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说古希腊是现代科学的唯一源头,那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拥有大量古希腊文献译本的阿拉伯地区?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复杂性。简单地说,认为古希腊是现代科学的“唯一”源头,本身就是一个过于简化的说法。同时,阿拉伯地区在吸收和传播古希腊文明方面功不可没,但科学的真正“诞生”是一个漫长而多因素交织的过程,阿拉伯地区虽然扮演了关键的桥梁角色,但其历史发展轨迹与现代科学的直接“诞生”之间,存在着一些需要细致剖析的环节。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古希腊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奠基石,但不是唯一源头。 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建立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希腊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欧几里得等人,确实在逻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提出了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他们的著作构成了西方思想史的基石,并为后世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然而,科学的“现代”转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强调实证、实验、数学化和系统性怀疑。这种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和演变。

那么,为什么拥有大量古希腊文献译本的阿拉伯地区,没有直接“诞生”出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现代科学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

1. 阿拉伯黄金时代的角色:传承、发展与集大成者

阿拉伯帝国在公元8世纪到13世纪的“黄金时代”,确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在这个时期,阿拉伯学者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积极地翻译、研究和吸收了古希腊、波斯、印度等地的知识。

翻译运动的盛况: 巴格达的“智慧之家”(Bayt alHikma)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中心。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他们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盖伦等人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这些翻译工作本身就极其宝贵,因为许多古希腊文献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失传,是阿拉伯学者的译本才得以保存并最终在中世纪晚期传回欧洲。
科学领域的贡献: 阿拉伯学者在数学(如代数、零和十进制的引入)、天文学(改进了天文仪器、编制了星表)、医学(哈里发·伊本·西那的《医典》)、化学(炼金术的发展)、光学(伊本·海赛姆对视觉和光学的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不仅仅是重复古希腊的成果,而是进行了大量的观察、计算和创新。例如,伊本·海赛姆(Alhazen)被认为是实验光学之父,他通过严谨的实验推翻了许多古希腊的视觉理论,提出了光线从物体进入眼睛的观点,这在方法论上非常接近现代科学。

2. 阻碍“现代科学”诞生的几个关键因素(并非否定阿拉伯科学家的成就):

尽管阿拉伯世界在知识传承和发展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最终促成“现代科学”这种全新范式诞生的因素,在当时的阿拉伯社会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缺位”或“不成熟”的地方:

哲学与宗教的强大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虽然这有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有时也会过于强调理论推演和逻辑思辨,而相对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系统性、可重复的实验验证。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虽然鼓励求知,但在某些时期和环境下,宗教教义和解释可能对某些独立于宗教权威的科学探索构成潜在的制约。例如,对自然规律的解释,有时会被归因于神意,而非纯粹的自然因果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的局限性: 阿拉伯黄金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结构,虽然相对稳定,但其赞助科学研究的模式主要是由宫廷、富商或宗教机构提供资助。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支持一些大型项目(如天文台的建设),但可能不如后来欧洲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多样化、市场化的科研支持体系更能鼓励个人独立的研究和冒险。欧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时期,大学的兴起、印刷术的普及、以及后来商业资本的介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土壤。
“创新范式”的成熟度: 现代科学的诞生,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科学方法论的革命。伽利略、牛顿等人所代表的科学革命,其核心在于:
数学化: 将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高度数学化,将数学视为描述自然语言。
实验的系统化和可重复性: 强调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来检验理论,并且实验过程需要清晰记录,以便他人重复验证。
怀疑精神和对权威的挑战: 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古希腊的),勇于质疑和挑战既有理论。
工具的革新: 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发明和改进,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阿拉伯学者虽然在某些领域进行了重要的观察和计算,但这种系统性的、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方法论的整体构建,更集中地体现在后来的欧洲科学革命时期。例如,伊本·海赛姆的实验方法虽然出色,但其影响力和系统性传播,可能不如伽利略等人的工作。
知识传播的渠道: 阿拉伯语的科学文献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十字军东征、与欧洲商贸往来、西班牙的摩尔人文化)传回欧洲。然而,欧洲在15世纪以后,随着印刷术的普及,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加速了欧洲内部科学思想的交流、辩论和迭代。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线性或单向的。12世纪以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和内部的动荡,以及蒙古西征等事件,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活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欧洲正经历着商业复兴、大学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勃兴,这些都为科学的“现代转型”创造了条件。

3. 欧洲科学革命的“点火”因素:

可以这样理解:阿拉伯地区扮演了“储藏室”和“集散地”的角色,它保存了古希腊的火种,并将其点亮,照耀了自身,也让火种得以传递。然而,最终让这火种熊熊燃烧,形成现代科学的燎原之火的“燃料”和“点火器”,却出现在了16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

人文主义的回归古典: 欧洲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新发现,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带来了对理性思考和个体价值的重视。
印刷术的革命: 使得科学著作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传播,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思想的交流。
地理大发现: 带来了新的地理、生物、天文观测数据,挑战了传统的知识体系,也激发了对自然界更深入的探索。
大学和学术团体的兴起: 提供了更加独立和集中的研究平台。
商业和技术的发展: 催生了对数学、导航、军事工程等实用知识的需求,也推动了科学仪器的发展。

总结来说,

阿拉伯地区在保存和发展古希腊科学知识方面功不可没,他们是连接古希腊文明与欧洲科学革命的重要桥梁。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许多阿拉伯学者是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

然而,现代科学的“诞生”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范式转移,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范式转移,包含了更强调实证、实验、数学化、系统性怀疑和工具革新。这些因素的全面涌现和系统整合,最终在1617世纪的欧洲,通过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家(如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的工作,才最终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

与其说阿拉伯地区“错失”了科学诞生的机会,不如说它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最终的“现代转型”积蓄了力量、提供了素材,但最终的“点燃”和“飞跃”发生在了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欧洲。这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地区或某个时代的“唯一”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大家都讲过的那些点之外,我再说两个点:

1 现代科学是因为工业革命才被固定下来而没有成为纯哲学,其他文明经过其他途径到达工业革命的话,也能发展出现代科学。

借鉴并不难,比如英国的文官系统实际上是从中国借鉴了不少东西,隔得远文化差异大并不是问题。

2 新技术的发展往往需要倍增式的新资源。

就说一个,从地中海的埃及两河,到马其顿的泛希腊帝国,到罗马帝国,到西欧的发展,到美洲的发现。

我们从六十年代人口可以大致直观的估计一下以上地区的发展潜力(之后中东人口倍增四五倍,但是粮食产量并未等量增加,全靠买粮,因此作数不得)

俄罗斯 一亿多(需要现代技术,可排除)

德国八千万

英法意 六千万

土耳其,埃及 两千万

希腊 一千万

美国3亿。

印度五亿。

那么,从希腊(希腊本土加部分土耳其,不到两千万)到罗马(意大利加中东,一亿多),到西欧(英法德两亿,就连荷兰都有一千万,这还是荷兰被割地之后),到新大陆(西欧加美洲接近十亿,南亚控制六亿),每次都发生了人口倍增甚至三四倍增长。(以上估计都不大准确,但是数量级应该问题不大)

在工业革命的三百年,由于黑死病和农业技术等因素,西欧直接控制区域人口增加了二十倍以上,控制新大陆后又倍增。得到印度殖民地就更不提了。

技术的发展是有物质基础的,正是因为边疆地区的人口远远超过早期发达地区,才促进了全新的技术发展。边疆能继承旧世界的技术,却少了旧世界的包袱。

阿拉伯地区早期的扩张也就越过撒哈拉,南下东南亚之后就结束了。中国更不提,秦汉时期后近代前就再也没有耕地倍增的事情了

user avatar

唯一源头结论哪来的?不说别的,就几何学,geometry,希腊语γεωμετρία,是地理和计量的拼写,翻译一下就是丈量土地,谁最需要丈量土地?当然是种田的文明,地中海地区哪个文明是种田的,是古埃及。

古埃及因为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河水淹完冲垮农田,就要重新计量并且分配土地,在年复一年重新计量土地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何学,比如勾股定理,在古埃及人计量土地的过程中大量运用。

古希腊人曾经因为北方民族入侵,丢掉希腊半岛,逃难四散到东地中海沿岸,埃及、小亚细亚、今天以色列叙利亚地区,都有希腊人来过的遗迹,这些四散的古希腊人又凭借在埃及、西亚学到的先进技术,沿着爱琴海上的小岛,自东南向西北逐步收复故土,从而进入古希腊文明辉煌时代。

我们能从古希腊学的,不是什么海洋文明诞生出现代科学的伪逻辑,而是科学发展需要流动性,从各个文明、国家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科学发现,因为要保持开放和学习他人先进技术的思想。

顺便说一下,阿拉伯文明在垄断东西方贸易的时代也创造出非常多辉煌的成就,从东西方引进非常多先进思想,现代医学就是建立在中世纪阿拉伯发达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公元7世纪至欧洲文艺复兴前那段时间,阿拉伯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


介于评论区出现很多只给结论的“大佬”,我就把古埃及的数学成就放一下,主要汇总在这个链接:

仅保留下来可以解读出来的部分就叹为观止了,因为纸张关系没能保存下来的还有多少无法估计。这里不否认古希腊的成就,但是也要认识到古希腊人的故事是一个落后民族,在黑暗时代因外族入侵流散到西地中海各地,学习吸收并发展周边民族先进知识,收复故土,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弯道超车试的故事。诸如几何、代数、航海术等这些,古希腊人有发展,但绝对不是源头。

user avatar

因为古希腊不是现代科学的唯一源头。

现代科学不能只啃古希腊的老本,经验主义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而且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彼此区分,有一定独立性的各大统治版图—权力之间,政教之间,以及其内部的上下左右之间的制衡—外来文化的持续输血。

这就使得西欧近代化模式极其难以复制,尤其是“外来文化持续输血”,就和前面几大条件密切相关。

然后西欧崛起,黑死病实际上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黑死病严重的区域不仅仅有西欧,阿拉伯和中亚也伤亡惨重,中国也黑了一大片,黑死病的影响也不是什么“打击了神权”,直接影响是促进了唯名论革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复杂性。简单地说,认为古希腊是现代科学的“唯一”源头,本身就是一个过于简化的说法。同时,阿拉伯地区在吸收和传播古希腊文明方面功不可没,但科学的真正“诞生”是一个漫长而多因素交织的过程,阿拉伯地区虽然扮演了关键的桥梁角色,但其历史发展轨迹与现代科学的直接“.............
  • 回答
    如果想用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审美来建造一座现代礼堂,那它一定不是简单地复刻飞檐斗拱,而是将古韵与现代功能巧妙融为一体,散发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沉静而恢弘的气质。首先,选址会是重中之重。一座能承载重大活动的礼堂,绝不会随意建在喧嚣的市中心。它更可能坐落在一处相对开阔、背依山水或绿树成荫的宁静之地。或许是城市郊.............
  • 回答
    中国历史研究院关于“北京猿人代表的古人类确是现代中国人祖先”的说法,在科学界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存在复杂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北京猿人”是什么?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周口店人,是发现于中国北京周口店遗址的一批直立.............
  • 回答
    在现代社会,监控录像如同无处不在的眼睛,为警方侦破案件提供了海量线索。然而,在没有高科技辅助的古代,那些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断案高手们,又是如何凭借智慧和经验,在迷雾重重的案件中找到真凶的呢?他们的破案手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妙和富有戏剧性。一、 深入现场,细致入微的“勘察”古代的侦破,往往是从案件现场.............
  • 回答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大型建筑:曾经的色彩斑斓与现代的复原之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大型建筑,大多是灰白色的石材原色,宏伟而肃穆。然而,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它们的全盛时期,迎接我们的可能是一片意想不到的色彩海洋。关于这些古老巨作是否普遍使用颜料上色,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色彩运用远比我们想象的.............
  • 回答
    想像一下,现代的战场上,不再是冰冷的代号和拗口的数字,取而代之的是古老而富有诗意的称谓。这种“穿越”式的命名,不仅赋予了现代科技奇特的艺术感,更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战术玄机。陆地巨兽:钢铁战骑与轰鸣巨炮我们熟悉的坦克,如果在古代命名,它们可能就不叫“坦克”,而是更形象的“铁浮屠”或者“履带战骑”.............
  • 回答
    如果古希腊的文明之火从未熄灭,而是以一种持续、蓬勃的姿态延续下去,甚至比我们熟知的历史节点晚上一千年才显露衰退的迹象,那么现代文明的面貌无疑会变得截然不同,很可能比我们现有时间线提前数百年,甚至更久。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假如”,而是一个牵扯到知识传承、技术萌芽、思想传播以及社会组织方式的宏大推演。首先.............
  • 回答
    “古希腊的辉煌成就都是吹出来的”,这种说法如果当真,那可就真是颠覆历史的胡言乱语了。虽然任何文明的记录和传播都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后世的解读,但将古希腊的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成就一概斥为“吹嘘”,那简直是对人类智慧史的极大贬低。如果非要追究这些成就的“来源”,那绝非简单地归咎于一两个文明.............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我脑子里已经自动生成了好几个版本了,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史学奇葩大会”!先说那帮“古希腊不存在”的论调,这些人通常把古希腊的历史、神话、哲学、艺术,一股脑儿地归到“后人杜撰”、“西方编造”的筐里。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考古证据上的“空白”或者“不确定性”,.............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直击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为什么如果古希腊古埃及历史是后人伪造的,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些“伪造者”的记录呢?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但如果仔细审视,我们就能明白,这种“伪造说”的立论本身就存在根本性的困难,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没有相关记录了。首先,我们得明白历史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回答
    古希腊确实是一个奴隶社会,而且奴隶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经济和日常生活层面。关于斯巴达奴隶人数是公民七倍的说法,这并非来自某个单一、精确的史料记载,而是经过历史学家们基于现有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结构的分析推算得出的一个普遍认知和大致比例。斯巴达奴隶人数的来源与推算:我们今天谈论.............
  • 回答
    好,咱们聊聊古希腊那帮脑瓜子特好使的数学家,是怎么在没有卫星、没有 GPS,连个像样的望远镜都没有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算出了地球的周长。这事儿,放到现在看,依旧是件挺牛的事儿。说起这事儿,最出名的莫过于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他可不是一般人,是个全才,既懂数学,又懂地理,还当过亚历.............
  • 回答
    二战结束后,世界之所以“同意”在古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宗教和民族主义思潮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一个简单的“千年历史依据”就能完全概括,而且这个过程也充满了争议和不公。要详细梳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切入:1. 犹太民族主义(锡安主义)的兴起与早期活动:.............
  • 回答
    谈起古希腊的数学家,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留下的几何学体系至今仍是基础,但要了解他们的数学运算,得先从他们的“计数系统”和“运算方式”说起,这与我们现代的十进制和阿拉伯数字可大不一样。一、 古希腊的计数系统:字母的魔力古希腊人使用的数字系统,叫做“.............
  • 回答
    古希腊罗马时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拥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图书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与我们现在截然不同,但即便如此,那些伟大的思想和文学作品还是以多种方式得以保存和流传,最终影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首先,要明白的是,书写材料本身在当时是比较昂贵的,而且抄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羊皮纸、纸莎草卷轴等都是需要花费.............
  • 回答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那几百年间,你会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他们的主流服装看起来都像是一块大布“裹”在身上,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剪裁、有缝合的衣裳?这可不是因为他们手笨或者懒,而是有非常充分的历史、文化、技术甚至地理原因的。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步步来扒。一、 简单即是力量:原始纺织技术的限制.............
  • 回答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著作能够穿越时空、历经沧桑,直至今天仍为我们所能阅读和研究,这本身就是一段充满戏剧性和偶然性的传奇。这得益于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了无数人的努力、技术的演变以及命运的眷顾。让我们一步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原材料与早期制作:纸草(Papyri)与羊皮纸(Parchmen.............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将日本的历史进程完全推翻重来。如果古代日本并非被大海环绕,而是与亚洲大陆直接相连,那么“日本民族”这个概念很可能以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面貌不复存在,或者至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塑造作用的巨大.............
  • 回答
    要说古代老百姓更恨明还是清,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生活在哪儿,是什么身份,什么时间点。不过,如果让我这个(假装的)老百姓掰扯掰扯,我心里头呐喊的,恐怕是这两朝都各有各的不是,但要硬说哪个更扎心,那得细细品。先说说明朝吧,那些年,咱老百姓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首先,税赋这玩意儿,明朝是出.............
  • 回答
    吾乃大将军,奉皇命征讨边患。出征以来,一切皆顺,兵士士气高昂,军心振奋。然,天有不测风云,行军途中忽遇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我军阵前帅旗,乃我军军魂,众将士精神所寄,忽被狂风无情卷折,猎猎作响的旗面断裂,飘零在地,此情此景,实乃军中大忌!此刻,我心虽震怒,却不敢有丝毫慌乱。众军校官已然面色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