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二轮集中供地不少城市住宅用地流拍率上升。土地流拍原因是什么?对于购房者来说,流拍意味着什么?

回答
第二轮集中供地不少城市住宅用地流拍率上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现象。理解土地流拍的原因以及对购房者意味着什么,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动态。

土地流拍的原因:

土地流拍,即土地拍卖未能成功出售,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住宅用地流拍率上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市场预期与实际需求错配:

开发商信心不足: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趋势,导致开发商对未来销售预期不乐观。他们担心房屋销售速度放缓,回款周期拉长,从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
购房者购买力与观望情绪: 部分城市的购房者面临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购买力受到抑制。同时,出于对房价下跌的预期,许多潜在购房者选择观望,导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土地价格与潜在售价倒挂: 开发商在拿地时,需要考虑到建安成本、营销费用、税费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土地的起拍价或者实际成交价过高,使得开发商预期的项目售价无法覆盖这些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放弃竞拍。

2. 政策调控的叠加效应:

“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 这些融资端的限制政策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紧张,拿地能力受到制约。缺乏充足的资金,开发商在拿地时会更加谨慎,不敢贸然承担高价地块。
限购、限售、限价等直接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虽然旨在稳定市场,但也限制了开发商的销售空间和盈利弹性。当市场预期这些政策会持续或者收紧时,开发商对地块的吸引力评估会更加保守。
“保交楼”政策的压力: 部分城市为了解决已售项目的交付问题,可能会对新拿地的开发商提出更高的资质要求,或者限制其销售行为,这增加了开发商的经营风险。

3. 土地自身条件与配套设施的不足:

地块位置、交通、配套等硬伤: 即使价格合适,如果地块本身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周边缺乏成熟的商业、教育、医疗配套,也会降低其吸引力。
容积率、建筑密度等限制: 不合理的容积率设计或过高的建筑密度,可能导致项目产品设计受限,影响市场竞争力。
地块的出让条件苛刻: 有些地块在出让时可能附加了特殊的开发要求,例如配建保障性住房、公共设施,或者要求达到一定的绿色建筑标准,这些都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和复杂性。

4.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

城市内部分化: 在同一个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市场表现可能差异很大。核心区域、配套成熟区域的土地仍然可能受到开发商的青睐,而郊区或供应过剩的区域则更容易流拍。
城市间分化: 一线城市和部分核心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相对活跃,而三四线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基本面较弱的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则面临更大的压力。

5. 土地拍卖机制与策略:

限价竞拍导致的价格“天花板”: 在一些限价地块的拍卖中,虽然可以阻止地价过快上涨,但也可能导致最终的成交价格未能充分反映市场价值,如果开发商认为价格仍高于其可承受范围,也会放弃。
开发商的策略性放弃: 有时,开发商可能认为当前的地块不符合其战略布局或产品定位,即使有拿地的机会,也会选择策略性放弃,等待更好的机会。

流拍对购房者的意义:

土地流拍现象对购房者而言,既有潜在的利好,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

1. 潜在的购房成本下降(利好):

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增加: 当土地流拍率上升,说明开发商拿地意愿下降,对未来市场销售预期不乐观。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开发商可能会采取更灵活的定价策略,甚至降价促销。
优质地块价格回落的可能: 对于之前因土地价格过高而难以入市的项目,流拍可能意味着未来该区域的土地价格会进行调整,从而带动新入市项目的成本下降,最终传导至房价。

2. 新房供应可能减少(风险):

项目开发周期延长或取消: 流拍的地块意味着项目开发进程受阻。如果流拍情况普遍,新的住宅供应量将受到影响,一些区域的新房供应可能会减少,加剧供需矛盾(尤其是在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旺盛的区域)。
市场观望情绪加剧: 土地流拍本身也可能被解读为市场下行的信号,进一步强化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使得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

3. 购房者话语权可能提升(利好):

开发商的议价能力增强: 当市场竞争加剧,开发商为了销售回款,可能会更愿意倾听购房者的诉求,在价格、付款方式、装修标准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
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度提升: 在市场下行期,开发商更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来吸引购房者,购房者可能因此获得更优质的居住体验。

4. 部分区域项目质量可能受影响(风险):

低价拿地可能导致成本控制: 如果开发商在市场低迷时期以较低价格拿到地块,但为了确保利润,可能会在建材、装修、施工等方面采取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这可能影响最终的房屋品质。
“烂尾”风险需警惕: 虽然不太普遍,但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且无人接盘,流拍地块上的项目存在“烂尾”的潜在风险。购房者在选择项目时需要对开发商的实力和信誉有充分的了解。

5. 市场分化加剧,区域选择更重要:

核心区域仍有支撑: 流拍现象更多发生在非核心区域或基本面较弱的城市。对于人口流入、产业发展良好、配套成熟的核心区域,土地市场可能依然稳健,房价也相对有支撑。
购房者需审慎选择: 购房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要更加关注区域的长期发展潜力、产业支撑以及人口流入情况,避免盲目追逐低价而忽略了居住的本质。

总结来说, 第二轮集中供地住宅用地流拍率上升,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市场表现。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既意味着市场可能进入一个调整期,带来议价空间和价格回落的机遇,但也伴随着新房供应减少、项目质量风险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因此,购房者需要保持理性,深入研究市场,审慎决策,并重点关注开发商的实力和项目的实际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家装与家具类目销售量就能看懂。

刚需所代表的的总需求在2017年就已经结束了,这是由人口结构决定的,1986-1990是婴儿潮,买房作为群体性行为,就是25-28岁,45-50岁这两段。

房地产企业聪明的在2017-2018年急流勇退,真聪明的李XX是2015年跑的,到现在还在搞来搞去的,要么就是国企定向输送(别人带着指标),要么就是尾大不掉,要么就是大聪明。

你们可还记得,万科的董事长郁亮提出活下去,是什么时间,2018年,万达4折贱卖77家酒店是什么时间,也是2018年,不知道今时今日,富力集团作何感想。


需求端第一次萎缩,最聪明的供给端会减少供给,商品价格会有一次短缺下的缩量上涨,这就是20-21年。也就是走势结构里面的B反。(很多人说是放量,那是因为你是和19年比较的,但是走势结构比较量能的办法是同价比量,也就是高点和高点比,低点和低点比才有意义),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相对于2017年前后,都是缩倍量,甚至有缩到五分之一量。

后续?


后续会进入供给+需求双萎缩时间,土地流拍,刚需下滑,投资者观望,就是当下,简称要死不活行情。

如果经济向好,那么就是缩量织布横盘。

如果经济向差,就是无量下跌。

很多人说货币如何如何,明确说吧,经济好,货币才会多,经济差,短期货币有可能多,长期也是必然萎缩的,比基础货币供应量更重要的是货币流通速度,流通变慢,加大供给也是杯水车薪。最后货币怎么样看GDP增速就行了。钱都会反映在GDP上。

所以经济上升期,肯定是资产>现金,经济阵痛期,现金>资产。这玩意再复杂一点叫美林时钟是吧。看我写东西的这个应该都懂。


反正走势逻辑,就这么点东西。

万物都差不多,无论你是茅台酒,还是茅台股,还是珠子,玉,无非就是个你先走还是他先走。



最后,我不是马后炮。我每次都写在前面。

2017年写的是三四线面临缩量,2019年写的是卖不掉就等21年B反,有量能才有议价权,2020年写了,为了保一手房出货,一定会限制二手房。2021年写的是,最优先放弃学区房,未来新生人口是以每年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速度往下掉的。2027年上小学的是2021年的一半都不到,别说学区房了,小学老师都得出去地推。


国家限制二手房会出什么措施,只需要三步:1.指导价,2.十年以上二手房停贷,其余限贷(这种梯度限贷,相对于全面停贷,其实更容易恐慌)3.加大二手房审查,挂牌上市的二手房必须质检合规(这玩意能刷掉50%房源,还能反向拉动家装和新的就业,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无论你做什么投资,都请记住:

1.泡沫只会在需求过剩的时候形成。就像学区房的泡沫只会在16-17年婴儿潮要上学的节骨眼上形成。

2.最可靠的投资是在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时候入场,等待供不应求下的泡沫形成。

最后的最后:

留点钱,未来的几年能看到的是基础米面粮油价格上涨,随着年龄结构改变,家庭联产模式下的老一辈生产结构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供给端萎缩,需求端不变,这不是一句调控或转型升级就能解决的。提倡节约可能再不久的未来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这是2019写的猪肉,你看验证了没有。



其实从这次电厂行为大家就已经看懂了,再怎么管控也管不住人撂挑子,电力供应还是国企,几亿农民咋个管?


我写的这些东西,确实需要一些经济学见解,或者至少看了几十个所谓深度文章以后的人才能发现价值的东西。而且应该会发现我的每一个东西,90%的文章提都没有提到过。

user avatar

广州昨天土拍,真的是要把人笑死,被迫营业,不仅被迫营业,还有人要被迫捧场。


拍了24块,有8块地流拍,然后拍地的都是国企跟央企保利报名报了9块地,一块地没拿,这摆明就是过去撑场子的嘛,像中海,越秀,包括珠实和南投,他们虽然拿地的,但是是底价拿地,你想想这些央企跟国企拿地都这么谨慎,这个市场该有多差呀。










今日集中供地继续开始,9点场开场即结束,3宗成交,5宗流拍。


白云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二期地块二:成交价198075万元,折合楼面价11031元/㎡,竞得企业:珠江实业。

增城区荔湖街新城大道西侧A21026号地块:成交价65580万元,折合楼面价10500元/㎡,竞得企业:碧桂园。

黄埔中新广州知识城JLXC-H5-1地块:成交价239394万元,折合楼面价9783元/㎡,竞得企业: 知识城控股+凯德。







增城中新镇新新公路东侧A21251号地块:流拍。

增城荔湖街新城大道东侧A21043号地块:流拍。

番禺大石街飘峰路西侧地块一:流拍。

番禺区大石街飘峰路西侧地块二:流拍。

增城21号线朱村街山田站北A21021号地块:流拍。




所以现在市场你知道有多难了吧,对于刚需现在手头有现金的就是爷,该入手还是入手吧。

user avatar

我以前公司HR部门特别烦,

有一次简直了。

他们部门领导有一次开会发布了一个新的公司制度。

从当月开始,工资不再直接打到我卡里……

而是先打到老板的卡里,然后老板再打给我。

从那个月开始,员工就没拿到过足额的工资。

问老板为啥全都拿不到足额工资,老板就说,

因为他认为用一部分工资给低收入的员工买住在公司的锅碗瓢盆是很不错的好人好事儿……


后来有一个新来的员工不懂事,在公司大会上提了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老员工上班尽摸鱼,都没产出了?难道奖金还不够吸引人吗?

虽然上班不摸鱼不代表能把东西卖掉,也不代表有奖金,但是……

最直接的原因,显然还是奖金是从老板账户打给我的,没有以前那么吸引人了……

user avatar

其实大部份答案都只看了表象。

首先,集中供地是利好大开发商的,因为大家一年只有有限次数的拍地机会,所以大开发商会憋着干,很多小开发商在这种次数有限的游戏当中根本争不过大的。但连大的也没出手,很多人说是因为面粉比面包贵,其实是因为三根红线等措施措制住了杠杆。以往各年,难道面粉就比面包便宜过么?只要有足够的杠杆,贵点买地其实没问题,但现在杠杆被卡住了,前面又有恒大的前车之鉴,所以很多大开发商也谨慎了。

其次,这说明现在的房产调控已经开始向一手房下手了。之前无论是指导价,还是限贷,其实针对的都是二手房。国家也明白,二手房的交易国家其实没啥钱好赚。但开发商不一样,无论是买地,还是建设,还是税费,一手房对地方财玫贡献是最大的,所以一系列政策都是将购房者朝一手房赶,很多地方是二手房萧条,但一手房仍然要摇号。但现在,明显是开发商感受到了来自一手房市场的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手交易不了,所以很多投资为诉求买一手房的人少了,而另一方面,一手房的条件也会变得严苛。

对于购房者而言,很多人幸灾乐祸地觉得房价要跌,好事。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本来就没房要卖,同时也没钱买房。你不买也不卖,纯粹是个吃瓜的当然觉得开心。对于真正要买房的人来说,哪怕你是刚需结婚的,很快将进入房价是跌了点,但是你却买不起了。

比如550万的房子跌到了500万,好事,但本来150万首付,350万贷款,由于一系列限制条件,你现在可能主估价300万,贷款只能拿210万,首付不得不拿出290,结果房价是降了,但你因为要拿出更多首付却彻底买不起了。而对于卖房的人,你到时候也卖不出。

于是楼市就进入了“买不起,也卖不掉”但价格瞧着还降了点的诡异局面。

user avatar

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最多还有半年。

为什么?

很简单,地产行业是亿万漕工衣食所系。

如果持续一年以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房企倒掉。可能涉及百万从业人员。

如果持续两年以上,就会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大农民工的就业,涉及几千万的农民工的就业。而且会严重拖累GDP增速,这是信心的风向标,非常重要,是一定要保的。

与此同时,最关键的是,一些习惯了大手大脚的地方政府将会没钱。如果没钱的话,云南县城的法院助理怎么拿15万年薪。这里面涉及几千万财政供养人员。这是基本盘,基本盘必须稳。

因此,短暂冷却之后,作为亿万漕工衣食所系的房地产将继续发挥中国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user avatar

谢邀。

现在才后知后觉双集中下土拍凉了啊,你们真的太后知后觉了!

根本原因是土地的真实价值被严重高估扭曲,没有房价泡沫支撑买多少地就是亏多少,目前国家意志是去泡沫,去房地产泡沫符合中国长期利益、有助于繁荣富强,知道了吧。

为什么很多房地产开发上市公司(万科、融创、恒大等)的市值纷纷破净(市净率小于1),这表明资本市场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是有很大水分的,所囤的土地有资产缩水风险,别以为拍下的地就是只赚不赔,中国房地产只赚不赔的历史早就过去了,高价拍的地就是以后的催眠符!

两月前,宋都在杭州拍下高价地,好在“识时务者为俊杰”选择了赔偿5000万违约不要地,有几个人关注这个新闻,尤其是那群炒房的,一群人云亦云的韭菜罢了,被人忽悠瘸了还不知悔改。

还记得重庆第一次集中拍地,由于存在漏洞导致溢价明显(第一轮土拍,重庆风头一时无二),一些人就坐不住了,让我解释解释,我就让他别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因为,双集中第一次,各方经验不足,尤其是房企思想觉悟还停留在08/15年,丝毫没有洞见到大时代的变化。还以为国家走老路,想着再爆赚一笔,这种房企,肯定会死在最前面。

插播,为了防止有人不厌其烦说什么有的地区调低房贷利率啥的,我先来击碎这个自媒体炒作的新闻事件!

这几天有些人拿一篇珠三角广州和佛山调低房贷利息作妖,我看了一下,基本上就是部分银行稍微下降了10BP(也就是0.1%)、佛山最多20BP(也就是0.2%)。(如下图所示)

前面是怎么涨的啊?才几天啊,都忘记了?几乎普遍6%房贷利率,跌0.1-0.2%根本不解渴,等房贷利率跌到4.5%再说吧。还有,媒体选择性忽视了有的银行还在上调房贷利率。

so?能表明什么?别整天一惊一乍了,根本没影响大局势,我要是像你们这样细究细枝末节的新闻,每天一篇真实案例论述房地产不行了,比如第二次集中卖地冷冻、某某房企倒闭了、某某房企债务又违约了……这重要吗?细枝末节罢了。

不会抓主要矛盾、根本问题的人就会浪费时间在细枝末节身上,徒耗生命罢了。

一点小新闻就高潮,也只有下大棋/炒房等忽悠人的自媒体最擅长了,毕竟忽悠小白也要有材料。小白哪知道政策措施的含金量啊。明年到了银行个人房贷额度回炉,放贷时长缩短,可能自媒体也要炒作嗨一番吧。

大家看新闻要看注意信息甄别,比如本新闻引用的数据是“无忧找房平台”以及“克而瑞”,他们这种平台本身是和房地产命运正向绑定的,深度利益相关。

比如这个“无忧找房平台”,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就完全是一家深耕大湾区的房地产新媒体公司,而且还都是2020年下半年成立的,我觉得其背后大金主应该很伤,本来还想在房地产割韭菜,没想到政策转向被完全闷杀,也算另类炒房峰值接顶了。对了,克尔瑞也不是独立的房地产研究院,背后是易居!


对于房地产行业对我们传媒舆论的渗透,我其实写过多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大家注意信息甄别,资本控制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从深度定制你所见的内容开始的。

还有人拿日本央行行长胡说八道的当作证据说什么我国房地产没有泡沫,这个日本人真是坏透了。

自己国内政策制定者的劝诫不听,听一个有世仇的人说的话,还有脸拿来当作摇旗呐喊的证据。有些自媒体怕是已经数典忘祖,给钱就可以当带路党了吧。

都给我擦亮眼睛了,妖魔鬼怪无处不在。


实话实说,恒大华夏幸福泰禾集团蓝光发展……当初要是花10块钱咨询我对房地产的看法,他们哪会这么惨啊(比如恒大花几亿养任泽平团队,还不如花388元咨询我来得有价值)。还有就是唐山房地产走势,2020年我就写了唐山房地产文章,那个时候炒房客最喜欢拿唐山反驳我,今年就没了,因为唐山都在限跌了。全国二线以上城市房地产分析文章我都分析完了,基本上所料走势准确无误。

对于双集中政策,我还明确说了,高溢价拍地的房企,那将成为房企的催命符,越是高价拿地,死得越快。之后,事情确实如我所料,某房企杭州好不容易拍到的一块地宁愿赔偿几千万违约金也不要了。

现在第二次集中拍地则更明显了,不仅重庆冷了,全国都进入冬天了。而且,现在拍地基本上是央企和国企为主力,其他的都畏畏缩缩,毕竟泥菩萨过江了。这不: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孙宏斌表示,今年下半年将主动控制拿地总量及节奏,审慎获取高质量土地,预计权益拿地销售比控制在20%以内。

融创这个求生欲很强,国家规定是权益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但是他们直接砍半到20%,足见求生欲之强烈。为什么融创如此呢?你可以看看,HD基本上全占了,战略布局有问题(居然重仓三四五线城市)、买地买贵了是肯定的(有的地由于赖账被zf收回去了)、产品当然有问题(没什么本身还四面出击)、把钱挪走了(还用解释吗?)。

8月31日,融创中国举办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说:“出现问题的企业,如果说现在出现问题,其实两年前已经看到了。出现问题一定是综合性的,要么就是布局出现问题,要么地买贵了,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产品有问题,要么把钱挪走了。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给我私信发什么国家要给HD兜底的自媒体垃圾文章,我特烦这样毫无价值的东西,但凡有点思考能力,你就对这样的文章不屑一顾!

还在相信HD会起死回生的人,建议去医院挂个专家门诊!

不听我的诤言,下一次还会被无良自媒体以浅薄话语诓骗。

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信息甄别能力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和一些人交流的原因,因为,单方面知识输出太无聊了,我比较喜欢和聪明人交流,因为根本用不着细枝末节讲一堆,很多地方不言自明、会心一笑。

国家政策那么多,分得清轻重缓急能有几个?这一年来,我复述过的几个核心政策,估计也没几个人记得住,他们宁愿相信垃圾自媒体标题党,也不愿意看我逻辑完备、高屋建瓴的分析。就这样的人,被收割是必然的,不是被房地产收割、就是在其他地方被收割。

说了一百遍:把房地产等价于国家未来,这是一种可笑至极意淫式绑架。很多人低估我国银行体系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高估房地产对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对于利益相关者,你们与其骂我还不如趁早止损,因为这种大势不是我嘴巴掀起来的,我只不过是看出来了一些迹象,然后分享给大家,大势就是大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去年我还说过可能等2-3年,不仅房子有了,而且车子也有有了,房子省下的钱可能足够你买一部像样的车子了。比如:

  • 一线的朋友,晚3年上车,一辆卡宴就有了;
  • 二线的朋友,晚3年上车,一辆X5就有了;
  • 三线的朋友,晚3年上车,一辆A6就有了;
  • 四线以下朋友,晚3年上车,一辆亚洲龙就有了。

考虑房贷的杠杆效应,以上汽车都可以上顶配。这绝不是开玩笑,后续有最新真实案例来验证!

如果您高位接盘,债务自然不必多说(甚至可能家庭破产),然后还只能看着别人开着卡宴带着家人去兜风。

中下层朋友,应该采用非对称策略过生活,如果你们一直跟在上层人的屁股后面跑,你们永远只能做接盘侠。

这不,也命中了!

其实他算错了,根本用不着加钱,因为他漏算了利息。他不是全款买的,也背了房贷。因为是今年买房的,估计房贷利率低不了,5-6%之间吧。算上房贷利息,如果贷款30年等额本息,他足足损失了约120万,足够买辆入门级卡宴了。

大家现在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你没有高位站岗,还有机会翻盘。船舵现在无疑是在正确的方位,目前需要做的是好好工作、赚钱攒钱,以备过几年以合理价格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现在尤其要避免被一些无良大V欺骗。

真心劝你们别被用心不良的人欺骗了,别错把好心当驴肝肺。如果你们都分不清优劣、看到喊几句口号(最常见引用让子弹飞、周星驰台词以及很多键盘键政经常引用的句子,比如资本每个毛孔、牛奶倒了不给你、资本永不眠、自己割自己、死后管你洪水滔天)就觉得真知灼见的,岂有不被割之理?

别让樱桃这种教唆人无脑炒房的大V跑了,他们的财富自由就是纯割韭菜,现在怕韭菜们清算,于是卖惨说自己也被坑了,这是安抚伎俩,属于忽悠到底。这种违背国家意志、助推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无序发展的人,怎么能让他们这么容易溜之大吉?

信不信有被骗的人(也可能是自己大水军引导控评)会帮忙解释:樱桃也被骗了,她也是知行合一,她没有骗我们,只不过HD太坑了,世界500强,谁知道这样啊!

人类都有一种自我慰藉机制:当你发现有的人也被坑了,坑得比你还狠,她就可以相当程度释放自己被坑的苦痛。比如自己被坑几十万、发现有人被坑上千万,他们心理就好受点。

这些大V此举就是把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前面他们忽悠人接盘P2P估计也是用这种伎俩脱逃的。

像樱桃这种无良大V,每单抽佣1-2%,发广告估计一篇软文几十万。被坑了也不影响她继续豪宅豪车莺歌燕舞,他们可能还是明知道是坑而故意上的,为了就是博取信任。事前和客户合谋暂时买套房给粉丝看,证明自己上车了取得粉丝信任,自己一套房就可以以几十倍甚至百倍杠杆撬动一些糊涂粉丝跟单。

有些人天生就是被坑的,对自己斤两也不先掂量掂量,整天想走捷径暴富,殊不知那是埋葬他财富的不归路。有句话虽然被用烂了,但是还是要说一下:你只能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此前也告诉大家——先熟悉游戏规则,再争做游戏高手——也是一个意思。

直到现在,有的人还没有认清楚现实,认为樱桃之流只是贪财、无脑接广告。这显然是不清楚这个行业的情况,也小瞧了人性的贪婪。

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可以遏制住贪欲,赚几个本分钱。但是,那种人太少了,樱桃这种人显然不配,她都带炒房团看楼盘了,不是显而易见做局套人吗?而且,文章质量低劣如斯,除了宣泄情绪、毫无逻辑,连这点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让我说:别让樱桃、卢俊、越女以及各种房叔/房哥/房姐/房爷这等鼓吹房地产泡沫之流跑了!就像现在的明星代言得对代言负责一样,这些泡沫经济鼓吹手也要负责任。

再次劝诫大家: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论对未来的前瞻性分析和预测,没多少人可以像我这样的吧,绝大部分就是墙头草、马后炮,更多深度前瞻性文章,详见公众号【Smart_Dreamer】和【悟空价投】


最近很多朋友向我发来喜报——【房价降了,幅度还不小】,我真的为他们感到开心,这样他们购房压力会下降很多。记住我几年前咋说的:房价上涨走的城市蔓延农村之路,房价下降则是走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我现在已经不聚焦房地产了,因为其走向我已经完完全全手拿把钻了,房地产每个重要的毛细血管我都仔细分析到了,其命运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你们可能觉得我太自负了,但是,事实如此,实际情况一步一步验证我的此前分析和预判。不开玩笑,房地产此战我就是来封神的。

我的下一战是什么?征战金融投资领域,避免了高位接盘资产泡沫,下一步当然就是实现财富增值。金融投资要想获得较好收益是不容易,好在有很多前辈的经验供我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会少走很多弯路。过去2-3年尤其是过去一年对股市判断还算可以,也帮助一些朋友投资决策。

以下是我去年就说过的两个目标——

未来,我想做好两件事:

1. 带领一些朋友规避掉本轮资产泡沫贬值的大坑;

2. 带领一些朋友在本轮金融资产的底部区域上车。

第一件事儿快完成了,第二件事儿开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