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中的医疗市场化:
放开从医人员的薪资等级提高待遇,把疑难杂症从公立医院切割减少财政冗余,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现实中的医疗市场化:
小医院割包皮买一根送一根,包生男孩不灵退款,中不溜的医院免费检查眉头紧锁推荐保健品,大医院稍微有点毛病直接上纯进口petCT辐射剂量拉满,蔡司眼力建两万的人工晶体恨不得给屁眼也植入一个。
事实上公立医疗很多地方也没好到哪去,你就是指名道姓不要开中药人家大夫还是能开很贵没有卵用的西药,你连名字都看不懂。毕竟药代能活到今天,可不单是因为肤白貌美腿长会舔,还是有原因的。
但好的私立医院我也见过,好的公立医院和认真负责的一线大夫简直不要太多,还是要用一个平和的眼光去看待整个医疗行业,包括服务好收费贵的私立医院,这玩意儿江浙地带的确有需求。
医护人员素质上下限差距最小的是宠物医院。
宠物可没有医保,买一台核磁给猫猫狗狗做比给人做赚多了,今天遇见的深圳那边同事讲的,说真的我也是开了眼了
在知乎上,只有医生站出来揭露医疗黑幕才不会被说是闹。
可惜介绍艾大夫去看病的关系好的三甲医院退休医生也供职爱尔眼科。
天眼妹看了艾芬医生的爆料,赶脚大受震撼0-0,据艾芬医生的微博显示,爱尔眼科的贿赂手段中,不仅仅是给医生“好处费”,同时还会拉拢地方官员作为保护伞。
行贿方式就是通过送或买爱尔新建医院的合伙人期权股份,给相关领导的家属和指定的人头,确保领导会为其保驾护航,直到两三年后医院回本盈利,再被爱尔集团收购,溢价收,这样就能完成整个利益链的输送。
艾芬医生还爆料称,负责送合伙人期权股份的公司,名称都有迹可循。凡是名字中有“城市+视线医疗产业投资中心”的公司,合伙人中除了爱尔眼科的自己人之外,就是政府机关部门某些要职岗位领导的指定人。
天眼妹尝试利用这个组合搜索了一下,果然发现了不少类似的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都是有限合伙企业,虽说名称都很相似,但天眼妹发现这些合伙企业的股东中,的确很少出现同一个人任职多家合伙企业的情况。
这些企业往往都会投资一家或多家爱尔眼科的医院,天眼妹点进去看了下,这些被投资的爱尔眼科医院,股东中除了有合伙企业之外,还会有爱尔眼科上市的母公司——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这些合伙企业的用途究竟是不是为了贿赂某些人,天眼妹觉得也不好说。
在查询爱尔眼科年报的时候,天眼妹发现,爱尔眼科本身也有员工激励政策,其中也有通过合伙人计划和省会医院合伙人计划的方式激励员工。
究竟这些企业是为了贿赂,还是为了激励,恐怕只有调查了才会知道了…
对了,天眼妹还注意到,爱尔眼科的股票是不少基金经理青睐的对象。仅在爱尔眼科的十大股东中,天眼妹就发现了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咳咳,手持这些基金的小伙伴们,最…最近还好咩?
1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医生艾芬在其微博上晒出了“爱尔手术回扣明细“。明细显示,江苏省宿迁市多个县市区的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拿了爱尔眼科的回扣,金额从70余元至2000余元不等,总金额为78万余元。
艾芬贴出爱尔眼科疑似三份好处费流水是否存在行贿?
宿迁爱尔眼科医院一名高管,其回应称,所谓的回扣在医院就是转介费,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很多医院的医生之间都存在。
请问:哪法那规允许公职人员可以转介绍拿回扣?更恐怖的是,爱尔的高管把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有多少不该做手术的患者,因为相关人员在利益驱动下,诱骗患者做了绝不该做的高价手术和治疗?
破年线,28元见!
事件回顾
躲过病毒,却没躲过视网膜脱落 2020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知名抗疫医生艾芬通过社交平台及媒体自述,自己半年前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右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视力未见好转,10月在自己就职的医院检查后得知右眼视网膜脱落,近乎失明,复盘后认为爱尔眼科违背医学诊疗流程。
“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们都可以这样做,如果是老百姓就更可能被骗。如果我不出来说话,更没有人出来说话了。”
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再见2020》中提到——
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最让我难受的是,因为这个疾病不能用力,以后都不能抱二宝了。
艾芬微博图片
抗疫女医生术后近乎失明
“我是个医生,从没想过当医闹。我只是希望能够以亲身经历来曝光爱尔医院在诊疗过程之中的不规范行为……”
新年第一天,46岁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通过其微博账号@急诊向日葵艾芬 这样写道。
据艾芬自述,2020年5月份,她感到自己的视力明显下降,起初以为是戴面屏护目镜引起的。
当时,由于她所供职医院的诊疗业务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经一个关系比较好的三甲医院退休眼科医生建议,她选择到这位医生目前任职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检查之后,院方称她右眼患上了白内障,建议她换多焦晶体,并推荐副院长王勇实施手术。
5月下旬,艾芬接受手术,摘除了右眼晶体,植入了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体,手术大约花费2.9万元。
由于术后未见视力好转,2020年6月初,艾芬前往爱尔眼科医院复诊,主刀医生王勇告诉她说,这属于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
10月,她在自己就职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检查,结果显示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视),近乎失明。这说明右眼眼底严重变性。
对未按流程检查眼底表示质疑
在凭诊疗单咨询多名眼科医生后,她认识到,按照常规流程,做晶体置换手术之前就该检查眼底,如果早发现、早用激光治疗,情况可能不至于如此。艾芬也认为爱尔眼科是“为了赚钱”,不必要地摘除了自己原本几近正常的晶体。
艾芬治疗后照片
不久前,艾芬向王勇索要手术前的晶体照片,对方发来一张白内障病变很严重的照片,这让艾芬感觉“明显是弄虚作假”。她在个人微博写道:“我6月初复诊时在他的电脑上亲眼看过,白内障程度非常轻……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们都可以这样做,如果是老百姓就更可能被骗。如果我不出来说话,更没有人出来说话了。”这是她决定曝光此事的原因。
艾芬说,右眼近乎失明之后,她目前只能停诊在家;最让她难受的是,因为这个疾病不能用力,作为母亲不能再抱刚满2岁的孩子,让她觉得“生活瓦解了”。
爱尔眼科否认有弄虚作假
事件发酵后,2020年12月31日晚21时20分,武汉爱尔眼科医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艾芬反映的情况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这一事件的诊疗全流程开展了自查。经核实,艾芬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有手术适应症,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
院方指出,艾芬自主提供的三甲医院术前B超和OCT检查结果,均显示眼底视网膜平复;爱尔眼科医院于2020年5月24日术前眼底检查结果也显示其眼底视网膜平复,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周边部分被白内障遮挡,与术前艾芬提供的其他眼底影像学检查相符合,有白内障手术指征。术后复诊结果显示,艾芬视力较术前明显提升,眼底视网膜平复。
同时,医院否认了艾芬所述的“明显是弄虚作假”的情况。上述声明称:“经核查,我院不存在对患者病历和检查资料进行篡改和调换的情况,我们愿意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的医疗流程和各项诊疗环节进行核查监督。”院方邀请艾芬回来复查,“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愿意继续为患者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协助其开展后续治疗。”
然而艾芬对此声明并不认同。
2021年1月1日下午,她在个人微博回应:“1.不是自行提供的术前B超和OCT结果,是根据爱尔的要求在我院做的。2.这两个检查有没有异常和眼底视网膜平复不是一个概念;3.我的白内障病变程度很轻,根本遮盖不了视网膜周边。4.希望爱尔医院公布我的正确的术前白内障照片。”艾芬还表示,“希望爱尔有一个诚实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私下想找我‘聊聊’。”
公司方表示已成立调查组
1月2日上午,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针对此事首度发声。其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集团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于2021年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工作组将本着对患者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核实。集团对艾芬女士所述病痛表示关心和同情,并愿意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艾芬仍对右眼复明抱有期望。她说:“希望我的眼睛以后还能正常地从事医疗工作,因为医疗过程的很多仪器设备操作文书都需要用眼。如果国家需要,我还要戴上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冲上一线。”
因为和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武汉武汉抗疫女战士艾芬成为爱尔眼科的梦魇,艾芬微博贴出爱尔眼科行贿医生流水,揭开了爱尔眼科模式的一页,也揭开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一页。
不过,我们无法证实艾芬披露的表格里面的一一对应的医生行贿是否真实,希望有关部门介入一一核对,给公众一个交代。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也应该发布公告给超过27万的股东一个说法。
爱尔眼科贿赂国家公职人员姓名(单位)、电话号码、转帐发生日期、转账金额、开户行、卡号、呈签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手术费······
爱尔眼科的投资者已经瑟瑟发抖了,他们很想知道这个名单是否属实。
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的股价在2021年2月18日升至92.69元,也是历史最高价,之后就一路震荡走低,前天最低到38.38元,创出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
公开交易数据显示,2022年1月7日,爱尔眼科被深股通减持65.97万股,已连续3日被深股通减持,共计363.8万股,最新持股量为3.45亿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6.38%。
爱尔眼科近五日持股量数据
上市以来,爱尔眼科的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60倍(前复权),是沪深两市的一个长牛股。不过,爱尔眼科股价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通过并购投资,持续扩大医院规模,进而带来业绩增长。
据公司2009年披露的招股书,公司当时在全国12个省份设立了19家连锁眼科医院,2008年的门诊量累计为63.11万人次,手术量为6.64万例。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境内医院155家,门诊部107家,半年内实现门诊量479.04万人次,手术量40.54万例。
爱尔眼科扩张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并购基金先进行体外培养,等到医院运营成熟后,再收购进入上市公司体内。
正是这种投资模式,爱尔眼科既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扩张,又降低了投资风险压力。
不过,并购基金模式下,爱尔眼科往往采用高溢价收购医院项目获取收益,也导致投资者质疑是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从旗下眼科医院数量及其地理分布上来说,爱尔眼科医院数量高达155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一二三线城市,在民营上市眼科医院里一马当先。但从研发占比,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是,2018年—2021年9月,爱尔眼科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1.22%、1.53%、1.38%、1.36%。可以看出,这家眼科医院集团研发占比近几年始终不高。似乎也证实了一个观点:爱尔眼科目前更多地是一种数量上规模上的领先,并没有构成技术上的高门槛,因此,也没有形成真正的护城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