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二战的美军,可以选择的话你会选择做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去太平洋战场还是陆军去欧洲战场?

回答


在二战期间,作为一名美军士兵,选择成为海军陆战队员(太平洋战场)或陆军(欧洲战场)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战场环境、战术角色、伤亡风险、荣誉体系、战后发展等。以下从历史背景、任务性质、个人体验、战后影响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场环境与任务性质
1. 太平洋战场(海军陆战队员)
战略目标: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岛屿 hopping”战略(跳岛战术)逐步夺取日军控制的岛屿,为最终攻占日本本土创造条件。
战斗特点:
近战与岛屿争夺:战斗多发生在狭窄的滩头或岛屿上,日军以密集火力和自杀式攻击(如“神风特攻队”)对抗美军。
地形限制:岛屿地形复杂,美军需在敌方火力下强行登陆,面临高伤亡率(如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伤亡约2,600人,日军损失约21,0iates人)。
后勤压力:岛屿间的补给线脆弱,美军需依赖舰船运输和空投补给,战时物资短缺。
典型战役:硫磺岛、冲绳、菲律宾群岛等,均以惨烈的巷战和日军顽强抵抗著称。

2. 欧洲战场(陆军)
战略目标:美军在欧洲战场的主要任务是参与诺曼底登陆(DDay)后,与盟军协同推进至德国本土,最终击败纳粹德国。
战斗特点:
大规模战役:如诺曼底战役、突出诺曼底、市场花园行动等,涉及大规模装甲战、空降作战和城市攻坚。
战术多样性:陆军部队需执行步兵、炮兵、装甲兵等多任务,参与坦克战、反坦克战、城市战等。
后勤保障:欧洲战场的后勤体系相对完善,美军有大量补给线和空军支援,伤亡率相对较低(如诺曼底登陆后,美军伤亡约1,100人,日军约80,000人)。
典型战役:诺曼底登陆、突出诺曼底、莱茵河战役、柏林战役等。



二、个人体验与风险
1. 海军陆战队员
高风险与高强度:
战斗强度:岛屿战斗中,美军需在敌方火力下强行登陆,面临极高伤亡风险。
心理压力:日军的自杀式攻击和极端顽抗(如冲绳战役中,日军“自杀式”防御)可能导致士兵心理创伤。
装备限制:海军陆战队员通常配备轻型武器(如M1加兰德步枪、M1911手枪),需在无重型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作战。
荣誉与象征:
紫心勋章(Purple Heart):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伤亡而获得的勋章,象征牺牲与荣耀。
“陆战队员精神”:海军陆战队员以“不退缩”“不投降”为信条,成为美国军队的象征。

2. 陆军士兵
相对稳定的战场:
战术环境:陆军部队通常参与大规模战役,但战斗强度和伤亡率因战役而异。
后勤保障:陆军部队有更完善的后勤体系,包括补给线、医疗支援和空中投送。
职业发展:
晋升机会:陆军士兵在欧洲战场的战斗中可能因表现优异获得晋升(如少尉、中尉),或因战功获得勋章(如铜星勋章、战斗行动勋章)。
多样化任务:陆军士兵可能参与空降(如第101空降师)、装甲战(如第4装甲师)或步兵作战,职业发展路径更广。



三、战后影响与个人命运
1. 海军陆战队员
荣誉与纪念:
“陆战队员精神”:海军陆战队员的战斗精神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许多老兵被纪念为“英雄”。
紫心勋章的象征意义:紫心勋章是美军中最具代表性的战斗勋章之一,象征牺牲与荣耀。
生活与家庭:
战争创伤:部分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创伤(如PTSD)或疾病(如战壕热)长期受苦。
家庭影响:许多陆战队员因战斗受伤或死亡,导致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2. 陆军士兵
战后发展:
职业晋升:陆军士兵在欧洲战场的战斗中可能获得晋升机会,或因战功获得勋章,为战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社会地位:陆军士兵的战功可能在战后被社会广泛认可,但相比海军陆战队员,其荣誉体系相对低调。
生活与家庭:
战后生活:陆军士兵的战后生活可能更依赖于军队的福利体系,如住房、医疗等,但因战争结束较早,家庭生活压力可能较小。



四、历史数据与比较
1. 伤亡率
太平洋战场:海军陆战队员伤亡率极高,例如在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伤亡约2,600人,日军损失约21,000人(日军伤亡率远高于美军)。
欧洲战场:陆军士兵的伤亡率相对较低,但因大规模战役(如诺曼底登陆)导致总伤亡人数庞大(美军约1,100人,日军约80,000人)。

2. 战后荣誉
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的惨烈性和象征意义,海军陆战队员的荣誉(如紫心勋章)更受重视。
陆军士兵:陆军士兵的荣誉多通过勋章(如铜星勋章)和战功获得,但缺乏海军陆战队员的“象征性”地位。

3. 职业发展
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的高强度和特殊性,海军陆战队员在战后可能更受重视,但职业发展路径相对狭窄。
陆军士兵:陆军士兵在战后可能因战功获得晋升机会,但需依赖军队体系内的晋升机制。



五、个人选择的权衡
1. 若追求荣誉与象征意义:
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的惨烈性和象征意义,海军陆战队员的荣誉(如紫心勋章)更受重视,且“陆战队员精神”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陆军士兵:陆军士兵的荣誉更多通过勋章和战功获得,但缺乏海军陆战队员的“象征性”地位。

2. 若追求稳定与职业发展:
陆军士兵:因欧洲战场的后勤保障和战术多样性,陆军士兵可能在战后获得更稳定的晋升机会。
海军陆战队员:因战斗的高强度,海军陆战队员可能面临更高的心理压力和职业风险。

3. 若考虑家庭与长期生活:
陆军士兵: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较早(1945年),可能为家庭生活提供更稳定的环境。
海军陆战队员:太平洋战场的战争持续时间较长(19411945),可能对家庭生活造成更长期的影响。



结论
作为一名二战美军士兵,选择成为海军陆战队员还是陆军士兵,取决于个人对风险、荣誉、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权衡。
海军陆战队员:适合追求象征性荣誉(如紫心勋章)和“陆战队员精神”,但面临更高的战斗风险和心理压力。
陆军士兵:适合追求稳定的职业发展和后勤保障,但荣誉体系相对低调。

若从历史视角看,海军陆战队员的战斗经历更受后世铭记,而陆军士兵的贡献同样关键,但因战场环境和任务性质不同,两者的体验和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鼓吹去西线当陆军的,十有八九是军盲,盲到西线有多少战役,德军实力有多强,两眼一抹黑。


确实,太平洋的马润生活条件极差,某个荒岛一改建就能驻扎,打完仗的马润还得自己动手整修,《兄弟连》里,E连还有热水澡能洗,尤金·斯莱奇写马润如何洗澡,都是靠老天爷突降暴雨,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得脱光了洗雨水澡,速度慢的刚打上肥皂,雨停了。

西线的军官们还能住家里,也有法国妹子陪你;马润们在太平洋上连个猴子都看不到,军官也得住帐篷。

但是,苦不苦看活命的概率大小,你想活命还是去太平洋当马润更好,因为西线的美国陆军承受的损失远大于太平洋战场。


请注意,美国陆军在西线的伤亡程度有多恐怖。

凯塞林山口战役:美军首战,美军没能及时发现德军的小规模渗透,防线崩溃,三天被灭一万多,主要集中在第一天,其中4,000人被俘;

第一次卡西诺战役:美军第36师141团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几乎被打光,美军两个师损失4,000多人,36师两个团基本被打残;

市场花园行动:这场战役是一个从南到北的长条形,最北边是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中间是美国82空降师,最南边是美国101空降师。最终,英国人+波兰人损失了1.3万人,美国损失了3,900人;

阿登战役:美军第106师在战役开始第一天就被全歼两个团;101师506团E连看似很惨,但其实是最轻松的部队,只挨了德军的炮击,隔壁501团可是跟德军装甲教导师硬碰硬打了很多次,损失非常大。

知道为啥506团E连有资格写回忆录装逼么?因为101师的其他连没那么多活人,嗓门太小。


实际上,西线的美国陆军,承担的是远比日军战斗力强很多的德军,这导致一旦你所在的部队被摆在了第一线,那你生存的几率要比在太平洋低多了。

并且西线德军极其擅长装甲部队穿插分割,面对苦战多年的苏军,都能在1944年偶尔沾到便宜(例如1944年8月在华沙城下差点反杀苏军坦克第2集团军的坦克第3军),更何况遇到几乎没啥经验的美国陆军呢。

太平洋战场条件差,无非是蛇虫鼠蚁、泥泞、没床没屋没法洗澡、打一个月仗身上堪比被野兽先辈雷普过一样。

太平洋的岛屿登陆战,马润们只需要操心能花多长时间夺岛,登陆后面对的最多也就是日军的板载冲锋,以及地堡里打冷枪;

西线的诺曼底,盟军登陆后可是遭到了德军装甲师的反补,英军刚从宝剑海滩登陆,就在卡昂和德军装甲师干上了。

如果真想活命,还是别去西线比较好。


最后,再给各位科普一个常识:美国海军陆战队,其综合实力远远不是美国陆军的对手;USMC经历的战斗强度,也远比不上US Army的强度,这不是什么战斗精神能弥补的。

PLA38军对标的也是美国陆军第4步兵师,说是步兵师,其实是高度信息化的机械化步兵师。

总而言之,凡是好莱坞重点宣传的,你最好别信。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没法真正进行比较的问题。

因为你在问题描述中说明了你的出发点是从战场的残酷性考虑。

那这个就无从比较了。

因为决定一名军人在战场上的危险程度的不是他所在的军种,甚至都不是他所在的兵种,而是他所在的专业,甚至他所在的具体岗位。

一般来讲,美军认为海军陆战队比陆军危险,因为海军陆战队强调勇猛作战,所以一向比陆军整体上伤亡率要高。

但是,具体到岗位上,如果让我选择做一名海军陆战队的情报人员,任务是审讯被抓获的日军战俘:

或者是让我选择做一名陆军的伞兵,任务是伞降到德军后方作战:

那我肯定选择海军陆战队。

反过来讲,如果让我选择做一名海军陆战队的步兵,任务是在夺岛作战的最前沿冲锋:

或者是让我选择做一名陆军的厨师,任务是给大家做饭:

那我肯定选择陆军。

当然,我本人未必会这样选择,但既然你强调的是战场的残酷性,那在这个大前提下,自然这样选择更符合你的问题偏好。

不谈具体专业和岗位,只谈军种和兵种毫无意义。

哪怕你选择的是海岸警卫队,你也要确保别被分到参加登陆作战的岗位上,但这个不是由你能决定的:

海岸警卫队可连诺曼底登陆战都参加了:

user avatar

记得是以落基山为界的,西部各州去Pacific Theater,譬如尼克松。新英格兰家族子弟有一点点挑选的小特权,JFK和老布什也都挑了P,但K的大哥去了E牺牲了。

user avatar

当然是第一个………海军的船上也有海军陆战队执勤的,最重要的任务:在大官门口站岗。定期休息的时候夏威夷啥都有,我知道你接下来要说啥,也有。火奴鲁鲁有合法红灯区,也有51家劳军俱乐部(口味素的)。

推荐船:

“华盛顿”号,整个二战期间未因作战行动便当1人(自己操作事故挂了那没办法),站岗即可,某个大家都红着眼眶写遗书的11月12日晚上你别剧透………接下来的48小时你会在退役回家后给儿孙吹50年的。

“新泽西”&“衣阿华”号:爽到,环境好,比北卡南达级都好(南达还是别去了)。就是有点晃,其他没啥,站岗即可。可以看空袭特鲁克的西洋景,近岸炮击的西洋景。

埃塞克斯级“大黄蜂”号:一定记住是CV12,此船有邪神庇佑,大后期漫天的神风里被命中0次,19450406可以看西洋景,菊水特攻最狠的一天58.1大黄蜂和本宁顿漆都没掉,小兵都阴阳怪气了(“真羡慕被神风的船,船上小兵可以趁回港修船歇会,咱们不被破防就回不了港”,据说真是当年这船小兵说的)。19450328可以看《官场现形记》西洋景,千万忍住笑啊………此船长官脾气不太好,但没听说脾气不太好就喷站岗小兵的;据说此船闹鬼,但你一个马润不会怕鬼吧,而且既然邪神庇佑,说明大部分鬼很友好。

“阿拉斯加”级:你实在想划水摸鱼就去吧,特无聊………回家可以凡尔赛,跟你儿孙说“我在海军漂亮又无用的船上执勤过”。

user avatar

一边阵亡率高

一边生活条件差

看你选哪个吧

user avatar

去欧洲会比较爽。

还有人说欧洲打起来更惨。

太平洋脚男伤亡率和平均伤亡率都不低,一个是整战最高的建制师级部队伤亡率就是冲绳刷出来的。

48%,你知道这是啥概念吗?——这还是陆军刷出来的。

所有脚男加大把后备部队非死即伤,当然死人不说话就是了。

西线德国陆军战斗力虽然强但兵力基本劣势,尤其是西线美军基本以Corp为战术单位,Div烂了还能跑去非主要方向或者直接轮换,实际上就是这么操作的,这样伤亡也未必会刷到你的头上。

米军突出部那几个空输不还是部队都在,师长军长也没被机枪迫击炮击中暴毙,还能从容骂娘不是?都是瞎咋呼。

市场花园莫德尔还吓得换了好几次指挥部呢,你还有力气骂娘,说明你一点也不急迫。

太平洋好多部队打的人都没了。

而且遇到运气不好的情况,有人说突出部。

但真惨的比如塞班岛这种前面哨戒的俩营,直接被万岁冲锋团灭,一个上午就没了,光荣誉勋章就发了三块,这种战斗西线根本没有过的,突出部还有几个连的人活着讲讲故事,太平洋想啥呢?

而且太平洋的大型登岛战斗,装甲部队全损率没有低于过25%——损失少是因为美军投入装甲也不多,毕竟大部分岛才多大?菲律宾日本没怎么设防,用心设防的冲绳才多大呢?

看样子像是规模不大,但实际上损失率是非常吓人的。

西线整战也没刷出过这种损失率。

日军反坦克本身就是卓有成效的,并不和很多人脑补的一样反坦克竹竿为主。

像45年在冲绳在进攻战斗里,还有整营谢尔曼坦克(31台)一个上午俩小时被日本人全部摧毁的,这一点西线45年根本不存在了——而且那次装甲部队就只出动了一个坦克营,以为平推能碾平日本人,结果被反向碾平,等于坦克兵谁上谁都非死即伤。

欧洲是规模大,但规模大,意味着很多时候数字虽然大,但很多时候不会算在你头上,就这还能说惨烈嘛?不至于。

只看数字能得出啥结论呢?

这个和越战马润只挨炮子,而陆军大多只是喝咖啡其实是一个意思,你要是过得舒坦才能天天喝咖啡泡妹写点回忆骂骂娘,要是在东河由灵天天挨炮你可没什么闲情雅致写书回忆,挨炮毕竟也足够单调的,而且不长眼睛,你骂他也没用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二战期间,作为一名美军士兵,选择成为海军陆战队员(太平洋战场)或陆军(欧洲战场)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战场环境、战术角色、伤亡风险、荣誉体系、战后发展等。以下从历史背景、任务性质、个人体验、战后影响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场环境与任务性质1. 太平洋战场(海军陆战队员) 战略目标:美.............
  • 回答
    1933年,我是柏林郊区一个打零工的工人,名字叫卡尔。我的肺里总是喘着煤尘,肚子里常年填不满,一家老小挤在潮湿的地下室里,靠着微薄的工钱勉强度日。那天,希特勒在广播里嘶哑的演讲,就像我身体里一种莫名的亢奋剂,又像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惧。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日子已经够艰难的了,再糟糕又能坏到哪.............
  • 回答
    如果我是一名二战苏德战争中的普通士兵,活下来是我的首要目标。这不是一个光荣的选择,而是基于对残酷现实的认识和求生本能。以下是我可能会采取的一些策略,尽可能详尽地描述:一、 心态调整与认知升级: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我会明白,战争是血腥、混乱且不公平的。没有英雄主义,只有生存。那些抱着“为国捐躯.............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放在王思聪身上,似乎总能引起一番热议。要说他结婚会娶谁,网红还是同级别的富二代,这俩选项都有可能,但侧重点和背后原因,我觉得可以掰开了好好捋一捋。先说说娶“网红”这条路。这好像是大众默认的“王思聪式浪漫”的一种延续。你想想,他这些年身边围绕的女性,很多都是公众视野里的网红、模特、艺.............
  • 回答
    行,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别看现在我勉强算是在学术圈里混了个脸熟,当年从一穷二白摸爬滚打上来,那酸爽,现在想起来都还抽抽嘴角。我老家一个县城,家里就是那种,你说能勉强温饱,但你要想让他拿出几万块钱供你读研,那真是要了亲命了。我爸妈都是靠着一双手吃饭,没什么文化,指望着我将来能“有出息”,光宗耀祖。可.............
  • 回答
    确实,很多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象似乎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更深刻一些。这并不是说一战不重要,而是二战在很多方面都更具冲击力,留下的痕迹也更深远,所以自然而然地,它更容易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印记。那具体是为什么呢?咱们一点一点地聊。首先,二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是空前的。 咱们不聊那些宏大的战略和数字,就说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叙事的有趣之处,也关乎我们今天如何理解战争。确实,在一战的提及频率上,很多人(包括你)会觉得它似乎不如二战那么“显眼”。如果真是这样,那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为什么一战感觉被提及得少些?首先,得承认一战确实在很多公众讨论、电影、文学作品中,似乎不如二战那样“高频”出现.............
  • 回答
    如果二战末期,日本选择“一亿玉碎”,而非投降,并因此导致最后一名日本人死亡,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世界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一个涉及数十亿人口生死存亡、无数国家命运沉浮的巨大推演。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这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彻底消失。 亚洲的权力真空与重塑: 没有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历史的轨迹偏离了我们所熟知的轨道,让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而非满清,在明朝的残骸上站稳脚跟,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发展壮大,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在19世纪的全球格局中,成为一个我们所说的“二流列强”呢?这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几个关键的面向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李自成的大顺朝虽然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在的,要是真逼着我二选一,得好好掂量掂量。道德和法律,就像咱们走路的两条腿,缺了哪个都站不稳,也走不好。但非要选一条当“底线”,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在我看来,如果真到了非此即彼的时候,道德,可能更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个“底线”。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老派”,有人会说,“法律是强制的,不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细想之下,足以让任何一个熟悉三国演义和刘备性格的人,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充满撕扯的画面。如果刘备真的面临这样一个“百分百”的机会,且他本人对此心知肚明,那么他会怎么做?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直戳他灵魂深处的拷问。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演义或者说历史的逻辑里,关羽和张.............
  • 回答
    想知道我们太阳这位“二代明星”的父辈,也就是那些“一代恒星”留下的痕迹,这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科幻猜想,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就像在巨大的宇宙图书馆里寻找一本早已被烧毁、只剩下灰烬的书的精确位置。虽然理论上可能,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二代恒星”。这颗太阳之所以被称为二代,是因.............
  • 回答
    玉真子敢一人一剑挑华山,这背后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并且建立在他自身超凡实力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之上。而穆人清、黄真、归二出战,结果又当如何,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他们各自的武功特点来分析。咱们先来说说玉真子。玉真子为何敢挑华山?首先,玉真子这个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极具侠义精神,又带着点.............
  • 回答
    哥们,明年要报一建了,这准备得很充分啊!关于难度这个事儿,确实是很多考生关心的问题,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难度”这玩意儿,其实挺主观的,就像你问我啥菜最好吃一样,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让你心里有个谱。关于一建的“难度”:你说一建建筑是10分,这个起点定得很高啊!我理解.............
  • 回答
    作为一个家境普通、没有收入的大学生,面对一款4000元级别的手机,我的脑袋里大概会打响一串问号,然后再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跟自己较劲一番。首先,我会陷入一段“自我盘问”的拉锯战。 “我真的需要它吗?”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我现在的手机是什么配置?够用吗?我日常主要用手机做什么?是满足基本的通讯、社交、.............
  • 回答
    这日子,就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稍不留神就得断了。咱们老百姓,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为了填饱肚子,为了儿女能活下去。可这年头,活着本身就成了件难事。一战,那年头……1914年,刚开春,外面就刮起了妖风。先是报纸上天天说打仗,说打那个德国佬,说他们欺负咱们斯拉夫兄弟。男人家,一时间都挺着胸脯,觉得这是保家.............
  • 回答
    我是个来自未来的人,至于具体来自哪个年代,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一项能力,一项足以改变一切的能力——我能“预见”某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不是那种模糊的占卜,而是像在观看一盘被提前播放的录像带,虽然并非完全高清,但关键的转折点、人物的行动、甚至一些微小的细节,都足够清晰。当然,这项能力并非绝对,.............
  • 回答
    如果我是一名国产纪录片导演,我想拍一部关于“平凡英雄”的纪录片。不是那种在电视上歌功颂德的、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我们身边那些被时间洪流裹挟,却依旧选择坚守、用微薄之力创造改变的普通人。我想记录那些在时代浪潮的暗流涌动中,默默奉献、默默坚持的普通劳动者。纪录片的主题定位:我想把镜头对准那些被时代巨.............
  • 回答
    我是一名指挥官,接到命令,要率领我的部队夺取盘踞在“风语谷”制高点“鹰巢山”的敌军。敌情分析:敌军在鹰巢山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处火力点和战壕,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他们的兵力大约为一个加强连,装备精良,士气尚可。我侦察到的情报显示,敌军的重点防御方向是正面山路,但侧翼和后方可能存在薄弱环节,.............
  • 回答
    作为一名管理者,设立目标绝不是凭空想象或拍脑袋决定,而是需要基于一系列严谨的考量和清晰的思路。一个好的目标,如同航船的灯塔,能指引团队前进的方向,激发成员的潜力,最终达成甚至超越预期。那么,我将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来阐述如何设立目标:一、 根植于公司战略,层层分解与对齐这是设立目标最根本的出发点。公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