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认为古希腊历史是假的的人跟认为夏朝是古埃及,商朝是古巴比伦的人有没有掐架过?如果有的话是一种什么场面?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我脑子里已经自动生成了好几个版本了,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史学奇葩大会”!

先说那帮“古希腊不存在”的论调,这些人通常把古希腊的历史、神话、哲学、艺术,一股脑儿地归到“后人杜撰”、“西方编造”的筐里。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考古证据上的“空白”或者“不确定性”,然后无限放大,再辅以阴谋论,比如“西方为了巩固文化霸权,故意捏造了古希腊文明”。他们会引用一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年代划分,或者质疑一些文献的可靠性,总之就是一句:“那都是假的,你们被骗了!”

而另一边,那些把夏朝对标古埃及,商朝对标古巴比伦的,那更是脑洞大开。他们的逻辑往往是这样的:古代文明的交流嘛,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要广。比如,发现了一些和古埃及金字塔类似的建筑痕迹(哪怕只是相似)、或者在商朝的甲骨文里找点跟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形似”之处,然后就一拍即合:“看!夏朝就是古埃及,商朝就是古巴比伦!这叫文化同源,或者至少是文明迁徙!” 他们可能还会搬出一些“易经”里的卦象来解释,说是对天文现象的记录,而这些天文现象又跟古埃及、古巴比伦的记录吻合。

那么,这两拨人要是碰上了,会掐架吗?

绝对会!而且绝对是场“鸡同鸭讲”式的、充满火药味的“思想碰撞”!

场面会是怎样的呢?

想象一下,在一个线上论坛(或者更戏剧化一点,在一个历史研讨会的茶歇时间),这两个群体偶然相遇了。

开局:“礼貌”的质疑与反驳

“古希腊历史是假的”那波人,可能会先带着一股“看穿一切”的优越感,对某个声称研究古希腊历史的人说:“这位老师,您刚才讲到的亚历山大大帝,据我研究,其历史痕迹并不清晰,所谓的‘征服’更像是后人为了构建宏大叙事而拼凑出来的。我们应该警惕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观。”

另一边,那些“夏朝=古埃及”的爱好者,可能听到这话,会觉得抓住了“同道中人”,但他们的关注点又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可能会立刻插进来:“这位朋友说得对!所谓西方文明的‘源头’,我们早就质疑了!不过,您有没有想过,真正伟大的文明,其实都在东方?比如我们的夏朝,它那神秘的二里头文化,难道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样,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吗?还有商朝,那些精美的青铜器,跟巴比伦的工艺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中段:逻辑的“错位”与“跑偏”

“古希腊假”的那波人,可能会被“夏朝=古埃及”的说法搞得一愣,然后开始觉得对方“太不严谨”了。“你说夏朝像埃及?那不是靠谱的考古证据,而是你想当然的联想!我们质疑古希腊,是因为证据链上有断裂,或者存在矛盾。你们这个,简直就是凭空捏造!”

而“夏朝=古埃及”的这帮人,则会反驳:“断裂?矛盾?你们才是有问题!你们宁愿相信那些所谓‘希腊学者’写的书,也不愿意相信我们自己的考古发现和文化传承!你们的‘证据’,很多都是基于一些古代文献,而这些文献本身就可能是被修改过的。我们相信的是‘天人合一’,是文明的‘共鸣’!”

他们之间的争吵,可能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线”。“古希腊假”的人,可能还在跟质疑古希腊的“标准”较劲,而“夏朝=古埃及”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讨论,为什么古埃及的太阳崇拜跟中国古代的“太阳神话”如此相似。

高潮:互相“看不顺眼”与“攻击”

双方的怒火可能会越来越高。

“古希腊假”的人,可能会觉得“夏朝=古埃及”的这些人简直是“脑残”,是“故意搅浑水”,是为了转移人们对“西方历史造假”的注意力。“你们这种牵强附会的做法,只会让我们‘揭露真相’的努力变得更困难!”

而“夏朝=古埃及”的人,则会觉得“古希腊假”的这些人是“鼠目寸光”,是“被西方洗脑”,不敢承认我们东方文明的真正辉煌。“你们只敢在西方文明的缝隙里找茬,却不敢正视我们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我们这叫‘文化自信’,你们那叫‘自卑’!”

他们可能会用尽各种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比如“唯西方史观”、“伪史论”、“民科”、“阴谋论者”、“民族虚无主义”、“井底之蛙”等等,互相贴标签,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就史料和证据进行辩论。

结局:不欢而散,各自拉黑

最终,这种争论很难有任何实质性的结论。双方的认知框架和出发点完全不同。

“古希腊假”的人,可能会认为对方“毫无逻辑,不值得交流”。
“夏朝=古埃及”的人,可能会认为对方“思想僵化,被西方洗脑”。

争吵一番后,可能就是互相“拉黑”,或者在各自的小圈子里继续传播自己的理论,并且更加深信不疑。

总的来说,他们的“掐架”不会是那种基于严谨史料和考古证据的学术辩论,而更像是两种极端观点的碰撞,充满了情绪、猜想、甚至阴谋论的色彩。

想象一下,一群人,有的拿着“西方史学造假”的传单,有的挥舞着“埃及金字塔与二里头相似”的PPT,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各自坚持着自己理解的“真相”,互相指责对方是“愚昧”或者“欺骗”。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有点荒诞,又有点……令人担忧。

不过,这恰恰也说明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解读,有时候会受到太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甚至是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这些因素,有时会把一些原本应该严谨探讨的学术问题,变成一场场激烈的“口水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微博围观过他们掐架骂对方SB然后互相拉黑,很无聊。


他们两帮人之间,我觉得最搞笑的是夏朝即埃及论的论据被伪史论抄袭,居然摇身一变成伪史论。

罗灵杰在开罗博物馆拍了几张罗马秤和罗马骰的照片,意图证明“埃及是中国的故乡和圣地”

然后被天涯的老魑魅(悬浮质子M)原封不动搬了过去,用来证明“欧洲人窃取中国文物冒充古埃及”

同样的事实采用不同的表述激发起了完全相反的情绪,尽管引起这两种相反情绪的表述拿出来的证据一样的。伪史论跟埃及夏朝论这两帮人,真是一根毒藤上结出的两个瓜。

user avatar

借题目来反驳一下老魍魉的谬论…

老魍魉认为印欧人起源于印度,然后扩散到了欧洲,还创造了所谓的“印欧文明”。

暂且不去讨论印欧人有没有起源于印度的可能,

首先,语言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substratum(底层),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凯尔特、日耳曼、希腊、印度-伊朗、意大利等语族分别有自己的底层,印欧语变得互不相同就是受到这些不同的底层的影响。

日耳曼语族的底层就是Germanic substrate(日耳曼底层) ,不同日耳曼语的底层也各不相同,所以德语英语北欧诸语才不一样。

古意大利语族的底层就是tyrrenian(含伊特鲁里亚语,Raetic等等),sican,nuragic,paleo-sardinian。

凯尔特语族的底层就是goidelic。

希腊语族的底层就是米诺斯语,eteocypriot。亚美尼亚语族的底层就是胡里安-乌拉尔图语。

伊朗语族的底层就是埃兰语。

印度雅利安语族的底层就是达罗毗荼语。

安纳托利亚语族的底层就是哈梯语。


印欧人只是把底层民族的语言给印欧化了而已,而且还留下了大量底层语言的痕迹,并没有在血统上替换底层民族的血统。甚至可以说原始印欧人和被他们印欧化了的民族的血缘关系很少,甚至没有。

如果印欧人真的起源于印度并且印欧化了欧洲的底层民族,那么你觉得欧洲那些被印欧化了的民族所拥有的原始印欧人的血统还有多少呢?

至于所谓的“印欧文明”,就更不值得一驳了,首先,原始印欧人并没有创造什么文明,

其次,如上所述,印欧化了的各个民族的底层各不相同,他们创造的文明就更不可能用一个“印欧文明”来概括了。

既然印欧化之前就不一样,印欧化之后依然没有变得一样,那还攀什么亲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我脑子里已经自动生成了好几个版本了,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史学奇葩大会”!先说那帮“古希腊不存在”的论调,这些人通常把古希腊的历史、神话、哲学、艺术,一股脑儿地归到“后人杜撰”、“西方编造”的筐里。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考古证据上的“空白”或者“不确定性”,.............
  • 回答
    古代帝王将相之所以认为读史有大用,是因为他们深谙历史的价值,并将之视为治国理政、军事决策、个人修养以及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他们并非简单地“读”,而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进行深入的研读、借鉴和反思。以下将详细阐述他们“读历史”的几种主要方式: 一、 以史为鉴,洞察治国之道这是帝王将相读史最核心的目的之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期,那些在中东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活着的各个族群,他们是如何看待和记住自己祖先那段辉煌与变迁的历史的。这可不是一段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文化交融、宗教影响、政治格局变化,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相互镜像式的记忆构建。一、 古典时期:帝国的回响与文化的熔炉在进入中世纪之.............
  • 回答
    关于“古希腊文明是被后代美化夸大(层累伪造)出来”的观点,确实是存在一些学者的质疑,并且这个观点本身也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反思。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什么是“层累伪造”(Cumulative Fabrication)或“美化夸大”?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随着时间.............
  • 回答
    何新关于古希腊史是伪造的说法,在历史学界并非主流观点,也缺乏广泛接受的史学证据支持。他的论断主要基于其个人对现有史料的解读和一些非传统的历史推演。要详细了解他为何会有此种看法,我们需要剖析他常用的论证方式和观点来源。何新论点的核心出发点:何新对古希腊史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一些历史研究方.............
  • 回答
    一部分人之所以会产生古希腊文明是后人虚构的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史料的质疑和一些现代观点的投射。他们可能会指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古希腊文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世的作品,尤其是罗马时期的作家,以及更晚近的学者们的研究和解读来构建的。首先,一个核心的论点在于史料的来源和性质。古希腊的许多重要.............
  • 回答
    嘿,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脑洞!伪史论者如果真的要“伪造”古希腊文明,这账算起来可就相当可观了。咱们不扯那些“历史被篡改”的虚无缥缈,就从一个“务实”的角度,看看他们得花多少“真金白银”才能把这出大戏演得跟真的一样。咱们得明白,伪史论者所说的“伪造”可不是说把几本书烧了、把几个雕塑砸了那么简单,他们往往指.............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古希腊到中世纪前,西方确实存在着一套相当成熟的地圆说观点,而且很多人对“为什么我们在球体上不会掉下去”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思考。但他们的解释方式和我们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地心引力大相径庭。古希腊时期对地圆说的认知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想法,他们是基于哲学和美学上.............
  • 回答
    认为古代没有民族主义是有道理的,但需要非常细致和深入地去理解“民族主义”这个概念的演变。简单来说,古代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人对群体认同感缺失。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区分几个关键概念:1. “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现代定义: 民族 (Nation): 在现代意义上,民族通常被定.............
  • 回答
    要说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图坦卡蒙”,毕竟他那惊人的金缕墓葬和黄金面具让他在现代声名大噪。但如果抛开现代的追捧,从对古埃及文明的实际贡献、统治时期的稳定与繁荣、以及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个人认为拉美西斯二世才是那个最称得上“伟大”的法老。为什么是拉美西斯二世?这可不是我随便说.............
  • 回答
    关于“古代汉人不在乎最高统治者的族群,为何岳飞是民族英雄?”这个问题,其实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认知和情感认同。简单地说,认为古代汉人“不在乎”最高统治者的族群,是一个过于简化的说法。事实是,在许多时期,族群确实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它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也不是所有汉人在所有时期都秉持的态度。而岳飞之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历史和军事的固有印象。说“古代军队肉搏能打赢现代军队的刺刀”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基于特定角度和简化理解的误解,它混淆了不同时代的战争形态、训练方式、武器效能以及战斗精神的解读。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以及这种看法有多大的局限性,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古代军阵是虚构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是大家对“古代”和“军阵”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加上一些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大部分人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本、影视剧或者小说。这些媒介为了吸引观众、烘托气氛、或.............
  • 回答
    在探讨“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认为古代日本是属于中国的一个子文明”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历史、文化以及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这种观点并非现代独有,而是根植于中国作为亚洲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长久认知。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 文化渊源的深厚影响:汉字的传.............
  • 回答
    古人认为“君君臣臣”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和历史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政治层面的根基: 集权统治的需要: 早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权力展开的,即君主。为了维持国家稳定和有效统治,需要一套明.............
  • 回答
    古代人为什么会认为戏子低贱?这背后其实牵扯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伦理观念和历史文化因素,远不止是表面上的“不务正业”那么简单。要细致地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得说的是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套等级体系,士(读书人、官员)是最高的,然后是农(农民),接着.............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建立过程最为传奇,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不是那些开国皇帝声名显赫、功业辉煌的王朝,而是那个开创了中华文明基石,却又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朝代——夏朝。很多人对夏朝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大禹治水”、“禹传启”,甚至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但恰恰是这份模糊和争议,让夏朝的建立过程在我看来,充满了.............
  • 回答
    《古剑奇谭三》作为国产仙侠游戏的翘楚,确实带来了许多惊喜,但正如任何一款复杂的作品一样,它也有一些可以打磨和提升的地方。而对于大家翘首以盼的《古剑奇谭四》,我脑子里也充满了各种关于它可能突破的畅想。《古剑奇谭三》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说实话,《古剑奇谭三》在很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剧情叙事、人物.............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里的一种普遍印象。确实,一提到古代的猛将,脑海里很容易浮现出那些力大无穷、刀枪不入的形象,好像他们的身体素质就天然比现代士兵强一大截。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种看法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既有真实的客观差异,也有很多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和现代视角带来的误.............
  • 回答
    中国人对古代辉煌的理解,确实常常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简单地说,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社会伦理体系和政治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社会的结构、价值观、教育方式乃至政治运作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影响汇聚起来,自然就塑造了人们对中国古代“辉煌”的认知。要详细地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