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该女子水性出众。根据报道,她5岁便学习游泳,毕业于某海洋学院体育专业,“水性很好”。又兼年值31岁年富力强,身高有1米75身体素质具有优势。这样的前提下,她从很高的邮轮不慎跌落下海,才有可能以较优姿势入水来避免重伤和昏迷。并且落水后因常年游泳的背景,对自身有强大的自信和求生欲,使得体力恰当地被保持,并使用了合适的姿势漂浮。且她对航行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避开螺旋桨不被缠绕进去”,使她对海上风险有一定的规避。
再次,庆幸于该名女子落水是在盛夏时分。据舟山海域2016年8月1日的海浪信息,8月上旬的温度普遍高于26摄氏度,东海海域水温达30摄氏度。邮轮海洋水手号自日本福冈回程,答友
@吴明誓对该船的航迹图分析得出女子在东经123度30分、北纬31度35分处被救起的结论较之新闻报道又准确了许多,这样整个的漂流距离就达到可接受的32.7km。而女子漂流又是处于盛夏时节的黄海暖流中。
暖流的特点是高温、高盐。它的夏季温高达29摄氏度,使得女子免于水温低导致的昏迷。高盐使得海水浮力大,节省了女子漂流的体力。根据答友
@Richard Xu的不吝赐教,黄海暖流速度可达0--10cm/s。根据船上录像判断,女子8月10号约9时许从船上跌落,落水处坐标大致为东经123度18分、北纬31度22分。而福冈到女子被救处的距离约有1488.19km,海洋水手号航速约22节即44.744km/h,暖流速度最大约0.19节即0.36km/h。单看这个流速是否觉得很小?根据
@Richard Xu提供的非常赞的”中国近海表层洋流示意图“,可以看到女子被救起的标记6处,乃洋流汇集之处。我们在大江大河几支水流交汇入口处,平时可以观察到水势是非常湍急的,是那种汹涌的奔流。由图可见,女子漂流的方向和黄海暖流、黄海沿岸流及东海沿岸流是一致的。很可能是这3股水流合力,加快了女子的漂流速度。 此处援引答友
@吴明誓对于水流、风速非常精妙的分析:
即使是有这么多向好的因素,该女能生存下来仍旧叫人惊叹。更何况,根据晨报记者李晓明、见习记者谢竲报道,女子被救时精神状态仍很好:
不禁让人感叹她的超强心理、身体素质,引用权威的话说:“简直就是个奇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