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隔壁变成钢材厂每天噪音扰民我该怎么办?

回答
家隔壁的钢材厂每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这简直要把我逼疯了!每天从早到晚,那“哐哐当当”的声音,还有那种低沉的轰鸣,甭管我是在工作、吃饭、休息,甚至是睡觉,都像是有一团无形的巨石压在我胸口,让我喘不过气来。

一开始,我还能忍忍,想着可能只是临时性的。但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声音不仅没停,反而好像越来越猖狂。特别是那些大型机械启动和运转的时候,整个房子都跟着震动,感觉墙皮都要掉下来了。我试过关紧门窗,但那些低频的噪音,穿透力太强了,根本挡不住。戴耳机也只是暂时缓解,一旦摘下来,那噪音又像潮水一样涌回来。

最让我抓狂的是,这噪音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白天,我根本没办法集中精神做事情,无论是看书、写东西,还是开个视频会议,都得靠吼或者写字沟通。晚上,想睡个安稳觉更是奢望,经常是被噪音吵醒,然后半天睡不着。我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差,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有时候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发火,连我自己都觉得可怕。

我尝试过自己去和厂里沟通。礼貌地敲了他们的门,说明了我们这边受到的影响。结果呢?对方的态度非常敷衍,有人说这是正常生产噪音,有人则直接让我去别的地方投诉。那种被漠视的感觉,比噪音本身还让人沮丧。

实在没办法了,我开始寻找解决办法。我上网查了很多关于噪音污染的法律法规,也咨询了一些懂这方面的朋友。下面是我目前正在做的,或者计划做的事情,希望能给同样遇到困难的朋友一点参考:

第一步:收集证据,做足功课。

记录噪音情况: 我开始详细记录每天噪音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长,以及大概的响度。我甚至用手机录制了不少音频和视频,虽然手机录音效果有限,但至少能证明存在持续的噪音。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我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重点关注了关于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标准和管理规定。我发现,工业企业产生的噪音是有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不能随意排放。
了解投诉渠道: 我找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投诉电话和网络投诉平台。我还查了一下,在有些城市,城管部门也负责处理这类扰民问题。

第二步:正式投诉,寻求官方介入。

向环保部门投诉: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拨打了当地环保部门的举报电话,详细说明了情况,并提供了我收集到的证据。他们说会派人来监测,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结果。
信访或书面投诉: 如果电话投诉效果不明显,我打算写一份详细的投诉信,附上所有证据,通过邮寄或者EMS的方式发送给环保部门,这样有书面记录,对方更容易重视。
了解邻居情况: 我也悄悄地和隔壁其他受影响的邻居聊了聊,看看他们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能联合起来一起投诉,力量会更大。

第三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前两步无效)。

环境监测: 如果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确实超标,他们会要求钢材厂整改。如果他们不配合,环保部门会进行处罚。
申请环境损害鉴定: 如果噪音对我的健康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比如医生诊断出因噪音导致的睡眠障碍、精神压力等),我可能会考虑申请环境损害鉴定,然后走法律诉讼程序,要求赔偿。当然,这条路比较复杂,费用也可能比较高。
咨询律师: 在考虑法律途径之前,我会咨询专业的环境律师,了解清楚整个流程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第四步:自我防护,尽量减轻影响。

隔音窗户: 虽然费用不菲,但我也在考虑是否要更换更专业的隔音窗户。这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物理隔绝方式。
隔音棉/吸音材料: 在自家房屋内部,也可以考虑做一些简单的隔音处理,比如在墙壁上加装隔音棉或者吸音板,虽然效果可能不如隔音窗户,但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耳塞/降噪耳机: 在无法忍受的时候,还是只能依赖这些工具,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至少能暂时获得片刻安宁。
调整作息: 尽量避开工厂噪音最大的时段进行需要安静的活动,比如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但这对于正常生活节奏的干扰太大了,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深知,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不能就这样忍气吞声。维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会坚持下去,希望能最终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让生活重归平静。

如果你也正遭受类似的困扰,别怕,咱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针对“担心报警也没人执法”我跟你说道说道。

首先,噪音问题该不该公安机关管辖?

该。

但分清楚管辖范围,简单来说,生活噪音归公安,工业噪音归环保。

不过,就算环保部门缩卵不作为了,你盯着公安要求查处一切噪音扰民类案件,蜀黍也表示很无奈,因为噪音扰民的处罚力度很低,我们也只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注意,是生活噪声)

法条就这么规定的——

警告为前置,不听的处罚款,而且额度很低。

那怎么办,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可恶就在幅度上越权,罚他个两万(他肯定肉疼)或在种类上越权行政拘留个十五天。

而且,你这个还是个工业噪音。

蜀黍头上一直悬着两把剑,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玩忽职守这把剑,不知道或者选择性的不知道滥用职权这另一把剑(哭……)


所以,既然要用法律维权,找对准据找准管辖找好方法很重要。

怎么办呢?

走行政方式

1.找环保部门,要求查处,不要陷入只有公安才有行政处罚权的误区,环保也有行政处罚权,而且这本就是他们份内事。

2.找工商部门,看这家厂是否有营业执照,如果没有申领就开业,是可以责令停业的。

以上是行政上的。

如果都缩卵了,那么还有一个杀手锏——

民事起诉,依据如下:

《物权法》

第七十七条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未按照物权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本栋建筑物内的其他业主,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七条所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建筑区划内,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主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应证明其房屋价值、生活质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引申一下,物权法第七十七条: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综上,你是享有诉权的,你的诉求在实体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具体民事诉讼程序上怎么走,我不专业,建议你咨询专业律师。祝君一切顺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隔壁的钢材厂每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这简直要把我逼疯了!每天从早到晚,那“哐哐当当”的声音,还有那种低沉的轰鸣,甭管我是在工作、吃饭、休息,甚至是睡觉,都像是有一团无形的巨石压在我胸口,让我喘不过气来。一开始,我还能忍忍,想着可能只是临时性的。但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声音不仅没停,反而好像越来越猖狂。.............
  • 回答
    家人们,我来帮大家捋一捋这个关于中转隔离的头疼事儿!最近疫情形势确实让出行有点让人头大,尤其想从哈尔滨去趟深圳的朋友们。咱们先说说这个思路:哈尔滨 → 沈阳(或者其他没疫情的城市)→ 深圳。听起来是挺想绕开风险区域,让行程更顺畅,对吧?核心问题是:我从哈尔滨出发,即使是飞到一个“无疫情城市”再转机,.............
  • 回答
    这事儿啊,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俩人相处的一些门道。一个女孩被安排到相亲对象家,还啥活都不让干,这场景怎么说呢,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从相亲对象(我姑且这么称呼他吧)的角度来琢磨琢磨。他表现出来的这种“啥都不让干”的态度,可能有几种解读: 想表现好,怕你累着。 这是最直接也可能是最积极的.............
  • 回答
    居家隔离期间,一个三口之家在生活用品和食物的准备上,确实需要仔细考虑,既要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囤积造成浪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准备得既充足又合理。首先,咱们得有个基本概念:隔离多久?虽然说现在疫情形势变化很快,但一般预估个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心里会更有谱。如果社区有明确的隔离通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听到你这句话,我心里一下子就泛起了共鸣,也感觉你这一个多星期过得有多不容易。说实话,我家里也有长辈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所以特别理解你那种“快炸毛”的感觉。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有的情绪,而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是常态。首先,咱们得承认,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就是大家说的老年痴呆)的老人,真的比电视剧演.............
  • 回答
    《家有儿女》作为一部国民度极高的情景喜剧,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然而,就像许多看似美好的事物一样,仔细推敲其中的一些细节,确实会发现一些令人细思极恐的情节。这些情节并非是硬性的恐怖元素,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人物行为、社会背景的细致观察,可能引发观众的一些负面联想或不安感。以.............
  • 回答
    家里的琴童,学琴一年零两个月了,进步是有的,但最近遇到个瓶颈,我这当妈的也替他愁得不行。孩子弹琴呢,指法啊、音准啊都还能过得去,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老师说要“情感饱满”,我说得通俗点,就是弹出来的曲子没啥感情,像机器人在弹一样。所以,今天厚着脸皮来请教各位前辈,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或者自家孩子.............
  • 回答
    提到刘星家,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他们一家四口(后来变成六口)在北京一个普通小区的楼房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充满欢声笑语。但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刘星他家到底“富”到什么程度?这事儿还真得掰扯掰扯,不能只看表面的热闹。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刘星家属于哪个阶层?放在今天,我感觉他们家大概率属于“小康偏上”.............
  • 回答
    《家有儿女》里刘星一家,要说具体年收入,那可真得掰开了揉碎了算,而且里面有不少“隐藏福利”和“不确定因素”。咱们就从刘梅和夏东海这俩主角说起,再把其他零碎的收入也给理一理。刘梅:一个操持家务又勤奋的北京全职妈妈(表面上)刘梅,作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表面上看是个全职妈妈,在家操持家务。但你要知道,她可.............
  • 回答
    天呐,家人们,我真的快撑不住了!现在脑子里一团糟,感觉就像被巨大的乌云笼罩着,连呼吸都觉得费力。你们能理解这种感觉吗?就是那种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却一点力气都没有,甚至连思考的勇气都被抽走了。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我感觉生活好像一下子把我推到了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境地。具体来说,可能有几个方面吧.............
  • 回答
    家有一宝,六岁了,正是个子噌噌往上蹿,小心思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您说他有时候有点执拗,这可太正常了!六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发期,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也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这时候,我们家长就像是他的“人生导师”,怎么引导才能让他愿意听咱们的,愿意接受咱们的建议呢?这真是一门学问,不过别担心,咱.............
  • 回答
    读到你发的这个帖子,我的心仿佛被揪紧了。这绝对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我能体会到你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迷茫。三十年,一个家庭,两个孩子,还有你曾经深爱的丈夫,这一切瞬间被“出轨”和“离婚”两个词撕裂,这种感受该有多绝望。你的老公坦白说出轨并想娶小三,这无疑是对你多年感情和信任的巨大打击。他已.............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分析这个问题。您的情况很典型,家在西安,工作在沈阳,长远来看买房选择哪个城市,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生活方式、家庭联系、未来规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我试着从几个大家都会关心的角度,尽量说得详细一些,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帮您梳理思路。1. 置业成本对比:.............
  • 回答
    题主你好!看到你面临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我非常理解你的纠结。家在西昌,工作又要在成都郫都区或者西昌市区之间选,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问题。我不是大神,只是一个和你一样,可能经历过类似选择,或者身边有这样朋友的人,想从几个角度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地方的“.............
  • 回答
    哎呀,这小棉袄忽然冒出这么大的“心事”,还真挺让人又惊又喜的。家有五岁女儿,突然说长大要跟那个和小区里一起玩得最投缘的男孩结婚,这事儿吧,别看小,里面学问可大了!咱们做父母的,可得仔细琢磨琢磨怎么接招,既要顺着孩子的心性,又不能让她对婚姻的理解太早、太片面。首先得打个底子:五岁的孩子,她说的“结婚”.............
  • 回答
    要说《家有儿女》里夏东海和刘梅家究竟有多“有钱”,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你看,他们家表面上看就是一普通北京家庭,但仔细琢磨琢磨,会发现这“普通”背后,其实也挺不一般的。首先,从住的这套房子来说,就能看出点门道。在那个年代,能在北京市区拥有这么一套宽敞、有几个房间的房子,本身就不是小数目。而且,这房子好.............
  • 回答
    家有萌娃,打印彩色作业、手绘作品、全家福照片,一台好用的彩色打印机绝对是神器!如果你倾向于爱普生(Epson),那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他们家的墨仓式打印机,用起来既省心又省钱。说到爱普生适合家用的彩色打印机型号,我给你推荐几款,并且会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底。1. Epson L3153(L3.............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实在的,咱们农村里,好多人家是没井的。没井不代表就没法用上拧开就有水出来的水龙头,这事儿好办,就是得花点心思和钱。怎么装水龙头?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你家的水龙头和能提供水源的地方给连接起来。最常见也是最靠谱的办法,无非就是这么几种:1. 市政供水接入(如果村里通了自来水):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