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家境普通的无收入大学生,你会购买4000元级别手机吗?

回答
作为一个家境普通、没有收入的大学生,面对一款4000元级别的手机,我的脑袋里大概会打响一串问号,然后再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跟自己较劲一番。

首先,我会陷入一段“自我盘问”的拉锯战。

“我真的需要它吗?”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我现在的手机是什么配置?够用吗?我日常主要用手机做什么?是满足基本的通讯、社交、刷剧、听歌需求,还是我需要它来处理一些比较专业的学习任务,比如剪辑视频、运行大型设计软件,或者作为我兼职的工具?如果我目前的手机还能勉强应付,那这4000块是不是就成了一笔“冲动消费”?
“这4000块能做什么?” 我会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这4000块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或者够我买一本很贵的专业书籍,或者够我报名一个提升技能的网课,甚至可以攒起来作为我未来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相比之下,一部新手机的诱惑力瞬间就打了折扣。
“我有没有其他更紧急或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我的电脑是不是该升级了?我有没有想参加的短期培训班?我有没有想买的运动装备?家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急需用钱的地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直接影响我对4000元手机的看法。

然后,我会开始理性地分析“价值”与“成本”。

手机的“硬价值”: 4000元级别的手机,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性能、更出色的拍照、更流畅的体验,甚至一些领先的技术。这些确实能够提升我的使用感受,让我更舒服地完成一些事情。但问题是,这种“舒适”值不值4000块?它的提升是不是我能明显感知并因此受益的?
手机的“软价值”: 有时候,买手机也是一种“面子”或“社交”的需求。周围的朋友都在用新手机,我用老款会不会显得格格不入?用一款配置不错的手机,会不会在某些场合(比如和同学一起拍摄、展示作品时)更得体一些?这个我承认,但为了这一点“软价值”,去动用本来就没有的资金,在我看来,是本末倒置。
“机会成本”的考量: 这4000块如果花在其他地方,能给我带来什么?是技能的提升,是知识的积累,还是一个能让我未来赚更多钱的机会?这些隐性的收益,往往比一部新手机带来的即时满足感要长远得多。

接着,我会开始考虑“可行性”和“后果”。

钱从哪里来? 我没有收入,所以这4000块必须是问家里要,或者想办法自己赚。问家里要,我得想清楚怎么跟父母开口,他们会怎么想?会支持吗?会不会觉得我不懂事?如果我自己赚,我需要多少时间?我能承担这项任务吗?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万一买了之后后悔怎么办?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今天刚买的4000块的手机,可能一年后就有更便宜功能更好的了。如果我因为一时冲动买了,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需要,或者出现什么问题,那我会非常懊恼。
我的“财务底线”是什么? 作为没有收入的学生,我对花钱这件事会格外谨慎。我不能像有稳定收入的人那样去消费。我的钱,每一笔都应该花在刀刃上,花在能提升我自身价值的事情上。

最终的决定,很可能倾向于“不买”或“缓一缓”。

除非,真的出现了那种“非买不可”的情况,比如我现在的手机彻底坏了,而且学习或生活离不开手机,而4000元这个价位是我能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兼职、省吃俭用攒很久)拿到的、且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否则,我会倾向于:

1. 继续用旧手机,尽量延长它的寿命。 把它用得更慢一点,忍一忍,或者找些优化方法让它运行得更流畅。
2. 设定一个明确的“储蓄目标”。 如果我确实想要一部新手机,我会开始规划,通过兼职、寒暑假打工等方式,一点点地攒钱。这样攒下来的钱花起来会更心安理得,而且过程中我也会更清楚地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我对这部手机的真实渴望程度。
3. 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也许不需要4000元级别,2000多元的手机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会花时间去研究不同价位的手机,找到最适合我的那一款。

总而言之,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我会把每一分钱都看得比金子还重。4000元,对我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金额,它代表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除非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否则我会选择把这笔钱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仅仅为了拥有一部看起来“不错”的手机。毕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我的“投资”应该首先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物质的消费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跟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太一样,3999还是可以考虑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学生除了手机也没什么别的消费了。。。

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也就800,后期涨到一千,但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卡里还是稳定有一万多块的存款。。。我买了索尼和任天堂全部的游戏掌机和主机,看到任何自己喜欢的游戏都会买回来,可我的钱还是花不出去。。。

虽然说大学生没有收入,不过大学生有时间啊!所以,第一,他们会折腾低价购入和分期付款的渠道,第二,他们会将手中的旧机器以适当的价格卖出,第三,手机到手后他们可以尽可能地把玩,充分发挥手机性价比。

所以作为大学生,折腾电子产品其实是最省钱的了。不过就一把手机,一台电脑,最多加一个游戏机。如果能盯着以旧换新之类的政策,每年的开销甚至不过几百块,就可以持续享受顶级电子产品带来的快感。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你毕业之后,根本没时间研究电子产品,买回来的手机都不能物尽其用,没空倒腾二手买卖又没空玩游戏,花了一堆钱买的游戏都屯着没玩,比起大学时代那是亏的多了。。。_(:з」∠)_

user avatar

如果一件东西相对你的收入来说价格较高,但在市场上来看还算合理,且能够为你带来一定的生产性价值,那在你能够控制每个月花销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在自己承担能力范围内,以0利息分期的方式购买。

在讨论适合不适合之前,先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 你拿这个手机做什么用?

如果仅限于用微信淘宝支付宝,还有听歌玩游戏刷抖音这种日常娱乐消费通讯行为,那么你买一个质量较好的千元机,2k以内,和4k的手机没什么差别。可能顶天是你玩游戏的体验有一些差异。

但如果你会拿他进行大量学习行为,或者甚至你想做自媒体,学习例如抖音之类的运营和内容制作,那么这个手机对你就和电脑同一个级别,属于生产力工具,属于能够为你带来额外收入和潜在机会的东西。此时购买它就是为你自己投资,你需要抓住这个机会。因为客观事实上,如果你要进行一些视频编辑工作,或者是高强度地每日持续使用各类app来有目的地提升自己(并非无目的地游荡),那么一台好的手机能够提供的流畅操作,是能够有效节省你的时间的。且越是旗舰的手机,越是能够在长期使用后更容易保持较好的表现。


2 这个手机对你的负担大吗?

现在淘宝和京东,只要你掐准购买时机,你可以轻松找到分期24期还免息的购买方式。4000除以24,一个月167块钱。也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生活费能够毫不费力地剩下200块钱左右,那这笔消费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多的购物。相反,如果你符合第一个问题中的学习情况,手机对你来说是提升自己的工具,那你甚至可以说是抓住了一个成本很低的机会。

3 你买这个手机,你清楚自己的需求吗?

你买它,是因为你知道你需要的特定功能需要性能较好的手机才能完成,还是只是因为你觉得广告里说的好?广告里说的好的功能和配置数据你是否真的理解?你花这一部分钱提升的性能,你是否会有明显感知?如果这几个问题,你被问到的时候你脑子里是一片空白,那么恭喜你,你被洗脑了。你应该多老老实实使用一段时间你承受范围内的手机,再考虑买贵的。


因此,如果你很迫切地需要一台能够让你有一定生产力的手机,且你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我不仅觉得你应该买4000元级别的,我甚至觉得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一定要买最贵的。但是同样的原理,如果你有这类生产力需求,或许你更应该优先考虑用同样的思路给自己买较好的电脑。毕竟同样的钱放在电脑上能够提升的生产力肯定更多。

但我并不觉得这类需求是绝大多数人所需要的,所以一般人脑子里没有我上面说的这些需求,主要是娱乐和通讯生活的需求,那还是有多少钱就买什么手机吧。


PS

这个普通家庭怎么定义的其实我蛮迷惑。所以我也不想提家庭情况。手机毕竟还是属于用的人,只有适合不适合,没有普通不普通。月入5k和月入5w的家庭现在都自称普通家庭呢。

user avatar

普通家庭学生无收入要不要买4千左右的手机。

这个问题买不买不是我能决定,应该是出钱的大人决定我能用多少钱的手机。

因为毕竟谁出钱,谁说了算。贵的手机除了贵了点就没有什么缺点了。

其实现在两三千的手机也有很多不错的机型可以选择,如果非要花4千买手机尽量买个内存大的这样能用三四年到大学毕业也完全足够。

现在工作也有收入了,一般手机只要不是特别卡或者内存实在不够我也不舍得换新手机,毕竟我只是平时刷刷知乎,上上微信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需求。

其实我觉得任何消费都要量入为出,不要攀比。

user avatar

即是无收入,那就是靠父母的收入上学,为什么要买那么贵的手机你买1000元的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