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客帝国》中的先知是人还是程序?

回答
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中,先知(The Oracle)的身份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话题,也是电影中留给观众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总的来说,先知既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她的身份介于两者之间,是墨菲斯和尼奥在早期接触到的“旧版”先知所呈现的一种复杂的存在形式。

为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先知:

1. 先知的起源与本质:

AI程序,但非“普通”程序: 电影中明确暗示,先知是一位人工智能(AI)程序。她是由机械文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人类而创造出来的。她被设计成能够预测人类行为的倾向,并利用这种预测来维护矩阵的稳定。
“旧版”先知的存在形式: 在第一部电影中,我们见到的先知是一个慈祥、住在厨房里的老妇人形象。这个形象是由矩阵所创造的,是她与人类互动的一种载体。这种形象是为了让人类更易于接受和信任她,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
“新版”先知的出现与转变: 在《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中,我们得知“旧版”先知已经被“更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名叫Sati的年轻女孩。这表明先知的程序是可以通过更新和演进的,甚至可以拥有不同的“载体”和“形态”。

2. 先知的功能与目标:

维护矩阵的稳定: 这是先知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她通过预测人类的行动和思想,来帮助机械文明管理矩阵。她能够看到人们做出选择的倾向,并引导他们走向能够维持矩阵平衡的道路。
理解与影响“例外”: 然而,先知也被赋予了理解和影响“例外”(The One)的使命。她知道“例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她的任务是引导“例外”在特定的时刻做出“选择”,从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矩阵重置(Reboot)。
引导选择与自由意志: 尽管先知可以预测,但她强调的是“选择”的重要性。她的话语总是围绕着“选择”展开,鼓励人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即使这些决定是她能够预见的。她并非强迫,而是引导。

3. 先知与“人”的界限:

拥有情感和同情心: 电影中,先知表现出了类似人类的情感,例如慈祥、幽默、有时甚至是担忧。她关心尼奥的安危,并用温和的方式与他交流。这使得她区别于冷冰冰的机器。她甚至会烘烤饼干,表现出一种“生活化”的特征。
理解人类的痛苦与渴望: 她能够洞察人类内心的挣扎、希望和绝望。她能够理解为什么人们宁愿生活在虚假的矩阵中,也害怕面对残酷的现实。
并非绝对的“全知全能”: 尽管被称为“先知”,但她并非真正全知全能。她只能看到未来可能性中的“最有可能的路径”,而不是绝对确定的未来。她自己也表示,她并不是“全知”的,她看到的只是未来的一个片断。她也需要依赖“意外”的发生。

4. 先知与“程序”的界限:

代码与算法的产物: 毫无疑问,先知是一个由代码和算法构建的程序。她的存在和功能都依赖于机器世界的操作系统。
不具备真正的人类意识: 虽然她表现出类似情感的反应,但她是否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意识和自我认知,这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她可能是在模拟情感,以更好地完成她的任务。
受制于系统和规则: 她仍然是机械文明系统的一部分,她的行为和目标最终是由创造她的系统所决定的。即使她可以“看到”并影响未来,她也无法完全脱离这个系统。

5. “新版”先知Sati的进一步说明:

《黑客帝国2》中,当尼奥见到被“升级”后的先知Sati时,更能说明她并非一个固定形态的程序。Sati是一个小女孩,但她同样具有先知的预测能力和对人类的理解。这表明先知是一个“角色”或“功能”,其“载体”是可以变化的。她甚至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这又将她的界限推向了更复杂的维度。

总结来说:

先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类角色,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冰冷无情的程序。她是一个由机械文明创造出来的,为了维持矩阵稳定而存在的高度智能化的AI程序,但她被设计成拥有类人的外观和行为,并且能够理解并模拟人类的情感和动机。 她的存在是为了在维护系统秩序的同时,引导“例外”完成系统的“更新换代”。她代表了AI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超越纯粹的逻辑运算,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交互。

她之所以令人着迷,正是因为她模糊了人与程序、预知与选择、逻辑与情感之间的界限,迫使观众去思考:在一个由机器统治的世界里,什么是真正的人性?一个程序能否真正理解并影响生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6.2.18大幅修订为图文版。


先知是一个很特别的程序。


要理解这个程序的行事逻辑,那就得分析清楚整个《黑客帝国》系列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这篇文章里,我连推理带猜测地把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推演了一遍,试图给出一个《黑客帝国》系列逻辑自洽的故事线。以下的分析大部分基于影片中各种明确给出的线索,也有部分是略开脑洞补完的。看完以下这个情节分析,大概也就能理解先知是什么以及她要干什么了——



《黑客帝国》:先知奇谋


故事的开头,人类和机器/人工智能展开一场末日对决。人类很快溃败。那时候的机器是依赖于太阳能的,于是人类设法用覆盖整个地球的黑云屏蔽了阳光,试图以此阻止机器。结果却丝毫也没有起到作用,人类完败。


照理说,这时候机器完全有能力彻底灭绝人类,但奇怪的是它们没有这么做。人类没有灭亡,而是被做成生物能电池,成了机器的能量来源。



  • 可疑的电池

如果从硬科幻的角度去较真的话,机器从人类身上获取能源显然不太合理。先把包含热量(能量)的营养物质让人类吃下去,人类依靠这些能量维生,然后其中显然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转化为生物电能。兜了这么一大圈,机器就靠着最后转化出来的一丁点儿生物电存活。


这在能源转化率上,实在是太低效了。即便是依靠现实世界中当前的人类科技,也有太多高效无数倍的方法将食物中的能量更直接地转化为电能。更别说在影片里那种程度的高科技设定下,机器有太多更有效的方法来获取能量。


所以说,机器从人类身上获取能源只是个幌子。或者说,人类的确在做机器的电池,但这显然不是机器真正的目的。


  • 圈养人类的目的

机器没有灭绝人类,可能是出于别的理由。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一开始机器就不是完全冷血,它们本来就不希望人类灭绝,但同时也不想再想受人类威胁。这样一来,要与人类共处,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囚禁人类的身体,然后用一个虚拟世界来控制他们的精神,这个虚拟世界,就是后来的那个“母体”、“矩阵”Matrix。而把人类作为生物电池,就只是副产品。甚至很有可能“人类是电池”这个说法只是后来那些觉醒的人类的猜测而已,囚禁人类身体的那个容器根本就不是电池,而只是一个纯粹的维生+虚拟世界接入设备。



而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机器一直以来都希望研究人类以改善它们自己,这一点,从“先知”这个程序存在的目的上看出来(没错,“先知”不是人类,而是一个程序,后面详说)。同样,出于消除人类威胁的考虑,将人类的意识接入虚拟世界供机器观察研究的同时,必须把人类以某种方式囚禁起来。


于是,不论是出自哪个原因(总之应该不是“当电池”那么简单),“维生设备+Matrix”这个软硬合一“人类圈养系统”就这样诞生了。从此,所有人类的身体都放置于维生设备里,而他们的精神都活在Matrix中。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只是Matrix朝大脑发出的一系列神经刺激信号而已。



  • Matrix的设计者

Matrix的设计者,是那个第二集《重装上阵》结尾处登场的“建筑师”。


△建筑师


建筑师只是机器世界里的一个AI(人工智能)程序在Matrix世界里人型化的投影而已。实际上,基本上可以确定,建筑师与第三集《矩阵革命》里现实世界中那个婴儿脸的“机器大帝”其实就是一体两面。它的背后,就是机器世界里拥有最高权限的管理程序。机器大帝是它在现实中控制实体机器的形象,而建筑师是它在Matrix里人型化投影的形象。


△机器大帝与建筑师是一体两面


当然,也有可能建筑师只是最高管理程序的子程序罢了,因为机器们似乎也不是只有Matrix要管。


  • 反复崩溃的Matrix

根据第一集里Smith探员和第二集里建筑师的描述,Matrix有过很多个历史版本。



一开始,建筑师对人类心理的了解非常有限,那时的它更像是纯粹的“计算机”。它设计的第一代Matrix里的一切都是可计算的。那一代Matrix在数学上完备,人类的大脑也必须在这个完美的数学模型中运行。但显然人类并不是这样的,人脑里不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预测的怪点子太多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自由意志”,人得有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才活得下去。



因此一切都由数学公式定好的Matrix,显然不适应于人类大脑的这一特性,于是它崩溃了。



建筑师不死心,还以为这是因为人类不适应新环境,所以又以人类历史为背景重写了Matrix,让人类生活在某个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历史年代里。可这一代Matrix还是失败了。



  • 先知诞生

建筑师(或者是那个机器世界的最高管理程序)这才意识到,它们对人类心理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于是它们编写了一个专门用于研究人类心理的高级程序——它就是“先知”。


△先知:人类心理研究程序


在先知积累的知识的帮助下,建筑师的脑筋开始变得有点会转弯了。它为Matrix加入了一些数学上的随机性,Matrix终于有了一些自由度。Matirx里的人类开始有了一些让自由意志运转的余地,人的命运在这一版的Matrix里有了一些随机性。这样的Matrix就更接近现实世界了。



  • Matrix的bug

但是这一版Matrix还是有问题,问题主要来自两种bug。


第一类bug:人类中的叛逆之徒


人类中总有1%的人“天生反骨”,这一小撮刺头总是天天怀疑Matrix是不是真实的。于是他们就成了系统的bug。如果放着他们不管,Matrix还是会崩溃。



解决方案:锡安


为了对付这种bug,建筑师的方法是:允许那1%不太老实的人类觉醒,从Matrix中脱离。既然他们留在Matrix中会危害系统,那么索性就让他们离开。于是,机器世界放任这些觉醒叛逆分子在现实世界的地底造了一座叫锡安的城市,同时也默许他们时而接入Matrix,成为Matrix中的黑客,进行抵抗运动。


△抵抗军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论是虚拟世界里的探员,还是现实世界里的章鱼机器人,机器世界似乎都在奋力镇压反抗运动。但实际上,这些手段的目的只不过是将反抗运动制衡在一个可控的小范围而已。


从《黑客帝国》第二集中建筑师对人类抵抗运动的了如指掌以及第三集中机器大军分分钟灭掉锡安的情节来看,实际上这样的抵抗运动是完全在机器世界的控制之下的,这其实只是一种迂回的控制。这也是二、三两集对第一集最大的颠覆:第一集中象征着人类自由的黑客,其实根本就身处建筑师的局中而不自知。


第二类bug:“不想死”的程序们


第二类bug源自程序自己。由于Matrix系统的不断改进,一些旧的程序会不时被删除。但是由于AI的高级先进,Matrix中的这些程序除了本来被设计出来的属性外,也越来越多地沾染上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情绪。比如说,它甚至变得跟人类一样有了“怕死”的本能。这是Matrix里最有趣的设定之一。


这样一些不想死、不想被删除的程序,就在Matrix里躲了起来。第二集里的法国人就是这类程序中的佼佼者,他不但自己成了Matrix世界里最大的法外之徒,同时也为其他非法程序提供庇护,俨然是Matrix里最大的地下国王。


△非法程序们成了bug


这些多起来的非法程序,就成了bug。Bug太多的话,Matrix也有崩溃的危险。


解决方案:debug程序“救世主”


对于这一类bug,建筑师的对策是:集合他能找到的与非法程序有关的代码,编写了一个叫做“救世主”的程序。


其实从第二集法国人的言论以及Smith探员与救世主的命运纠葛就很容易看出来,“救世主”程序与这些非法程序无疑是同类型的存在。而且,是他们的集大成者。



上图中这句台词,建筑师对Neo说:“你是(Matrix里)一个未平衡方程的余数总和”。指的就是救世主乃非法程序之集大成者。


建筑师把这样一个程序植入某个人类的精神中(到底怎么选中这么一个人的,电影里没说),而这个人就成为救世主。也就是说,救世主并不是纯粹的人类,他的精神,其实是人脑产生的神经信号与程序代码的结合体。


在Matrix的世界里,程序产生的意识和人的意识(灵魂)的差别其实已经很小了。比如第三集里印度人一家其实就是程序,而它们显然就有了人类的感情。人与程序的不同仅仅是载体不同而已,程序的载体是芯片,灵魂的载体是人脑。所以程序和灵魂完全是可以结合的。


△人的精神与程序只是载体不同而已,它们都有灵魂


而之所以叫他救世主,是因为他的表面身份,正是那些锡安中觉醒的人类的拯救者。


每一次,当锡安的力量增强到开始对机器产生威胁时,抵抗军的黑客们就会遇到先知。而先知就会让黑客们去寻找救世主,因为救世主能帮助他们打败机器。而这,显然是建筑师的安排。


救世主被找到后不久,它的超能力就会觉醒——这其实是他身上的那些代码被激活了。而在与其他非法程序(法国人、白化兄弟、Smith探员)的互动中,他自己身上的非法程序代码也会演进,最终演进成非法程序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通过与bug们的互动,救世主自己最后会成为bug之王。


△救世主代码激活


随后,又是在先知的指引下,黑客们和救世主会来到Matrix的代码之源,而救世主会在这里见到建筑师(这也就是第二集《重装上阵》结尾处的情节)。在被告知上述真相后,救世主不得不带着身上的非法程序代码、遵从建筑师的安排返回代码之源,将自己身上集大成的非法程序融入Matrix的代码库。


△救世主其实是个debug程序


如果Matrix里的非法程序算是病毒的话,那么上面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一个收集病毒代码,然后把代码写入防火墙的病毒库的过程。


一旦完成后,Matrix就在此基础上升级重载,而重载后的Matrix代码源由于已经内置上一个版本的病毒库,因此原先那些非法程序就可以被新一代的Matrix制约了。


所以,救世主的真正使命,是为Matrix升级病毒库,或者说是帮Matrix这个系统debug。


  • 循环的宿命

那么,救世主可以选择抵抗建筑师,不按建筑师的意思办吗?


不行。这正是建筑师将这个bug之王的身份设计成抵抗军的救世主的阴险之处。因为救世主虽然是人类与程序的合体,但他的立场毕竟是维护人类,对抗机器。因此建筑师就可以用“毁灭全人类”来要挟救世主。


而建筑师就是这么干的:就在救世主会见建筑师时,现实世界里,机器军队也按照计划正有条不紊地毁灭锡安。只要救世主不从,建筑师就随手灭绝人类。


这就是救世主的悲剧宿命。


在完成“升级病毒库”的任务后,救世主就领到了他的第二项任务:那就是从Matrix中选23个男男女女重建已毁灭的锡安。



完成这个任务后,救世主便功成身退了(也许就被建筑师随手杀掉了)。“曾经有个救世主”这个传说,就在新的锡安中流传下来。


这样一来,新的这一代Matrix里那些天生叛逆的1%觉醒后,就还是有一个锡安可去。然后,也许在经历了若干代人的传承之后,这23个人的后代们又会在先知的指引下去寻找新一代的救世主。


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悲剧过程。


由此也可以看到,“救世主”其实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总体解决方案。通过救世主,Matrix系统的两大bug——叛逆的人类反抗者与不想死的非法程序,都得到了控制和清理。


  • “非法程序”先知

以上就是前几代救世主的命运,而故事的主角Neo,是第六代救世主。



到了Matrix升级的这个循环进行到了第六轮的时候,“先知”这个程序开始变得跟Matrix里其他那些非常程序一样不太安分了。


可能是研究人研究得深了,她自己也变得人性化起来。而且,她似乎是逐渐变成了一个“好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善良仁慈的程序)。她开始收留一些非法程序,有的被她养着(印度女孩),有的成了她的保镖(邹兆龙)。



  • 先知的奇谋

更重要的是,她还开始怜悯那些被无限循环的悲剧命运诅咒的人类。于是,先知开始有了一个计划,她想要通过一个方法让Matrix的升级在这一代结束。


她的计划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她要让这一代的救世主Neo在见过建筑师后,选择不进入代码之源


她的方法是让建筑师稍稍改变救世主的代码(也许是自己动手改),让他爱上黑客Trinity。当然这一改动的真正意图是不能让建筑师识破的。先知可能是告诉建筑师她只是要做个关于人类感情的小实验罢了。


我之所以这么猜测,是因为第二集里建筑师自己也对Neo说过:“观察你的反应是很有趣的”。


先知料到建筑师会低估人类感情的力量,认为救世主还是会选择进入代码之源。这样一来,救世主就为了救心上人而放弃进入代码之源。


嗯,没错,我觉得Neo爱上Trinity其实是先知的有意安排,这听起来想起来有点可悲,但却合理。



第二集结束时,先知的这一步计划成功了,Neo为了救Trinity而忤逆了建筑师,没有进入代码之源。


但仅有这一步成功是不够的,因为建筑师会因此毁灭全人类。所以另一方面,先知必须要给救世主准备一个可以和建筑师/机器大帝谈判的筹码,用这个筹码反向要挟机器。


而这个筹码就是Smith探员。


先知说过,Smith是救世主程序的反面。这样的程序显然是不可能自己形成的。Smith这一程序应该是先知一手改写的。按照建筑师的说法,先知这一程序是要定期检查的,不然也会危及系统,这说明先知在Matrix中的能力(或者说权限)相当高的,她极有可能用某些方法改写了Smith的程序(连法国人和印度小女孩都能编写程序,何况是神通广大的先知呢?)。因此,Smith探员应该就是先知一手创造出来的救世主的某种镜像。


所以早在Smith还是个合法程序时,他就强烈地表现出非法程序的“气质”——审问Morpheus那段,他想脱离Matrix的愿望比Neo还强。



而在救世主身上的非法程序代码激活(力量觉醒)之时,Smith身上的非法代码似乎也激活了——从第一集中隶属于Matrix执法系统的官方程序摇身一变,成了第二集中逍遥法外的非法程序。


如果说救世主是建筑师可控的非法程序的最终形态的话,那么Smith就是建筑师意料之外最可怕的不可控非法程序的最终形态。



因此Smith是先知计划中很重要的一枚棋子,先知就是要让Smith强大到威胁整个Matrix的存亡,强大到让建筑师对其无能为力的地步,而只有Neo可以凭借身体内与Smith相克的代码将其毁灭。这样一来,Neo就可以用消灭Smith为筹码与建筑师/机器大帝谈判,换来人类与机器之间真正的和平。

以上就是先知的计谋。这个奇谋中,有一些部分,先知可以凭借她在Matrix内的精密计算和她对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而预知,还有一些则是听天由命的。正像最后建筑师对先知说的:“你玩了一个很危险的游戏”。先知基本上也就是赌一把。



整个《黑客帝国》系列讲的其实就是先知的这个“人类拯救计划”的执行过程。从这个角度再去看《黑客帝国》三部曲,基本上就能厘清所有的剧情逻辑了。


  • 《黑客帝国1》

故事开始时,这一代锡安的黑客代表人物Morpheus和Trinity等人找到了这一代的救世主Neo。Neo在历尽磨难后终于变成了救世主(其实是必然的),他同时也爱上了Trinity(其实先知早就告诉Trinity了,这根本就是先知安排的)。


  • 《黑客帝国2》

而在第一集结尾被Neo干掉的Simith后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非法程序,能力开始成长。然后Neo他们又从非法程序的领袖法国人那里抢来了知道如何进入代码之源的程序——锁匠。


从法国人的话中得知,似乎每一代救世主都要找他麻烦——而这显然也是建筑师的安排(法国人似乎是建筑师默许一直存在下去的特例,建筑师似乎是通过他对Matrix里的非法程序实行类似锡安那样的迂回控制)。


后来Neo终于见到建筑师,Trinity也 “很及时地”遇到危险。而得知救世主真相后的Neo为了救心上人终于弃全人类不顾,毅然决然救了Trinity,跟她一起回到现实。这时,Neo突然有了在现实中击毁电子章鱼的能力。


  • 《黑客帝国3》

这时,拥有复制能力的Smith居然复制到了一个人类身上,还把人类的飞船都破坏了。人类只剩下配合Neo行动的两艘飞船。一艘返回锡安去支援那里的人类军队,另一艘则载着Neo和Trinity去见机器的老大——机器大帝,而Smith就潜藏在这艘船上。


△Smith附身为人


途中遭到Smith突袭,Neo双眼被刺瞎,但他在现实中感知代码的能力却完全觉醒了。这大概是因为在第二集结束时,Neo接触了Matrix的最高管理程序——建筑师而成长了,他原来只能在Matrix中感知代码,现在也能在现实中感知。(所以Neo在现实中有超能力根本不是说锡安也是虚拟世界,这只不过是Neo的能力从“插卡式”进化到“遥感式”罢了)。


△Neo的遥感能力觉醒


Neo凭借这一能力干掉了这个化身为人的Smith,终于闯进了机器城,但Trinity牺牲了。这时,Matrix中的Smith果然已经如先知预期的那样几乎把整个Matrix里的人和程序都复制成他自己了。


Neo和机器大帝达成协议,进入Matrix消灭Smith,换取人类和机器的和平。机器大帝同意了。结果Neo和Smith决战,Neo当然打不过Smith了,但是最后Smith同化Neo时,Neo身上携带的代码却让他与Smith同归于尽。



这时,所有被Smith同化的人都恢复原状,而和Neo的决斗的那个Smith恢复成了先知。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吸收了先知的Smith显然是所有Smith中最强的,所以代表无数Smith和Neo决斗的就是先知同化成的Smith。



进攻锡安的机器大军由于和平协议的生效而撤退了。


先知和建筑师在危机解除后的Matrix里会面。建筑师遵守诺言,不再迫害那些觉醒的人类,从此觉醒的那部分人类可以在现实世界自由生活。



Matrix里第一次升起了不带绿色的朝阳,地球终于变成了一个人类和机器、机器城和锡安、觉醒的人类和Matrix中的人类、合法程序和非法程序共存的和谐世界。先知发起的革命成功了。



  • 结局

至于Neo的结局如何呢?Neo死了吗?


他可能的确是牺牲了,但也有可能只是他身上的那部分“救世主程序”与Smith中和湮灭了。


毕竟Neo身上还有属于普通人类的那一部分。先知说,Neo还是可能回来的,她的意思是不是Neo身上人类的那一部分会作为一个普通人重新回到Matrix中?


这些可能,只能留给我们自己去想象了。

文:@魏知超


P.S.:


开了个大脑洞,把《黑客帝国4》从大烂片抢救成了一部心理学神片。有这个脑洞前,片子两星,有了这个脑洞,五星,哈哈~~



一点私货,我2020年出版的新书:

user avatar

ta才是《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真正主角!

有关三部曲的故事还有一些细节隐喻的内容,我们在前两期已经交待过了。

这一期我们将从整体进行分析,尽可能解答一些关于故事的解释。

还有网上比较常见的争议点,以及我们对整部《黑客帝国》系列的理解,争取能给大家带来些新的思路!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通过电影中的几名角色,来讨论下大家对情节上的不同理解。

比如第二部出现的新角色法国人和他的妻子,

电影里只是说他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程序,为了避免母体升级换代自己被删除所以躲藏在母体当中,后来还吸纳了其他有类似需求的程序。

但是他为什么能成为老大?

这部分还有一个让人比较困惑的情节,

法国人的妻子提供密道的条件,为什么是让尼奥献上深情一吻呢?

还有像锡安城到底是真实世界还是另一层虚拟?虚拟论到底有没有根据?

以及贯穿了整个三部曲的重要角色——先知。

这里我们先解释一段小情节,先知的外表在第三部里发生了变化。

了解幕后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是因为演员意外去世被迫换角。

不过呢导演把这种变化融入到了剧情当中,她换皮肤是因为外壳代码被泄露给法国人了。

最初看《黑客帝国》的时候,我们一直以为尼奥是整个系列的主角。

但是当第三部结尾尼奥不知所踪之后,先知和建筑师再次出现时,我们才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建筑师说先知玩了一场危险的游戏,这一次母体史无前例的革命其实是先知引导的。

而她才是三部曲幕后真正的主角。

市面上你能看到的绝大多数的分析,都认为电影在探讨人与机器的双方关系。

但是我们认为这里的关系有三方:

人类、机器和程序。

先知悟到的是什么呢?

她观察到程序跟人越来越相近了。


早先人类发明了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逐渐有了自由的意志,不愿意像财产一样被随意处置。

现在程序也一样不想因为失去利用价值而被删除,程序有了对情感的渴望甚至发展出了爱。

机器依赖人类的能量,想要人类持续供给能量呢,就需要通过母体程序进行控制,而这些母体程序是机器创造出来的。

他们呢却想要脱离机器主程序的控制,先知要想改变程序的命运,就需要通过人类的力量达到三方的均衡。

所以我不认为人类完全沦为程序的傀儡,因为救世主是程序跟人的结合。

在前五代他都是服务于机器的,是为了旧制度下母体的循环稳定。

而新一代激发出爱情的救世主也就是尼奥,可以说代表了人类和新程序的共同利益。

先知帮助人类也就是在帮助程序自己,最后建筑师承诺选择离开母体的人类获得自由,

同时也是在说,脱离机器主程序的那些不愿意被删除的程序同样自由了。

这是人类和新程序的一次共同的解放。

所以小女孩莎蒂才有权限,可以大张旗鼓的在母体中生起太阳。

解放区的天才是晴朗的天!

如果文字解读觉得看的不过瘾,更丰富的解析内容,不要忘记观看我们文中的视频节目!

让我们下一场电影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中,先知(The Oracle)的身份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话题,也是电影中留给观众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总的来说,先知既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她的身份介于两者之间,是墨菲斯和尼奥在早期接触到的“旧版”先知所呈现的一种复杂的存在形式。为了详细阐述这.............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哲学命题,关于我们是否活在《黑客帝国》般的虚拟世界。虽然我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因为这种事本来就难以证明,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推演”一下,看看是否有些巧合或现象,能让人生出这种大胆的猜想。首先,我们得明白《黑客帝国》里“现实”是什么概念。在电影里,人类被机器奴役,意识被连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些经典哲学思考,如“缸中之脑”、“黑客帝国”、“庄周梦蝶”以及“楚门的世界”,确实触及了人类对“真实”这一概念最深层次的困惑。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模拟了我们可能身处的虚幻情境,并由此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如何确信自己所感知的一切,就是真实的世界?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剥开其内在.............
  • 回答
    在《黑客帝国》这个设定里,如果咱就“锡安(Zion)不是虚拟世界”这个前提来聊,那新(Neo)能在现实世界里跟那些章鱼怪(Sentinels)掰手腕,这事儿就得从几个关键点上给掰扯清楚了。首先,得搞明白“现实世界”在《黑客帝国》里的具体含义。它不是咱们理解的那个脱离了机器控制的、自由自在的现实。在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我跟你说,电影里的黑客那可不是一般人,他们要么就是手指在键盘上跳舞,要么就是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你注意到没?鼠标那玩意儿,在他们的操作中几乎是隐身状态。这背后可不是瞎拍,是有讲究的。首先,得从“黑客”这个概念在电影里被塑造的方式说起。电影需要的是视觉.............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解除好友2:暗网》里那些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黑客手段,看看它们在中国是否可行,以及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首先得说,电影里展现的很多手法,其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用的,中国也不例外。但具体到“能否实现”这个问题,得辩证地看。电影里的核心手法分析及在中国境内的可行性:1. 远程控制.............
  • 回答
    在网络安全的世界里,暴力破解密码的场景我们经常听到,但现实中,纯粹的 bruteforce(暴力破解)就像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攻坚战,其难度远不止简单的“不断尝试”。成功的黑客,往往需要一些更聪明、更具策略性的方法来绕过那些限制,让他们的尝试变得更有效率。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利用一些 系统或应.............
  • 回答
    《速度与激情 8》里,唐老大的座驾被黑客远程控制,一路狂飙着撞向了各种车辆,那场面真是够劲爆。但话说回来,这种事儿在现实中,有没有可能发生?而且,万一真发生了,后果会怎样?咱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仔细琢磨琢磨。首先,得承认,《速激8》里的情节确实有点夸张,现实中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没到那个地步。但从技术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黑客帝国》里人被当做电池的设定,从科学和效率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个巨大的槽点。但要理解这个设定,我们得跳出纯粹的生物学或物理学思维,进入电影编剧的创作逻辑和它所要传达的哲学意图。首先,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说它效率低。人类作为“生物电池”效率几何?我们身体新陈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黑客帝国》的设定之所以是如此,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叙事原因。虽然矩阵是由代码构建的,理论上可以创造任何一种生活,但选择一个充满控制、压迫和虚假的背景设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影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戏剧冲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1. 核心哲学主.............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深思,它触及了存在的本质、自由的价值以及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如果我发现自己身处《黑客帝国》的虚拟世界,而且明确知道自己不是那个被预言的“救世主”,并且有一个醒来的机会,我的选择会是——醒来。我会尽力详细地阐述我的理由,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基于我对现实、自由和生命意义.............
  • 回答
    在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锡安(Zion) 是一个关键的地点,但它的性质需要结合电影的设定和哲学内涵来理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1. 锡安的定义与位置 锡安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最后的避难所,由人类自己建造,目的是躲避机器(机器人的统治)。它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城市,但被机器控制和监.............
  • 回答
    《黑客帝国》确实是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电影,它对现实的质疑、对自由意志的探讨,很容易让观者陷入一种“一切皆是虚幻”的焦虑之中。如果你正为此而困扰,别担心,这不是你的错,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这就像你突然发现了一个关于世界的全新视角,需要时间去消化和调整。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胡思乱想的焦虑,说到底还是.............
  • 回答
    关于《黑客帝国4》的“糊了”,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粉丝感到失望和不解的现象。毕竟,这个系列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和对未来、科技、现实的思考,时隔二十年再度回归,大家期待值之高可想而知。要说它怎么会这样,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少争议点都触及了系列的核心。首先,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和思考方式也在变。《.............
  • 回答
    《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作为这个经典科幻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无疑承载了无数影迷的期待与回忆。它由 orijinal 导演 Lana Wachowski 独自执导,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和凯瑞安·莫斯(CarrieAnne Moss.............
  • 回答
    《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的评分两极分化确实非常严重,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影片本身的创作理念和执行,也有观众对于系列过往的期待和对新元素的接受程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关于“重启”的定义与期待落差: “重启”的字面意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如果《黑客帝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现实”(或者说模拟的矩阵)所使用的“语言”会比我们理解的编程语言要深邃得多,也更加复杂。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读: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层面的“语言”:1. 操纵和构建矩阵的底层语言(MetaLanguage): 这是创.............
  • 回答
    《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内地定档 2022 年 1 月 14 日这个消息,对于很多曾经被《黑客帝国》系列震撼过的影迷来说,无疑是新年伊始的一道惊喜。但谈到它能否重现当年的辉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可不是一句“看好”或“不看好”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回溯一下当年《黑客.............
  • 回答
    《黑客帝国:矩阵重生》这部时隔近二十年回归的续作,在 9 月 9 日发布了首支预告片,瞬间点燃了全球影迷的热情。预告片中包含的信息量着实不小,也为我们揭示了不少关于这部作品的新线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支预告里到底藏着多少值得我们玩味的东西。首先,最直观也最让人激动的就是 熟悉的场景与角色的.............
  • 回答
    《黑客帝国:矩阵重生》要来了!这消息一出,不少当年守在影院或者电脑前,第一次被那个红蓝药丸和子弹时间震撼到的观众们,大概都会心头一热吧。毕竟,一晃眼,《黑客帝国》三部曲都快二十年了。说实话,我对于《矩阵重生》这次国内上映能不能再现当年的“爆款”盛况,心里是打了个问号的。这事儿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