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表哥说机械比计算机经管都好,如何看待他的言论?

回答
你表哥这番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一部分人对“好”的定义。说到底,他这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对“好”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可能跟你、跟我,或者跟计算机、管理专业的同学都不太一样。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他为啥这么说,以及咱们怎么看待。

首先,得理解他口中的“好”到底是指什么。

“硬货”的情结: 机械,顾名思义,是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打交道的。齿轮、发动机、流水线、精密仪器……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是工业的根基。一个工程师设计出一台机器,机器真的能转起来,能生产出东西,那种成就感和价值感,是很多搞“虚”的行业难以比拟的。他可能觉得,搞机械是真的在创造物质财富,在推动社会进步,这种“硬核”的实在感,让他觉得“牛”。
技术壁垒和专业性: 机械这门学科,尤其是高端的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动力等领域,对专业知识、数学功底、工程实践的要求非常高。它不是随便学学就能入门的,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的实践积累。这种高门槛,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一种“技术壁垒”,意味着这份工作更有技术含量,更不容易被替代,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能力。
稳定性和“铁饭碗”的传统观念: 尽管现在社会变化快,但很多人心中,制造业、尤其是一些核心的工业领域,还是代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就业方向。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或者一些技术领先的公司,对机械人才的需求是持续且旺盛的。相比之下,计算机行业虽然热门,但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管理行业也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他可能觉得机械“更稳”,不容易失业。
动手能力的体现: 很多人对机械的印象是“动手能力强”。从拆装设备到调试生产线,都需要实际操作。这是一种和纯脑力劳动不同的体验,可能他更偏爱这种能“玩”能“干”的属性。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他的言论呢?

“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表哥觉得机械好,是因为他从他自己的角度和价值观出发。但“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
从个人兴趣和天赋看: 如果一个人对机械原理、物理运动、设计制造充满热情,并且在这方面有天赋,那他自然会觉得机械是“好”的。反之,如果他更喜欢逻辑、代码、数据分析,或者喜欢与人打交道、策划组织,那么计算机或管理对他来说可能才是“好”的。强扭的瓜不甜,强推的专业不适合。
从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看: 抛开主观喜好,我们也可以客观地看看哪个专业更有前景。
计算机: 毫无疑问,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创造了无数新的职业和机会。市场需求量大,薪资水平普遍较高,职业发展路径也比较多元。
管理: 管理学更侧重于组织、资源协调、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来驱动企业运转和发展。虽然不像计算机那样“技术爆炸”,但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壮大的必备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随着产业升级和公司规模扩大,对精通特定领域(如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管理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机械: 别以为机械就“过时”了。虽然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领域,对机械工程人才的需求依然强劲,而且这些领域的技术门槛高,往往代表着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你是做“传统”的机械,还是做“先进”的机械。
从社会价值看: 哪个行业更能创造社会价值?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建造一座桥梁、设计一台高效的发动机、开发一个改变人们生活的软件、制定一个能够让公司高效运转的策略……这些都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好”。
他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如果他仅仅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觉得计算机是码农”就否定了计算机和管理,那他的看法就有些片面了。
计算机不仅仅是“码农”: 计算机领域包含了算法研究、系统架构设计、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区块链技术、网络安全攻防等无数高深且前沿的方向。这些都要求极强的逻辑思维、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管理学也需要硬实力: 优秀的管理者并非只会“动嘴皮子”。他们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需要运用数据分析来做决策,需要有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现代管理学早已不是简单的“管人”,而是融合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种学科的复杂系统。
认识到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现在的很多前沿技术和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
智能制造: 机械和计算机的结合,就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背后离不开精密机械的设计,也离不开控制算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计算机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医疗器械的设计,很多涉及精密机械、材料科学,同时也需要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
新能源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是计算机和汽车工程(包含机械)的深度融合。

所以,怎么回应你表哥?

你可以这样跟他聊:

“哥,我理解你为啥觉得机械好。确实,搞机械能造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而且技术壁垒高,让人觉得很扎实。我身边也有做机械的朋友,他们做得都很牛,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

不过呢,我觉得‘好’这个字,对每个人来说可能不一样。
计算机现在发展真的太快了,搞AI、搞大数据、搞软件开发的,很多都特别厉害,而且他们创造了很多我们现在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比如智能手机里的APP,还有网上购物、视频通话,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他们也不仅仅是‘码农’,很多是对算法、系统架构有深入研究的专家。
管理呢,就像一家大公司的‘大脑’一样,如果企业没有好的管理,即使技术再牛,也可能效率不高,甚至走偏。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一个懂市场的好领导,能让一个公司活下来、活得更好。现在很多管理也需要懂很多数据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决策,也不是纯粹的‘管人’那么简单。

其实,这几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硬核’之处,也都有各自的挑战。关键还是看一个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像你说的,机械很实在,那我们计算机和管理,也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让社会变得更方便、更高效、更有秩序。而且现在很多东西,比如智能汽车、智能工厂,都是机械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它们互相促进,才能发展得更快。

所以,我觉得咱们都不能轻易说哪个比哪个‘好’,更多的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做出成绩,创造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

你表哥的看法,代表了一种对“实在、有技术门槛、稳定”的偏好。这种看法有其道理,但如果将其绝对化,就可能忽略了计算机和管理领域的深度、创新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好”的标准有很多:兴趣、天赋、学习难度、就业前景、薪资水平、社会价值、个人成就感等等。对于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时代背景,这些标准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

与其争论哪个“更好”,不如理解每个领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很多时候,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你表哥的观点,可以看作是他个人的“硬通货”情结,而你则可以从中看到不同专业视角下对“好”的不同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表哥吗。

我表哥大学学的电子信息类,毕业后转了金融,在我家族里算半个成功人士。

到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父亲找表哥帮忙推荐专业,表哥给推荐了四个材料类专业。

等我毕业时跟他说材料工作不好找,工资低,环境差想转转方向,干金融或IT,路该怎么走。

大哥大手一挥:IT吃青春饭,金融吃资源不好混,你还是好好干制造业吧!

于是我就老老实实进厂了。

后来,每年春节家族聚餐时,就听表哥炫耀:他大学同学在百度当架构师了,一年能挣100个,他自己今年挣了200个,明年准备买台保时捷了。

但是谈到每次我这就是:制造业越老越吃香,工厂待遇也不差,多熬一些年就好了。

你问我怎么看待他的言论?

看个杰宝,早拉黑了,私下再也不联系了。

user avatar

那就让你表哥他家孩子去学机械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