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进击的巨人第二季第一集中,如果将利威尔换成米可,会是什么结果?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第二季第一集,也就是“兽之巨人袭击玛利亚之墙”的开端,如果把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类最强士兵”利威尔·阿克曼换成同样实力不俗但风格迥异的米可·阿克尔曼,那场面,嗯,绝对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很可能,会更糟糕。

首先,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第二季第一集最初的那个噩梦般的场景。索尼娅和娜娜巴在森林里执行侦察任务,遭遇了巨大的兽之巨人,然后,那个可怕的、会丢石头的家伙,就毫不留情地将两人残忍地撕碎。利威尔在接到报告后,是第一时间赶到的,他冷峻、果断,利用立体机动装置在森林中疾速穿梭,试图搜寻和营救幸存者,并评估敌人的情况。

如果把利威尔换成米可,会怎么样?

1. 米可的反应和战术风格:

米可,虽然也是精英士兵,但他和利威尔的风格差异太大了。利威尔是那种极度冷静、精准、如同手术刀般致命的存在。他习惯于分析、计算,并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甚至在他自己的安危不顾的情况下。

米可则更像一个粗犷、豪迈的战士。他虽然也很强,但他对气味非常敏感,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但也可能成为他的弱点。在森林这种复杂环境中,气味很容易被干扰,而且,他对情况的判断,可能不像利威尔那样一丝不苟。

想象一下,当米可听到森林里传来异常的动静,他会怎么做?他可能会凭着他那敏锐的鼻子,试图捕捉敌人的气味。然而,兽之巨人那巨大的身躯,加上它在战场上肆虐留下的气息,以及周围其他巨人的气味,很可能会让米可的嗅觉优势大打折扣,甚至让他产生误判。

他可能会比利威尔更快地冲进森林,带着一股“给老子滚出来”的霸气。这种冲劲,在某些情况下是好事,但面对兽之巨人这种拥有超乎寻常智慧和力量的敌人,莽撞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险。

2. 战力的对比与战术的应用:

利威尔之所以是“人类最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体能和立体机动装置的熟练度,更在于他对战局的洞察力,对敌人弱点的把握,以及那近乎本能的反应速度。他能用手中的利刃,在无数巨人的缝隙中穿梭,斩断巨人的脖颈,如同切菜一般。

米可的实力毋庸置疑,他同样拥有出色的立体机动装置技巧,以及一把精准的刀。但在与兽之巨人的对抗上,利威尔展现出的“超乎常理”的机动性,是能够与兽之巨人那如同炮弹般飞来的石块抗衡的。利威尔在最后,甚至能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在兽之巨人丢出下一枚石块前,进行近距离攻击。

米可虽然也能用立体机动装置,但在面对那种压倒性的投掷力量时,他能否像利威尔那样,凭借极高的精准度,在石块落地的瞬间,找到最佳的机动路线?我对此表示怀疑。

一旦米可进入森林,他可能会遭遇索尼娅和娜娜巴那样的命运。兽之巨人一旦发现他的存在,那源源不断的石块攻击,绝对是毁灭性的。米可即便能躲避一些,但在森林这种限制行动的区域,他很难找到足够的空间进行连续的躲闪和反击。

3. 队伍的士气与指挥:

利威尔不仅是战斗力最强的,他还是很多士兵的精神支柱。他的存在,本身就能稳定军心。他冷静的指令,能在混乱中提供方向。

米可虽然也受到尊敬,但他更多的是以一种“可靠的伙伴”的形象出现,而不是那种能让所有人心生敬畏的“救世主”。如果米可也在森林里遭遇不测,那么对于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调查兵团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士气可能会比利威尔在场时更加低落。

而且,米可在指挥方面,可能不如利威尔那样具有战略眼光。他可能会更侧重于眼前的战斗,而忽略了更长远的部署。

4. 最终的可能结局:

如果米可被派去执行利威尔的任务,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米可的牺牲: 面对兽之巨人,米可很可能无法像利威尔那样,在这种极端不利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他或许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拖延时间,给其他士兵争取逃跑的机会,但他最终很可能会因为无法躲避兽之巨人的石块攻击,而惨死在森林中。
侦察任务的失败: 就算米可运气好,没有立刻死亡,但他也很难成功地完成侦察任务,并评估兽之巨人的威胁。他可能也会因为误判或无法有效应对,而导致后续的行动出现重大失误。
对后续剧情的影响: 如果米可阵亡,那么调查兵团将失去一位非常重要的战斗力和潜在的指挥官。这会对后续的“夺回希娜之墙”行动,以及其他关键节点的战斗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虽然米可也是个顶级的士兵,但在面对兽之巨人这种能够以压倒性优势碾压一切的敌人时,利威尔那种超越人类极限的战斗技巧、冷静的判断力和对死亡的蔑视,是米可所不具备的。

如果米可取代利威尔去那个森林,很可能,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利威尔那令人心惊胆战的“秒杀”巨人的场面,而是米可被兽之巨人无情碾压,甚至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击机会都没有。那将是另一场,更加绝望的悲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进击的巨人》的世界里,利威尔·阿克曼,是那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不是“一个”强大的士兵,他是“那个”拥有最强大力量,能够以一己之力为人类争取一丝生机的关键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单从把米可换成兵长来看。。。。兵长的反应速度肯定比米可要快,那巨人都朝米可扔马了他居然还在震惊为什么巨人会扔马???

兵长肯定一看见扔马那苗头立马就躲了。。。。

我觉得兵长是个谨慎的人,不知道敌人水平的情况下不会轻敌,而且他目标性很强,第一季对决女巨人就是抢了艾伦就跑,所以兵长要是在那种情况下,应该不会贸然出手吧。

而且兵长就算看见了会说话的巨人,也不会吓到话都说不出来(o・ェ・o)

user avatar

诶,等等,这个问题好像问得有点儿问题呀……应该是 如果把米可换成利威尔 这样问才对吧……好吧,我明白问者的意思,那我们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嘿嘿。。。


看到漫画后面就知道了,猴子巨人的巨大优势就是扔东西,如果是猴子巨人在很远的地方先发现利威尔,且周围没有掩体的话,大概利威尔会被猴子扔东西砸死吧。


但是如果利威尔能成功接近猴子巨人的话,因为猴子巨人没有硬化皮肤的能力和燃烧自己肌肉释放大量热量的能力,会被利威尔切菜一样,瞬间就被砍出本体,然后轻松杀死用了巨人之力之后力竭的本体之后,猴子巨人就真正的被杀死了。

毕竟,最强的男人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另外,超喜欢剧中的白薯女莎夏啊,真希望她能在后面的剧集中不要领盒饭,然后大结局就是战争结束,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莎夏能顿顿都吃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第二季第一集,也就是“兽之巨人袭击玛利亚之墙”的开端,如果把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类最强士兵”利威尔·阿克曼换成同样实力不俗但风格迥异的米可·阿克尔曼,那场面,嗯,绝对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很可能,会更糟糕。首先,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第二季第一集最初的那个噩梦般的场景。索尼娅和娜娜巴在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绝对是《进击的巨人》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非要我挑一个谏山创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我可能会选——艾伦·耶格尔。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毕竟艾伦早期是个冲动、容易激动的小伙子,后期更是走上了一条让无数人心碎的道路。但正是这种复杂性和他身上蕴含的深刻矛盾,才让他成为一个极.............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在观看《进击的巨人》后期的感受,尤其是在帕拉迪岛(Paradis Island)成为主要舞台后。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故事的走向和原先的吸引力有所变化。我来试着详细地聊聊,为什么这种“带入日本”的感觉可能让您觉得不好看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进击的巨.............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与《叛逆的鲁鲁修》在结局上的相似性,以及后者更受好评的原因,确实是动漫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两部作品都以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动机和震撼的剧情发展著称,并在结局部分都选择了“牺牲主角以换取和平”的路线,但观众的反馈却截然不同。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剖析: 1. .............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第139话在日本引起的巨大反响,尤其是其在本土收获的普遍好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剧情“好坏”的评判,而是要从日本的文化语境、漫画创作的传统以及观众的期待等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进击的巨人》作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在日本积累了庞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进击的巨人》的舞台从那片虚构的大陆搬到了咱们熟悉的东北,那场面,啧啧,绝对是另一番风味。首先,咱们得说说那城墙。在东北,那些巍峨的城墙,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些古老的北方军事要塞,比如山海关,或者那些曾经抵御外敌的卫城。不过,面对巨人的体型,普通的城墙肯定得升级。.............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最终话是否展露了谏山创的右翼倾向,以及是否会像《我的英雄学院》一样遭到抵制,这个问题确实在漫画和动画的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右翼倾向”这个词在讨论ACG作品时,通常指向的是什么。在当代语境下,这常常与民族主.............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甚至让无数观众在猜测结局的同时,也在反复咀嚼“自由”这个概念,绝非偶然。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煽情的口号,而是贯穿始终,以一种血淋淋、痛苦的方式被不断拷问、解构和重塑的。那么,进击的巨人里所谓的“自由”,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含义,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39话,作为这部史诗级作品的终章,其争议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很多粉丝认为,这一话未能承载起前面所有铺垫的厚重感,甚至可以说,它在关键之处,走向了一条让许多人失望的道路。那么,139话究竟错在哪里?我想从几个核心点来掰扯掰扯。首先,艾伦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的模糊化,是对前期角色塑造的釜底抽薪。 .............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自打它诞生之日起,就如同一个横空出世的巨人,在中国和海外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当它走向高潮,然后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时,关于它口碑的讨论,在国内之外,同样从未停歇过。要说《进击的巨人》口碑是否仅仅在国内“跳水”,答案是明确的—— 并非如此,海外同样.............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能否超越《新世纪福音战士》在日本动画领域中的地位,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讨论点,而且要说透彻,需要的不仅仅是列举作品的优点,还要深入分析它们在日本动画史乃至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得承认,《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在日本动画史上,乃至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难以逾越的丰.............
  • 回答
    同样的血与泪,不同的告别:浅谈《进击的巨人》与《鬼灭之刃》的角色牺牲动漫作品中,角色的牺牲往往是推动剧情、深化主题的利器。在这一点上,《进击的巨人》(以下简称《巨人》)和《鬼灭之刃》(以下简称《鬼灭》)都堪称佼佼者,它们都用鲜活的生命为故事染上了浓墨重彩的悲怆。然而,细品之下,两者在角色牺牲的安排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最终话(139话)在日本和欧美地区引发的讨论和反响,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作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其结局自然吸引了全球无数的目光,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期待与严苛的审视。在日本的反应:在日本本土,139话播出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那场震撼人心的“最终决战”,几乎把所有主要角色的命运都推向了风口浪尖。艾伦的计划、尤弥尔的选择、三笠的勇气,还有那些为自由呐喊了无数年的战士们,他们的故事似乎已经到了收束的时刻。然而,作为一部以精巧伏笔和层层反转著称的作品,139话的担子依旧沉重,必须妥善处理的“坑”.............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的结局,特别是艾伦·耶格尔在其中的表现,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部分。要深入理解艾伦的结局,我们得把他整个角色的弧光,尤其是他转变的关键节点,以及他最终行为背后的逻辑,都梳理清楚。从复仇者到毁灭者的惊人转变我们都知道,艾伦一开始的出场,是一个充满血性、渴望自由、并且被仇恨驱.............
  • 回答
    “艾伦这家伙,最后一话真是……” 这句话,估计是最近几天在动漫圈里听到频率最高的抱怨之一了。不得不说,《进击的巨人》最终话,特别是艾伦最后的一些选择,确实是炸开了锅,争议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艾伦这个角色的弧光,从一开始那个充满仇恨,想要駆逐一切巨人的少年,到后来背负着几乎无法.............
  • 回答
    最近几年,中国在更注重身体条件的运动项目上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视与政策支持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引领: 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战略.............
  • 回答
    听到雷军这番话,心里头首先涌起的是一股复杂的滋味。一方面,这是实话实说,透明度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这“巨大困难”四个字,又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让人不禁替小米的澎湃芯片项目捏一把汗。雷军一向以务实、敢于挑战著称,他能走到台前亲口承认“巨大困难”,说明这事儿儿确实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简单的产能爬坡或者技.............
  • 回答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在B站发布了一系列名为“进击的台风”的科普视频,其中有一期视频公开回应并驳斥了网络博主“心医林霖”关于台风的某些观点。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同立场的声音交织,对此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事件缘起:科学声音.............
  • 回答
    人类在进化的漫漫长路上,利用科技躲避了无数次“自然选择”的严酷考验,并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种躲避能力还在不断增强。与其说“躲避”,不如说是“改变”了自然选择的规则和影响范围。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人类是如何通过科技来做到这一点的:1. 医疗科技:对抗疾病和衰老,延长寿命自然选择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