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临床就业行情如图,南方某知名医院人才引进。图中院校基本就是头部三甲敲门砖。一个颜色是一档,同档次内差异不大。
先要明确,选学校选的是什么。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就是分三部分:学历层次+科研+出身。
一个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X专业X士、n分SCI、XX学校出身(主要指最终学历)
比如头部三甲标准一般是:对口专业博士、像样的SCI、图中学校出身。
那么本科报学校就是三个事优先级,由高到低:
1.档次/学制,5+3优于5年制,8年制比较尴尬,但开八年制的都是好学校。
2.科研资源,主要体现在连读研究生阶段的各专业学术排名,主要看医院。
3.本科出身、学校体系内机会。一般只有很头部的三甲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才会卡第一学历。
学校位于意向就业地区,可以升一档。比如南京医科大学在江苏的竞争力能和华西/同济拼一拼。再比如重医、哈医等地头蛇院校,在当地可以挤进下图蓝区,至少有一张三甲门票。
意向专业强势,可以升一档。比如首医的神经、眼科,华西的口腔,就业竞争力、科研技术红利都是在红区的,这都不用说了。
但是靠专业实力最多也就升一档,学校的掣肘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卫,实力第一梯队,但单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不能和红区叫板。
有人可能发现问题了,厦门大学、南开大学这都是著名的坑校,竞争力怎么会比同地区天医、福建医要高呢。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985坑校再坑,985的牌子也是全国通行的硬通货。而天医福建医等学校更多的依赖于自有系统的影响力,离开了辐射范围,就业竞争力并不比985综合大学更强。
专业排名,主要是科研总产出,对学生就业来说并不是唯一因子。
第一,坑校985的的科研资源基本上都很糟糕,但如果能做到相同的学历层次临床技能科研产出,至少第一学历是不会被卡的(虽然很难就是了…)。
第二,有的所谓“坑校”虽然总量低排名低,但由于小规模独苗性质,人均资源很丰富,最好的例子就是清华医实班,数据极端难看,但去看看他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科研成果和人均就业成绩,不比协和差。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有钱的新兴医学院。
尤其是五年制跨地区就业,福建医、重庆医这个级别的学校,既没有首医南京医圈内“同211、985”的待遇,又不像厦大这种985弱鸡真的抱着985的牌子,就业很尴尬。不在目标就业地的双非医大五年制,建议谨慎对待。(能上协和首医的大佬当我没说)
特殊学校:清华、浙大、首医
清华医学院(不是医学部),走小而精路线,数据上很难看,连一家正经的附属三甲都没有。但架不住大清家大业大、小国寡民,蹭协和的资源也完全够用了。医实班统一出国交流、重视科研,在当前评判模式下,实际就业成绩单比协和八年制漂亮。提前批,要求不低。能上的大佬不用看着排行榜发慌,放心去读。
浙大,科研实力雄厚,富得流油。最近几年实力随着砸钱一路飙升,但是临床实力还是短板,江湖段位随着排名算法不同上窜下跳。附属医院内部评价欠佳,但是就业在浙江认可度依然很高。
对浙江地区就业有兴趣的可以考虑,浙江省内医学就业,地域保护算是全国最强,浙大学生很有优势。当然相应的,玻璃心考生/有外省工作意愿的建议观望,分数相当高而性价比一般。
首医,重度偏科,近十年实力扶摇直上。附院二三十家,旗下市属医疗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泥沙俱下三教九流。国家级甚至世界级Top专科一大把,带着一帮实力一般的二线专业,甚至有高职。能保研/连读的专业,性价比非常高,优势专业研究生实力叫板协和。其他专业,进去之后放平心态,别瞎比。建议报考策略是直接压最高分保5+3,因为相比首医的高考分数,这个5+3性价比过高了。
应要求补谈:山一大
泰山医学院为基础,合并了省医科院、省立医院和近二十所附院,真•一口吃成大胖子,可能要走首医模式(非直属医院联邦制,慢慢整合)。实力目前不被认可,但潜力巨大,性价比高。
山东省内医学就业的优质标的在三线城市,齐鲁青医毓璜顶归省学霸神仙打架,内卷严重。但三线城市人口基数大,手术量就很大…emmm你懂的2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