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铁路有哪些冷知识?

回答
中国铁路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铁路网络,自然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但又十分有趣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展现中国铁路的独特之处,也能让我们对这个庞大的交通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为您详细讲述一些中国的铁路冷知识:

一、 关于速度与里程的“世界第一”:

时速400公里动车组试验成功: 虽然目前运营的最高速度是350公里/小时,但中国已经在试验线上成功达到了时速400公里的动车组运行水平,并且还在积极研发更高速度的下一代高速列车。这意味着中国铁路在技术储备和未来发展上,已经领先于世界。
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庞大,更是技术、建设和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这张网几乎覆盖了中国最主要的人口和经济区域。
世界上唯一一条穿越多年冻土的高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而青藏铁路的电气化改造,更是将挑战升级,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条穿越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的高速铁路(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铁运营速度,但其技术难度和高原适应性是独一无二的)。

二、 关于“中国制造”的独特设计:

动车组的“中国心”——“复兴号”的独立知识产权: “复兴号”动车组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拥有100%的核心技术。它的设计、制造、实验、调试以及运营维护都是在中国完成的。这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实现了从“引进”到“自主”的重大飞跃。
“和谐号”上的“秘密”: 早期的“和谐号”动车组在设计上借鉴了国外技术,但中国工程师们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例如,在车厢内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国人的乘坐习惯和审美需求,比如座位间距、行李架设计、洗手间布局等都进行了优化。而且,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
动车组的“身份证”: 每列“复兴号”动车组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以“G1”开头,代表是高速动车组。车次号也会根据线路、车次类型(如日常车、高峰车、周末车等)进行动态调整。

三、 关于铁路建设的“黑科技”与挑战:

“中国天眼”也为高铁保驾护航: 在贵州等地,一些重要的铁路隧道和桥梁建设会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甚至信号屏蔽的难题。中国的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虽然是科学观测设备,但在某些区域的电磁干扰防护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也可能间接为铁路建设中的信号传输和干扰规避提供参考。当然,更直接地说,是利用先进的勘测技术和工程手段来应对复杂地形。
“以桥代路”与“以隧代路”的极致运用: 为了克服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带,中国铁路建设大量采用了高架桥和隧道技术。“高寒区天轨”这样的概念虽然有些夸张,但实际操作中,在极寒地区,桥梁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会考虑到防冻、防滑等特殊需求。而隧道技术更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例如采用盾构机掘进的长度和难度都非常高。
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青藏铁路线上,海拔475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在这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三分之一,对设备和人员都是巨大的考验。
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货运隧道: 宝兰客运专线上的秦岭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长度最长的铁路隧道之一,其长度和复杂程度都体现了中国隧道掘进技术的先进性。

四、 关于铁路运营的细节与服务:

动车组的“车门”秘密: 动车组的车门并不是简单的开关,而是采用了电动的滑门设计,并且有非常精确的密封性,以保证车厢内的稳定气压和隔音效果。在运行时,车门通常会锁定,防止意外打开。
车厢内的“空气过滤系统”: 高速动车组内部都配有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菌,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同时,车内也具备一定的加压能力,以应对隧道通过时的气压变化。
“智能动车”的“大脑”: 如今的动车组,尤其是“复兴号”,都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操作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乘客信息、车厢温度等,并进行智能调度和故障预警。
餐饮服务的多样化与定制化: 除了传统的盒饭,很多高铁线路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包括地方特色美食、素食选项,甚至可以通过APP提前预订。某些商务座或VIP席位还提供更高级别的定制化餐饮服务。
铁路上的“WiFi”与手机信号: 尽管目前在高铁上提供稳定的WiFi服务仍有挑战,但中国铁路一直在努力提升网络覆盖。在很多区间,手机信号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在沿海或人口密集区域。而对于一些信号盲区,车厢内会安装信号放大器。

五、 关于铁路历史与文化的遗迹:

中国铁路的“活化石”: 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一些老式蒸汽火车,它们是中国铁路早期的重要交通工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例如,一些旅游线路会运营蒸汽小火车,让人们体验旧时铁路的风貌。
铁路上的“劳动模范”: 在一些偏远地区,至今仍有由人工负责维护铁路的道班工人,他们常年坚守在艰苦的环境中,保障着铁路的安全畅通,是铁路系统中的“无名英雄”。
铁路建设者的“印记”: 在一些著名的铁路桥梁或隧道旁,常常可以看到纪念碑或工程纪念馆,记录着修建这些工程的艰辛历程和建设者的贡献。

六、 极具挑战性的铁路:

拉林铁路: 这条连接拉萨与林芝的铁路,穿越了喜马拉雅山脉的许多崇山峻岭,其建设难度堪比青藏铁路,同样面临着高海拔、低含氧量、复杂地质等多种挑战。
川藏铁路: 这条正在建设中的铁路,被誉为“世界最难建的铁路”,其规划难度和工程量是空前的,将挑战中国铁路建设的极限。它将穿越横断山脉,面临地震、滑坡、高海拔、深切峡谷等一系列极端自然条件。

这些冷知识只是中国铁路庞大体系中的冰山一角。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也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铁路还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带来更多令人惊叹的“冷知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丹东-朝鲜新义州

中国运行里程最短的普速旅客列车——中国丹东-朝鲜新义州间的95次

从丹东-新义州仅运行2.5km,历时10分钟。而如果只算国内段,从丹东站到中朝铁路分界点不到1km,历时4分钟。

G字头列车票价比D字头贵

G字头二等座:票价约0.48元/公里

D字头二等座:票价约0.31/公里

但是如果时速200km/h线路上都有G和D在跑,它们的二等座票价一样。


30秒踩一次踏板

为了保持驾驶员的精神高度集中,设置了安全警惕装置。它要求驾驶员每30秒内必须踩一次踏板,如果驾驶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犯困,导致30秒的时间内没有执行指定动作,列车就会执行自动报警。

如果在随后的10秒钟的补救时间内,驾驶员完成了指定动作,安全警惕装置就会正常运作,不会报警。反之,如果这10秒钟的补救时间,仍然没有踩踏踏板或执行其它操作。控制系统就会判定该列车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进而自动执行紧急制动。


user avatar

原回答

京张高铁,最奇葩的高速铁路

京张高铁原设计时速350

北京北至昌平段120km/h,昌平-张家口段350km/h

2011年4月京张高铁降标为250

铁道部建设司文件如下

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可研上报的标准为客运专线、双线、时速250公里,无砟轨道,基础设施预留提速条件,最小曲线半径5500米。下阶段重点按照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仅考虑平面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环评文件如下

北京北至昌平段120km/h (沙河DK36+200至昌平段基础设施预留160 km/h条件),昌平至张家口段250km/h。

后来因为冬奥会,京张高铁部分区间又恢复350标准,昌平~下花园北区间。

环评文件如下

北京北至清河段 120km/h、清河至昌平段 200km/h、昌平至下花园北段350km/h(八达岭越岭段250km/h),下花园北至张家口南段250km/h。

原计划2009年开工

一度拖到2016年4月29日,才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12月30日通车

由于仅部分区间恢复350设计时速,所以其时速350运营时间不到6min

运营初期更是搞出了仅复兴号CR400BF-C能跑350kph 其余复兴号CR400BF按照300kph运营的奇葩操作


一更

感觉路局 舆情科 盯上这篇回答了 把回答给踩下去了

再说个冷知识吧

各大铁路局集团公司基本上都有一个部门叫 舆情科

专门处理互联网上针对“中国铁路”的负面新闻

处理方式一般为控评

user avatar

火车如何跨越琼州海峡?“把火车拆了装上船呗!”

是的,没错!火车真能漂洋过海!

这就是我国第一条能跨海的粤海铁路,它连接着广东和海南,早在2003年就开通运营。这条跨海铁路通车十几年间,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被誉为海南岛的生命线。

位于广东和海南之间的琼州海峡,既没有跨海大桥,也没有海底隧道。粤海铁路在这里采用渡轮过海的方式!

粤海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线,海上航距为12.5海里(约22.5公里)。由位于广东的铁路北港、位于海南的铁路南港及“粤海铁1、2、3、4号”四艘渡轮组成,即“两港四船”。

“粤海铁1、2号”姐妹船,船舶长165.4米、航速16节,具有两层纵通甲板,上甲板载运汽车,下甲板载运火车,上层舱室载运旅客,一次可载运40节货物列车或18节旅客列车。

“海铁3、4号”姐妹船,船舶长188米、航速17节。船体设计与“粤海铁1、2号”大致相同,一次可载运44节货物列车或24节旅客列车。

四艘火车渡轮均属万吨级轮船,自开通以来,一直承担着琼州海峡间进出岛客货运列车、汽车及散客运输任务。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不过,火车这种钢铁巨龙是怎么运上船的呢?

下面就来揭晓答案↓↓↓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4515439203766272

火车分解

在铁路南港待渡场,火车正在进行分解编组。铁路职工将火车的车厢节节分开,以便缩短长度能够装进“船肚子”。

推车入船

港口分为铁路栈桥、汽车栈桥和人行栈桥。两列动力牵引机车会将解体后的火车,同时推上铁路栈桥,进入船舶的火车甲板。此时,过海散客和汽车上船作业同步进行。

海面波涛汹涌,火车如何能平稳登陆?

绑扎固定

渡轮船体设计了抗横倾系统,当装载着人员和货物在海上行驶遇上风浪时,可以随时自动调节稳定船体。

火车被推送到船上的甲板后,要对其进行绑扎固定。工作人员采用绑扎链、垂直螺杆支撑器、铁鞋、过渡车钩四种方式将火车牢牢地绑定在甲板上。

火车全部固定完毕后,船舶客运主任和列车长进行火车海陆间的交接,一段奇妙的旅程就此开始。

连桥登陆

渡轮在海上行驶一段时间后就要靠岸了,不过“装车”容易“卸车”难,渡轮内的甲板必须和岸上的火车栈桥成功连接,才能把火车给推出去。

每天海面上都会有涨潮和落潮的潮汐变化,怎么确保火车栈桥和渡轮甲板刚好处在同一高度呢?

火车栈桥是一座可以升降的桥,渡轮停靠码头前,桥是升起来的。渡轮靠岸时,作业人员会根据潮位的高低调节栈桥与渡轮对接,当桥上的铁轨与渡轮上的铁轨衔接好后,火车就可以安全地下船了。

渡轮到达北港后,已经在此等待的动力机车会将分解列车牵引至前方的火车待渡场进行编组,拼成完整的一列火车后再驶入前方车站。

就这样,巨型渡轮载着火车车厢,越过碧波万里的海洋,成功的进出海南岛。


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东记者站(广州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何廷昭 蔡晶 黄钲

视频:蔡晶

user avatar

冷知识我能想到的有这几个:

1、为什么火车站多数公厕里wifi信号都很弱?

很多地方都装了信号屏蔽器,这导致上厕所想刷会手机的人都抱怨这个设计不好。但是当你在厕所外面排队时,你就会感谢这个设计了,因为它能大大减少你的排队时间。

2、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第一台电力机车出场时间相隔不到1年

3、“和谐电3型”HXD3 (电猴子)也曾经被称作神龙号(SL1)和DJ3和ssj3(名字真多)

4、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铁路,而非京沪京广等超级干线

5、和谐铁路之声是录制好的,并不是广播。。

6、钢轨上是一直有电的。大部分铁路的钢轨60公斤/米。

7、高铁没有安全带: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高铁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给予乘客的伤害远大于潜在的保护。二是,现实原因,实际中难以操作。高铁起停平稳、空间宽敞,人们习惯在车厢里面自由活动,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乘坐高铁系上安全带

8、从2012年9月起,全国所有动车组的座位编号采用新规则。座席位置用A、B、C、D、F共5个字母表示,A、F代表靠窗座席,C、D代表靠走廊座席,B代表三人座中间座席。

9、我国早期的铁路按照英国的形式设置信号系统,英国的铁路是左行。

10、常见的客运列车分为普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不常见的车次类型还有S(市郊列车)、Y(旅游列车)和L(临时旅客列车)

11、车次编号还跟“上下行”全国铁路以北京为中心。

列车去往北京叫做“上行”编号一律是双数。而离开北京就叫做“下行”编号一律是单数。

user avatar

北京西站虽然是上世纪的产物,但是却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火车站。尽管北京西站只有10个站台,20到发线。

北京西站建筑面积是51万平米,大于建设中的丰台站的39.88万平米。也大于北京南站32万平米,就不用说北京站和北京北站了。

也就是说,北京丰台站不大于北京西站。未来可见的时间内,北京西站只能是北京市最大火车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