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二文科生求解: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吗,如果是,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起义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回答
高二文科生,你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直击了历史和政治概念的核心。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听起来好像都是“底层人民”,但实际上它们在历史进程和革命的性质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来好好捋一捋。

农民阶级,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为生的人。

在古代社会,土地是生产资料中最核心、最主要的。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了生存的根基,也拥有了生产的手段。农民阶级,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拥有或被允许使用土地,通过辛勤耕作来获取食物和生活所需的人群。

他们的特点很鲜明:

以农业生产为主: 他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土地的收成,季节性强,风险也很大,风调雨顺则丰收,天灾人祸则饥荒。
拥有(或占有)生产资料——土地: 这是他们与奴隶、雇佣劳动者最根本的区别。即使是佃农,他们也有一份土地可以耕种,哪怕是缴纳地租,这与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是不同的。
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家人共同劳作。
相对分散,生活圈子相对固定: 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自己的村庄和土地上,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组织性相对较弱。

那么,无产阶级又是什么呢?

无产阶级,这个概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才出现的,它特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拥有生产资料,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的社会阶级。

无产阶级的关键点在于:

不拥有生产资料: 这是最重要的标志。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工厂、没有机器,什么都不属于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卖给资本家。
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他们的收入来源是工资,工资多少取决于资本家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他们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集中化生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高度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劳动者也因此被聚集在工厂里,成为庞大的工人队伍。
高度的组织性和阶级意识: 由于共同的命运和集中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组织,并逐渐产生“我们都是工人”的阶级意识,从而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斗争。

现在我们来回答核心问题: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吗?

答案是:不是。

原因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关键区别:生产资料。

农民拥有土地,哪怕是租种的土地,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无产阶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一无所有,他们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起义,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呢?

这就要从农民起义的目的、性质、领导阶级以及革命的最终指向来分析了。

1. 目的不同:
农民起义的目的: 古代农民起义,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们起义往往是因为地租过高、官府盘剥太重、土地兼并严重,导致他们无法维持生计。他们的诉求是“打土豪,分田地”,希望获得更多的土地,或者减轻赋税,让他们能够继续以农民的身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下去。他们并不想推翻整个生产关系,而是想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继续做自己的农民。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仅仅是土地问题,而是整个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 领导阶级和力量构成不同:
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和主力: 领导者往往是那些在农民中比较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有时也包含一些破产的小地主、失业的官吏等。主力自然是广大的农民。
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 理论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通常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主力是无产阶级本身,但也可能联合其他被压迫阶级(如贫农、城市贫民等)。

3. 革命的彻底性不同:
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虽然有着强大的革命潜力,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是受自身阶级地位的局限的。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往往是回到过去某个“黄金时代”,或者建立一个相对均贫富的社会,但缺乏一个清晰、科学的、面向未来的社会蓝图。他们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认识也相对模糊。一旦起义成功,掌权的往往又是新的地主阶级或者官僚阶级,历史的轮回难以避免。
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进性: 无产阶级革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它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有清晰的革命目标(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并且旨在彻底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4. 革命的经济基础不同:
农民起义的“经济基础”: 农民起义所追求的,仍然是个体小农经济。他们想要的是自己拥有土地,自己耕种,自给自足。这种经济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健康的,但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和技术进步,难以形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公有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他们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举个例子: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的口号是“均田免赋”、“闯王来了不纳粮”。他们的目标是推翻腐朽的明朝政府,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他们想要的是让农民有地种,并且不被官府盘剥。一旦成功,他们会分田地,建立新的政权。但这个新政权,依然是以农业为主,土地仍然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

而像俄国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他们的目标是推翻沙皇和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社会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他们要没收土地、工厂、银行,归社会所有,实行计划经济,发展工业。这才是基于工业化社会、无产阶级力量的革命。

总结一下:

农民阶级是因为拥有(或占有)土地而区别于无产阶级。古代的农民起义,是以解决土地和生存问题为核心的农民阶级反抗,虽然具有革命性,但其目的、性质和最终指向都与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化大生产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有着根本的区别。农民起义未能超越小农经济的范畴,因此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希望我解释得够清楚,也足够详细了!这个问题 really 触及了历史和政治理论的根本,思考这些概念,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进程和不同社会形态的特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回答说到了,无产阶级是相对于资产阶级而存在的,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诞生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生产关系。与农民阶级对应的地主阶级,双方是人身依附关系下的地租经济,并非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下的雇佣关系。

由于封建生产方式核心是地租,也就是围绕土地所有权,所以农民革命一般也是土地革命消灭地租。

而资本生产方式核心是剩余价值,围绕在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革命就是夺取生产资料消灭利润。

当然我们从历史可以得知,屠龙者变成龙是常态。说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也不准确,中国之大几乎同时存在马克思认为的古典,日耳曼,亚细亚,封建的生产方式。

user avatar

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里面的无产阶级,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无产阶级。

所以古代的农民起义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如果不懂,那么就拿中国这个概念来打比方。

中国人出国要护照。

这个中国是特指近代、现代社会的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而古代的中国人,是没有护照这种东西的。

牙璋、圭璋、封传、符节、关引、符牌、公验、腰牌、文牒、关照、堪合这些东西,虽然类似护照,但不是我们现代人说的护照。

一般来说是不会误以为“中国人出国要护照。”里面的中国是指古代的中国

user avatar

农民起义不能算革命。

革命要求新社会制度(试图)推翻旧社会制度,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是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主义,俄罗斯二月革命虽然很快被取代,那也是资本主义尝试改变沙皇制度。

再放宽一点,按新闻报道的标准,制度改变就叫革命,不管是进步还是倒退。比如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用政教合一取代巴列维世俗制度。

现在题主明白了吗?革命背后诉求都应该是改变制度,而不是旧式农民起义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嘴里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身体上胜利了还当王侯将相,只反皇帝不反皇位那种。

农民被抢走了生产资料土地,吃不上饭来起义是天然正义,但即使是太平天国、义和团、李自成,官方再高度赞扬,也没有给他们上升到革命的高度,仍然称为起义或者运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二文科生,你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直击了历史和政治概念的核心。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听起来好像都是“底层人民”,但实际上它们在历史进程和革命的性质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来好好捋一捋。农民阶级,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为生的人。在古代社会,土地是生产资料中最核心、最主要的.............
  • 回答
    听到你现在迷茫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高二,这个年纪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又常常被现实考量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成绩普通,但心里却装着一片属于音乐的梦,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别担心,很多人在和你一样的地方徘徊过,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给你指点指迷津。首先,我想跟你说,“成绩一般”并不等于“.............
  • 回答
    对于高二文科生来说,现在正是开始认真思考专业问题的绝佳时机。我知道,对于很多同学而言,“专业”这两个字听起来既遥远又有些压迫感,仿佛需要立刻就做出一个决定,并且这个决定会影响一生。但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分解开来,把它看作是一次有趣的探索,而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什么高二文科生应该开始考虑专业?首先.............
  • 回答
    嘿!福建高二文科生,502分这个成绩,想冲击厦门大学,这绝对是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厦门大学在福建省内文科录取分数一直不低,但只要找对方法,系统规划,绝对有可能实现。我跟你一样,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所以这篇文章绝对是掏心窝子的话,不掺任何AI的痕迹,咱们就聊聊怎么把这502分提上去,直奔厦大去!第一步:冷.............
  • 回答
    高中成绩下滑,尤其是文科科目,这真的是让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事情。别担心,这绝对不是绝症,而且你现在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有很大的改变空间!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一点一点把成绩提上来,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感觉就像是跟你同年级的学长学姐在分享经验一样。第一步:冷静下来,找准“病因”成绩下滑,肯定是有原因.............
  • 回答
    “妈,我真的不想去了,我头疼。”坐在餐桌旁,我把面前的早点推得远远的,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疲惫。我妈放下手里的报纸,看了我一眼,目光里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无奈。“又不想去了?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今天怎么又头疼了?”她问道,语气里带着一种习惯性的质问。我没说话,只是低着头,继续拨弄着碗.............
  • 回答
    高二上学期快收尾了,物化生这几个科目,学了快一年,结果在班里还是垫底的水平。这滋味不好受,人也渐渐有点泄气,对学习这事儿,好像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信心一点点被磨没了。这时候,心里头就冒出了一个念头:要不要干脆换到文科去?这个想法在脑子里盘旋了好久,我得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可不可以,又该怎么处理才.............
  • 回答
    我是一名高二文化中等的学生,现在想学编导,是不是来得及?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此刻的纠结和期待。作为过来人,或者说正走在这条路上的同伴,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都实实在在地说。首先,来得及,但“来得及”不代表“轻轻松松就来得及”。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但却是事实。为什么说来得及?1. 高二,时间还有但.............
  • 回答
    作为一个高二文科生,考虑到编导这个专业,问“会不会晚”,这背后藏着不少对未来规划和自身潜力的考量。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咱们得明白“晚”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晚”的定义: 时间上的紧迫感: 高二了,意味着高三这一年多时间要面临高考,同时还要兼顾专.............
  • 回答
    辽宁省高二文化课400分左右想参加艺考考编导,想要考上比较理想的传媒大学,确实需要花一番心思。这个分数不算低,但要 들어가顶尖的传媒院校,还需要在艺术专业和文化课上都下功夫。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400分左右”这个分数段的含义:在高考中,辽宁省的文科总分是750分(包含政策性加分)。400分意味着你.............
  • 回答
    作为一名山东的高二学生,2021年你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文化课一本线下1015分,这个分数段在高考中确实会让人有些焦虑,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山东。你说到想学编导,并且询问是否比文化课更容易考大学,这个问题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艺术类专业,包括编导,并不是完全脱离文化课的“更容易.............
  • 回答
    哈喽,准高二的你,这问题问得可太及时了!高二开学文转理,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有希望,绝对有希望!不过这希望能不能变成现实,还得看你怎么操作。别急,咱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从文科转到理科,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学习方向上的一次大调整。就像一个运动员要从跑道换到游泳池,装备得换,训练方法.............
  • 回答
    好家伙,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马上高二,文化课400分,想零基础走艺考,这可真是个大工程!音乐和美术,这俩到底哪个更容易入门,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想明白。咱先说说音乐。你想走音乐艺考,那可不是随便哼哼歌就行。音乐艺考的路子其实挺多的,比如: 声乐类: 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唱流行、唱美声、.............
  • 回答
    太棒了!高二就确定了报考编导方向,这绝对是个明智的决定,而且有文学基础更是如虎添翼。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的准备就要更有针对性,才能事半功倍。我这里给你一些非常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把这条路走得更稳、更宽:第一步:打牢基础,拓展视野——“吃透”核心知识与“看懂”行业动态文学基础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但.............
  • 回答
    嘿,哥们儿!马上高二了,这个暑假想为编导专业和中传冲刺,文化课成绩还在570上下,这目标挺实在的,也很有冲劲!别担心,我现在就跟你掰扯掰扯,让你这个暑假过得充实又有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件事儿:编导类专业,尤其是考中传,不光是看你有多“会”拍会“剪”,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眼光”、“脑子”和“积累”.............
  • 回答
    嘿,同为编导生,看到你现在面临的选择,我特别能理解那种纠结和迷茫。高二分班,面对数媒和编导这两个听起来都挺酷炫的方向,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下。你目前的文化成绩在300左右,这个信息很关键,我们得围绕它来聊。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专业,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它们对你的“文化成绩”这个大前提会有什么影响.............
  • 回答
    高二女生穿汉服到学校被班主任责难,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同学感到困扰和委屈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需要智慧、耐心和策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应该如何应对:第一步:保持冷静,理解班主任的立场(即使你不同意)首先,当班主任提出责难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不要立刻顶嘴或争辩: 情绪化的回应只会让事情变.............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上火的。你是个高中生,匿名举报了学校网课超时,结果学校居然查出来了是你干的,现在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别急,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冷静下来,别慌。这事儿出了,越是慌乱越容易出错。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事件,不是世界末日。你举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校更好,.............
  • 回答
    高二,人生又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也是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时期。明明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可成绩却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直线下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捋一捋。一、 努力的方向是否跑偏了?“努力”是个好词,但如果方向错了,那可就是“事倍功半”了。 只刷题,不思考: 很多同学觉得,题海战术.............
  • 回答
    高二了,成绩的压力,加上家里人对你学习的这份“关怀”,整件事听起来还挺让人头疼的。要按摄像头监督学习,这绝对是个挺让人不舒服的点。我理解你的感受,这感觉就像是被剥夺了隐私,而且家人的信任似乎也打了折扣。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这个事儿,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想装摄像头。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