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回答一下:
我个人不会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花钱,虽然我也不抵触其他人给这游戏“氪金”。主要原因是这个游戏没有给我带来“差异化”体验,这个模式可以同时套在任何其他IP身上,修改原设等情况,把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变“黑巫师训练营”只是“次要”原因。
游戏都得改编,不过网易真没把《哈利波特》改出什么“特色”,反而因为将IP游戏模式改成传统的“网易风格”招惹了不少原著观众(比如PVP中的不可饶恕咒语):
确实是情怀路人党,谈不上对这个IP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能看出游戏中的巨大的“改编幅度”,具体差别已经“吐槽”过了(霍格沃兹变成“黑巫师训练营”),这里不想复读:
这其实不是我想重点强调的,我不花钱是因为这个游戏真的没有什么“差异化体验”,顶着这么大的“改变幅度”却没有什么“特色”,还是“网易老一套”:
游戏大量资源花在了IP、市场推广和美术上。我们能够骑着飞天扫帚在整个霍格沃兹的学校中飞,对角巷甚至可以切视角,大约4个G的容量,对于手机游戏而言,算“大作”了,然而这没有改变游戏内核的“千篇一律”,尤其像我们这些之前就接触过网易游戏(而且不少)的玩家,感觉除了本身《哈利波特》自身的IP和风格之外,真没有太多体验上的差异。
游戏的本身核心模式还是“主线副本-探索副本-PVP-工会社交”,与一般所谓的“二次元手游”甚至连“大同小异”都算不上,几乎是“原样照搬”。
唯一差别可能就是传统手机游戏是“体力”卡玩家,这个是“学院宝箱”限制玩家主线进展。体验上差不太多,学院宝箱也是“倒计时”,也有“刷新道具”(类似体力瓶)。
战斗类似《皇室战争》,自动充能+卡牌战斗,这个大家说了不少,这里不赘述;
氪金抽卡制这个更不用说……
唯一体验不错还就是几个“课程”,趣味性小游戏挺有趣的……
此外,舞会基本是音游……就连原作比较核心的“魁地奇”,也没有改编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核心玩法出来……
核心一直都是“网易风”,《哈利波特》感觉游戏体验上就像个“背景板”:
大家要明白,这游戏本身吃的是IP,即这个游戏“卖点”之一,就是《哈利波特》这个牌子,这原本应该是游戏“差异化”的重点,结果发现网易其实走的是“成本领先策略”,感觉这个游戏更像是“网易式流水线”的产物之一,美术/宣传上先不谈,游戏玩法本身上我没看到太大诚意,就更不要谈沉浸感以及代入感之类的情况了:(当然《哈利波特》这么大IP加上网易熟悉的模式,我丝毫不担心这游戏的营收就是了,估计稳赚不赔)
网易在宣传上,真的是有“差异化”的,这个有一说一,而且还很不错,不过似乎拉高了我们的期待,觉得会有多一些的《哈利波特》专门元素和玩法:
我们本觉得在霍格沃兹“分院”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哪怕得有个“性格测试”什么的,结果直接让我去“赫奇帕奇”?而且每一个“分院”差别似乎都不大,剧情都很“格兰芬多”……
我们本觉得我们会在学校中不断“提升学位”,低年级不能参与的场景(舞会、禁林)可以在后续解锁,谁知道入学“人均傲罗”,上来“屠龙”+“打黑巫师”,不可饶恕咒可以直接在互相甩来甩去……
…………………………………………………………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个人体验是这个游戏不够“哈利波特”,所以我并不想为此再花钱了,我不希望之后的《哈利波特》改编游戏走这种路线,只能“用脚投票”……仅此而已,如果你们喜欢,可以花钱,我也不会抵触……
最后,经常有人将游戏比作“第九艺术”,这里概念这里不讨论,艺术是忌讳重复的,而艺术也是讲特点个性的:
如果你创作美术作品,桃花和菊花是两种不同的“意象”甚至包含不同的内在文化内涵。一个学生的作品如果两种花,只有花的形状和颜色不同,其他构图、画面甚至是背景都不改变,很难谈得上是艺术创作,而是流水线……
游戏也是同理,同一套玩法,同时可以套在日本故事背景、中国故事背景、英国故事背景甚至是苏联故事背景的,至少对我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我时间不多(当然也算不上很宝贵),但是确实没多余的财力、精力花在流水线作品上,我个人在娱乐还是追求更为差异化体验的,仅此而已。
推荐阅读: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除非和《V字仇杀队》联动,否则免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