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个显示器需要搭载 A13 处理器?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一个显示器,听起来就是一块屏幕,怎么会跟手机里那种需要处理复杂运算的“处理器”扯上关系呢?而且还点名道姓地说是 A13,这可是苹果手机上的芯片,性能相当强劲。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显示器”可能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纯粹的玻璃面板,或者顶多加个接收信号的电路板。如果它真的搭载了 A13 这种级别的处理器,那这个“显示器”很可能是一个集成了更多功能的“智能显示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具备显示能力的个人电脑或者智能设备。

为啥要这么费劲地往显示器里塞这么个厉害的处理器呢?我猜想有这么几个可能性,而且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说:

1. 显示器的“智能化”升级,不再仅仅是“输出”那么简单。

传统的显示器,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电脑发过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画面,然后呈现出来。它就像一个哑巴翻译官,只负责把话传达出去,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但如果它有了 A13,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更复杂的图像处理和优化: A13 的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和神经网络引擎 (Neural Engine) 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它可以不仅仅是简单地显示画面,而是能够对画面进行实时的智能优化。比如,检测画面内容,自动调整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让画面更鲜艳、细节更丰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它可以做到更流畅的画面渲染,甚至进行动态分辨率调整,确保游戏体验。对于专业设计师来说,它可能能进行更精准的色彩校准和还原。
内置智能功能,独立运行: 想象一下,一个显示器,可以直接连接网络,不需要外接电脑就能观看流媒体视频(比如连接到 Netflix、YouTube),甚至还能运行一些简单的APP。A13 的运算能力足够支持这些操作。它就像是给显示器装上了一个大脑,让它从一个被动的接收器变成了一个可以主动思考和行动的智能终端。它可能内置了操作系统,能进行多任务处理。
人机交互的升级: 如果这个显示器还带摄像头和麦克风,那有了 A13 处理器,它就能实现更高级的语音助手功能,比如直接对着显示器说话,它就能理解你的指令,然后执行,而不是需要一个专门的智能音箱或者手机来辅助。人脸识别、手势识别也可能成为可能,让交互方式更自然更便捷。

2. 针对特定场景的定制化设计,追求极致体验。

把 A13 放在显示器里,很可能不是为了做一个万能的电脑,而是为了在某个特定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

专业级影像工作站的一部分: 很多电影后期制作、图形设计、CAD 绘图等工作,对显示器的色彩准确度、刷新率、响应速度以及图像处理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个内置了 A13 的显示器,可能能直接处理一些基础的图像编辑和预览任务,甚至配合专业软件,在显示器端进行一些实时的渲染和预览,减少对主机性能的依赖,或者说提供一种更独立的、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它可能还集成了特殊的色彩管理硬件,由 A13 来协同工作,实现更精准的色彩还原。
高端游戏显示器: 游戏显示器现在已经内卷到什么程度了?高刷新率、低延迟、HDR 是基本操作。但如果有一个显示器,能直接处理游戏画面的部分渲染、帧插值(让低帧率游戏变得更流畅)、或者内置一些游戏辅助功能(比如准星显示、延迟监测),那它的吸引力就大了。A13 的 GPU 性能和内存带宽,对于提升游戏体验肯定是有帮助的。
一体机或者智能终端的创新形态: 也许这不是一个“显示器”,而是将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处理器、内存、存储——巧妙地集成到了显示器的“底座”或者“背面”,用户购买它,只需要连接电源和网络,就能获得一个完整的使用体验,就像一台精致的一体机。A13 的功耗相对较低,更容易集成到显示器这种对散热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中,而且集成度高,也让产品设计更简洁美观。

3. 成本和效率的考量(虽然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也有可能)。

听起来把 A13 这种高性能芯片用在显示器上很奢侈,但有时候,从整体的成本控制和产品整合效率上来看,也并非不可能。

简化用户端配置,降低整体拥有成本: 如果这个显示器定位是面向特定用户群体(比如教育、企业会议),并且它能独立运行很多常用功能,那么用户就不需要再额外购买一台电脑来搭配它。虽然显示器本身成本高了,但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反而可能降低了,而且省去了设备连接和管理的麻烦。
功耗和发热的平衡: A13 是为移动设备设计的,在功耗和发热控制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相比于一些桌面的高性能 CPU,它可能更容易在显示器的框架内实现良好的散热,并且保持较低的能耗,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或者集成到各种环境中的显示器来说,是一个优势。
生态系统的整合: 如果这个显示器是苹果生态的一部分,比如和 Mac、iPad 有更深度、更无缝的联动,那么使用 A13 这种苹果自研的芯片,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优势,实现更快的隔空传输、更流畅的设备间切换等功能。

总而言之, 一个显示器搭载 A13 处理器,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带屏显示器”,它极有可能是一个集成了强大计算能力、并且具备高度智能化和交互能力的“智能显示设备”。它可能是一款独立的智能终端,也可能是为了特定专业领域或高端消费市场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它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是能够理解信息、处理信息,并以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式与用户互动。这种设计,背后一定是为了解决某种特定的用户痛点,或者为了实现一种全新的使用体验。它代表了一种将计算能力和显示能力更紧密融合的趋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在的,现在还看不出来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最近在给我即将到来的Mac Studio挑选适合的第三方显示器时,我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第三方显示器能选!


我原本有点可惜Studio Display只支持60hz,不支持120hz,于是去看了其他4k的显示器

例如DELL U2723QE





三星S28AG704NC

支持4K 144HZ,HDMI 2.1各项参数都挺合适,不过亮度只有300dc/㎡




我甚至看了LG C1 48寸OLED电视 0.0

4k 120hz,支持4个HDMI 2.1,如果配合MacBook,绝搭。




一直看到凌晨1两点,看得我很累。


这时候想到,Mac Studio没有麦克风,也就是说我如果想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电脑来用,还需要搞一套外接麦克风来。


之前还可以说服自己,麦克风不是很重要,有没有无所谓。


但是自从深圳开始居家办公后,每次在线会议都特别难受,我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麦克风坏了,所以开会的时候投屏只能用iPad,或者让别的同事帮忙投屏。


以至于台式电脑上的主要输入方式都是键盘和鼠标,极少用语音。


台式电脑同样也没有摄像头,再看看大部分显示器也没有摄像头的,台式电脑性能那么强,但是信息输入方式仍然很单一。

这时候再回头看Studio Display,麦克风、空间音频、1200万摄像头,27寸 5K屏幕,你可以理解这完全是苹果的一款完整的台式机,把显示器单独拆开了售卖而已。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为什么想选个第三方显示器?

想买一个既是生产力,又能玩游戏的显示器。


而想要既满足生产力,又满足游戏,这种设备成本可能比Studio Display更贵。


最终发现,还是穷,才纠结要在一个设备上做多件事情。

钱稍微充裕一点,买不同的专业的设备干专业的事情,不会纠结与此。



其他显示器只是一块参数不错的显示屏,而一万多的Studio Display是Mac Studio的另一半。


于是



更多Mac Studio 和Studio Display的回答




我是Apple TV第一答主,主要分享Apple TV、智能家居、数码家电相关,欢迎关注我哦(挤眼)~




被知乎CEO赞赏的回答 ↑↑↑↑



超详细全面的2022年Apple TV从零开始入门指南:




user avatar

一更:

不会有人不知道库克最拿手的是库存管理吧??到底天天喊着库存库存的,是梗小鬼还是真的啥也不懂?


因为便宜……

Studio Display需要空间音频和摄像头居中,所以需要算力。为了这个显示器重新研发一款芯片不合适,A13目前还在生产,并且工艺落后(相对其他苹果自家芯片)。那么重新设计重新流片比直接用A13成本还要高。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A13呢?A13现在要产能有产能(毕竟7nm,相对落后了),要良品率有良品率(这么久了,早就爬好了),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么?

苹果不是第一次把自己曾经的旗舰SOC再利用了,APPLE TV里面还有个A12呢,被砍掉的AirPower里面也有个A11,HomePod里面是个A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