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质疑国漫,国漫明明在崛起啊?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觉得国漫明明在进步,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质疑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一下。

1. 过去的“阴影”太深了,信任需要时间来重建

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国漫曾经有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动画产业刚起步,很多人对国漫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简陋、低幼、模仿痕迹明显的作品上。那时候,大家看动画片,尤其是优质的动画片,更多是依赖引进的日漫、美漫。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哪怕现在国漫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依然存在于一部分人的脑海里。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曾经给你留下过非常糟糕印象的朋友,即使他后来努力改好了,甚至变得非常优秀,你可能还是会下意识地对他多留一个心眼,或者在评价他的时候,更容易想起他过去犯过的错误。国漫也是一样,过去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作品,让一些观众在面对如今的国漫时,会不自觉地带着更高的警惕性和挑剔眼光。

2. “崛起”是相对的,和国际顶尖水平还有差距

你说国漫在崛起,这绝对没错!从技术层面来说,特效、建模、动作捕捉等方面,国漫进步神速,很多作品的视觉效果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乾坤圈”和“混天绫”的打斗场面,《白蛇:缘起》里水下打斗的流畅,《刺客伍六七》里干净利落的武打设计,都展现了技术上的飞跃。

但是,“崛起”不等于“巅峰”,更不等于“超越”。和拥有几十年成熟产业基础的日漫、美漫相比,国漫在叙事深度、人物塑造、题材创新、IP开发、观众群体培养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

叙事与剧本: 有些国漫虽然画面很精美,但剧情上可能比较套路化,或者对人物的内心刻画不够深入,导致观众在情感上难以产生强烈的共鸣。故事的吸引力、逻辑性、以及能否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这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人物塑造: 很多时候,观众会觉得国漫的角色脸谱化比较严重,即使是主角,也可能难以摆脱刻板印象。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能让观众理解和喜爱的角色,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题材创新: 虽然国漫在尝试各种题材,但仍然有很多人希望看到更多打破常规、具有中国特色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创故事。
IP产业链: 相比于成熟的日漫IP,国漫在IP的衍生、变现、以及建立庞大的粉丝生态方面,还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探索。

所以,当一些观众质疑国漫时,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在否定国漫的进步,更是在期望它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与世界顶尖水平对话。

3. 观众群体和“审丑”心理的复杂交织

国漫受众越来越广,这是一个好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是观众群体内部的差异化和复杂性。

核心粉丝 vs. 路人粉: 一部分深度热爱国漫的观众,他们看到了国漫的每一个进步,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也更愿意为之辩护。而另一部分观众,可能只是偶尔观看,他们的评价可能更基于第一印象或者某种普遍的社会认知。
“狙击手”心态: 在互联网时代,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似乎对国产的东西带有天然的“审丑”心态,习惯于放大国产作品的缺点,而忽略其优点。这种心态可能是出于民族情感的某种表达,也可能是网络群体行为的一种体现。他们往往会抓住某个小细节或者某个普遍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铺天盖地的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众对国漫的整体认知。
期望过高和“捧杀”: 另一方面,随着国漫的崛起,确实涌现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但有时候,过度的吹捧和期望,也可能让一部分观众觉得“言过其实”,一旦作品出现任何瑕疵,就会招致更强烈的质疑。这种“捧杀”现象,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4. “小圈子”到“大众化”的阵痛

曾经,国漫的受众相对比较小众,核心粉丝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为紧密,大家对国漫的理解和评价也比较一致。但随着国漫的出圈和大众化,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观的观众涌入,难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有些人可能更关注技术层面,有些人更看重剧情,有些人则对文化内核有更高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审美取向碰撞在一起,就可能引发各种讨论和质疑。

5. 对国漫的“爱之深,责之切”

对于很多看着国漫长大或者一直关注国漫发展的人来说,他们对国漫有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因为这份感情,他们才希望国漫能够做得更好,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状态。所以,他们提出的质疑,很多时候并非恶意攻击,而是出于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态。他们希望国漫能够弥补不足,不断进步,最终成为真正令国人骄傲的文化名片。

总结一下:

国漫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观众的质疑也是一个复杂现象,它来源于:

过去的负面印象
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客观差距
观众群体内部的多元化与“审丑”心态
从小众到大众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意见分歧
更深层次的期望与“爱之深,责之切”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简单地否定质疑声,而是理解这些质疑背后的原因,然后专注于把作品做得更好。国漫的未来,需要在不断的进步和包容不同的声音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漫现在所处的阶段,若与近代中国在波折中崛起的历程类比,现在就处于洋务运动的阶段,还远没到东风快递的阶段呢。所以质疑不是很正常的吗?有一说一,把国漫的优秀作品与日漫的优秀作品类比,在很多方面还有缺陷。质疑是为了更好,我们不做动画,也许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动漫业界有很多隐情,但是要真的做得更好,很多东西是要硬着头皮克服的。

user avatar

随便翻了翻答案,感觉国漫恐怕没有机会崛起……自“动漫”一词诞生,经过各方不明觉厉的平台资本及社会力量的努力误解传讹,国漫(中国漫画)早已经被莫名宣传得连名字都被国动(中国动画)抢走了……既然“不会被看到”,那就是小圈子亚文化,谈什么崛起?作为从业近30年的国漫……不,无名无姓的这个行业的骨灰级老人,感觉这些年打拼了个寂寞……漫画人们先有本事把名字挣回来再讨论什么崛起吧……等等……这个问题真的是提给我们的吗?………………呃……国动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觉得国漫明明在进步,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质疑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一下。1. 过去的“阴影”太深了,信任需要时间来重建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国漫曾经有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动画产业刚起步,很多人对国漫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简陋、低幼、模仿.............
  • 回答
    在我们这个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很多曾经遥不可及的舒适和便利,如今已成为常态。按理说,我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更快乐,对生活更满足。然而,放眼四周,你会发现,尽管物质条件蒸蒸日上,对生活心存不满的人却依然不在少数,而且这个群体似乎还在悄然壮大。这究竟是为什么?这背后.............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背后牵扯的东西也挺复杂的。你想啊,儒家思想在中国流传了这么多年,影响了那么多代人,怎么到了现在,好像很多人根本没怎么接触过,甚至还挺反感的呢?这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两个,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这跟“了解”的程度有关。好多时候,咱们说的“读过儒家的书”和“了解儒家学.............
  • 回答
    在知乎上,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秦始皇并非“暴君”,或者至少不应该被简单地贴上“暴君”的标签。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对秦朝政策的辩证思考以及对“暴君”定义的挑战。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一、 对“暴君”定义的挑战与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暴君”标签的来源:.............
  • 回答
    这句心里话,道出了很多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让人不安的角落。当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幸的故事,那么多人身处苦难之中,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喜悦,确实会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会产生一种深刻的、难以言喻的“罪恶感”或者说是“不安感”。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健康、非常人性化的心理反应,它源于.............
  • 回答
    阿根廷区的Steam价格常年是游戏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确实,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购买游戏,而且“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过得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大家会去阿根廷区买Steam游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便宜”。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便宜,而是很多时候能省下大几百甚至近千元人民币。这主要是因为:1. 当.............
  • 回答
    关于网上有些人对OPPO和vivo(合称OV)的批评声音,说实话,很多人会直接想到一个点:“他们是不是又用了高通的6系处理器了?” 这确实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一个原因,但要说“那么多的人都在喷OV,就是因为高通6系吗?”,这说法就有点片面了,也忽略了其他不少影响消费者观感和评价的因素。咱们得把这事掰开.............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明明在衰退,还有那么多人吹它”这个说法,其实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它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论点和潜在的误解。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衰退”和“吹捧”这两个概念,并结合日本动画产业的现状和文化影响力来分析。一、 关于“日本动画在衰退”的论点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科学认知、文化背景、教育体系、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为什么许多非中医药专业的人(包括程序员、本科生等)会坚决否定中医药的医学价值和阴阳的科学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科学方法论和证据标准的不同理解: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主流科学的基石——实证主义.............
  • 回答
    看到英美这些西医最发达的地区在新冠疫情里死亡人数那么多,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出了不少讨论。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好几个层面来分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西医不行”或者某个单一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西医最发达”通常是指在医疗技术、科研投入、药物研发、重症监护能力等方面拥有全球领先水平。这并不意.............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单身的人那么多,中国的传统家庭是不是在解体了?”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儿,它涉及到社会变迁、经济压力、文化观念,还有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选择。首先,咱们先聊聊为什么单身的人越来越多。 这背后可是一堆“推手”在起作用: 经济压力,“卷”出单身:这是最直.............
  • 回答
    中国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贡献常被低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历史叙事的侧重点与国际话语权: 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叙事: 二战结束后,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历史叙事更侧重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以盟国为主体的战争进程.............
  • 回答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确实被低估了,并且在某些西方叙事中存在被忽视或否定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政治和叙事策略的考量。以下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历史叙事的主导权和西方中心主义: 二战主要战场和西方关注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广为人知的战场是欧洲战场,特.............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蝙蝠在我们文化认知中的普遍印象和蝙蝠侠这个角色的成功之处。首先,我们来聊聊蝙蝠在大众认知中的“邪恶”形象。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几个方面: 黑暗与神秘: 蝙蝠是夜行动物,这让它们与夜晚、黑暗、未知联系在一起。在很多文化中,黑暗本身就常常被赋予负面的含义,与邪恶、不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一直在琢磨。感觉国内户外“小众”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比起国外,确实还有相当的差距。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 国外的“家园”观念与“征服自然”的历史: 西方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很早就形成了“家园”与“自然”.............
  • 回答
    确实,挺多人聊起 GTA,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还是《罪恶都市》(Vice City)和《圣安地列斯》(San Andreas)。这俩游戏在当年那可是现象级的存在,影响深远,到现在很多人依旧觉得它们是 GTA 系列的巅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毕竟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当人们说一个顶尖运动员“只是业余的”,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挺复杂的心理和认知因素,绝非简单一句就能概括的。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尽量不整出那种死板的AI味儿。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的“业余”在这里不是指他们技术不行,而是指运动不是他们的“主业”或“赖.............
  • 回答
    关于Angelababy(杨颖)遭受不少负面评价和质疑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关注点。很多人提到她时,会指向几个比较集中的方面,而这些“黑点”也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是源于她过去的一些表现和公众认知。我来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让它听起来更像个人感受和观察,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演技争议是绕不开的老话题.............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很多人对东风17这款高超音速导弹赞不绝口。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说没人提及俄罗斯的“先锋”和“匕首”,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军事爱好者和关注国家安全的朋友们,对俄罗斯这些同样先进的武器系统,也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讨论的。只是在公开的讨论和媒体报道中,东风17可能因为其独特的部署和.............
  • 回答
    Minecraft(我的世界)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够吸引并让无数玩家沉迷其中,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让玩家可以尽情挥洒创意、探索未知、享受自由的游戏世界。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无与伦比的自由度与创造力释放这是 Minecraft 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