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的时候玩过人造语言,叫“多罗语”。一直用这种语言写日记。
首先定下音位和文字系统,当时看了语言学教材后,决定了语法主要采用黏着语的形式。至于词汇和具体的语法规则,都是在用这种语言写东西时慢慢积累的。
多罗语有两套文字系统,除了上面图中那种方块式的Zinaga字母,还有另一套线性书写的,叫做Ikolga。现在我自己更多用的也是Ikolga:
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当时正在迷S.H.E,所以有一些黏着后缀直接取材于《Super Star》的歌词每句的开头:
笑 就歌颂 -syau(用……)
一皱眉头就心痛 -iju(为了……)
我没空理会我 -wo(成……)
只感受你的感受 -j(替……)
你要往哪走 -nyo(和……一起)
用自造语言写作,比较爽的一件事是对于我的思维中经常出现,但汉语中还没有一个单独的词汇来指称的概念,可以专门造一个词。比如近年有个新词叫“少女心”,但十年前的我就已经在羡慕这种情怀了,当时汉语没法称呼这种情怀,因此我在多罗语中造了一个词“shama”。类似的词汇还有veli(偶然遇见后难以忘记的人)、ohoerbu(闪亮的蓝色光芒)、seonavenyula(熟悉的事物失去后怅然若失的感觉)、meomas(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syuleena(具有中国八十年代风格的)等。
当时还给身边的好朋友们都取过多罗语名字,直到现在我仍然用多罗语名字作为一种另类的昵称称呼他们。
更新:没想到一下子这么多赞,我再录个读多罗语的视频。
多罗语朗读《记忆中》开头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0743229854470144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