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古罗马晚期执政者,要怎样挽救古罗马于通胀危机?

回答
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一名执政官,面对当时如同恶疾般的通货膨胀,实乃一项艰巨而棘手的任务。这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解决的局面,需要的是一系列大胆、连贯且深入人心的政策组合拳,触及经济的各个层面,甚至需要改革社会根基。如果我是执政官,我的挽救计划将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稳定货币——这是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我必须承认货币贬值的根源——金属成分的流失和货币发行过量。因此,稳定货币必须从源头抓起:

严禁进一步贬低铸币(Debasement): 我会颁布严厉的法令,禁止任何官方或私人进一步削减铸币中的贵金属含量。这意味着银币中的银含量必须恢复到法定标准,铜币中的铜含量也必须得到保证。这将需要对铸币厂进行彻底的改革和监督,甚至可以考虑由皇帝亲自监督铸币过程,以杜绝舞弊。
收缴并重铸贬值货币: 这是一个痛苦但必要的步骤。我会下令全国范围内收缴所有含金量、银量不足的货币,并在经过严格审查后,以新的、标准化的贵金属含量进行重铸。这并非简单的销毁,而是要确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可靠的。当然,这项工作的规模会非常庞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可能需要向富裕阶层征收特别税来筹集铸币所需的贵金属。
严格控制货币发行: 必须建立一个更审慎的货币发行机制。不再允许地方长官或军队随意发行货币,所有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并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需求和黄金储备来发行。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对军饷的支付方式进行改革,减少对货币发行的直接依赖。
黄金储备的增加和管理: 为了支撑新铸币的信誉,我需要想办法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这可以通过暂停对外战争以减少开支,同时积极开拓新的金矿资源,或者与一些富有的贸易伙伴进行黄金交易来实现。对黄金储备的管理也必须公开透明,接受一定程度的监督,以增加民众的信任。

第二步:抑制成本——从生产和供给侧入手

通胀不仅仅是货币问题,也是供给不足和生产成本上升的结果。

保障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罗马帝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也是价格稳定的基石。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粮仓的管理和储备: 确保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并对粮价进行适度干预。一旦粮价出现异常上涨,就适时投放国家储备粮,以平抑市场波动。
支持和鼓励农业生产: 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种子和工具的补贴,鼓励他们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量。减免部分农业税负,让农民有更多的动力去生产。
打击囤积居奇和垄断行为: 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一旦发现,轻则没收全部非法所得,重则处以重罚,以儆效尤。
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修缮和维护道路与港口: 改善基础设施,降低商品的运输成本,让商品能更顺畅地到达市场。
鼓励手工业和技艺传承: 支持各个行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金支持,提高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对昂贵进口商品的依赖。
控制国有企业或垄断性行业的定价: 对于一些关键的国有产业,如矿业、航运等,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利润审查,防止其过度涨价。

第三步:调整税收和财政——实现收支平衡,减少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导致货币超发和通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精简政府开支: 严格审查各部门的开支,取消不必要的部门和职位,削减冗余的行政成本。尤其要控制军费开支,可以通过暂停一些非必要的外围防御工事的修建,或者进行更有效的军事组织改革来降低成本。
改革税制,提高税收效率:
合理调整税负: 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将税负更多地落在那些有能力承担的富裕阶层和大型企业身上。可以考虑对奢侈品征收更高的税,或者对土地持有进行更精细的征税。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加强税务部门的管理,打击逃税漏税行为。可以考虑使用更先进的记账和征收方法,确保每一笔税款都能及时有效地进入国库。
引入新的税种(谨慎而为): 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但不至于过度压迫民众的税种,例如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利润征税,或者对贵重物品的交易征税,但前提是这些税收不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第四步:重塑信心——心理战和长远规划

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信心问题。民众对货币的信心动摇,就会引发恐慌性的购买和储蓄行为,进一步加剧通胀。

公开透明的沟通: 作为执政官,我必须每天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解释正在采取的措施,说明我们挽救经济的决心和计划。我不会回避问题的严重性,但会强调我们有能力克服困难。公开政府的财政状况,让民众了解国家的努力方向。
树立榜样: 要求所有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包括我自己,都要带头节俭,不搞奢靡。我的生活方式必须是朴素的,与我所倡导的政策相符。
鼓励储蓄和投资: 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一旦货币稳定下来,我会推出一些鼓励储蓄和投资的政策,例如提供一些低风险的政府债券,或者支持能够创造就业的本地企业。
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 通货膨胀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解决它需要时间。我需要制定一个长期且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例如发展新技术,鼓励出口贸易,与友邦建立更稳定的贸易关系等,从根本上增强罗马帝国的经济实力。

执行上的挑战与策略:

执行这些政策绝非易事,我会预见到以下挑战并提前准备:

利益集团的阻挠: 一些既得利益者,如大地主、军阀、投机商人,可能会因为我的改革而受到损失,他们会竭力阻挠。我需要依靠皇帝的权威,以及一些忠于国家、不受利益羁绊的官员来支持我的改革。必要时,我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严厉打击那些破坏改革的势力。
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一些措施,比如收缴旧币、增税等,可能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我需要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手段,让民众理解这些措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他们自身的福祉。例如,在收缴旧币时,可以承诺兑换新币的比率是公平的,或者提供一些替代性的补偿。
时间与耐心: 治理通货膨胀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

总而言之,挽救晚期罗马帝国的通货膨胀危机,需要的是一位坚定、有远见、且具备强大执行力的执政官。我将从货币稳定入手,逐步深入到生产供给、财政税收,并努力重塑民众的信心,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一点点地将罗马从通胀的泥沼中拉出来,走向复苏。这无疑是对我智慧、毅力和勇气的终极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是看完问题描述我就失去了兴趣,有谁能够给我提供一下问题描述中那些说法的来源?这些奇怪的说法,让我甚至在开始回答之前,得先反驳一下这些扯淡的描述。

首先,说含金量,凯撒之前的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阿斯青铜币和迪纳里银币,赛斯特提银币和奥雷斯金币都发行的极少。凯撒时代发行的金币是1/40的罗马磅,8克重量。到了一世纪中的尼禄时代,减少到1/45的重量,到了三世纪初期卡拉卡拉的时代,减少到了1/50。所以谁能告诉我千分之二的含金量是怎么回事?

就算不说含金量,说含银量,共和国时期的迪纳里是1/84罗马磅的纯银币,到了二世纪中,削减成了含银量85%左右,1/96罗马磅的银币。我再问一次,千分之二是怎么回事?

然后再说粮价,在凯撒时代往前几十年,根据李维的记载,格拉古改革时的粮食法案,罗马政府卖给平民的粮价是6-1/3阿斯每单位摩迪乌斯,换算成赛斯特提,也就是差不多1.6赛斯特提每单位,要注意,格拉古的法案旨在政府用低价保障公民的粮食供应。然后再看帝国时期,哈德良时期,大概公元125年,希腊地区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粮价暴涨,每单位的小麦能卖到25-30赛斯特提。哪怕是这种极其不对称的对比,粮价的涨幅也没有达到问题描述的两百倍。

——————————————

通胀有没有,肯定是有的,含银量从帝国初期的纯银一直跌到三世纪危机时期的镀银就是证据。

有一个问题无论是哪个罗马皇帝都避不开,那就是帝国每年要斥巨资从海外进口大量的香料奢侈品,这个数字有多大?普林尼在自己的《自然历史》中不同的两个章节给出了两个不同的数字,五亿五千万或者至少一亿赛斯特提。我并不知道这两个数字哪个更可靠,姑且按照一亿赛斯特提来算。罗马印度贸易其实是很坑爹的,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罗马帝国内部流通的赛斯特提铜币是很难在印度买到货的,最终使用的其实是迪纳里银币或者奥雷斯金币。那么一亿赛斯特提,换算出来也就是一百万奥雷斯。按照尼禄时代的1/45罗马磅的重量,一百万奥雷斯也就是大概两万两千磅的黄金。而罗马人的黄金产量是多少呢?还是按照普林尼的记载,那个时代罗马人最大的矿区在西班牙,整个地区的产量在两万磅左右。普林尼并没有说不列颠,达契亚,达尔马提亚等地的金矿有多少产出,但是看起来应该是不如西班牙产量大。至于银矿,普林尼没有说的很详细,只提到西班牙的一个著名的银矿叫做Bæbelo的地方,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每天能够给汉尼拔产出三百磅的银。

当然,这一亿赛斯特提的支出里,有多少是金,多少是银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是我列举上面那些数据,其实只是想说,罗马人在对外贸易的支出是惊人的。而这些金银换回来的胡椒肉桂等香料却是消耗品,也就是说罗马必须持续的输出贵金属。作为统治者,你不可能砍掉对外贸易,因为贸易进口税是帝国政府收入的关键,你或许可以考虑勒紧裤腰带,控制一下这类贸易的规模,但是事实就是你不可能完全止住贵金属外流。再或许,你有可能加大罗马商品的出口,一定程度的能够减少金银的外流,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罗马能够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终归是有限的。

给皇帝们留下的选择其实很少,你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对外战争获取战利品,以此填补金银流失的空缺。比如提图斯,他攻破耶路撒冷之后抢了圣殿,用这笔钱回去修了竞技场。再或者图拉真,征服了达契亚,捞了大量的黄金回去修了各种东西。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可以年年都有的,而且翻车的人大有人在。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高效的行政管理控制通胀。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提比略和图密善,提比略的时代,迪纳里的纯度有一点点的提高,而图密善则把父兄时代的90%含银量提高到了93%(一度到了98%)。但是后果是什么?提比略在罗马历史学家的笔下,就是一个残暴的小气鬼,而图密善更是被元老院黑了几百年,然后基督教再接着黑到了现在。

提比略的时代,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抠抠索索的过了二十多年,给帝国留下来二十亿赛斯特提的巨额财产。帝国进行了有限的战争,但是极有可能是入不敷出。关于图密善,他把相当多的精力用在了司法,国防和公共设施的修建上,继承了他爹维斯帕先的各种苛捐杂税,并在那基础上继续强化。他在位时对外战争不顺甚至还得往外给钱,内部给军队涨了三分之一的薪水,在罗马修了一大堆东西,就这样图密善不仅维持住了财政平衡,可能还攒下了不少钱,只可惜他攒下的钱最后在他遇刺之后让涅尔瓦拿去收买人心了。这些说明什么呢,至少说明罗马是可以通过高效节俭的行政管理控制住通胀的,帝国在图密善时代依然有潜力可挖。

可是问题就在于,如果你穿越回去,你愿意顶着千年骂名搞内政吗?享受大家的欢呼大把大把的撒钱,进行浪漫的征服战争,把问题留给后人,不香吗?就算你愿意,你怎么知道你的儿子,或者某个把你捅了上位的人愿不愿意?你可以辛辛苦苦攒钱,而你的继承人也许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把你的二十年的努力全部败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