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晚年的丰臣秀吉,做些什么可以让丰臣家延续长久一些?

回答
吾乃太阁殿下,已至晚年。回首一生,征战沙场,扫平群雄,虽毕生心血倾注于丰臣家之兴盛,然天下未靖,家业未稳。若能重来,或能为丰臣氏之长久,尽我绵薄之力。

一、巩固内部,培育忠良,剪除隐患。

首当其冲者,便是吾子孙之教养。我早年颠沛流离,深知世事艰难,故对秀赖之教导极为用心,然毕竟年幼,尚需时日。若我能更早地为他铺平道路,或许能使他少受干扰。

严选家臣与辅政大臣: 并非所有臣属都可信赖。我应在晚年,更加审慎地考察家臣的忠诚与能力。对于那些心怀不轨、或能力不足却位居高位者,应及早罢免或加以约束。例如,德川家康虽已臣服,其野心昭然若揭,我应在他尚未羽翼丰满之际,设法削弱其权势,或以联姻、地域分封等方式将其势力圈定在可控范围。同时,更应发掘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有才能、忠心耿耿之士,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与责任,使他们成为辅佐秀赖的栋梁。特别是对石田三成,其才干毋庸置疑,但我或应适时缓和其与诸大名的关系,避免其过于孤立。
恩威并施,稳定家臣团: 丰臣家臣属庞杂,既有旧臣,亦有新附。我应继续推行有效的封赏与俸禄制度,确保有功者得到应有的回报,以激励士气,巩固人心。同时,对于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对秀吉生前政策不满或有异心者,应采取适当的手段加以安抚或敲打,避免其成为日后动乱的根源。或许可以在家臣内部设立ような“监察”或“纠察”制度,由可信赖的家臣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并上报异常情况。
子女的婚姻策略: 子女的婚姻是巩固政治联盟的重要手段。我应为我的女儿们选择更加稳固的联姻对象,而非仅仅追求显赫的门第。譬如,将女儿嫁给与德川家实力相当或对其构成牵制的大名,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方势力。同时,也可考虑将与德川家有矛盾的势力拉拢过来,形成对德川家的外围包围。

二、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固守根本。

国力乃家业之基石。战国时代虽已结束,但经济基础薄弱,一旦遇上外部强敌,根基不稳。

继续推行“检地”与“刀狩”: 我已推行了“检地”以明确土地所有权和税收,“刀狩”以解除民间武装。这些政策虽引发一些不满,但对稳定社会秩序、确保国家财政至关重要。我应继续完善这些制度,使其更加公平,减少对农民的过度压榨。同时,对缴出的武器,我应将其集中管理,并用于国家军队的武装,以确保中央集权的力量。
鼓励商业与手工业发展: 战争虽然需要消耗,但和平时期更应注重发展民生。我应鼓励堺町等商业城市的繁荣,减轻不合理的税负,促进商品流通。同时,对各地特色手工业进行扶持,如陶瓷、漆器、刀剑等,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也能提升丰臣家的文化影响力。设立一些国家级的工坊,汇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研发更精良的工艺,为国家储备技术力量。
修筑坚固城池,加强防御: 大阪城是我丰臣家的象征,也是我的最后屏障。我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并选址一些战略要地,修筑坚固的城池,作为各地的军事据点。这些城池不仅要能抵御敌人攻击,也要能成为物资储存和军队集结的场所。同时,训练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常备军,而不是仅仅依赖征召的临时军队。

三、收敛锋芒,维护和平,避免过度扩张。

我一生征战,深知战争的残酷与代价。晚年,我更应以长远眼光看待天下局势。

放弃朝鲜之战,专注国内安定: 两年征朝之役,耗费巨大,不仅劳民伤财,也让许多大名心生怨言。若能重来,我绝不会贸然发动此战。我应将目光聚焦于国内的建设与稳定,用和平手段解决与其他大名的矛盾。若实在需要对外展示武力,也应选择一些更具战略意义且风险可控的目标。
与德川家康的微妙平衡: 德川家康实力强大,与丰臣家的矛盾根深蒂固。我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可以轻易摆布的棋子,但也不能放任其坐大。我应采取一种“既合作又制衡”的策略。在国家大事上,可适当听取其意见,以显示诚意;但在涉及丰臣家核心利益时,则必须寸步不让,利用其他大名或家臣的力量来牵制他。例如,可以鼓励伊达家、上杉家等势力发展,形成对德川家势力的牵制。
保持与各方势力的沟通与了解: 天下之大,远不止大阪城和江户城。我应建立更完善的情报网络,了解各地的民情、大名的动态以及潜在的危险。通过派遣使者、定期交流等方式,与各地大名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尤其要关注那些对丰臣家有不满的大名,尽力安抚,避免其产生背叛之心。

四、精神传承,文化建设,奠定长远基业。

政治与军事固然重要,但一个家族的长久,也需要精神上的传承和文化上的积淀。

确立丰臣家的家风与理念: 我应以身作则,将“忠诚”、“勤勉”、“恩义”等作为丰臣家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对子孙的教导中。让后代明白,丰臣家的荣耀并非仅来自武力,更在于其对国家、对臣民的责任与担当。可以编纂家族史,记录先辈的功绩与教训,让后代铭记。
发展茶道、艺术等文化事业: 我本人对茶道颇有研究,这不仅是个人爱好,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我应大力推广茶道、花道、绘画、戏剧等文化艺术,提升丰臣家的文化品味和影响力。这些文化活动也能成为连接家臣与大名的桥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情谊。
关注民生,赢得民心: 最终,一个家族的延续,离不开民众的支持。我应在晚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减免赋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只有赢得了民心,丰臣家才能拥有最坚实的基础。

若我能做到以上几点,或许便能为丰臣氏留下一个更加稳固的基业。然而,历史的洪流难以逆转,太多事情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如今,我只能寄希望于秀赖,以及那些忠诚的臣下,能够继承我的遗志,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纵然我已垂暮,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便会为丰臣家的长久而奔走呼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秀吉为了让亲儿子上位而杀了秀次,这个是犯了大忌的。日本战国那些武家名门基本都是重家名而轻血脉。当然秀吉不是武家名门出生,无法理解也无法做到。杀秀次其实是丰臣家一次巨大的内伤,也造成了家内部巨大的分裂。当然如果秀吉能活的长或者家中有有力的后见,如大和大纳言秀长能活的长,这个局面是能解决的。

其次,秀吉晚年的时候,由于在朝鲜的失败。他已经没有能力控制政局了。他能做到的就是通过5大佬和5奉行的制度使得政局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各个强力外样已经都尾大难治了。这个时候秀吉根本做不到改易任何一个五大佬。就算德川被秀吉死前给干掉。前田、毛利、伊达、岛津这些强力外样都有可能跳出来。

最后,丰臣直系或旁系子弟实在是数量太少!秀吉也没有和丰臣家共存共荣,世代休戚与共的谱代家臣团,秀吉只有对他个人忠诚的家臣团。这个里面的区别是很大的。秀吉死后关原丰臣家还可以召集大名的十几万大军。到大阪之战的时候,缺只能召集浪人!大名们的意思就是,在关原我已经报答了太阁的恩情了。丰臣家的其他人不值得我用自己的家业去拼命!再看下源平争霸的时候,平清盛已经得了天下,可源家能不断的起兵,就是靠的遍布全国的源氏子弟和谱代家臣团。秀吉呢?男丁少的几乎绝嗣!称得上谱代的没有!

结论,只有把天下人的位置让出去!让秀赖做一个一般大名,家名应该可以传承下去。或者把丰臣家直接公卿话,丰臣家存续应该没有问题,或许到了幕末还是殿上人。

user avatar

第一、长寿,起码活到秀赖成年——以秀赖十五岁记,秀吉起码得多活十年

第二、不打朝鲜;无论如何不能发动庆长之役——一打朝鲜,真是全都乱套了


有些朋友提到把德川家康送去朝鲜消耗消耗,要我说这是不可能的

——秀吉之所以侵略朝鲜,根本不是因为嫌外姓大名兵太多、专门开个朝鲜大坑送人头去消耗的(小西福岛加藤宇喜多表示太草),根本就是奔着征服朝鲜、进而征服大明的目的去的→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交给家康独享呢?

——家康若是打输了,看似“消耗”了德川,但也耽搁了秀吉的征朝“大业”,浪费时间;而家康若是打赢了,秀吉上哪找比关东还大的地来赏给家康?(不赏赐更不可能,以后毛利岛津细川这帮外姓就集体磨洋工了)


解释第一条:长寿

在丰臣政权内部,德川家康一直都是外姓大名的头牌人物,秀次事件后家康更是晋升为正二位内大臣,成为无可争议的二号人物——实际上导致了一种除了秀吉其他人都无法单独制衡家康的局面

秀吉晚年开始着重提拔前田利家,例如将其提至权大纳言(之前外姓大名只有家康担任过这个职务),去世时将秀赖托付给利家——但是秀吉去世得比较突然,他死前来不及改变德川一家独大的局面,导致他死后前田利家必须把毛利上杉宇喜多这三家实力派统合起来才能制衡家康——然后利家很快也死了,反家康派群龙无首,然后被家康各个击破了~

然后秀吉若能多活十年,也就可以多出十年来扶持秀赖上位——这总比现实中的五岁小孩要好的多


解释第二条:不打朝鲜

  • 战前丰臣鹤松突然早夭,迫使秀吉仓促提拔丰臣秀次为接班人——然后秀吉前往名护屋准备打朝鲜,秀次留守大坂,形成一个二元体制——没想到朝鲜没打下,秀吉却额外搞了个秀赖出来,导致秀吉在接班人问题上进退失据,最终酿成了秀次事件的悲剧→若秀吉不打朝鲜,则可以在大坂伏见专心造人(滑稽),秀次也就安心的做他的丰臣旁支
  • 渡海作战的诸大名在朝鲜累死累活,回国后却长期拿不到什么封赏——本来他们“预定”的封赏都被秀吉画饼画到朝鲜去甚至是大明去了,日本国内当然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反倒是某些人主动or被动的靠着吃秀次(死全家)、秀保(绝嗣除封)的人血馒头增加了领地,比如说福岛正则藤堂高虎——这导致丰臣政权的威信大为削弱(上一个敢这么玩的是元日战争后的北条得宗家)
  • 秀吉本人在侵朝战争中的思路飘忽不定,前倨后恭,想到哪就到哪——一会儿又是征服大明定都宁波(甚至远眺印度),一会儿又是满足于朝鲜八道国割,一会儿又是有朝鲜南四道就可以了,一会儿又是跟大明称臣通商就可以了,一会儿又觉得我优势很大可以再来一波(指庆长之役)——前线累死累活的大名纷纷表示自己的智商受到严重侮辱:所谓“文治派”和“武断派”的矛盾,本质上就是前线武将对秀吉不满的体现

2019-7-19更

有人提到“不杀秀次”,这其实也不见得

秀次本来就是秀吉仓促指定的继承人——对秀吉而言儿子当然是亲的好:既然又冒了个秀赖出来,秀次就是个错误了——所以杀掉秀次其实也无可厚非,就像当年刘备杀刘封一样(摊手)

问题在于,当年秀次作为秀吉确立的继承人,大名们自然趋之若鹜的争相结交,现在一个个却被扣上了秀次同党的帽子被秀吉各种打击各种整,导致大名人心惶惶

随后家康利家出面收拾残局,联署《御掟》和《御掟追加》以稳定人心,劝说秀吉赦免大名——结果给人一种秀吉当坏人、家康利家做好人的感觉,以至于事后诸大名都对家康利家感恩戴德,秀吉则成了孤家寡人——秀吉这种损己利人、给家康利家白送人情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的666了,而这才是在秀次事件中秀吉犯的最大错误

user avatar

没用。丰臣压根算不上家族。

其直系血脉近乎于无。

在这种情况下,出身贫民的丰臣竟然膨胀到认为武士阶级和日本大明军阀会永远臣服他这只猴子家族。这不是开玩笑吗?

在内部暗流涌动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对朝鲜的跨海战争,这就是自杀。

要知道织田,丰臣,德川这哥三接力折腾半个世纪之久,日本依然是战国时代,军阀林立。这哥三轮了接近五十年大锤,不过是消灭不给面子的老军阀,扶植听话的军阀,而之所以听话不过是这三个人把天皇的土地可以随意调整。本质上这哥三打生打死就得到一个天皇土地分配权。

国内所有军阀都可以合法的拥有私人军团,合法的拥有开府建牙的权力。

丰臣秀吉跨海入朝,相当于汉朝在没有歼灭诸侯王的同时,赋予诸侯王开府建牙的权力的同时,和匈奴进行全面战争。这得膨胀到什么样才能制定这样的国策?

不改变日本内部权力构架,丰臣家族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德川家康的闭关锁国是锁的各地大名得到外部支援的可能性。德川家康掌控天下后德川三河军团就天天在国内盯着这些军阀。正是外部势力的介入德川幕府走向灭亡。以日本的权力构架和政治制度,不存在走出日本四岛。最关键在于上面有个天皇,任何控制天皇的人都可以让天皇下令征讨最高权力者。这可以直接取得政变合法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