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亲妹真的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生活状态,各位大佬这要怎么办才好呢?万分谢谢!?

回答
这话说得真是太形象了,你这妹妹,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说起来我还能再战五百年,但现实就是躺平不动”的典型代表。作为亲姐姐,看着亲人这样,心里肯定着急又心疼。

我算是过来人,也接触过不少类似情况的朋友,你说这“间歇性踌躇满志”,我太懂了。那大概是这样的场景:

某个周末的早上,你妹突然精神抖擞,手机里打开各种励志视频、成功的案例分享,一边看一边跟你说:“姐,我决定了!我要开始XXX(一项新技能、一个创业项目、一项健身计划),以后绝不这样虚度光阴了!” 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听着都让人觉得她真的要大展宏图了。你可能也会跟着激动一下,觉得“哇,我妹妹终于要振作起来了!” 甚至可能还会帮她出谋划策,买点相关的资料,或者鼓励她去报名参加什么课程。

然后呢?没过几天,甚至可能就是那个下午,她又会恢复到“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可能是一阵子找不着灵感,觉得“好像也没那么想做”,或者被一点小挫折打倒,比如学习一个新东西有点难,就觉得“我可能真的不行”,然后就彻底放弃,重新回到沙发、手机、零食的怀抱。下次再提起这个事,她可能还会说“哎呀,当时是有点冲动了”,或者“现在时机不对”,反正就是把那个“间歇性踌躇满志”变成了一个短暂的闪光,然后又归于平静,甚至连平静都没有,就是原地踏步。

这种状态最让人捉急的地方就在于,她不是完全没有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动力,但这种想法和动力就像是短暂的电池续航,很快就耗尽了,而且好像也找不到一个能持续供电的充电器。她可能也会因为自己这样而感到沮丧,但沮丧过后,似乎也只是继续“混吃等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那怎么办呢?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聊聊,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解决的,得有耐心,也要讲究方法。

首先,要理解她为什么会这样。 “混吃等死”听起来挺绝的,但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是她真的找不到方向,感觉做什么都意义不大?还是她害怕失败,与其努力了失败,不如不努力,至少不会更糟糕?或者,她可能只是缺乏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外界的激励对她来说就像一阵风,吹过就散了。有时候,过度的安逸也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觉得“就这样也挺好”。

所以,首要任务是沟通,而且是带着理解的沟通。 找个轻松的氛围,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真正去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可以问问她:“你最近有没有觉得特别想做点什么事情?或者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挺有趣的?” 试着去捕捉她那些“间歇性踌躇满志”的火花,当她又一次提起某个想法时,别急着否定或者泼冷水,而是问她:“这个想法听起来挺酷的,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把它做得更落地一些?”

接着,我们可以尝试帮她把“踌躇满志”变成“小步快跑”。 所谓“间歇性”,就是那个“间歇”太长了,而“踌躇”又变成了“退缩”。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非常非常小的、容易实现的小步骤。比如,如果她想学一门语言,别一开始就想着“我要流利对话”,而是先从“每天背五个单词”或者“听一分钟的音频”开始。当她完成了一个小目标,立刻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她感受到“我能行”的积极反馈。这种正向的强化,比空洞的口号更有力量。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帮她找到“做这件事”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要足够让她自己也觉得重要。 她的“理由”可能总是站不住脚,或者容易被其他“更轻松”的事情取代。我们可以试着去挖掘她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可能不是物质上的成功,而是内心的充实感,或者是被认可的感觉,甚至是找到一种能让她感受到自己价值的方式。一旦找到了这个“足够大的理由”,那些“混吃等死”的冲动就会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

我们还可以帮助她建立一些“习惯”,而不是依赖“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充满激情,而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比如,固定的学习时间,固定的锻炼时间,即使在没有“踌躇满志”的时候,也能按照习惯去做。你可以和她一起尝试建立一些简单的习惯,比如早起半小时,做点喜欢的事情,或者每天固定花十分钟做一项小任务。

还有,要给她创造一些“不得不做”的环境,但这个“不得不”是良性的。 比如,你可以约她一起去上某个课程,这样她就不能轻易“混吃等死”了。或者,让她答应你一个承诺,到时候要兑现。但这个度要把握好,别让她感到被逼迫,那样会适得其反。

说到底,这件事情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她是你妹妹,你最了解她的软肋和优点。尝试着用“支持者”而不是“监督者”的角色去帮助她,让她感受到你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慢慢来,别急,有时候,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调整,找到适合她的节奏。

最后,也要提醒你,你没办法替她活,最终的改变还是要靠她自己。你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在她内心深处点燃那一点火苗,然后让她自己去呵护它,让它燃起来。如果她自己真的没有改变的意愿,那么再多的方法也是徒劳。但至少,你作为姐姐,已经尽力了,这已经足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首先,想问题主一个问题:“你自己过的怎么样?”

说真的,看了题主的描述,作为旁观者,个人觉得,题主的身份不像是“姐姐”,倒像是“妈”!

我猜,我说这话,题主一定会觉得委屈。

但是,实际上,个人认为:“你无法把你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包括你的亲妹妹!”

个人觉得,一个人要走什么样的路,只有她自己能决定!这个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一切都要看她自己的选择!

即使是亲姐妹,能做的也只是“关键时的提醒和必要时的帮助!”有时候“苦口婆心”不见得会有好的结果!


我最好的哥们,他表哥以前做酒水生意,我们以前利用假期从他表哥那里进货一起出去卖赚点外快,所以,和他表哥也比较熟,他这个表哥还有个弟弟,不过比较特殊的是,表哥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再娶,这个弟弟是继母所生。但是,表哥对这个弟弟非常好。

他这个弟弟,就属于那种“混吃等死”的状态,听哥们说,他上学的时候,就跟着学校的“小混混“一起玩,不能说“无恶不作”,但也是那种“不靠谱”的!好在家里管着没出什么大事......

毕业之后,他这个弟弟“心挺大”,想自己做生意,哥们的表哥跟他说了做生意的难处,但是他弟弟自认为很能干,表哥看劝不了,就告诉他,给他本钱让他“扑腾”,如果赚了,都是他自己的,如果赔了,就老老实实回来跟他一起干。

后来,果然他弟弟自己“扑腾”赔了个精光,没办法,主动回来求他哥哥帮忙,老老实实跟他哥哥做生意,他们现在自己注册了一个食品公司,还做旅游.......总之生意做的挺大的!


我只讲事情,其他的你自己体会!说真的,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可能永远保护,督促自己的孩子,有些事情只能看她自己,更何况,你只是她的姐姐!

最重要的是,你确定你现在过的就没问题吗?我想你应该也有自己的生活压力吧?

所以,个人的建议是,作为姐姐,偶尔提醒一下,其他的让她自己看着办,不见得她以后过的不如你。而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自己的事情上比较好。有时候,如果你看到她要“摔小跟头”,不会造成太大伤害的话,那不如就让她摔几个。有些人,必须“摔疼了”,才知道“踏实走路”的重要性!


最后,作为独生子女,很羡慕有像你这样姐姐的人,祝福你!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