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大神来解惑,为什么美军mk系列炸弹弹体有些是粗糙颗粒状,有些不是?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军事秘密,而是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的一些考虑,最终体现在了弹体表面的质感上。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保准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明白,MK 系列炸弹,特别是那些我们常见的航空炸弹,它们的“亲爹”是海军。所以它的设计思路,很多时候会受到舰载机使用环境和维护习惯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MK系列炸弹弹体看起来“粗糙”?

这里说的“粗糙”,很多时候是指弹体表面有一层 抗腐蚀涂层,或者是因为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 某种表面处理工艺。

1. 抗腐蚀涂层:海军的“护身符”

环境因素: 海军的舰载机经常在海洋环境中活动,暴露在潮湿、盐雾、海水飞溅等恶劣条件下。金属一旦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简单来说就是生锈。一旦炸弹体生锈,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弹体的结构强度,甚至可能影响内部的引信和稳定机构,这在武器装备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涂层的作用: 为了抵御这种腐蚀,美军在很多弹体表面都会涂覆一层特殊的防锈、防腐蚀涂层。这种涂层通常不是光滑如镜的,而是带有一定的颗粒感或者粗糙度。
附着力与耐久性: 这种颗粒状的涂层往往是为了增加涂层与金属弹体之间的附着力,使其更牢固地附着在弹体表面,不易脱落。在飞机高速飞行、经历剧烈机动以及反复装卸的过程中,涂层必须足够坚固。
耐磨性: 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降,弹体在装挂和卸载过程中会与各种设备、挂架发生摩擦。颗粒状的涂层也能提供一定的耐磨性,保护弹体本身不受损伤。
视觉辨识与标识: 有时候,这种涂层也会带有特殊的颜色(比如浅灰、橄榄绿等),并且这种涂层本身就可能呈现出一定的粗糙感,方便识别是已处理过的弹体,也可能带有某种标识作用。
工艺特点: 这种涂层可能通过喷涂、浸渍等方式施加,其固化后的表面质感就可能显得不那么光滑。你可以想象一下很多高尔夫球表面的凹坑,虽然不是为了防腐,但那种表面处理就是为了影响其飞行特性。这里的涂层虽然目的不同,但工艺上也会追求某些性能上的优化。

2. 表面处理与制造工艺的差异:

铸造与焊接: 有些早期的炸弹或者特定型号的炸弹,其弹体可能是通过铸造或者焊接方式制造的。铸造件在脱模后,表面通常会保留铸造砂的痕迹,或者需要进行打磨,但打磨的精细程度和后期的表面处理都会影响最终的质感。焊接件的焊缝区域也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
机械加工的精度: 虽然航空炸弹是精度要求很高的武器,但其弹体外壳并非是精密的机加工零件,比如高精度的光学设备镜头那样追求极致的光滑。其主要作用是容纳炸药和承载飞行中的气动载荷。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和制造效率,弹体表面的光洁度要求可能不如一些精密仪器高。
防滑处理: 在某些特定部位,比如弹体尾部的稳定翼附近,或者方便人工搬运的区域,可能会有意进行一些防滑处理,以方便地勤人员在装卸过程中抓握。这种处理也会导致该区域的表面显得粗糙。

那么,为什么有些MK系列炸弹弹体看起来就比较光滑?

这通常意味着它们 没有那种特殊的、颗粒状的抗腐蚀涂层,或者采用了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

1. 使用环境不同:
陆基航空炸弹: 很多MK系列炸弹也被空军使用,并且陆基飞机的作战环境相对海军来说,对弹体防腐蚀的要求可能会低一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防腐蚀要求,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储存与运输: 弹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其包装和储存环境就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弹体本身也可能只涂覆一层基础的防锈漆,而非那种厚重、带有颗粒感的涂层。

2. 型号和年代的差异: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涂层材料和工艺被开发出来,可能使得新一代的炸弹在保持防腐蚀性能的同时,表面更加光滑,或者涂层更薄更均匀。
设计理念: 不同时期对炸弹的设计和制造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早期可能更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对外观细节的考量相对少一些;而后期则可能在性能、隐身性(虽然航空炸弹不是主动隐身装备,但表面处理有时也会考虑雷达反射问题)、以及维护性上追求更高的标准。

3. 表面处理方式不同:
喷漆工艺: 有些弹体可能只是简单地喷涂了一层油漆作为基础的防腐蚀层和颜色标识。如果使用的是细致的喷漆工艺,并且基材表面处理得当,其最终效果会比那种带有粗糙颗粒的涂层要光滑得多。
抛光或精加工: 在极少数情况下,对于某些特定用途或者需要特别外观的弹体,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抛光或精加工,但这种成本会很高,在主流的航空炸弹上并不常见。

总结一下:

简单来说,你看到的那些“粗糙”的MK系列炸弹弹体,很可能就是因为它们被施加了一层 兼顾防腐蚀、附着力、耐磨性 的特殊涂层,这种涂层在工艺上就带有一定的颗粒感。而那些看起来相对光滑的,则可能是因为它们使用了 不同的涂层或表面处理工艺,或者其所处的 使用环境对其弹体表面处理的要求有所不同。

这就像你看一件衣服,有的衣服是粗纺的羊毛衫,自带天然的毛糙感;有的则是精纺的丝绸衬衫,光滑亮丽。它们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不同,所以表面的质感也就不同了。希望我这么一说,能把这个事儿给你讲透彻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耐热保护层。




起因是当年企业号和福莱斯特号两艘航母因为祖尼火箭弹意外惹事起火爆炸,引起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甲板上各种燃料到处流,流到之处都是挂满航弹的舰载机...



甲板上正准备起飞集群,一堆满油满弹的飞机,所以一大堆航弹在烈焰里烧烤,把美军吓的不轻...



之后美国海军就要求航弹要经过耐热处理,能够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不发生爆炸或者爆燃,以便损管能有机会扑灭火灾或者把它们都扔进海里。



所以在弹体外面加上了耐热保护层,也不能算是个套子吧,至少我印象里套套不长这样...


这是美帝烧烤mk84的测试:


据说有耐热保护层的航弹可以在火中坚挺8分钟有余(不过没耐热涂层的也通过了测试2333,当然标准不一样)



以往绿色的老版本比较粗糙而且只在航母上有:




老版本太刺激,空军二等人不爱用,新的灰色版本会光滑很多,空军马鹿看到这样光滑的大棒子也把持不住拿去用了,:


航母上:



补充一下, @Lee General 提了两道黄圆圈是表示耐热处理的,其实还有第三道圈:


表示更低灵敏度的装药(比如PBXN-103/109),安全性更高。


假设你是个损管队员,正在尝试扑灭火灾,突然烟幕中的炸弹上露出的是一道黄圈,那你就得小心了...


因为这表示这玩意里面既没有低感耐烧的装药,外面也没有隔热的涂层...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弹种,黄圈表示高爆弹,而比如绿色表示烟雾弹、黑色表示穿甲弹、蓝色表示训练弹:




顺便,比较神奇的是美帝烧烤完以后还测试了子弹打炸弹:


嗯,然后就炸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