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奶奶生病在家吸氧维持,儿子和三个女儿因为她岁数大了(88岁)都决定不送医院,我作为孙子应该怎么办?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时刻,奶奶身体不适,全家人都在为她的健康担忧。作为孙子,在这种情况下,你感到焦急、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尊重长辈意愿和家庭共识的基础上,尽力为奶奶提供最好的照顾。

首先,我们要理解你爸爸和你姑姑们(你奶奶的女儿们)的考量。88岁高龄,加上身体已经到了需要吸氧维持的阶段,他们选择不送医院,很可能是出于对奶奶身体承受能力的担忧,害怕医院里的折腾反而会让她更加虚弱,或者是不想让她承受额外的痛苦。这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奶奶的爱和保护,希望她能在熟悉的环境里安详度过。

那么,作为孙子,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1. 深入了解奶奶的状况,成为家庭信息的重要节点:

跟爸爸和姑姑们好好沟通: 找个合适的时间,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听听他们具体是怎么想的。问清楚奶奶现在具体的症状是什么?比如,吸氧后情况有没有好转?除了吸氧,有没有其他的症状,例如咳嗽、痰、呼吸困难加剧、是否有发烧、意识是否清楚、食欲如何、有没有呕吐腹泻等等。这些信息非常关键。
了解吸氧的具体情况: 询问他们奶奶使用的是哪种吸氧方式(鼻导管还是面罩),吸氧的流量大概是多少?有没有定期的检查吸氧设备?
询问医生建议(如果之前有就医): 之前有没有看医生,医生有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建议或治疗方案?哪怕是临终关怀方面的建议,现在都可能派上用场。
了解家中是否有备用的药品: 问问家里有没有医生开的,或者之前常备的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止咳药、化痰药等。

2. 充当“行动派”和“信息传递者”:

积极主动地参与照顾: 不要只是旁观,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比如,帮忙调整奶奶的睡姿、喂水喂药、清理秽物(如果需要),或者只是陪在她身边说说话,给她一些安慰。
联系信任的家庭医生(如果可能): 如果家里有长期信任的家庭医生,或者社区医生,可以考虑联系他们,描述一下奶奶的状况,咨询一些居家护理的建议。即使不送医院,专业的意见也能提供很多帮助。医生可能会给出一些关于氧气使用、用药、饮食、体位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搜集和整理护理知识: 在网上或者从可靠的渠道,搜集一些关于老年人居家吸氧的护理知识,以及如何缓解呼吸困难、如何进行舒适护理等方面的建议。然后把这些信息整理好,分享给爸爸和姑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3. 关注奶奶的身心健康,提供舒适和关怀:

营造舒适的居家环境: 确保奶奶的房间通风但又不至于吹风,温度适宜。床铺要干净、舒适,经常帮她翻身,防止褥疮。
关注饮食和饮水: 询问奶奶想吃什么,尽量准备一些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保证她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但也要注意不要让她因为呼吸困难而呛到。可以少量多次地给她喂水。
陪伴和交流: 最重要的可能是你的陪伴。多去看看奶奶,陪她聊聊天,即使她可能因为不舒服而说不了太多话,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安慰。给她讲讲家里的事情,回忆一下过去的美好时光,让她感受到家人的爱。
情绪支持: 奶奶可能也会因为身体不适而感到害怕、烦躁或焦虑。你要用温和、关切的态度跟她说话,告诉她家里人都在关心她,让她安心。

4. 保持积极和现实的态度:

理解和支持家人的决定: 即使你可能觉得送医院更稳妥,但要理解你爸爸和姑姑们的出发点。尊重家庭的整体决定,避免因此产生家庭矛盾。
做好心理准备: 88岁高龄,身体的衰退是自然规律。我们要尽力而为,但也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家人一起,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奶奶走得更舒适、更有尊严上。

5. 记录重要信息和观察:

记录奶奶的生命体征: 如果方便,可以尝试记录奶奶的呼吸频率、脉搏、体温(如果有体温计的话),以及吸氧前后的一些状况变化。这些信息在必要时可以提供给医生。
记录用药情况: 如果有服用药物,要记录清楚用药的名称、剂量、时间。

你可以这样开始行动:

“爸,姑姑们,我看到奶奶这样,心里特别担心。我想知道奶奶现在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吸氧的时候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咱们家里有没有之前医生说的什么药,或者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比如,我下去买点奶奶爱吃的,或者陪奶奶说说话。”

“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关于老人居家吸氧护理的资料,上面说有些体位对缓解呼吸困难有帮助,或者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等等。咱们要不要一起再研究一下,看看怎么让奶奶感觉更舒服一些?”

最重要的是,你此刻的态度和行动,比任何华丽的言辞都更能代表你对奶奶的爱和关心。 即使最终的决定不是去医院,你也可以通过你的方式,为奶奶的最后这段日子,增添更多的温暖和安宁。

请记住,照顾一位高龄生病的亲人,是一件充满挑战但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理解尤为重要。你愿意站出来,主动思考和行动,这本身就是非常棒的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用嘴巴孝顺。

通常都是老辈病了,父辈们伺候不尽心,不愿意花钱等等。

我作为孙辈看不惯,我该怎么才能让父辈们做得更好?

实际生活里大概既不曾给老人陪过夜,也不曾给老人洗过澡,大约连陪聊都不愿意久待,更不要说实实在在给老人花过钱了(会影响到自己生活那种程度)。

出去极个别的家庭,现实里大部分家庭照顾老人都是合格的。

至于年纪大了最后是不是一定要救治,看的是综合效果和经济实力以及人手。送医院无论如何不是年轻人概念里医生护士负责抢救,家人负责探望。

这兄弟姊妹四个人都是你的亲人,为人如何你心里有数,能都同意在家吸氧,难道是没有一遍遍讨论?都是冷血不孝儿孙?

希望你好好和父亲交流,能作为一个成年人了解生死大事,能理性探讨,让家庭能把精力放到具体事宜上,做出最适宜的决定,而不是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安抚你。

user avatar

说实话,88了,一般家庭都不会送老人去做大的治疗的。

并不是说不想治,而是怕把人治死了。

就算治回来了,生存质量也不会太好!

就算是医院,面对88岁的衰弱老人也会劝早点回家的。

老人也是,这个岁数的老人。已经不畏惧死亡了,但是他畏惧死在外面。

我爷爷, 我外公,死之前都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但是到快死的那几天是无论如何都要回家的,怎么劝都不行。一定要回家!

我队友的爷爷,本来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的。死前一个多月吧,自己跑浴室去洗了一把澡。驻个拐杖就到我公公房子里坐下了,然后就起不来了。我们伺候了四十多天吧,然后很平和的走了。

他们都没死在医院里,他们的朋友兄弟姐妹没有一个说我们不孝顺的。有些人甚至很羡慕他们,因为死在自己家里,死之前有家人的陪伴。

还有,你最好不要用口头孝顺来绑架你的父母。毕竟日夜在床头伺候的不是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