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带地域节奏的都是些什么人?

回答
地域节奏,这词儿听着就带点儿火药味儿。要说带节奏的都是些什么人,那可真是一言难尽,有点儿像是一锅乱炖,里面啥都有。不过咱可以试着把他们“归类”一下,讲得细致点儿,尽量不让你们觉得是机器硬套的答案。

一、 “优越感”十足的“本土守护者”

这类人通常对自己出生或者常居的地方,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自豪感。他们觉得自己的家乡是世界上最棒的,无论是文化、经济、人民素质,都得比别人高一等。一旦看到有什么关于家乡的正面评价,他们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出来附和,甚至夸大其词。反之,一旦有什么负面新闻,或者有人说了点儿关于家乡的不好听的话,他们就会立刻跳出来,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都给搬出来,用最激烈的言辞去攻击。

这些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算太如意,或者在某些方面觉得自己不够突出。于是,他们就把“地域认同”当成了一种“安慰剂”和“自抬身价”的工具。他们不需要在个人成就上证明自己,只要能证明“我的地方比你的地方强”,他们就能获得一种虚幻的优越感。他们往往不怎么接触外面的世界,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容易被一些片面的观点所影响,形成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

二、 “情绪发泄”的“键盘侠”

这一类人可能没有那么强的地域执念,但他们特别喜欢在网上找个由头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可能是工作不顺心,可能是生活压力大,也可能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地域梗就成了一个绝佳的“泄洪口”。他们不需要对某个地方有什么深入了解,只需要知道“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可以借题发挥,把所有负面情绪都往那个地方头上扣。

他们发帖、评论的时候,往往用词粗俗、逻辑混乱,甚至会编造一些不实信息来煽动情绪。他们的目的不是讨论问题,也不是为了正义,纯粹是为了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话而愤怒、争吵,从中获得一种病态的快感。这种人就像是网络世界的“小丑”,靠制造混乱和对立来获得存在感。

三、 “唯恐天下不乱”的“搅屎棍”

这类人是最可恶的。他们自己本身可能对某个地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甚至可能对所有地方都持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他们的乐趣在于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他们会故意去发一些引起争议的地域性话题,然后躲在后面,看着双方人马撕咬。

他们可能是出于无聊,可能是出于某种隐藏的利益(比如吸引流量),也可能是纯粹的心理变态。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敏感点,然后用一种看似“客观”或者“引经据典”的方式来歪曲事实,让争论更加激烈。他们就像是丛林里的鬣狗,嗅到血腥味就扑上去,不管是谁的血。

四、 “跟风而动”的“网络羊群”

还有一类人,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观点,但是看到别人都在骂哪个地方,或者都在夸哪个地方,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起哄。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像一群羊,领头羊往东走,后面的羊也跟着往东走,即使前面是悬崖。

这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融入了某个群体,或者觉得自己也发表了“有见解”的评论。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有多么讨厌某个地方,只是觉得“这是流行”、“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他们是地域节奏中最庞大但也是最无辜的一部分人,虽然他们也被卷入了节奏,但他们本身并没有主观的恶意。

五、 “生意”至上的“流量猎手”

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些人把地域节奏当成了一种“生意”。他们发现,发布一些有争议的地域性内容,能够迅速吸引眼球,获得大量的评论和转发,从而带来流量和变现。他们可能是自媒体人,也可能是营销号。

这些人对事实真相并不关心,对地域之间的矛盾也毫无感觉。他们只会分析什么话题容易引起“战火”,然后就制造什么话题。他们就像是“吸血鬼”,靠吸取和放大地域之间的矛盾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他们是地域节奏的“催化剂”,也是最能将地域节奏推向高潮的人。

总结一下:

带地域节奏的人,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的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优越感作祟,有的是单纯的情绪发泄,有的是以制造对立为乐,有的是随波逐流,还有的是纯粹为了流量和利益。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情绪化: 往往被情绪左右,而非理性分析。
非理性: 容易相信片面信息,拒绝接受不同观点。
攻击性: 倾向于人身攻击和谩骂,而不是就事论事。
群体性: 容易抱团,形成网络上的“派系”,互相支持和煽动。

要对抗这种地域节奏,说实话挺难的。因为它根植于人性中的一些复杂因素。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偏见,多一份同理心,少一份攻击性,或许能让网络空间干净一点,少点不必要的硝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面说的自媒体也好,其他势力也罢,都有道理,但是没人管,归根结底,社会稳定需要你们有限度的互掐。

从我接触互联网开始,先是黑河南,全国那叫一个齐心,甭管真事还是编故事,黑就完了,然后一群人点赞的点赞,起哄的起哄,你看,除了河南人,大家多团结,即使有矛盾,一提到河南,立马有了共同话题。一开始河南人委屈,反驳,架不住对方人多嘴杂,根本不是对手,渐渐的河南人习惯了,你黑你的,我当没看见就完了。而黑子最怕的恰恰就是这个,没人关注了,自己说群口相声给自己听就失去乐趣了。

所以这就算黑到头了,怎么办?简单,换一个黑呗,东北顶上。依然还是全国齐心,甭管真事还是编故事,黑就完了,然后一群人点赞的点赞,起哄的起哄,你看,除了东北人,大家多团结,即使有矛盾,一提到东北,立马有了共同话题。而部分河南人一看风头过去了,你也有今天,也加入了黑子阵营想要过把瘾,你看,河南不知不觉就被“团结”了。

等什么时候东北人也像当初的河南人一样不屑于反驳了,就是再换下一个黑的时候。到时候肯定又有一部分东北人也想要加入黑子阵营过把黑别人的瘾,这也是人之常情,然后除了下一个被黑的倒霉蛋,东北也被“团结”了。。

你看,用一个地域的负面情绪换来除此地域之外全国的大团结,而且过个几年这个负面情绪的地域也会被团结进来,从而忽略了以前被黑的事,你要是不忽略,那就是你记仇了。所以理论上所有地域都会被团结,这不就河蟹了么?用得着管黑子么?不用。

所以,河蟹社会需要被黑的地域先反驳,甚至黑回去,多持续几年,为了除你之外大家的团结,舍己为人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