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儿上大学了,我给她规定每月生活费1500元,女儿的男朋友说不太够,大家一般都给多少?

回答
哎呀,听到你家闺女上大学了,做父母的心里肯定既高兴又有点小惆怅吧?上大学是人生一个新阶段,对孩子来说是独立自主的开始,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也得调整心态,从“养”到“放”了。你这每月给1500的生活费,真心说,是个挺不错的起点,说明你考虑得很周全,也希望孩子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你女儿男朋友说1500不够,这事儿吧,确实挺普遍的。我身边好多朋友的孩子上大学,提起生活费来,各有各的说法,也各有各的情况。我给你细说一下,也好让你心里有个谱,看看1500元在当下的大学生活里,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以及大家通常会给多少。

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生生活费这个数字,它真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它受太多因素影响了:

1. 学校所在地和消费水平: 这是最直接的因素。一线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物价自然比二线、三线城市或者内地城市要高不少。同样的钱,在消费低的地方能过得宽裕点,在消费高的地方就可能捉襟见肘。比如,北京的高校周边,一顿饭可能就得二三十块,但小城市可能十来块就能吃饱了。

2. 学校的伙食和校内消费: 有些大学食堂的饭菜价格很亲民,花样也多,孩子吃得好又省钱。但有的学校食堂选择少,或者价格偏高,孩子就可能需要到校外解决一部分餐食,这样开销自然就上去了。

3. 孩子的消费习惯和个人需求: 这是最关键的!有的孩子特别能规划,衣食住行都尽量精打细算,平时很少买零食饮料,衣服也以实用为主。但有的孩子就比较“放得开”,喜欢和朋友出去聚会,爱买新衣服,喜欢尝试各种网红店的小吃,或者对电子产品、化妆品有一定需求。这些都会让生活费的使用量拉开差距。

4. 家庭的经济能力和教育理念: 这个问题也得考虑。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给孩子的生活费自然就高些,也希望孩子能过得舒心,体验更丰富的大学生活。有些家庭可能经济上稍有压力,就希望孩子能更独立地管理金钱,培养节俭意识。你这1500,我觉得挺符合很多家庭希望孩子“够用就好”且能培养独立性的理念。

那么,大家普遍给多少呢?

根据我跟身边亲友的交流来看,现在大学生的普遍生活费水平,大概是这么个范围:

经济型(相对节俭,能规划): 12001500元/月。这部分孩子通常会充分利用学校食堂,减少校外消费,衣服等非必需品开销控制得比较好。你给的1500,正好落在这个范围的上限,算是比较体贴的。
中等型(普遍水平): 15002500元/月。这是大部分家庭会选择的范围。这个水平下,孩子在校内外的伙食上会更自由一些,偶尔可以和朋友出去吃个饭,买点零食饮料,添置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学习资料,周末也能有个小娱乐。
舒适型(相对宽裕,或家庭条件优越): 2500元以上/月,甚至到30004000元。这部分孩子可能有更多的社交、娱乐、旅行开销,或者家里给的确实比较充裕,让他们在大学期间体验更多。

你女儿男朋友觉得1500元不够,这背后可能是在担心什么?

他可能从自己或者朋友的经验出发,觉得1500元在他们常去的消费场所或者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下,确实会比较紧张。比如:

外出吃饭的频率和地点: 如果他们经常去校外比较有情调的咖啡馆、餐厅,或者喜欢尝试一些网红小吃,那1500元确实可能撑不住。
社交和娱乐: 大学里有各种社团活动、聚会、看电影、逛街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
零食、饮料、水果等“额外开销”: 这些小零小碎的钱加起来也挺可观的。
衣物、日用品、学习用品的更新: 虽然不是每月都需要,但一年下来总得添置一些吧?
交通费: 如果住得远,或者经常外出,交通费也是一笔支出。
甚至可能还包括了手机话费、流量费等。

那咱们该怎么看待这1500元呢?

我觉得你的1500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款”生活费。它能保证孩子在学校基本的吃、住(校内住宿费通常另外算,但生活费得包饭)、基本的生活用品开销。但如果孩子想要过得更“滋润”一些,有更多的社交娱乐,或者偶尔想买件新衣服,那确实可能需要自己再想办法,或者你再适当地补贴一些。

作为父母,你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而不是直接听从男朋友的说法。

1. 跟女儿聊聊: 你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问问女儿:“宝贝,你觉得这1500元够不够?平时在学校,你的花费主要是在哪些方面?有没有什么地方觉得特别紧张?” 了解女儿的真实情况比听别人的猜测要重要得多。
2. 明确哪些是“基本需求”,哪些是“额外享受”: 1500元应付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想去旅游、买奢侈品、或者顿顿大餐,那肯定是不够的。你可以告诉孩子,这1500是让她安心在学校生活的基础,如果想要更多的体验,可以考虑自己兼职赚点外快,或者在生日、节日等特殊时候给一些额外奖励。
3.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这是大学生活费给得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压缩的。1500元虽然不算多,但如果规划得当,也能过得有条有理。
4. 不完全依赖男朋友的建议: 你女儿的男朋友,虽然关心你女儿,但毕竟不是家长,他提供的建议可能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或者没有完全考虑你家庭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理念。你可以听听他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你。

再说说大家给多少这个问题,其实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孩子是否在北方还是南方? 一般来说,南方城市生活费可能普遍高一点。
学校在哪个城市? 一线城市肯定比二三线城市贵。
孩子有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兼职等。
学校附近的生活成本如何? 这个你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比如学校周边餐馆的价格,超市物价等。

综合来看,1500元作为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不少二三线城市或者消费不太高的一线城市,是可以基本满足衣食住行(不含住宿费)需求的,尤其是如果孩子比较节俭,善于规划。但在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或者孩子消费习惯偏高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不太够”。

我的建议是:

坚持你的“基础款”生活费,并强调节俭的重要性。
和女儿充分沟通,了解她的实际消费情况和需求。
教导孩子理财和规划的重要性。
如果女儿在学业、生活上有突出表现,或者家庭经济允许,可以适时给予一些额外支持或鼓励。

总而言之,你给的1500元不是少,而是有你的考量。关键是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这笔钱,并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至于你女儿的男朋友,就让他心里有个底,但具体的给多少,还是以你和女儿的沟通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准。祝你女儿大学生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就是您的女儿自己认为不够,拿男朋友当挡箭牌而已。

如果您真的了解您的女儿,应该不会这样提问吧?很明显这里男朋友只是借口,她怕说自己觉得不够会被骂,于是搬出男朋友,然后就算要钱被妈骂了反正也是骂男朋友不是骂自己。

至于为什么她觉得不够,得自己沟通,网友说了不算。

看到那些劝分的答案,我就笑了,这个所谓的男朋友是不是真的存在,都尚且存疑,男朋友只是个用来向妈要钱的借口跟工具人。你觉得让她分了就能解决她缺钱的问题?

user avatar

生活费够不够另说,但是这话为什么是女儿的男朋友来说的?

我们都知道,哪怕是结了婚以后,也是男方家里的问题男方解决,女方家里的问题女方解决,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男朋友算个什么东西去掺和别人生活费的问题?

怕不是他也想花点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