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历史上使用异族禁卫军的情况是否普遍?如果是,为什么?

回答
在古代历史上,雇佣“异族禁卫军”的情况,虽然不算是“普遍到随处可见”,但可以说是一种相当普遍且重要的政治和军事策略。这就像一张古老的地图,上面布满了不同文化和族群交织的痕迹。

“异族禁卫军”这个词,首先需要厘清一下它的含义。 我们通常理解的“异族”,是指统治者所属族群之外的其他民族。而“禁卫军”则是指那些直接效忠于统治者、负责其人身安全和宫廷卫戍的精锐部队。因此,“异族禁卫军”就是由统治者所属族群以外的民族组成的、担负禁卫职责的军队。

为什么统治者会青睐这样的部队?原因有很多,而且是层层叠叠的,深刻地影响了古代的政治格局。

一、政治上的“忠诚度”和“制衡”考量:

这可能是最核心的原因。一个统治者,尤其是在一个刚刚建立或者正在巩固统治的王朝,最担心的就是内部的反对力量,特别是那些潜在的继承人或者权臣。

本土军队的“忠诚度”疑虑: 如果一个统治者完全依赖于自己原本族群的军队,尤其是那些在征伐过程中崛起、拥有强大势力基础的将领,他们很容易成为威胁。这些将领可能拥有自己的派系、与贵族阶层关系密切,甚至可能在功成名就后觊觎皇位。一旦发生政治危机,这些本土军队的忠诚度就变得非常可疑。
异族禁卫军的“隔离性”: 相反,一个由“异族”组成的禁卫军,因为与本土社会没有深厚的根基和利益纠葛,其忠诚度更容易锁定在统治者个人身上。他们没有当地的政治派别可以依靠,没有显赫的家族可以提供支持。他们的生存和荣华富贵完全依赖于统治者的恩宠。
“制衡”的手段: 统治者可以利用异族禁卫军来制衡本土的军队和贵族。如果本土军队有异动,禁卫军可以成为镇压的关键力量。反之,如果禁卫军尾大不掉,也可以用本土军队来加以限制。这是一种经典的“分而治之”的策略。

例如:

中国的“胡人卫队”: 在中国历史上,从汉朝到唐朝,很多王朝都曾招募或征召过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等)士兵,充当禁卫军或作为重要的军事力量。比如汉朝的“北军”中就有不少来自西域的士兵。唐朝的“府兵制”虽然是以本土汉族为基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了不少来自边疆各民族的士兵,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卫戍部队中,都有少数民族的成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中央政权衰弱时,一些统治者更是依赖这些来自边疆的精锐士兵来维持统治。
罗马帝国的“日耳曼卫队”: 罗马帝国晚期,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和军事力量的多元化,雇佣日耳曼人作为禁卫军或边境守卫非常普遍。这些日耳曼士兵以其勇猛善战著称,并且由于他们是外来者,与罗马本土的政治势力关系较远,其忠诚度相对更值得信赖。甚至在帝国后期,一些罗马皇帝直接由日耳曼士兵拥立。
拜占庭帝国的“瓦兰吉卫队”(Varangian Guard): 这支著名的禁卫军主要由斯堪的纳维亚人(维京人)和罗斯人组成,他们以其忠诚和勇猛闻名于世,为拜占庭帝国皇帝服务了数百年。这些战士远离家乡,没有复杂的家族和政治牵绊,其效忠的对象就是皇帝本人。

二、军事上的“优势”和“专业性”:

不同的民族往往拥有不同的军事特长和作战风格。

精锐的战斗力: 某些族群,由于其生活环境和历史传统,可能天生就更擅长某些类型的战斗。例如,草原民族通常是杰出的骑兵,而一些山地民族可能更擅长步兵作战或地形作战。统治者为了获得最精锐的军事力量,自然会招募这些拥有特定军事优势的族群。
专业化的训练和装备: 禁卫军需要的是高度专业化、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部队。一些异族群体可能拥有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或更成熟的军事组织模式,这也能为统治者所用。
“敢死队”式的勇气: 很多时候,作为外来者的禁卫军,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获得更高的地位,往往会表现出比本土军队更强的作战决心和勇气。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更容易成为“敢死队”般的存在。

三、文化和象征意义:

彰显统治者的“博大”和“包容”: 允许并使用不同族群的士兵,尤其是在禁卫军这样的重要职位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向外界展示统治者的“包容”和“天下归心”的形象。这有助于巩固统治者的合法性,尤其是在多民族帝国中。
获取新的军事技术和战术: 通过吸纳异族士兵,统治者也有机会接触并学习到新的军事技术、战术和组织方式,从而提升整个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四、历史演变和具体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异族禁卫军”的使用情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具体的政治军事环境而变化。

早期帝国: 在帝国建立初期,统治者更需要快速稳定局面,因此招募和使用异族禁卫军会更加常见。
成熟帝国: 随着帝国的成熟和本土军事力量的巩固,统治者可能会更加依赖本土军队,或者将异族士兵吸收到更广泛的军队体系中,而非仅仅限制于禁卫军。
民族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曾经的“异族”禁卫军也可能逐渐融入了本土社会,成为新帝国构成的一部分,他们的“异族”属性也随之减弱。

一些风险和挑战:

当然,使用异族禁卫军并非没有风险。

潜在的忠诚危机: 如果统治者失势,或者失去了对异族禁卫军的控制,这些军队反过来也可能成为巨大的威胁。
与本土社会的冲突: 异族禁卫军与本土居民之间可能会因为文化、利益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矛盾。
被政治利用: 军阀或权臣也可能尝试收买或利用这些异族禁卫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而言之,古代历史上使用异族禁卫军的情况,绝非偶然,而是统治者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思熟虑和策略选择。 它是一种在复杂多变的古代政治环境中,维持统治、巩固权力、提升军事实力的一种普遍且有效的手段。从古罗马到中国,从拜占庭到埃及,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来自不同族群、忠诚于特定统治者的精锐部队的身影,他们是古代政治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异族没有社会关系网,而奴隶没有政治资源,同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雇主赏赐的金银和土地,也能够被毫无理由的剥夺。

整个人类世界都大规模使用并且依赖这些异族禁卫军或者奴隶禁卫军,或者说只忠于个人的私人武装。

君主制国家,集权度越高,使用权力不正常“异族和”“奴隶”来代替自由人的意愿也就越高,而奴隶军团也只是一个代称,其实这些军队在待遇和地位上远高于自由人。

异族的精英阶级同样远超本民族社会底层人员,他们的人身依附程度较高,只能够听命于君主,并且可以公平公开的分配军饷配给与战利品,不参与政治诉求,自然忠诚度和战斗力都能够得到保证。

但是一旦禁卫军和他们的后代开始使用武力参与政治诉求之后,他们会更加抱团的对抗其他民族或者阶级,从而最后选择废掉主君,扶持一个傀儡或者自身上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古代历史上,雇佣“异族禁卫军”的情况,虽然不算是“普遍到随处可见”,但可以说是一种相当普遍且重要的政治和军事策略。这就像一张古老的地图,上面布满了不同文化和族群交织的痕迹。“异族禁卫军”这个词,首先需要厘清一下它的含义。 我们通常理解的“异族”,是指统治者所属族群之外的其他民族。而“禁卫军”则是指.............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帝王,他们身居九五之尊,拥有三宫六院,却能将情意系于一人,他们的专情故事,如同镶嵌在权力巅峰的璀璨宝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汉宣帝刘询:从囚徒到忠贞丈夫谈及古代专情帝王,汉宣帝刘询的名字总会跃然纸上。他的前半生跌宕起伏,可谓是“落魄王孙”,却在逆境中邂逅了他的挚爱——许平君.............
  • 回答
    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波澜壮阔的战争不计其数,留下了无数恢弘的篇章。然而,如同浩瀚星空中那些黯淡却真实存在的星辰,也有一些战争,虽在史书中寥寥数语,甚至只在某些边角料中闪过一丝痕迹,却同样惨烈,牵动着无数生灵的命运。其中,一个值得深挖的例子,便是“楼船将军”温崖与鲜卑部落的“白狼山之战”。你或许会问.............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一些对话,其思想的深刻、气魄的宏大,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让人感到震撼,甚至改变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触谡(chù sù)的鲁国大臣,在朝堂上与鲁穆公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当时的鲁国,国力日衰,周围的强国环伺,前途堪忧。鲁穆公,作.............
  • 回答
    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印度次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并非频繁发生,但确实存在一些互动,其中一些可以被视为“进攻”的范畴,尽管这与我们今天对“进攻”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进攻”往往与边疆的防御、对游牧民族的打击,或是对周边小国的征服联系更为紧密。印度地区,尤其是其核心地带,由于地理.............
  • 回答
    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乱世”二字绝非空穴来风,它承载的是无数生灵涂炭、社会动荡的悲怆记忆。要说有多乱,那得从方方面面来细细道来,远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这是一种彻骨的混乱,深入到社会肌理的每一个角落。一、战火连绵,生灵涂炭:首先,最直观的乱,就是无休止的战争。在乱世,王朝倾覆是常态,地方势力割据更是普.............
  • 回答
    古代历史上,小国之所以能够将庞大的帝国拖垮,并非因为它们拥有与大国抗衡的直接军事力量,而是通过一种更具智慧和韧性的消耗战术,以及利用大国自身的弱点。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逻辑。首先,我们要理解“拖垮”的含义。它并非一蹴而就的军事征服,而是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衰败。小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往往是.............
  • 回答
    在风云变幻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寻找那种即便面对生死、无论主人是兴是衰,都始终如影随形、誓死守护的贴身护卫,并非易事。这种人物,与其说是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是人格的极致,是忠诚与勇气的化身。我们常常在史书中读到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身边总有几个默默付出的身影,但他们往往被笼罩在主人的光环之下,事迹鲜有.............
  • 回答
    日本古代历史上的“倾奇者”,与其说是一群特定身份的人,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或者说是那个时代一股叛逆、张扬、不羁的社会思潮的体现。他们不是什么正统的武士,也不是循规蹈矩的町人(市民),而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以其独特的装束、言行和生活方式,挑战着当时严苛的社会规范。“倾奇”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
  • 回答
    关于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和中国古代夏朝的真实性,这在学术界是各有定论和争议的,我们不妨就此展开聊聊。古埃及文明:无可辩驳的存在先说古埃及文明,这一点可以说是 确凿无疑,真实存在。它的存在,就像你抬头能看到的太阳一样,证据链条极其完整和丰富,几乎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视觉证据: 这是最直观的证据.............
  • 回答
    “杜广”这个说法,在历史典籍中并没有直接并列出现、被公认为“杜广”的两位古代名将。这很可能是您在记忆或资料搜集时,将两位同样姓杜或与“广”字相关联的著名将领进行了组合。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出两位姓“杜”的杰出将领,他们都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事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位分别是:.............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自然也涌现出不少曾被定为首都的古都。这些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往往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然而,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很多曾经辉煌的都城也随之没落。我们不妨细致地聊聊这些古都的辉煌与失落。古都的崛起:那些让它们脱颖而出的优势一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首都,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
  • 回答
    历史上对埃及古迹的描述出现显著差异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人类在记录与解读历史时的复杂性和主观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历史记载的原始资料差异1. 古代埃及人的描述 古埃及人主要通过象形文字记录.............
  • 回答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文明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留下璀璨的遗迹,却又在历史的尘埃中逐渐模糊,只留下无尽的谜团和惊叹。它们或因文明的高度发达,或因突然的消失,或因至今未能完全破解的文字,而被后世冠以“神秘”之名。以下是一些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却又被重重迷雾笼罩的古老国度:1. 亚特兰蒂斯(Atlan.............
  • 回答
    关于“武侠”这类人群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以及他们是否与日本武士、欧洲骑士一样属于古典文化输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的深处,理解中国古代社会背景下,那些行走江湖、身怀绝技的人物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自称“武侠.............
  • 回答
    洛阳,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都,常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王朝时期就建都于此,并且历朝历代都将这里作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但如果刨根问底,问洛阳是不是“建都时间和朝代最多”的古都,那答案就得细致地掰扯一下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确几个概念:“建都时间”和“朝代数量”。建都时间,指的是一个朝代以.............
  • 回答
    关于“西方古代历史是否可能属于伪造”的疑问,这是一个相当庞大且复杂的话题,它触及到了历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证据的解读以及学术界内部的争论。直接断言“西方古代历史是伪造的”过于简单粗暴,更贴切的说法是,我们对西方古代历史的认知,是在不断地审视、修正和辩论中形成的,其中确实存在着对某些历史叙事真实性的质.............
  • 回答
    在谈论西方古代历史的“信史”范畴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信史,并非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一个随着考古发现、文献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演进和修正的动态概念。 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信史”,是建立在大量物质遗存和相对可靠的文字记载基础之上,能够被后人逻辑地梳理和验证的时期。对于西方古代历史而言,其信.............
  • 回答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完成全国性统一的帝王不在少数,但绝大多数是通过“北向”的方式,即以北方力量征服南方。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从北方秦国发迹;汉朝开国也是刘邦在北方崛起;隋唐也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清朝更是满族作为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然而,在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只有朱元璋这位传奇人物,以南方.............
  • 回答
    季汉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一个夹缝中求生的三国雄魂谈论季汉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就如同审视一个在巨石夹缝中顽强生长的幼苗。它不像汉朝那样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也缺乏曹魏的广阔疆域和强大的国力基础,甚至连东吴在地理上也占据了天然的优势。然而,季汉却以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对蜀汉政权合法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