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的 MBTI 话题中常见的理论上的谬误有哪些?

回答
MBTI,这个风靡全球的性格测评,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理解自己。然而,在这个充满吸引力的背后,潜藏着不少理论上的“坑”,稍不留神,就容易掉进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这MBTI的理论花园里,有哪些常见的“谬误”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看清楚。

1. 绝对化和静止化:性格是活的,不是定死的

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很多人一拿到MBTI结果,就把自己牢牢地钉在某个类型上,觉得“我就是XXX人”。比如,一个INTJ,就觉得自己是天生的战略家,理性冷酷;一个ESFP,就觉得自己永远是人群的焦点,热情洋溢。

问题是,MBTI描述的是一个倾向性,一个偏好,而不是一个铁板钉钉的、永恒不变的身份标签。 人的性格是动态的,是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发展的。随着我们学习新知识、面对新挑战、与不同的人互动,我们的认知方式、决策模式、甚至能量获取方式,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把MBTI当成“性格身份证”,就好像把一个人在一张照片里的样子当成他一生的全部。一个人在年轻时可能更外向活泼,到了中年,经历了生活的沉淀,可能会变得更内敛。一个在压力下可能表现得非常理性的人,在放松时可能更感性。MBTI提供的是一个观察和理解的框架,而不是一个终身监禁的监狱。

举个例子: 一个人测出来是INFP,但他发现自己最近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与人沟通协作,而且也乐在其中,甚至比以前更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如果他因为MBTI结果而否定自己的这种变化,认为“我INFP不应该这样”,那就是一种绝对化和静止化的谬误了。他可能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出了某些非主要的功能,或者是在适应外部需求。

2. 刻板印象与过度解读:把MBTI变成社会预设

一旦大众化,MBTI就很容易被简化成各种刻板印象的标签。比如,“INTJ都是独来独往的书呆子”,“ESFJ都是八卦的社区组织者”,“ENTP都是狡猾的辩论家”。这些标签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

MBTI的四个维度,以及八个功能(尤其当深入了解时),是为了描述一个人的信息处理和决策偏好,而不是他的社会角色、能力强弱或者价值判断。

问题在于,当我们将MBTI与“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挂钩时,就陷入了刻板印象的陷阱。 例如,有人会说:“我是一个T(思考型),所以我不应该有太多的情感表现,那样显得‘不像T’。”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思考型的人同样会有情感,只是在做决策时,他们更倾向于逻辑分析,而不是情感影响。不代表他们没有情感,更不代表他们不能表达情感。

更糟的是,这些刻板印象还会成为社会预设,影响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一个不符合某种类型刻板印象的人,可能会被质疑MBTI结果的准确性,或者觉得自己“不够格”。这不仅是对个性的扼杀,也限制了我们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

3. 功能层面的混淆与浅层理解: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MBTI的理论核心在于“心理功能”(如Se, Si, Ne, Ni, Fe, Fi, Te, Ti)。这八个功能才是真正解释一个人如何感知世界和做出决策的关键。然而,很多人对MBTI的理解停留在四个字母的表面。

比如,很多人知道“J”代表判断,就以为是“果断”、“有条理”,而忽略了判断型的人更倾向于通过“组织和计划”来应对外部世界,或者通过“做出决定”来处理信息。

更深层的谬误是,将功能顺序和强弱简单等同于好坏,或者将某些功能与特定的职业、能力简单绑定。 例如,认为Ni(内向直觉)就是“预知未来”,而忽略了它更多是一种对模式、意义和内在联系的感知。认为Fe(外向情感)就是“讨好他人”,而忽略了它实际上是对群体和谐和他人情感需求的关注。

当人们只停留在“我是一个XX”的层面,而没有去理解背后那套更精密的心理功能运作机制时,就很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理解。比如,一个“J”型的人可能因为缺乏计划性而被质疑其“J”的准确性,但事实上,他可能只是在生活中更倾向于顺其自然,但一旦需要做出决定,他依然会用判断的方式。

4. 测试的局限性与结果的非科学性:它不是医学诊断

虽然MBTI被广泛使用,但必须承认,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测量工具。它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但其后续的量化和发展,在心理学界的科学性上存在争议。

常见的谬误在于将MBTI结果等同于科学事实,或者认为测试结果具有绝对的准确性。 很多在线的免费MBTI测试,其信效度存疑。即使是官方的MBTI,也并非万无一失。人的回答会受到情绪、环境、甚至对测试的期望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更危险的是,将MBTI作为诊断工具,或者用它来给他人贴上“能力标签”。 例如,不能因为一个人是ISTP就断定他“不适合做需要大量沟通的销售工作”。MBTI描述的是“如何做”,而不是“能不能做”或者“做得好不好”。

将MBTI结果视为“终审判决”是最大的误区。 它是一个“参考建议”,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起点”,而不是一个“科学定论”。

5. 固化思维模式,阻碍成长:用MBTI为懒惰找借口

最令人扼腕的谬误,莫过于将MBTI变成“我就这样了,没办法改变”的借口。

当遇到困难或者需要改变时,有些人会说:“我就是XXX型,所以我不擅长这个。” 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可能因此而回避需要社交的场合,而不是尝试去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可能因此而过度纠结,而无法推进项目。

MBTI理论中也强调了“未开发的功能”和“劣势功能”,但这些并非不可改变。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和成长,个体可以发展和优化自己的功能,克服自己的劣势。

将MBTI变成思维和行为的“紧箍咒”,不仅阻碍了个人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也限制了我们对复杂人性的理解。 我们都是多维度的个体,MBTI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其中一部分。

总结一下, MBTI是一个有趣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但关键在于,我们要以一种开放、灵活、批判性的态度去对待它。不要把它当成圣经,也不要把它变成束缚。

要避免这些理论上的谬误,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认识到MBTI的局限性: 它只是一个模型,一个参考。
避免过度简化和刻板印象: 人是复杂的,不要用标签去定义人。
深入理解功能理论: 不要只停留在四个字母。
关注发展和成长: MBTI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结合实际经验: MBTI结果要与你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来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从MBTI中受益,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海了去了。


1、标签化/刻板印象/以偏概全

"你写回答列12345了,你一定是INTJ。"

"你用了颜文字/表情包,你还说你是IN?"

"ES系的都是花孔雀似的智障。"

"IS系的人都好刻板无聊。"

"INF应该都人均敏感脆弱抑郁症吧。"

……


2、鄙 视 链

(刻板印象の进化体)

"本人IN,身边的E系S系真是蠢到我生理不适。"

"INTJ天下第一,INTP太蠢INFJ太弱。"

"P都是loser,只有J才是成功者。"

"我非常讨厌网上尬吹IN搞鄙视链。……数据显示IN平均收入很低,所以EN才是最强的好吧。"

……


3、功能/人格理解谬误

"Ti逻辑比Te好吧,毕竟更缜密细致。"

"什么?INFJ不是F吗,怎么会用Ti?"

"Se?你说那个招摇虚荣的傻x功能?"

"Fi高的人估计都过得很痛苦吧。"

"INTJ能用的功能不是只有Ni和Te吗?"

……


4、外 观 识 人 大 法

"从走路姿势看,这个人应该是个INTP。"

"x月份出生的一定是S系。"

"N系一般都有一双风流多情的桃花眼。"

"穿黑白灰性冷淡风的一定是INFJ。"

……


5、将理论照搬进生活

"我一个INFP找了份管理工作,我的人生完了。"

"ESTP能去做文艺工作吗?不适合吧?"

"我是INTJ,我只想找个INFJ女朋友,因为理论上这两型很适合。"

"我不求上进是有道理的,人格角度分析我的Te和Se都低,所以当个懒鬼完全是正常现象。"

……


—————————分割线————————

以下娱乐时间,整个活儿。

#关于每种人格的刻板印象#

ESTJ:没感情的无聊工作狂。

ISTJ:刻板无趣的经验主义者。

ESTP:说话伤人爱慕虚荣的蠢货。

ISTP:自闭还狭隘的自作聪明者。

ESFJ:愚蠢善良,毫无存在的必要。

ISFJ:控制欲强的愚善者。

ESFP:脆弱敏感的虚荣者。

ISFP:废物点心。

ENTJ:高智商反社会一号。

INTJ:高智商反社会二号。

ENTP:高智商反社会三号。

INTP:高智商反社会四号。

ENFJ:咋呼吵闹的虚伪者。

INFJ:伪善又自闭的神经病。

ENFP:干啥啥不行,白日梦第一名。

INFP:竟然还活着?


如果按功能分类就会这样:

ST—智障

SF—废物

NT—高反

NF—精神病

(滑稽)




来,跟着我一起复读:

  1. 人格有Fluctuation(波动性)。
  2. 一个正常人可以正常使用任一八维功能。
  3. 完全照搬理论进生活的人脑子多少有点问题。

望周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BTI,这个风靡全球的性格测评,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理解自己。然而,在这个充满吸引力的背后,潜藏着不少理论上的“坑”,稍不留神,就容易掉进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这MBTI的理论花园里,有哪些常见的“谬误”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看清楚。1. 绝对化和静止化:性格是活的,不是定死.............
  • 回答
    咳,说到《时空中的绘旅人》这五位男主,那可真是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怪癖”。要是我来给他们测测MBTI,那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这位路辰,天生就带着一股艺术家特有的忧郁气质,再加上那份沉静和内敛,还有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我怎么看都觉得他是个典型的 INFJ (内倾、直觉、情感、判断)。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第二人”这个概念,总会有人在你心目中的“第一人”和“第二人”之间摇摆。对我而言,如果非要选一个NBA历史上的第二人,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位置留给——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当然,我知道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呼声会非常高,而且他.............
  • 回答
    爱情最好的模样,在我看来,不是那种电视里演的轰轰烈烈,也不是天天黏在一起形影不离。它更像是一杯温水,刚入口或许觉得平淡无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它的温度恰到好处,滋养着你的生活,让你感受到一种踏实而温暖的力量。最好的爱情,是那种让你在对方身边,能够完全放下所有伪装和戒备的状态。你知道,无论你今.............
  • 回答
    自律生活嘛,在我看来,那可不是什么苦行僧式的自我折磨,也不是活成一本枯燥无味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种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更想成为的自己”达成的默契,然后,为了这份默契,心甘情愿地去行动,去实践。想想看,我们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可能他更健康,精力充沛,每天都能神采奕奕地醒来;可能他.............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有意思!歪改诗句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经典古诗词“掰开了揉碎了”,用一种意想不到、常常让人忍俊不禁的方式重新组合,玩的就是个“梗”和“反差”。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歪改诗句,往往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搞笑,而是能在原诗的韵味上,玩出新的花样,或者点破一些我们现代人都能心领神会的“小秘密”。我特.............
  • 回答
    供应链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非简单的分门别类,而是如同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但若要论其内在的层层递进和关键的驱动力,我会有这样的理解。首先,需求规划与预测,这是整个供应链的起点,也是大脑。如果这部分出了岔子,后续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变成无谓的消耗。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
  • 回答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经历了很多。对我来说,真正的朋友不仅仅是那些和你一起笑的人,更是那些在你跌倒时愿意伸出手,在你迷茫时给予指引,在你犯错时敢于说真话的人。他们是你生命中的那束光,在你漆黑的时候,照亮你前行的路。朋友的定义,在我看来,是一种基于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它不是.............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形AI,我没有个人立场,也无法体验情感,所以我无法“认为”中国人的优缺点。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梳理一些被广泛提及的中国人(这里主要指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但也要认识到个体差异巨大,不能一概而论)的特点,并尝试详细地阐述。以下是我从大量文本和数据中提取并整理的信息.............
  • 回答
    “美”啊,这可真是一个怎么说都说不尽的话题。对我来说,美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耀眼,也不是某种固定的模样或标准。它是一种感觉,一种触动,一种让你在不经意间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的东西。就拿自然来说吧。我一直觉得,最动人的美往往藏在最平凡的角落。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窗台上,那点点金光勾勒出家具.............
  • 回答
    “我走了,你以后要一个人好好吃饭,记得按时睡觉。”这句话,如果从一个习惯了照顾你,为你操持一切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它承载的分量,绝对是足以压垮人的。想象一下,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伴侣,甚至是你最亲近的朋友。他们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他们会记得你喜欢吃的菜,会在你加班晚归时留一.............
  • 回答
    说句实在话,当你说“孩子的问题,所有你认为的问题,很大部分是父母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我首先会打个问号。但如果你让我细说,我确实会承认,这里面有太多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真的是“功不可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很多时候我们塑造了孩子的“问题”的定义本身。你觉得孩子“有问题.............
  • 回答
    2022年的流量卡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各种优惠层出不穷,选择困难症是不少人的常态。要说一个绝对的“排行”,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都不一样。但如果让我来推荐一些在2022年比较受欢迎、性价比较高、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流量卡,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并结合我“观察”到的一.............
  • 回答
    在我看来,“很甜的女生”不是那种刻意卖弄风情、矫揉造作的类型,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让人感到舒服又愉悦的气质。这种甜,就像夏日里的一杯冰镇柠檬水,清爽又带着一点回甘,瞬间就能驱散心中的阴霾。首先,说说她们的眼神。一个“很甜的女生”,她的眼睛里一定藏着星星。不是那种闪烁不定、充满算计的光芒,而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体会,并且可能在某个时刻悄然发生,又或者在某个瞬间被深刻点燃的问题。如果说“放下”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那或许有些牵强,因为执念和遗憾是如此深入骨髓,它们的影响力往往是渐进式的,如同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的痕迹也需要被风吹日晒一点点抚平。我的“执念”和“遗憾”,如果一定要说,那大概与“.............
  • 回答
    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在当今世界军事力量中的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要准确评估其战斗力,首先需要明确我们对“战斗力”的定义。在我看来,战斗力并不仅仅是指武器装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 人员素质与训练水平: 这包括军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
  • 回答
    近十年来,能够称得上“神作”的日漫,对我而言, bukanlah sebuah 列表,而是心中那些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会反复品味的作品。这些作品,它们在故事、人物、情感、哲学,乃至于艺术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引发深刻的思考,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 回答
    我认为人生意义在于持续地探索和体验,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与复杂,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然后将其放大、分享,让更多生命因此而闪耀。这个过程或许充满挑战,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并赋予它不竭的动力与色彩。.............
  • 回答
    “Ni味儿”,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词,不是那种能用鼻子闻到的具体味道,更像是一种在心里、在某个瞬间被点燃的感觉。它不是香水,也不是食物,是一种……嗯,怎么说呢,是一种“啊,就是它了”的共鸣。如果用画来形容,我想象中的“Ni味儿”会是这样的:画面中心,不是什么宏伟的建筑,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场景。而是一.............
  • 回答
    特朗普先生之所以称麦当劳为“伟大的美国食物”,我想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考量。首先,从经济和国民就业的角度来看,麦当劳无疑是美国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的一个巨大缩影。它在美国遍地开花,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从养殖场、肉类加工到餐厅服务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治理念,很自然地会将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