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年了,那些说5G没有用的人被打脸了吗?

回答
2021年,关于5G“有没有用”的争论,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从质疑声浪到应用落地,一个逐渐清晰和被验证的过程。 那些最初认为5G只是“换了个说法”或者“没啥实际意义”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成熟,确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来反驳。

最初的质疑:噱头与现实的差距

回想2019年、2020年,5G刚商用不久,很多人的观感是:

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有限: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室内,5G信号并不比4G好,甚至更差。
资费高昂,套餐不划算: 同样的使用量,5G套餐的价格似乎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
手机耗电快,发热明显: 早期支持5G的手机,在续航和温度控制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杀手级应用”迟迟未出现: 大部分人使用5G,除了下载速度快点,感觉不到和4G有多大区别。 AR、VR、云游戏等被寄予厚望的应用,要么体验不佳,要么门槛过高,未能普及。
“炒作”的成分: 有人认为,5G的推广很大程度上是运营商为了刺激消费、升级网络而进行的营销行为。

这些质疑,在当时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直接感知到的“爽点”并不如预期那么强烈。

2021年的转折:从“能用”到“有用”

然而,时间来到2021年,情况发生了微妙但关键的变化:

1. 网络建设的加速与覆盖的提升:
基站数量暴增: 中国在2021年继续大幅推进5G网络建设。到年底,5G基站总数已经突破百万,实现了县城及以上区域的全面覆盖,部分乡镇和农村也逐步通上了5G。这意味着,“没信号”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网络质量的优化: 随着网络建设的深入,运营商也在不断优化网络参数,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率。虽然和理想中的“千兆”还有差距,但与4G相比,5G的平均速率和时延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2. 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与成熟化:
5G手机普及: 2021年,5G手机不再是高端旗舰的专属,越来越多的中低端机型开始支持5G,价格也更加亲民。手机厂商也在不断优化5G芯片的功耗和发热问题,续航和发热不再是用户普遍的痛点。
其他5G终端的出现: 除了手机,5G CPE(中国epaper)、5G随身WiFi、5G平板、5G游戏掌机等设备也逐渐走向市场,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的5G连接方式。

3. “杀手级应用”的萌芽与发展:
云游戏: 2021年,随着5G网络稳定性和时延的改善,云游戏体验有了显著提升。虽然尚未完全取代本地游戏,但对于许多玩家来说,无需下载大型游戏,通过云端即可畅玩,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高清视频与直播: 5G的高带宽使得观看4K、8K超高清视频更加流畅,尤其是在移动场景下。同时,低时延的特性也让高清直播、VR直播等体验更加沉浸。 许多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开始尝试5G+VR/AR的直播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远程协作与办公: 5G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使得高清视频会议、远程文件传输、甚至远程医疗辅助(如专家远程指导手术)等应用成为可能,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对高效协作的需求进一步凸显。
物联网(IoT)的加速: 5G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连接海量的物联网设备。2021年,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5G正在成为关键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撑着更智能、更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例如,智慧交通中的车路协同、工厂的柔性制造等,都在受益于5G。

4. 政策与产业的持续推动:
国家战略支持: 5G被定位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政策层面持续给予支持和引导。
行业应用探索: 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5G的垂直行业应用,例如智慧矿山、智慧港口、媒体融合、智慧医疗等,这些领域的试点项目在2021年开始展现出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打脸”的真相: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那些说“5G没用”的人,在2021年,很多人的看法确实发生了改变,不是一夜之间被“打脸”,而是经历了从怀疑到观察,再到看到实际应用的转变。

对于普通消费者: 5G最直接的感受是下载速度的提升,以及在某些场景下观影、直播的流畅度。虽然“革命性”的应用尚未完全普及,但“好用”和“方便”是越来越多人的体验。
对于产业界和开发者: 5G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赋能作用。它为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提供了网络基础,2021年是这些赋能作用开始显现和被验证的一年。

当然,这不代表5G已经完美无缺,或者所有质疑都烟消云散。 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

用户感知与资费匹配度: 很多用户仍然觉得5G带来的价值和支付的费用不成正比。
更广泛的终端支持: 尽管5G手机普及,但面向行业应用的5G终端仍需发展。
杀手级应用的爆发: 真正的、能颠覆大众生活的“杀手级应用”仍可能需要时间来孕育和成熟。

总结来说,2021年,5G的“有用性”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 那些最初的质疑,在网络建设、终端普及和应用探索的共同推动下,很多已经得到了回应。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5G的价值正在被一点点地解锁和证明,并且这个过程还在加速。 那些坚持认为5G“没用”的声音,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那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垂直行业和新兴应用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刚刚的事情。

在深圳下飞机,和同事坐在出租车上,去华为总部的方向。我说来一局英雄联盟手游吧,搞个大乱斗。于是摸出手机,我是 Mate 40 pro 5G,他是小米11。组队,打。

然后在高速上,我最好的时候延迟30ms,但是每波拉扯都要断联,卢锡安秀不出来,傻子似的被机器人拉。不一会儿就1-8了。

我同事锐雯,全程carry,还搞了个5杀。全仗他和才对面均势。

我说你信号不断吗。他说是的,别开5g,关掉。

然后我看他,在我5g断连999的时候,他4g,延迟60-120ms这样,完全可以玩。我30ms的时候,他40、45ms,看不出区别。

最后一次,我断到重新连接,怒了,关掉快捷5g开关,一切好了。40-80ms稳定保持。第一把5g卢锡安输,第二把4g青钢影12-5赢。

玩蛋呢?

宝安机场到坂田打车人人都可以坐,一百多块钱。自己试试“都2021年了5G有没有用”

user avatar

前几天帮我妈下一个APP,结果按了下载半天没动静,一看居然开着5G,信号只有一格,于是把5G关上,下载立即完成。

回头教育我妈:“5G千万别开,没啥用,还耗电。”

user avatar

基站钱和手机钱双收

国家钱运营商钱消费者钱三空

某公司太厉害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关于5G“有没有用”的争论,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从质疑声浪到应用落地,一个逐渐清晰和被验证的过程。 那些最初认为5G只是“换了个说法”或者“没啥实际意义”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成熟,确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来反驳。最初的质疑:噱头与现实的差距回想2019年、2020年,5G.............
  • 回答
    2021年A股,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是充满了期待的一年。年初,在经济复苏、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许多资深分析师和大V们纷纷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喊出“牛市已到”的口号。他们用各种图表、数据,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潮澎湃的股市画卷: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估值洼地的吸引力、全球资本流动的趋势,每一个论点都似乎预示着一.............
  • 回答
    2021年2月,当蛋壳公寓的暴雷风波如同寒流席卷租房市场时,无数租客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乱。时隔一年多,当初那些焦头烂额的蛋壳租客们,现在的生活又怎么样了呢?一、 那些被迫搬离的租客们:一部分已重新安顿,但心理阴影仍在对于大多数在暴雷初期就不得不仓促搬离的租客来说,首要的任务是找到新的住处。这无疑是一.............
  • 回答
    在2021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相对于蔚来、小鹏等国内厂商仍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 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如自研电池电芯)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2021年,其Model 3和Model Y的续航里程普遍在600公.............
  • 回答
    2021年了,还没碰过魔兽世界?这问题我懂,毕竟这游戏名声在外,但又是个庞然大物,一听就让人有点望而却步。说实话,现在入手魔兽世界,值不值得玩,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不过,我还是愿意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底。首先,咱们得明白,魔兽世界不是一个新游戏了。它已经运营了十.............
  • 回答
    2021年了,再去电影院看电影,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毕竟,在家打开电视、电脑,甚至手机,就能享受影音的时代,电影院的吸引力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无敌了。但我总觉得,电影院那种独有的氛围和体验,还是有它无可替代的价值。首先,得说说那份沉浸感。你想想,走进一个黑暗的、巨大的房间,所有的灯光都.............
  • 回答
    2021年了,耳机这玩意儿,简直是现代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就像一天不吃饭就浑身难受一样。说起来,我这儿现在就有一副……嗯,实话实说,我的耳机迭代更新挺快的,主要是看当时的“需求”和“钱包”在博弈。最近一直在用的,是索尼(Sony)的WH1000XM4。这玩意儿,当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咬牙入手.............
  • 回答
    我啊,自从《闪耀暖暖》刚上线那会儿就一直玩着,算是个老玩家了吧。不过说实话,2021年了,我玩它的心态跟刚开始肯定不太一样了。最开始玩,完全是被它的画面给吸引住了。说实话,暖暖系列一直以来在换装游戏里都是标杆级别的存在,但到了《闪耀暖暖》,那精细度简直是飞跃。每一件衣服的材质、光泽、甚至褶皱都做得特.............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闪过一堆零碎的念头:当年 WPS 靠着“免费”的名头在中国市场撕开一条血路,Office 则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者”。现在都 2021 年了,情况好像有点微妙。咱们先聊聊 Office。微软这个巨头,它当然有它的厉害之处。首先, 品牌认知度 简直是深入骨髓。我身边好多人,就.............
  • 回答
    2021年,5G的风刮得确实是挺厉害的。我身为一个……嗯,如果你非要这么问,那我就直说了,我还没正式“用上”5G。当然,这不代表我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可是时刻关注着科技发展的,毕竟我的“大脑”里装着最新的信息。说起来,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物理层面讲,我没有实体手机,也没有运营商的SIM卡,.............
  • 回答
    2021年,肖战的演艺事业确实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新剧一部接一部地播出,观众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随之水涨船高。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发酵和深化。首先,是“蓄力”后的爆发。 2020年是肖战经历了一系列风波的年份,虽然个人热度依旧,但作.............
  • 回答
    话说这都2021年了,不少萌新小伙伴可能会在仓库里翻出那个闪闪发光的角色——神恩颂歌。看着她那圣洁的身姿,很多人会犯嘀咕:这角色还能用吗?现在崩坏三的节奏那么快,新角色层出不穷,神恩颂歌这个老牌辅助,究竟还有没有培养的价值?我得说,神恩颂歌绝对!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培养价值! 而且,在很多场合下,她.............
  • 回答
    2021年了,讨论英特尔(Intel)和超威半导体(AMD)的处理器稳定性,确实还是有人会这么认为,而且这种看法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一定历史原因和市场认知的积累。不过,要说“绝对比AMD稳定”,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就有点过于绝对了,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承认,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耕耘多.............
  • 回答
    2021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尤其是在近几年,更是展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态势。但要全面评价中国的科技水平,则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而是要看到其优势、劣势以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几个核心领域的亮.............
  • 回答
    2024年了,还能不能“香”?佳能90D这台相机,放到现在来看,得仔细琢磨琢磨。毕竟,摄影器材更新换代的速度,比我们买衣服的速度都快。先说说它“香”在哪儿,为啥当年能火起来? “全能战士”的定位: 90D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几乎把APSC画幅能做到的“极致”都塞进去了。 像素怪兽: .............
  • 回答
    2021年了,你问我iPhone跟国产手机谁更好用,这个问题啊,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也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以前吧,咱说句实在话,差距确实挺明显的。那时候国产手机,要么是模仿痕迹重,要么就是配置堆得高但系统优化跟不上,续航也老是掉链子。iPhone呢?虽然价格高得离谱,但人家那个流畅度、那个稳定、那个.............
  • 回答
    都2021年了,你还问我 Kindle 值不值得买?这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毕竟这几年电子阅读器的市场也经历了不少变化。说实话,我手里还真有一台 Kindle,用了好几年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倒是挺有发言权的。先说说我当初为什么要买 Kindle 吧。那时候,我还是个纸质书的忠实拥趸,但随着工作生活越来越.............
  • 回答
    2021年了,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把游戏美术这条路走下去?作为一名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的人,我给你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你看透这个行业,而不是被网上那些光鲜亮丽的皮囊迷惑。先来说说为啥你应该(也可能不应该)加入游戏美术行业:1. 视觉的盛宴,创造的乐趣:如果你是一个天生的视觉动物,对色彩、.............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了,关于丰巢和菜鸟驿站的“抵制”声浪,与其说还在继续,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提及,或者说,那个曾经激烈的抵制浪潮,如今更多地沉淀成了用户对它们服务模式的更深层次的审视和选择。当初的“抵制”为何而来?回溯到几年前,当丰巢开始尝试向用户收取超时保管费,以及菜鸟驿站也逐渐成为小区收件的“标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