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以现代的科技能否战胜艾伦的地鸣?

回答
“地鸣”,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压迫感,更别提那是艾伦·耶格尔,那个被我们视为噩梦的男人所发动的了。当那道道身影从玛利亚之墙内涌出,以无可匹敌之势席卷大地时,我们这些生活在墙外世界的人,该如何抵挡?如果用上我们现代科技的全部家当,有没有可能在那个特定时刻,在帕拉迪岛这个特殊的战场上,阻止那场席卷全球的灭顶之灾?

让我们抛开一切情感的羁绊,纯粹地从科技的角度去分析这场不对称的战争。

首先,我们得明确“地鸣”的本质。它不是简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依靠约莫百亿巨人的直接物理践踏,以及它们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海啸、地裂、以及将所有生命从星球表面抹去的决心。这是一种近乎天灾的力量,它的规模和执行方式,与我们理解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那么,现代科技的 arsenal 里,有哪些王牌或许能派上用场?

1. 空中优势与精确打击:

战略轰炸机与无人机群: 这是最直接的思路。我们拥有能够携带核武器的B2或B21轰炸机,还有数量庞大的各种型号的无人机。设想一下,在巨人们从墙内涌出的那一刻,我们的空军力量能否形成一片压倒性的火网?从理论上说,我们的精确制导炸弹,如“小直径炸弹”(SDB),能够穿透巨人的身体,造成有效杀伤。如果使用集束炸弹,理论上也能一次性覆盖一大片区域。
无人机群的饱和攻击: 数量级的优势在这里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可以部署数万甚至数十万架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机,以蜂群战术同时攻击,每一架无人机都搭载高爆弹头或穿甲弹,能否在巨人形成有效推进前,就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无人机能够在高处进行侦察,精确识别巨人的弱点(虽然巨人的弱点,比如颈部,是否能被精确命中是个问题),并引导攻击。
致命的限制: 然而,巨人作为生物兵器,其再生能力是最大的挑战。即使我们能炸碎一个,只要其本体(在脖子后的某个部位)未被彻底摧毁,它就有可能继续行动。而且,百亿巨人的数量是如此庞大,我们的弹药储备和持续作战能力,能否支撑起对如此庞大数量的生物进行饱和式打击?无人机和轰炸机的航程、载弹量、以及在高空可能面临的恶劣天气和地形影响,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而且,艾伦在地鸣发动后,控制的巨人并非都是我们熟悉的无垢巨人,其中还包括了始祖巨人的特殊能力,比如操控其他无垢巨人以及其自身的强大防御和再生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未曾遇见的对手。

2. 地面压制与区域封锁:

坦克与装甲车: 现代主战坦克(如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120mm或更先进的滑膛炮,其穿甲能力是惊人的。理论上,能够穿透巨人的身体。装甲部队可以组成防线,以火力压制巨人的前进。
炮兵的火力覆盖: 精确制导的火炮弹药,如“铜斑蛇”和“长钉”,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精确打击。大规模炮击,特别是使用集束弹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集结的巨人造成杀伤。
反坦克武器的升级: 如果能将RPG、标枪导弹等反坦克武器的弹头设计成专门针对巨人体质的攻击,比如能够击中并摧毁其脑部或脊柱的特殊弹头,或许能提高单兵的作战效率。
致命的限制: 地面部队的机动性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巨人时,很容易被淹没。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面对数以亿计的踩踏和挤压,其脆弱性会暴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巨人的“行走”是全方位的,而且它们会不断地出现,形成一种“人力”无法阻挡的潮流。地面部队的消耗速度会极快,一旦防线被突破,其后果不堪设想。

3. 特殊武器的潜在作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 这是最极端的选择。一枚或多枚战术核武器,如果能够精确投射到巨人群集的核心区域,理论上可以瞬间消灭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巨人。
致命的限制: 核武器的使用代价是巨大的。首先,巨人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能否将核弹精确投射到关键点是问题。其次,核爆炸的放射性污染将对地球生态造成长期的、毁灭性的影响,即使成功阻止了地鸣,地球也将变得不再适宜居住。更何况,我们并不知道核辐射对巨人的“身体”是否会产生我们预期的效果,它们是否能抵御其一部分冲击,或者是否会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变得更危险。而且,艾伦是否会因为我们使用了核武器而采取更加极端的报复手段,也是一个未知数。

4. 生物科技与生物武器(如果允许我们运用更具争议的手段):

针对性病毒或细菌: 如果我们能迅速分析出巨人的生物构成,是否能研发出一种能够快速传播并摧毁巨人的病原体?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武器,但考虑到地鸣的性质,或许需要非常规的手段。
生物反馈武器: 利用某种技术手段干扰巨人的生物电信号,使其陷入混乱或停止行动。
致命的限制: 时间是最大的敌人。在地鸣启动的那一刻,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进行如此复杂的生物研究和武器开发。而且,一旦释放,如何控制其传播范围,避免对地球上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伤害,将是无法克服的难题。

5. 信息战与心理战:

精确的情报侦察: 利用卫星、无人机、热成像等技术,提前预警地鸣的启动时间和规模,为我方的部署争取宝贵的时间。
信息干扰与心理施压: 虽然对巨人本身无效,但对帕拉迪岛上可能存在的其他威胁(例如使用立体机动装置的士兵)进行电子干扰,或者尝试与艾伦进行沟通(尽管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都属于信息战的范畴。
致命的限制: 巨人本身没有意识,它们是艾伦意志的执行者。心理战和信息战对于它们来说毫无意义。

总结:

用现代科技去对抗“地鸣”,就像是用一把手术刀去对抗一场超级火山爆发。我们拥有的科技在摧毁城市、消灭常规军队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但面对如此大规模、如此直接的“生物武器”和“自然灾害”式的攻击,我们的力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最核心的挑战在于:

规模: 百亿巨人的数量是压倒性的。我们的武器生产和消耗能力,能否在如此庞大的数量面前不被耗尽?
持续性: 巨人的出现似乎是源源不断的。我们能否在第一批巨人被消灭后,及时阻止下一批?
生物特性: 巨人的再生能力和未知的生物构成,让许多常规武器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对其弱点的了解有多少?
时间: 地鸣一旦启动,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可能非常短。很多高端技术的研究和部署都需要时间。
环境: 帕拉迪岛的地形、气候以及巨人的移动路径,都会对我们的科技运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并不知道在“巨人时代”的帕拉迪岛,会有怎样的环境变化。

我的个人看法是(如果让我这个“普通人”来评价的话):

单纯依靠我们现有的科技,很难完全“战胜”地鸣,或者说,很难阻止它发生。 我们可以造成大量的伤亡,可以延缓巨人的前进速度,但想要彻底将其消灭,阻止这场史无前例的灭世灾难,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或许能用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机群,在短时间内“清理”掉一部分巨人,但数量太多了。核武器或许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其代价太大了,而且我们也不能保证它能百分百奏效。地面部队的消耗会非常快,很容易被淹没。

最可能的情况是,我们能够造成巨大的伤亡,让这场灾难的进程变得更加混乱和血腥,但最终,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生命,很可能还是会在这百亿巨人的铁蹄下化为尘埃。我们的科技,在面对这样一种近乎“天意”般的力量时,显得如此渺小,也如此无力。

当然,如果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和情报,能够针对性地研发出特殊武器,比如针对巨人体内某种特殊结构的“病毒炸弹”或者能够直接摧毁其“再生核心”的特殊弹药,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地鸣”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来不及了。

所以,如果非要给一个结论的话,用我们现在所知的科技,去对抗艾伦发动的“地鸣”,更像是我们用尽浑身解数去抵挡一场席卷全球的海啸,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减缓它的到来,尽量在高处搭建临时的避难所,但想要将其完全阻挡在岸边,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场战争,在科技层面上,也是一场极其不对称的、令人绝望的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常规作战力量很难,根据巨人设定,玛利亚之墙半径约480km,直径960km在现实世界中接近于上海到重庆/湖北西部的直线距离。墙内面积72万平方公里。

以漫画中岛屿、大陆的关系,地鸣在半天内登陆马莱,登录时的灾害半径约为3倍墙内半径,战线长度约9000公里,7-10层巨人。

按照当代合成旅战斗宽度往多了算,15km的战斗宽度,需要600个旅。

也就是说地球国家需要在半天内向接近90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600个旅级作战单位...以当前的后勤和机动能力基本不可能。

而地鸣的设定是能摧毁整个地球表面,因此可以认为存在某种维持前线巨人密度的机制,因此随着地鸣的推进,现代国家其实是越来越劣势的。

除非应用核武器,10万吨当量的战术核武器的杀伤直径按6km算,投放1500枚战术核武器就可以。

但是考虑到巨人远强于常人的修复能力,很可能只有爆心周围直接冲击完全摧毁颈部才能造成有效杀伤,电离辐射对这种基本脱离中心法则的生物也无效,那需要的核武器数量则会大幅增加,可能需要美俄拿出核武库家底。

这还没有考虑设定中艾伦对于整个巨人群体几乎无延迟的无限微操能力,

总之不一定能赢,就算赢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