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单趋势跟踪在国内期货品种的盈亏分布怎么样?

回答
在国内期货市场,简单趋势跟踪策略的盈亏分布,说实话,呈现出一种相当鲜明的“二八”或者“三七”现象,而且非常稳定。绝大多数交易者,大概七八成吧,长期下来往往是亏损的,或者盈利非常微薄,难以覆盖交易成本。而剩下那两三成,尤其是少数顶尖的交易员,则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回报,甚至实现财富的几何级增长。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但要深入理解,就需要拆解开来看。

一、 为什么大多数人亏损?

1. 认知偏差与人性弱点: 这是最根本的。
过度交易: 很多人把趋势跟踪当成一种“活跃”的策略,看到一点点苗头就想进场,哪怕是假突破或者短暂的回调。结果就是在噪音中频繁止损,手续费和滑点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
情绪化交易: 趋势来了,害怕踏空,追涨杀跌;趋势回调,担心利润回吐,过早离场。一旦止损,又急于回本,不顾规则地加仓或者开反方向单。这些都是亏损的温床。
贪婪与恐惧的陷阱: 盈利时,想赚更多,不设置止盈,结果利润回吐;亏损时,心存侥幸,不及时止损,导致亏损扩大。趋势跟踪策略强调的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但人性恰恰相反。
对“简单”的误解: “简单趋势跟踪”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其核心逻辑易于理解(比如突破均线、突破震荡区间)。但“简单”不等于“容易赚钱”。背后需要严格的纪律、耐心和对市场波动的深刻理解,这恰恰是大多数人缺乏的。

2. 策略执行的困难:
信号的滞后性: 很多趋势跟踪的信号,比如均线穿越,本身就带有滞后性。当信号出现时,市场可能已经走出一大段。如果等待更可靠的信号,又可能错过大部分行情。
假突破和震荡市的考验: 国内期货市场,尤其是某些品种,震荡行情占比不低。在震荡市里,趋势跟踪策略会频繁触发止损。很多交易者难以区分真正的趋势启动和假突破,导致在震荡市中“滑铁卢”。
品种选择的局限: 并非所有国内期货品种都适合简单的趋势跟踪。一些波动性较小、趋势性不明显的品种,或者受消息面影响剧烈、突然性变盘的品种,用简单的趋势跟踪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些上市时间不长、缺乏历史数据检验的品种,或者某些周期性较弱的商品。
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的缺失: 这是另一个致命伤。即使策略本身有盈利能力,但如果仓位过重,一次止损就可能损失大部分本金,需要很多次盈利才能弥补。反之,如果仓位太轻,即使趋势判断正确,但盈利的绝对金额也可能不足以覆盖交易成本和心理预期。

3. 交易成本的侵蚀:
手续费: 国内期货交易的手续费是固定的比例加一个滑点(虽然滑点在多数时候是积极的),频繁的交易、小幅度的止损止盈都会被手续费不断蚕食利润。
点差/隔夜费: 虽然期货不像外汇那样有明显的隔夜费,但一些合约的买卖价差(点差)也是潜在成本。

二、 少数盈利者的秘诀

为什么那少数人能成功呢?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可复制的原则之上:

1. 严格的纪律和耐心:
遵守交易规则: 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不会因为情绪而随意改变交易计划。该止损就止损,该止盈就止盈,从不幻想。
等待最佳时机: 他们不会频繁交易,而是耐心等待符合自己策略的、经过验证的信号出现。他们深知“不交易也是一种交易”。
接受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 他们明白,亏损是趋势跟踪策略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控制亏损的幅度,而不是追求每一笔交易都盈利。

2. 完善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固定止损: 每笔交易都设定明确的止损点,且根据账户总资金比例来计算仓位大小,确保单笔亏损不超过总资金的某个固定百分比(例如1%2%)。
止盈策略多样化: 除了止损,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止盈方法,比如追踪止损(Trailing Stop),让利润最大化,或者在趋势减弱的信号出现时适时离场。
仓位动态调整: 随着交易的进行和账户资金的变化,他们会动态调整仓位,在趋势明显时适当放大仓位,在震荡或不确定时期减小仓位。

3. 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策略优化: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周期: 他们会根据市场的特性选择适合趋势跟踪的品种(例如一些有色金属、农产品在某些阶段趋势性较好),并结合不同的交易周期(日线、周线甚至更长)。
多指标组合或条件筛选: 简单的趋势跟踪可能只是基于单一指标,而成功的交易者可能会结合多个指标(如MACD、RSI、布林带)来确认趋势的可靠性,或者设置过滤条件来排除震荡行情中的假信号。
对特定品种的“偏好”和经验: 长期交易某些品种,会积累对该品种波动模式、节奏的理解,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入场和出场点。
回测与实盘结合: 他们会通过历史数据对策略进行严格回测,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再小资金实盘测试,根据实盘反馈不断优化参数和规则。

4. 持续学习与反思:
复盘交易日志: 记录每一笔交易的理由、过程和结果,并定期复盘,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习理论知识: 不断学习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市场心理学等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简单趋势跟踪在国内期货品种的盈亏分布图景大概是这样:

盈利曲线: 大多数人的盈利曲线是锯齿状的,长时间在低位徘徊,偶尔有小幅盈利,但很快就被随后的亏损抹平。最终结果可能是亏损,或者微利。而少数人的盈利曲线则呈现出比较平滑的上升趋势,即使有回撤,也很快能修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可能加快(因为复利效应和仓位放大)。
单笔盈亏: 大多数人的单笔亏损次数远多于盈利次数,但由于止损不坚决,一次大亏损足以抵消多次小盈利。少数人则是盈利次数略多于亏损次数,但关键在于盈利的单笔幅度远大于亏损的单笔幅度。
年度/月度盈亏: 大多数人可能全年无休止的亏损,或者在某些月份盈利,但整体收益不高。少数人则能实现连续多年的稳定盈利,并且盈利的百分比逐年提升。

总而言之,在国内期货市场,简单趋势跟踪策略不是一个“躺着赚钱”的工具。它是一个需要极高自律性、严格风险控制和深刻市场理解才能驾驭的工具。绝大多数人输在人性上,少数人赢在克服人性和坚持原则上。如果你想在趋势跟踪这条路上走下去,请务必将纪律、资金管理和持续学习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追求所谓的“简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2.3.11 9:05===============

知乎只能传20图,而每个人只能回答一次,余下4图无法上传了。

------------------------

这24图,才是真正想要分享的东西。之前的24图只是一个铺垫。

也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人说“尺度不同,收益趋同”了:)

帝国兄看完后,会不会想换尺度呢?:)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要不要换尺度?:)

这个对读这个帖子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要不要换尺度?:)

我老婆说,“知道别人应该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是无聊和愚蠢的。除了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以外,其它的一切都是浮云。浮云,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地方飘着的美丽东西。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一念之间。很多时候,我们会误以为某些牛人说的“一念之间”是指当时当刻的大脑中的念想。我以前也在很多情况下都认为是这样。直到看了《盗梦空间》。一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开始时只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一旦进驻你的心头,发芽、生根,长成大树,你会突然发现你的一切都被这颗种子长成的大树所全面控制,又或者你一辈子都发现不了这个事实。

最近,我让老婆帮我深度剖析我自己。很多行为,挖到最后,它只是一个念头所引发的。而这个念头引发的无数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削弱我的效率和优势,而且即使已经知道当初是什么样的种子、种在什么地方,却发现很难将它根除。没错,它已经不是以前的那颗小小的种子,它已经长成了巨大无比的巨树,它的枝叶充斥了我所有外在表现,它的根系深入到我思想深处的每个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有人都是“植物人”。

一个念头足以毁掉一个人,虽然这种毁灭不会在这个念头产生时就发生。但,念头一旦种下,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毁掉就已经开始了。

说回交易吧。

布本赔胜频仓|环买卖偏本信|存轻分扩突回

上面18字是我交易的全部。

布:盈亏分布。本:本金安全。赔:赔率。胜:胜率。频:频率。仓:资金管理。环:买卖成环。买:做多。卖:做空。偏:市场偏向。本:大众天性本能。信:大众理念信仰。存:生存第一。轻:轻仓。分:分散。扩:扩大收益(加仓)。突:突破(机会)。回:回撤(防守)。

这18个字,我试图详细地说过几次。无耐还是说得不够详细。每一个字,展开来写,可能都可以写几千字。一来没多少人会有兴趣看,二来自己想明白的东西,我一般就没什么兴趣再去说。我更喜欢探讨,而不是布道。

“布”字,因为放在首位(这18字,我根据重要程度和内在结构进行排序),我再说说:)

如果不知道什么叫盈亏分布,可以暂时简单地理解为资金曲线。盈亏分布包括资金曲线的内容,但不限于资金曲线的内容。盈亏分布,如其字面意思,就是赚和亏的分布,就是在哪里赚、赚多少,在哪里亏、亏多少。盈亏的地方和数量。

在很早以前就有接触这个东西,只是一直不重视。直到我把买卖信号和资金管理都基本解决之后,帝国兄又说过很多次要重视以后,我才在闲得无聊的时候想这个问题。后来因为跟九兄交流的原因,又跑去看了一遍《通过金融王国自由之路》,才开始认识到“盈亏分布”这个东西可能真的很重要。然后就比较主动地去接触和了解这方面的资料。经过思考,慢慢地理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对盈亏分布有一个框架的认识,觉得整个交易都比以前清晰非常多。然后,试着通过盈亏分布这个框架去修改自己的手法。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推翻,把自己的手法修改了非常多。目前还在修改当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