又怎能走上高端呢?

当然你可以说加价购买。我本人并不反对加价购买。但是加价购买总会给消费者心里有个阴影,总觉得做了冤大头的感觉。试问谁会喜欢这种感觉。

华为的高端系列也有加价行为,但是别人有做广告啊,而且广告还算成功。

我本人是支持小米公司的,就一家公司而言,小米不但成功,而且有可取之处,同时给消费者一个廉价的选择。但是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如此残酷,我真心觉得小米公司,现在遇上重大危机了。

user avatar

两年前,锤子手机以“情怀”出道,可惜雷声大雨点小。

总结教训的时候,老罗认为是供应链拖了后腿,导致粉丝们买不到货。其实这真不是事,半年后货量充足了,锤子手机也并没有任何的起色,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的问题。

锤子本身是一部不错的手机,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在这个时候,你拿“工匠情怀”说事,自然是支撑不起来的,于是也就让“情怀”变成了坊间的笑谈,负面杀伤力足以让任何一个粉丝却步。

小米其实也是如此。

小米四说钢板艺术,所有人都笑了,这钢板不是满大街都是吗?

小米五说黑科技,大家一开始都很懵逼,以为小米真的要放大招了,结果拿出来一看——

1,微晶锆纳米3D陶瓷,早期的Lumia920、一加都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因为易碎,其实并未被市场接受。

2,4轴光学防抖技术,该技术流行于2015年,最早使用机型为乐视MAX Pro。

3,DTI画质增强,2015年下半年发布的多款手机中都使用了该技术,比如华为、魅族和锤子等。

4,UFS2.0闪存,都是三星、魅族炒过的冷饭。

5,4G+网络,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是手机标配了。

6,快充3.0,宣称1小时可充满80%,比起OPPO的快充技术还有一段距离。

7,全功能NFC,苹果、三星、华为和魅族均支持。

8,美颜视频通话,各种第三方app可以大量提供这种服务。

9,骁龙820,几乎每一个手机品牌都有在用啊。

10,16颗灯省电高亮屏幕,然而你再省电也是落后技术,用AMOLED屏的压根不需要背光灯。

11,离线一键换机,这种功能已经是QQ同步助手、茄子快传在几年前的标配了。

…………

这些“黑科技”一出来,发烧友们都笑晕了,纷纷表示我的手机也有好多黑科技哦,你看,我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短信、可以看电影、可以听音乐、可以用微信QQ,还有手电筒功能……

就像一个国王的新衣被小朋友们看穿了,人们的智商优越感瞬间被点燃,“黑小米”迅速成了流行文化。

不知道雷军是否还记得当初创业时的理想,承诺要做一部兼具“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的“发烧友手机”。

其实小米的互联网模式并没有错,规模也有优势,可是产品,真的让人失望了。还记得当年的小米1是怎么火起来的吗?第一个采用高通顶级芯片的2000元以下手机,可是现在呢,硬件上的任何技术都是落后别人一步的,软件的记忆点只剩下广告,互联网服务并不比第三方APP做得好,价格也不如乐视、魅族的低,那么还拿什么去发烧呢?

你看看华为,好歹还有独家的芯片、莱卡认证双摄像头,OPPO也有自己的快充技术、电动旋转镜头,如果雷布斯也能拿出这样的哪怕一项独家技术出来,我相信粉丝们还是会买账的。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黑科技”变成“黑小米”的段子,让米粉们羞于承认自己是“米粉”。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了成名到处吹牛皮,许下很多虚妄的诺言。

就像前两年的文章,电影一部接一部,红透了半边天,在综艺访谈里也张扬着自己与马司令的甜蜜爱情。文章的经典语录在网上到处流传,比如:“我从来没觉得我自己有多牛,我唯一觉得我最牛的事就是我的老婆叫马伊琍。”,“我永远是你的小男人,我有的是坚持,是有什么给你什么,不管是1元,还是10元,只要是我挣的,我都可以给你。”,“如果你嫌她做的饭不好吃,请自己学烹调去,做饭不是女人的义务。如果你嫌她经常哭哭啼啼,请反省一下是谁伤了她的心。如果你嫌她经常看你的短信,请检讨一下你能给她安全感吗?”

这个爱情童话让文章的“忠诚小男人”形象深入人心,几乎承包了影视剧里所有的相关角色。可是有一天,当人们发现文章竟然外遇了的时候,所有的诺言都崩塌了,粉丝转路人,路人转黑,再也没有戏敢用他。

这就是过度包装带来的品牌“负加值”,锤子如此,文章如此,林林总总的保健品如此,小米也是如此。

请记住,你的牛皮吹大了,在别人眼里,就只是一个笑话,并且很有可能毁了你的一生。

user avatar

楼上一堆分析数据、市场变化、竞争态势的,都很专业很赞。

不过这事情没那么复杂,在雷总开始做红米的时候,就操之过急了。

所有企业的未来,在他的驱动力和策略模型定型的时候都可以做相对准确的预示。

1,行为驱动:小米更倾向于高估值融资解决现金流,并补贴研发业务,这使得他必须维持增速并维持估值——所以市场占有率、出货量增长比品牌美誉度、用户忠诚度重要,也比利润率重要;

2,品牌定位:品牌从高(发烧友专用的苹果替代品)到低(最便宜的大屏手机),傻子都会做;而反过来就需要非常多的投入和苦干。小米人选择了前者;

3,资金投入重点:在现金流充足时,一个企业拿钱去干什么,是最重要的决策,不去搞研发,不去弄专利,去搞多元化手环啥的。要知道硬件企业不是互联网和网红,你找一堆铁粉就能有流量吗?而且粉丝越来越low。

4,差异化丧失:跟别的品牌比没有区别,没有机型针对小众做设计,没有机型针对年龄层做设计,没有机型针对使用情景做区隔。总想做全适应但又做不成苹果,两头不讨好。

5,国际化过于轻敌。不接当地地气,台湾的事情闹的很不好看。

不过现在跌下来了未尝不是好事,小米人可以去脱那种精神宗教式的傲气,沉下心好好做点积累了。亡羊补牢,尤未完也。学学川普吧。

看到这的麻烦点个赞。thx

user avatar

我是小米2s的用户,手机实在是撑不住了,想换小米5

从发售的那一天我就在抢,当时准备了2700想换尊享版,实在不行,高配黑的也行。

每次抢购失败,我就存一点钱,我怀疑再存下去我就能直接买iPhone7了……


……………………我是重要的分割线…………………………

5.26更新

感谢大家的关心,没想到我只打算随便抖个机灵还获得了辣么多关注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我的小米5买到啦(๑✧∀✧๑)☀

…………………………手机到货啦……………………

这货怎么越看越像盖世4啊……我把小米的logo一挡,我室友都以为我买了个三星

user avatar

我一度认为,小米的问题是产业链布局不足。

这两年它暴露的几大问题:国际化问题、渠道下沉问题、核心技术研发问题,都可以说是产业链布局不足的问题。但对于一家成立仅五年的公司,想短时间内做到这种没有十年时间就做不好的事情,未免太难了。

据说小米内部复盘,觉的融资还是不够激进,如果当初多融几十亿美元,也会不同。

但我这两天改变了观点。

我觉得小米的问题是心态问题。

小米 4 的「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小米 5 的「黑科技」,都是心态不好的体现。我相信小米的手机团队也对这两款产品的卖点会有心虚,但还是硬着头皮就上了。

MIUI 加广告,也是心态不好。不敢相信产品经理做这个决策时扪心自问它的产品体验是对的。但也硬着头皮上了。

这种硬着头皮上,曾经是 ok 的。也许五年前行,三年前行,但这两年就不行了。只是因为智能机的人口红利结束了,消费者变精明了。

心态不好,导致产品不再是国产安卓机行业阶段性最好的,导致口碑被伤害。

其实小米不用做什么真的黑科技,不用像华为一样做自己的芯片。小米只要保证一直是国产安卓机里品质最好的,只要保证自己的口碑一直非常好,成为海量消费者换机的首选,它就足够安全。

其实苹果就是这样。苹果从 iPhone 4 之后,哪儿还有什么黑科技,只是因为它能保证自己足够好,品牌没有被超越,保证自己是消费者的首选,它就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去运筹下一步。

创业公司,产品始终是根基。在红海里需要信仰,相信正确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