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宝宝想玩亲戚家孩子的玩具,但对方就是不给,还不停地在我家孩子面前炫耀,我该怎么做?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情况,既要顾及自家孩子的情绪,又要处理好和亲戚的关系。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有哪些办法能应付。

首先,别让孩子觉得吃亏,也要保护好他的心理。当着孩子的面,如果对方孩子表现得很霸道,不停炫耀,自家孩子肯定会不开心,觉得不公平。这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 安抚自家孩子。

第一步:安抚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自家宝宝)

1. 共情孩子的情绪:“宝宝,妈妈看到你很喜欢那个玩具,想玩对不对?阿姨的孩子不给你,你心里一定很难过,很委屈吧?” 用语言帮孩子表达情绪,让他知道他的感受是被理解的。
2. 肯定孩子的感受:“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喜欢新奇的东西。”
3. 转移注意力:“不过你看,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呀!还记得上次妈妈给你买的那个小汽车吗?它跑得可快了!或者我们一起搭那个积木城堡,今天一定能搭得更高!” 迅速拿出自家孩子喜欢的、有趣的玩具,或者提议一起做点别的事情,比如画画、讲故事、做点小手工。目的是让孩子从“得不到那个玩具”的执念中走出来,去关注眼前更直接的快乐。
4. 巧妙地“补偿”(但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说:“没关系,我们去玩自己的,玩得也很开心!” 或者提议:“等回家了,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好不好?” 让他感觉,即使在这个场合没玩到,也有其他更棒的期待。

第二步:与对方家长沟通(委婉而坚定)

这时候,你不能光顾着自家孩子,还得跟对方家长打个招呼,毕竟他们是孩子的监护人,也需要承担教育的责任。但要注意方式,避免直接的指责,以免弄僵关系。

1. 观察对方家长态度:如果对方家长也在场,并且看到了自家孩子被拒绝,甚至自家孩子表现出了不开心,你可以观察一下对方家长的反应。
如果对方家长似乎没在意,或者也觉得是正常的“孩子间的玩闹”:你需要更主动地进行沟通。
如果对方家长也意识到了,并露出一点尴尬或是不太赞同的表情:你可以顺着这个台阶,委婉地提出来。

2. 找准沟通时机:最好是在两个孩子暂时分开的时候,或者在一个稍微私密一点的场合。比如,对方孩子在玩他的玩具,自家孩子在旁边看着,对方家长也正好空闲下来。

3. 沟通的切入点:
从自家孩子说起,以“分享”为导向:
“哎呀,你看XX(自家孩子名字)多喜欢那个XX(玩具名字)呀!他平时玩我们家的玩具也挺大方的,看到别人喜欢,也愿意分享。今天看到XX(对方孩子名字)玩得这么开心,他也特别好奇,想借来玩玩看。”
语气要温和,带点开玩笑的意味,但意思要明确:我家孩子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想试试。
赞美对方孩子,顺带提要求:
“XX(对方孩子名字)玩这个玩得真棒,看起来很有意思。XX(自家孩子名字)平时对这类玩具也特别有兴趣,能让他借去试试看吗?说不定他玩一下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了。”
强调“短暂体验”:
“他就是想玩一会儿,感受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他,不会弄坏的。” 这样能打消对方家长对玩具被占的顾虑。

4. 如果对方家长仍然不愿意,或者对方孩子坚持不给:
不要强求,也不要和对方家长起冲突。你的目标是让自家孩子不觉得“被欺负”,而不是去“赢得”一个玩具。
重申自家孩子的感受,并再次转移注意力:“哦,原来XX(对方孩子名字)现在还不想分享呀。没关系,宝宝,我们还是玩咱们自己的玩具吧,咱们的玩具也很精彩!”
如果对方孩子炫耀得太厉害:你可以看着对方家长,稍微带有提示性地说:“XX(自家孩子名字)小朋友,我们玩自己的,别老看着别人玩,我们要玩得开心!你看,我们的XX(自家玩具)是不是也很好玩?” 这种说辞,既是鼓励自家孩子,也是给对方家长一个信号:你们的孩子这样表现,让别的孩子看久了也不太好。

第三步:教育自家孩子(关于分享和界限)

这件事情,也是一个绝佳的教育自家孩子关于“分享”和“界限”的好机会。

1. 关于“不分享”的普遍性:
“宝宝,你知道吗?有些小朋友,特别是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时候,不愿意分享。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那是他特别宝贝的东西。” 帮助孩子理解“不分享”并非“坏”的行为,而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正常心理。
2. 关于“轮流玩”:
“不过,好朋友之间,玩一会儿轮流一下,是可以让大家都开心的。等过一段时间,或者等XX(对方孩子名字)玩够了,说不定他也会愿意和你分享一下了。” 引导孩子理解“轮流玩”的道理,即使这次没轮到,也播下“下次可以试试”的种子。
3. 关于“界限”:
“别人不愿意分享,我们也不能硬抢,也不能生气不高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决定。但是,我们也不用因为别人不分享,就觉得很不开心。我们可以玩自己的,玩得也很开心!” 教导孩子,不分享是对方的权利,我们也要尊重,但这不是我们不快乐的理由,我们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快乐。
4. 关于“炫耀”:
“别人炫耀,其实有时候是因为他也很喜欢那个东西,想让别人也知道。不过,最开心的不是炫耀给别人看,而是自己玩得开心。我们要自己玩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引导孩子不要被别人的炫耀影响,把注意力放在自身。

具体场景应对举例:

场景: 两个孩子都在一个房间玩,亲戚孩子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闪闪发光的小汽车,不停地在自家孩子面前展示。自家孩子眼巴巴地看着。
你的反应:
1. 对自家孩子说: “宝宝,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辆小汽车呀?它看起来真的好酷!不过,这是XX(对方孩子名字)哥哥(姐姐)的,他现在还在玩呢。你看,我们这辆红色的小跑车,也能跑得飞快,不如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的小车先跑到沙发那里?” 边说边把自家孩子的玩具拿出来,引导他参与进来。
2. 如果对方家长在附近,你可以趁机过去: “XX(对方孩子名字)玩得真投入呀!这车子看着真不错。我家宝宝也超喜欢车子,每次看到我都要问什么时候能有这么一辆。等下他玩够了,能不能也让他开着玩一会儿呀?我们家那个也挺爱惜玩具的。”
对方家长回复: “哦,这个呀,他可宝贝了,一般都不给别人玩。”
你的下一步: “没事没事,他玩自己的也挺开心的。我们还是继续玩我们的吧!来,宝宝,我们把积木搭得更高!” 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回自己。

总结一下关键点:

首要保护自家孩子情绪:安抚、转移、理解。
与对方家长沟通要委婉,但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图:从自家孩子角度出发,强调“体验”、“短暂”。
教育自家孩子关于分享、界限和不被外界干扰:这是长远的教育。
不要因为别人的孩子不分享或炫耀,就过度指责对方家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你的主要目标是让自家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保持平常心: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很正常,处理得当,反而能让孩子学会更多。

记住,你作为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保护伞”和“引导者”。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保持冷静和智慧,才能真正做到“既顾了面子,又得了里子”,让孩子在相对友好的环境中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特别赞成楼上有个答主的观点。人家的玩具,没有理由非给你家孩子玩。

但是你家孩子想玩那个玩具也是很正常的啊!

作为家长怎么办?

1,不应该插手管。引导他们两个孩子在一起解决。你孩子吵着要玩,你就让他去找人家借啊!好好说话,有啥好哭的。不要去帮他“出头”或表现出“愤愤不平”。应该中立,让你家孩子自己想办法要到玩具。

2,也可以劝他,让他先玩其他玩具,等别人玩完了再玩。

3,去外面建议带上宝宝喜欢的小玩具。一般小孩看到没见过的玩具就会眼馋。这时候你可以引诱他们交换玩具。


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兄弟之间抢玩具的情况估计一天都有十次吧

user avatar

某些猥琐男思维:哥们老婆漂亮,我想睡,他不给我睡还在朋友圈发老婆照片,一定是给我炫耀,怎么办?

或者凤凰男思维:我爸妈在家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丈母娘居然吃燕窝,还出国旅游,这明明是跟我炫耀,真不善良,有钱居然不给我爸妈花都自己享受了,真不要脸,我想让岳父把钱给我爸妈花,怎么办好呢?

一个思路啊。

一个孩子,在自己家玩自己爸妈给买的玩具,有什么错?哪里炫耀了?

谁家孩子不是孩子,欠你的还是该你的?想抢别人孩子玩具的孩子是乖孩子,不给就不乖?玩自己的玩具就是炫耀?我怎么就不理解这种思路呢?地球是你家开的?

还问怎么办,孩子想要,做爸妈的买呗,舍不得钱就揍孩子一顿让他闭嘴也行,但是别道德绑架别人家孩子,人家孩子的玩具是人家爸妈买给自己孩子的,人家爸妈没有给你家孩子买玩具的义务,人家孩子也没有给你家孩子抢玩具的义务。

补充给那些认为太阳是围着他转的杠精,最好别做梦真以为天下皆你妈,你没有权力管别人家孩子,别人孩子的爸妈也没义务给你家孩子买玩具。

脸真大。

补充:我有孩子,我孩子从有一定思维能力开始(大约一岁半以后)到现在上小学为止,从来没有要过任何孩子的任何东西。她喜欢任何东西都会找自己爸妈,让我们给她买。

占小便宜吃大亏,贪心是受骗的前提,我家教育孩子,从小就不指望别人都对她无私奉献,不然长大了难免被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