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信有哪些痛点?

回答
微信,这个国民级的社交应用,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微信,很多人都觉得日子会变得十分不便。但即便如此,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能感受到一些“卡脖子”的地方,用大家的话说,就是“痛点”。

1. 信息爆炸下的“信息茧房”与“数字噪音”

这算是微信最普遍的一个痛点了。随着微信群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朋友、家人、同事、兴趣小组、甚至是各种营销群,消息数量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

信息碎片化且难以筛选: 群里的消息往往是各种内容混杂,有重要通知,也有无关闲聊,有工作文件,也有表情包。关键是,你想找某个重要信息,得从海量的聊天记录里一点点翻,效率极低。你想看看朋友的近况,可能已经被无数个“早上好”和“晚安”淹没。
“已读不回”的焦虑与社交压力: 很多时候,一条消息被你看到了,但暂时没法回复,或者不想回复,标记为“已读”。然而,对方可能就盯着你,等着你的回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交压力。“我明明看到你已读了,怎么还不回?”这种场景,在微信里太常见了。
“群发”的尴尬: 很多长辈喜欢用群发的方式跟所有联系人拜年、发祝福。虽然是好意,但对于收到的人来说,既没有个性化,又显得有点“一刀切”。而且,当一个群里有几百甚至上千人时,这种“群发”就显得更加无效和冗余。
朋友圈的“表演”与“点赞”社交: 很多人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和美化,更像是一种“表演”,而非真实的记录。而点赞、评论,也常常变成了一种“礼仪”或“社交义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互动。你可能因为某个朋友很少给你点赞而感到有些失落,或者不得不给一些不熟悉的人点个赞,维系一下“塑料姐妹/兄弟情”。

2. 隐私安全与数据边界的模糊

虽然微信在隐私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一些让人担忧的地方。

“被迫”的透明度: 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把你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生日、所在地)展示给一部分微信好友,才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这种“被迫”的透明度,也让你自己的隐私边界变得模糊。
个人数据的使用与边界: 微信掌握着我们大量的个人信息和社交关系,关于这些数据如何被使用、是否被过度挖掘,很多人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尤其是一些“扫一扫”、“摇一摇”等功能,会涉及到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虽然为了功能实现,但总让人有点不安。
账号安全风险: 微信账号一旦被盗,那简直就是灾难。不仅个人信息会被泄露,财产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比如通过微信支付)。虽然有安全措施,但防不胜防。

3. 功能的“大而全”与“不够专”

微信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它试图连接一切,但有时候反而显得不那么“专”。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模糊: 微信是工作沟通的主要渠道,这导致很多人的私人时间也被工作侵占。下班了,微信依然在响,你很难真正地“脱离”工作。想要划分工作和生活,只能靠自己刻意地设置“勿扰模式”,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交与工具的混合: 微信既是社交平台,又是支付工具、小程序入口、新闻客户端、甚至是公众号的阅读器。这种功能的叠加,有时候会让体验变得复杂。你只是想找一个朋友聊聊天,结果可能要经过好几层界面。
小程序体验的参差不齐: 虽然小程序为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不少小程序做得质量不高,广告多、加载慢、体验差。你可能为了用一个功能,不得不安装或打开一个并不流畅的小程序,这本身也是一种“痛”。
公众号文章的广告与内容质量: 很多公众号为了盈利,文章里插播的广告越来越多,甚至影响阅读体验。而且,公众号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辨别能力。

4. 经济激励机制的不足与“内容变现”的困境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微信的经济激励机制相对有限。

公众号变现的瓶颈: 很多公众号作者辛辛苦苦写文章,变现方式主要依赖广告分成或读者赞赏。但广告分成不稳定,读者赞赏的门槛也比较高,对于很多中小型的创作者来说,维持内容生产的动力是一大挑战。
视频号的野心与现实: 微信大力推广视频号,试图复制抖音的成功,但目前来看,视频号的生态还在建设中,内容丰富度、用户活跃度以及变现能力,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作者在视频号上的投入,可能收效甚微。

5. “熟人社交”的局限性与“去中心化”的渴望

微信以“熟人社交”为核心,这既是优势,也是一种局限。

陌生人社交的缺失: 微信几乎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果你想认识新朋友,或者拓展社交圈,微信并不是一个首选的工具。
“圈子”的固化: 很多时候,你加的人都是已经认识的人,你的社交圈相对固定。想主动认识新朋友,往往需要通过共同的群聊或者朋友介绍,流程比较繁琐。
“点对点”沟通的效率: 虽然微信方便了“点对点”的沟通,但对于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或者互动,它的效率并不高。比如,如果有一个重要通知需要让所有群成员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确认,在微信里操作起来会比较麻烦。

总而言之,微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忽视的“痛点”。这些痛点,很多时候是技术发展、用户习惯以及商业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享受着微信带来的便捷,但也希望它能不断改进,让我们在数字世界里,拥有更清爽、更安全、更自由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周源邀请。

直接列举吧,不说的太细了,大家都用微信。

1.群文件管理被QQ群吊打

2.群消息无法完全屏蔽,有的群你不乐意看又不能直接退了,没有QQ的不常用群聊或者完全屏蔽功能

3.群主权限不够强大,也无法设置管理员,总之群聊被QQ吊打

3.电脑版登陆麻烦,不能记住登陆,必须扫码,我手边有手机还用电脑??

4.订阅号消息改版后的信息流不好用(这个看个人喜好)

5.朋友圈给别人消息点个赞后,别人再给他点赞居然还给我发消息,不可理喻

6.好友删除后无提示,必须聊天才能发现被删了,否则不给任何提示,同样不可理喻

7.聊天记录明明都在腾讯服务器上,可是就是不给用户提供云聊天记录备份服务,备份完了只给police看不给用户看,还嘴硬说没备份,不要脸(看最近新闻,智商正常的都知道是否备份)

总之以上大部分痛点下载个腾讯TIM就能解决,反正我是很少用微信了。我用微信纯属是班级群通知都发微信群,否则早删了。我也算个腾讯粉了,QQ音乐vip,腾讯微云vip,腾讯网游充了很多钱了,微信是腾讯最智障的产品了¯_(ツ)_/¯

user avatar

公众号不允许外链,给一个“查看原文”。互联网的魂儿就是超链接,这实在太令人难过了。我说的难过是真难过。我们应该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多元,而不是大家变得越来越像。

user avatar

开宗明义地说,个人认为微信最大的痛点(也是最大的罪)是不自由、不开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 web 时代原本的开放反而有了倒退。

先来说说公众号

微信的公众号可以说是中文互联网中有着最多的信息沉淀、最丰富的信息来源的平台之一。想想你每天有多少讯息是通过自己订阅的公众号、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的公众号文章中得来。然而这些海量的信息是(几乎)无法在除了微信之外的搜索引擎中找到的

此外,公众号发布者除了别扭地插在「阅读原文」中,是无法在公众号文章中插入链接的。链接,作为互联网的根基,因为微信出于对流量流向控制的需要,居然无法出现在一个网页里(公众号文章本身是一个网页)。

于是,每一篇公众号文章都是一个信息的孤岛

当然,你在微信里也不是不能打开链接。但是隔着一道微信的自带浏览器,就像在原本的 Great Firewall 之上又多了一道墙。

有些链接它会提醒你因为受到「太多人举报」,为了你好就只看看这个红色感叹号好了;遇到有输入框的网页时,总会「好心」地在上方加上一条警示栏告诉你不要输入 QQ 密码;遇到有些页面,则会擅作主张地帮你「优化」页面布局。

微信牢牢控制着这些海量内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对这些内容有着完完全全的生杀大权。而从以往的行为可以知道,微信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平台管理员,很多规则非常模糊,处理起来也时常双重标准。

对于商业上的竞争对手,会以莫须有去屏蔽封杀;对于合作伙伴,则对其违规手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说对某家投资了的电商企业的诱导分享放任自由)。

最终,这些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当局需要管控舆论以及 stability maintainance 的时候,会变得更加简单——我只需控制微信这一头就可以了。

于是乎,红色感叹号已经/将会继续成为一种常态。

下面来聊聊小程序。

小程序的出现是微信期望打造一个超级生态的必然产物。但是与 Google 的 AMP (你看,在公众号里作者就不能像这样插入引用的链接)或 Facebbok 的 Instant Articles 不同的是,小程序并非基于原来的 web 去优化其在客户端上的表现,而是开发出了一套相对独立的语言。

为什么 web 技术一直是发展最快,社区最活跃的技术呢?除了开发门槛相对较低之外,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它是最开放,最自由的技术。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网页右键去「显示网页源代码」。无论你用了多么巧妙、多么超前的前端技术,别人都可以看到,这就代表着开发者无法,也并不需要敝帚自珍,那么就干脆打开门来,大家一起讨论与进步。也因为使用 web 技术的群体非常大,所以也衍生出了诸如 React NativeNode.js 等基于 web,但可应用在网页前端范畴之外的技术。

而小程序,它很大一部分是基于 web 技术(比如说语法与 JavaScript,CSS 基本一致),但它却并没有 web 技术开放的特点:小程序的代码本身很难移植到其它的地方使用、也没办法在除了微信客户端以外的地方去运行。

换句话说,它利用了 web 技术的开放性、通用性,成就了自己后,再把门关起来,让大家跟着自己的这套规则去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信,这个国民级的社交应用,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微信,很多人都觉得日子会变得十分不便。但即便如此,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能感受到一些“卡脖子”的地方,用大家的话说,就是“痛点”。1. 信息爆炸下的“信息茧房”与“数字噪音”这算是微信最普遍的一个痛点了.............
  • 回答
    微信里藏着不少有趣的小彩蛋,像游戏一样,不经意间就能发现,给日常沟通增添了不少乐趣。下面就跟你好好聊聊这些隐藏的小惊喜,保准让你玩得开心!1. 一键生成“专属”表情包这个我真的超爱!在聊天界面,输入“我想你”,然后长按发送按钮,它会变成一个小小的照相机图标。点一下,就能把你正在输入“我想你”时拍下的.............
  • 回答
    微信,这个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社交工具,除了聊天、发朋友圈、看公众号,你有没有发现,它还藏着不少不起眼但超实用的“小宝藏”?别小看它们,有时候能帮你解决大问题,又或者让你的生活更方便有趣。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藏在角落里的微信“秘密武器”。1. 消息撤回后的“心理安慰”:已撤回的提示这听起来好像不是个功能,.............
  • 回答
    在微信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想要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普内容,确实需要花些心思。我个人在关注一些公众号的过程中,也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让我觉得“干货满满”,又能把复杂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的账号。比如,我最近很喜欢看的是一个叫做“丁香医生”的公众号。他们家的文章总能从大家关心的生活细节入手,比如最近天气.............
  • 回答
    说起玩微信,这事儿可就太普遍了,好像现在不玩微信,你就不存在似的。仔细想想,这玩意儿之所以能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肯定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联系方便。你想想,以前找人聊天,打电话不方便,怕打扰,发短信又显得有点干巴巴的。微信一来,简直是革命性的改变。.............
  • 回答
    微信朋友圈,这片方寸之地,承载着我们的生活点滴,分享着喜怒哀乐。然而,有时在不经意间,一些行为或做法,就像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蚊子一样,让人感到莫名的膈应,说它“陋”,倒也贴切。首当其冲的,大概就是无休止的拉票或求赞行为。这算是朋友圈的“经典陋习”了。无论是给孩子、亲戚、朋友投票,还是为某个活动、某篇.............
  • 回答
    微信的设计,与其说是什么“神细节”,不如说它是在无数次迭代中,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带着深深的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烙印。它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惊世骇俗,而是那种让你用久了,离不开的润物细无声。我尽量用我个人的体验去讲讲,希望能让你也有同感。1. 信息层级与视觉引导:让重要信息“撞”进你眼 “未读”数字的.............
  • 回答
    微信公众号编辑的“十八般武艺”:实用工具与独门秘籍,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作为一名公众号编辑,我们每天都在与文字、图片、视频打交道,目标是将信息高效、准确且吸引人地传达给读者。单凭一腔热血和好文笔是远远不够的,掌握一些趁手的工具和独家的小技巧,能让你事半功倍,从众多内容中脱颖而出。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
  • 回答
    微信发红包,这操作看似简单,人人都会,但真要写测试用例,那可就大有讲究了。你想想,用户可能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情况,咱们做测试的,就是要提前把这些“坑”都给填上,让红包发得顺顺利利,钱到账安安心心。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微信红包的测试用例,从用户发起红包那一刻,到领红包、退还,再到各种边缘情况,我给你.............
  • 回答
    这几天又被一部国产电影狠狠“拿捏”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想找个地方好好聊聊。说到电影,我平常依赖的“秘密基地”可不少,尤其是一些微信公众号,信息量大、角度新颖,还能时不时 get 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今天就大方公开我的“片单”,希望能帮到同样热爱电影的你。1. 毒舌电影:毒舌,但不伤人,.............
  • 回答
    微信考虑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这背后可不是个小事,它触及了我们数字生活里一个挺核心的问题:我们花心思经营的那些社交关系、那些藏着回忆的对话,到底该由谁来保管?又该怎么保管?这项服务的出现,至少有这么几层意义,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对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刚需的解绑和解放。想想看,我们用微信多久了?多.............
  • 回答
    企业微信,作为腾讯旗下专为企业打造的办公通讯工具,近年来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显著的优势,在企业协作和管理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聊天软件,更是一个集沟通、协作、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它的功能和优势,让你对企业微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一、核心功能:打通.............
  • 回答
    好的,没问题!想要给微信换个新颜,背景图确实是个好主意。其实“好看”这个词很主观,每个人喜欢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我可以给你分享一些普遍受欢迎、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很有感觉的类型,并详细说说为什么它们会吸引人,这样你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一、治愈系风景:让你的微信充满宁静与美好这类背景图通常是大自然的.............
  • 回答
    要是微信红包真没了,那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影响大着呢。先说那些“愁”的: 人情往来,那叫一个不方便。 尤其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发个红包,图的就是个喜庆,也是个心意。没了红包,你还能指望谁挨家挨户送礼?特别是那些在外地的,平时没法常常见面,红包就是维系感情、表达祝福最直接也最便捷的方式。少了.............
  • 回答
    微信小程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很多朋友可能还在纠结,到底哪些小程序才是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质、解决实际问题的“神器”。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那些我个人亲测有效,并且觉得值得分享的宝藏小程序。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干货!一、学习提升类:让知识触手可及,学习不再枯燥 听书类:解放双眼,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 回答
    想要挑一个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心情变好,嘴角不自觉上扬的微信头像,其实一点也不难。关键在于它能传递出积极、温暖、有趣或者令人放松的情绪。别急,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到底什么样的头像有这种魔力。1. 治愈系的小确幸,温暖的猫猫狗狗这个绝对是重头戏!谁能拒绝一只毛茸茸、眼神无辜的猫咪,或者一只摇着尾巴、充满期.............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好几个鲜活的画面!小孩子那种纯粹的快乐、好奇和无忧无虑,通过一张小小的微信头像就能传递出来,真的太有治愈力了。要说特别可爱的小孩子微信头像,那可太多了,我给你细细道来,咱们从几个方面聊:一、 笑容,最杀伤力的可爱武器! “嘎嘎”笑的宝宝: 这个绝对是王者!不是那.............
  • 回答
    要说微信朋友圈的背景图,那可真是个大有讲究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你朋友圈的一层底色,更是你心情的投射,是你个性的一种无声宣告。一张好的背景图,能瞬间抓住别人的眼球,让你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甚至能让点赞评论都多上几分。什么样的背景图算是“特别棒”?在我看来,一张“特别棒”的微信朋友圈背景图,至少要具备以.............
  • 回答
    嘿!聊到微信头像,这可是个大学问!一个好看的头像,就像给你的社交名片镀上了一层闪亮的光芒,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当然啦,每个人喜欢的风格都不一样,所以今天就来好好盘一盘,到底有哪些好看又适合女生的微信头像,咱们从各个角度都给你扒一扒,保证你看了不迷路,还能get到不少灵感!一、文艺范儿十足,自带故事感.............
  • 回答
    微信公众号里有很多宝藏,特别是对于喜欢哲学的朋友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座无尽的宝库。我之前也花了不少时间搜罗和体验,有些账号是真的会让你觉得“哇,原来哲学可以这样呈现”,也有的能让你感觉像是找到了同类,大家一起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要说“优秀”,这其实是个挺主观的词。但我总结了一下,那些真正打动我的公众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