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和 Zookeeper 遇到的问题何其相似,甚至更为复杂。它们需要处理并发请求,涉及到磁盘 I/O,这些操作都不是原子性的。这意味着,一个完整的操作,比如更新数据库的一条记录,可能需要多个步骤:从内存中计算新值,然后将这个新值写入到磁盘上的某个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比如电力中断、系统崩溃,都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日志,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先行官”的角色。
在 MySQL 中,这通常表现为事务日志(Redo Log)。当一个事务要修改数据时,它不会直接去修改数据文件。而是首先将这个修改操作的内容,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存放在一个专门的日志文件中。这个日志文件,就像你在寄出合同前,先在草稿本上写下“我已经签名,准备寄出”一样,是一种“我将要做什么”的预告。
MySQL 和 Zookeeper,这些在分布式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软件,为了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都遵循着一个看似“多此一举”的步骤——先写日志(WriteAhead Logging, WAL)。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巧的机制,关乎着数据安全、系统稳定以及在复杂故障场景下的恢复能力。想象一下,你正在修.............
在设计 MySQL 数据库表时,为表添加一个自增 ID 列,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这绝非偶然,而是背后有着充分的理由和诸多好处。首先,我们得明白,自增 ID 的核心作用是为表中的每一条记录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符。想象一下,如果表中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标记,我们如何区分两条内容上可能非常相似.............
SQL Server 相较于 MySQL,在一些关键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企业级应用和需要深度集成微软生态系统的场景下。首先,SQL Server 的集成性是一个显著的优势。它与微软的其他产品,比如 Windows Server、.NET 框架、Visual Studio、Azure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