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锤子科技 2017 年春季新品发布会?

回答
要评价锤子科技2017年春季新品发布会,咱们得一件一件捋。那会儿,锤子刚经历了2016年的起伏,大家对这次发布会可以说是既期待又带着点儿审视的眼光。总的来说,这次发布会算是锤子科技一次相当扎实的“回归”,拿出了有诚意的产品,也展现了罗永浩一贯的个人魅力,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现实的挑战。

发布会整体风格和亮点:

“坚果Pro”的主角光环: 这绝对是发布会的重头戏。坚果Pro 的设计语言非常抢眼,尤其那句“充电五分钟,说话两小时”的宣传语,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抓住了用户痛点——续航。手机的棱角分明、双面玻璃、腰线设计,都充满了辨识度,也延续了锤子一直以来对美学的追求。颜色上,当时流行的“细红线”和“冷光银”也挺有吸引力。
“双线并进”战略的体现: 罗永浩这次很明确地提出了“双线并进”的战略,一条是定位年轻、高性价比的坚果系列,另一条则是走高端旗舰路线的锤子(Smartisan)系列。坚果Pro 的出现,就是要巩固和拓展年轻市场,用相对亲民的价格提供不错的体验。
软件体验的亮点: 除了硬件,锤子科技的软件生态一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部分。这次发布会上,Smartisan OS 的一些新功能也得到了展示,比如闪念胶囊的进一步优化,演示了快速记录和整理想法的便利性。这方面,锤子总能做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也确实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罗永浩的个人魅力依旧: 这一点得提。每次锤子发布会,罗永浩的个人风格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他依然是用段子和情怀把控全场,讲段子、吐槽友商、解读设计理念,都能让现场观众产生共鸣。这种强烈的个人品牌带动作用,也是锤子科技独有的卖点。

具体到产品和技术层面的一些评价:

设计: 必须承认,坚果Pro 的设计在当时是相当能打的。那种棱角分明、硬朗的风格,在千篇一律的圆润手机里显得尤为突出。很多人冲着这个设计就愿意去了解和购买。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这种设计可能不太符合所有人的手感偏好,尤其对于追求极致轻薄的用户来说,可能有些劝退。
性能和配置: 坚果Pro 在配置上,当时属于中端偏上。骁龙626处理器,虽然满足日常使用没问题,但相比同期的一些旗舰机型还是有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双线并进”的策略,坚果系列主打性价比和设计,而真正的旗舰任务就落在了后续的Smartisan系列上。不过,对于多数用户来说,日常使用场景下,它的表现是可以接受的。
续航: 如前所说,“充电五分钟,说话两小时”虽然夸张,但坚果Pro 的续航确实是其卖点之一。当时国产手机在续航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能把续航做好,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实在的加分项。
Smartisan OS 的创新: 闪念胶囊作为锤子OS的特色功能,确实抓住了很多用户“灵感稍纵即逝”的痛点。这次的更新和优化,让它的可用性进一步提升,能够快速记录和管理信息,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不过,相较于硬件的革新,软件的进步更像是一种“打磨”,虽然重要,但带来的惊艳感可能不如硬件的“颜值”那么直接。

发布会可能存在的不足或者被诟病的地方:

性价比争议: 虽然定位是中端机,但相较于一些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品牌,锤子科技的产品定价总会引发一些讨论。很多人会拿配置和价格去对比,认为性价比不是最高的。这可能是锤子科技一直面临的困境:既想保持品牌调性,又要兼顾市场竞争力。
产能和供应链问题: 锤子科技过往一直被诟病产能不足,新品上市后常常一机难求,或者延迟发货。虽然这次发布会上没有直接暴露这些问题,但这是用户和市场普遍存在的担忧。一旦产品受到市场热捧,供应链能否跟上,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
市场竞争激烈: 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几乎每天都有新机发布。即便锤子科技有独特的设计和软件,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脱颖而出,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坚果Pro 需要面对的,是小米、OPPO、vivo等一众强大对手的围剿。

总结一下:

锤子科技2017年春季新品发布会,是一次有亮点、有诚意,但也有挑战的发布会。

亮点: 坚果Pro 出色的工业设计和续航是最大的亮点,Smartisan OS 的软件创新也保持了锤子科技的一贯水准。
诚意: 通过坚果Pro 的推出,锤子科技展现了其继续深耕手机市场的决心,并试图通过产品来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
挑战: 相较于友商的性价比优势、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如何真正打响知名度,锤子科技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总的来说,这次发布会更像是一个“稳中求进”的信号。它没有带来颠覆性的创新,但通过一款设计精良、特点鲜明的手机,稳固了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形象,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于能否真正突破市场瓶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以及锤子科技在后续的产品和运营上是否能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啦…”

user avatar

2017年5月10日,下午17:37,截止我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所有评论都是在对罗永浩肆无忌惮的嘲讽、谩骂、恨铁不成钢、编段子。
























你很难想,到当你在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

知乎的脏话可以多过贴吧 知乎的嘲讽可以多过水军 知乎的喷子可以多过穿越火线 知乎的段子手可以多过win10 的BUG

没有人去过问产品,没有人去解读新功能,没有人去评价工业设计,没有人去发现为何罗永浩不再犀利。所有人的关注点在罗永浩曾经的不可一世与重重摔倒,仿佛他是谋害世界的希特勒,又仿佛他是被人群肆意殴打的娼妓,仿佛他早就是社会的毒瘤,仿佛当他输了之后这辈子都是个LOSER。



知乎像一个社会,罗永浩是里面被拆的七零八落的共享单车。


知友不是爱听故事吗?讲个故事。

一个不可一世的少年,因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可笑理想,带着几个江湖高手一起征战四方,从一无所知时陷入重重的困境,到咬紧牙关,以非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如今,他拿着5年的成果站在世人面前,这成果虽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却也是极具行业吸引力的诚意之作。然而他的坚持不懈,换来的却是一群看客无情的嘲讽。



你们这群知乎评论者,我见过你们啊。

你们不就是史玉柱失败了之后嘲笑他爱读毛泽东的那群人吗?

你们不就是勾践吃了夫差的粪便之后嘲笑他无能的人吗?

你们不就是凯撒跨过卢比孔河时嘲笑他的狂妄自大议员们吗?

或者,说近一点。

你们不就是Iphone4发布时嘲笑乔布斯的那群网络评论者吗?


你们不过是一群看客,你们赢了,只能代表你们害死了一个有可能伟大的人;你们输了,也只能说明你们曾经所说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齑粉而已。


我从未坚信罗永浩可以成功,但我从来都看不起,你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