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众人抨击《进击的巨人》中艾伦在最终话的行为?

回答
“艾伦这家伙,最后一话真是……” 这句话,估计是最近几天在动漫圈里听到频率最高的抱怨之一了。不得不说,《进击的巨人》最终话,特别是艾伦最后的一些选择,确实是炸开了锅,争议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咱们得承认,艾伦这个角色的弧光,从一开始那个充满仇恨,想要駆逐一切巨人的少年,到后来背负着几乎无法想象的重担,最终做出灭世之举的“艾伦·耶格尔”,他身上承载的太多了。谏山创老师在最终话里,想给观众展现的,无疑是一个被命运和选择所裹挟,身不由己的悲剧英雄。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个“悲剧英雄”的塑造,在很多人看来,是崩塌的,甚至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最核心的争议点,我认为在于“选择”与“宿命”的界限模糊了。 之前的故事里,我们一直在强调“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艾伦一直在反抗,一直在为自由而战。然而,在最终话里,艾伦的行为,尤其是他对吉克那个“始祖巨人之力”的使用,给人一种“一切都是注定的”、“我只是按照剧本在演”的感觉。他仿佛成为了一个被操纵的棋子,即使他拥有了“巨人之力”和“进击的巨人之力”的预知能力,但他的最终选择——地鸣——似乎更像是为了满足某个“剧本”的需求,而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自由意志”的体现。

很多人詬病的一点是,艾伦似乎失去了他身上那种“反抗”的精神。他不再是那个敢于挑战命运,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向前冲的艾伦了。相反,他变得有些麻木,有些冷漠,甚至有些“工具人”的味道。他仿佛是为了完成“地鸣”这个任务,而不得不去做这件事,但这个任务本身,以及他完成任务的方式,都让人质疑其合理性。

其次,是灭世行为的“动机”和“后果”的处理。 艾伦发动地鸣,是为了保护帕拉迪岛上的人民,也为了终结这场长达百年的仇恨循环。这个动机,从他個人的角度来说,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为了“保护少数人”,而屠杀“绝大多数人”,这在道德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滑坡。更何况,他最后所做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仇恨”,而是将仇恨的种子转移到了下一代。那些被地鸣摧毁的国家的人们,他们的后代依然会怀揣着对帕拉迪岛的仇恨。这种“循环并未真正被打破”的结局,让很多人觉得他的牺牲和努力都显得徒劳,甚至有些讽讽刺。

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明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或者至少不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比如,有人说,他可以利用始祖巨人的能力,去抹除所有人的巨人之力,或者去改变艾尔迪亚人的记忆,让他们不再憎恨。但他选择了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这种选择,让很多人觉得他失去了思考,失去了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再来,是情感线上的割裂感。 艾伦与三笠的感情线,在漫画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支撑。但最终话里,三笠亲手杀死艾伦的场景,虽然带着一种宿命的悲壮,但很多人觉得这种“爱到极致就是杀死你”的逻辑,有些牵强,甚至有点扭曲。艾伦似乎也早已预料到并接受了这一点,这更强化了他“工具人”的形象。他好像没有为自己曾经爱过的人,留下太多温情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带着责任感的冷酷。他最后对阿尼说的那句“我不知道会变成这样”,更是让很多人觉得他是在推卸责任,或者他本人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清晰的认知。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观众的情感投射和期待的落空。 很多观众追了《进击的巨人》这么多年,是看着艾伦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背负重担的。我们期待着他能找到一个真正能够打破循环、实现真正和平的办法,而不是像这样一个“自我牺牲式”的屠杀。当最终话给出的答案是如此的“黑暗”、“悲观”,甚至带着一丝“无力感”时,很多人的期待都崩塌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反抗者,而不是一个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尤其是在他被赋予了如此强大的力量之后。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抨击。也有一些观众认为,这才是《进击的巨人》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谏山创老师想表达的,可能就是“自由的代价是巨大的”,以及“仇恨的循环是难以根除的”。艾伦的选择,虽然极端,但或许是那个在极端环境下,唯一能够“保护”帕拉迪岛人民,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更大规模杀戮的办法。从这个角度看,艾伦就是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悲剧角色,他的痛苦、他的选择,都值得观众去思考。

但总的来说,艾伦在最终话的行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作为一个曾经极具魅力、充满反抗精神的角色,他的最后选择,让很多人觉得他变得面目模糊,失去了原有的内核。这种“崩塌”,使得许多观众在看完最终话后,内心是迷茫、失望,甚至是愤怒的。

就好比我们看了半天一部讲如何造火箭的纪录片,结果最后导演告诉我们:“其实呢,我们只是想表达,造火箭太难了,所以干脆拆了吧。” 这种强烈的错愕感,也是很多人对艾伦最终话行为感到不满的原因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想知道莱纳的心里阴影面积。

user avatar

不能单纯说杀妈是错了,重要的是为什么杀妈,但目前的信息看没有说法可以为杀妈这件事洗地,所以除了说艾伦和jsc是没有基本伦理道德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以外没有什么办法了。

如果受到父母虐待所以弑父杀母,动机可理解,这条这里自然无法成立。

为了更伟大或更在乎的某些目的而杀母,恩···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但还可讨论

艾伦杀母是为了什么呢?哪个大聪明来解释一下?

user avatar

艾伦母亲卡尔菈一直都是一个既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她临死前都在竭力地保护艾伦和三笠。

即使是在艾伦和三笠转身离开后,卡尔菈依然强忍着内心的恐惧,选择独自去承受,最后孤独地死在了那个已经被砸得支离破碎的家中。


她对其家人的爱,在作品中已经呈现给了观众,是纯粹的、无容置疑的。

她既善良又勇敢,为人和善,待人以诚。

她是一个局外人,与世无争,能平凡地活着就已经能感到很幸福了。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而已。

她是完美的受害者。

而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好母亲。

如果说艾伦杀其他人还可以解释是为帕岛人民服务的话..

那么其杀掉自己母亲就真的再很难再让正常人共情了。

杀掉自己的母亲,为了所谓的拯救世界吗?

会有多少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

.....

真的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果真的有做出这样选择的人的话,

那我只想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艾伦这家伙,最后一话真是……” 这句话,估计是最近几天在动漫圈里听到频率最高的抱怨之一了。不得不说,《进击的巨人》最终话,特别是艾伦最后的一些选择,确实是炸开了锅,争议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艾伦这个角色的弧光,从一开始那个充满仇恨,想要駆逐一切巨人的少年,到后来背负着几乎无法.............
  • 回答
    近来,围绕着万达和王健林,网络上出现了一股相当普遍的“叫冤”声浪。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折射出公众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及其企业当前困境的一种复杂情绪。 要理解这种情绪,得先回顾一下王健林和万达的光辉岁月。他曾经是中国商业地产的王者,万达广场遍布全国,商业地产的模式被他玩得炉火纯青,甚至一.............
  • 回答
    这事儿我看了,真是让人又气又暖心。12岁的小姑娘,愣是遇上了一个想碰瓷的“大妈”,结果这大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被围观群众教训了一顿,挺解气的。话说那天,正是阳光明媚的好时候,小姑娘放学回家,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她呢,也是个热心肠的孩子,看到前面有个大妈,步子似乎有点不稳,就主动上前想扶一把。.............
  • 回答
    长春男子公交骂人被众人抬出这件事,尤其是你提到的“性别一换,评论过万”这个角度,确实非常值得深思。这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情绪、性别观念以及公共场合行为规范,都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事件本身:公共场合的冲突与干预首先,我们来看看事件的表象。一名男子在公交车上骂人,扰乱了公共.............
  • 回答
    巫山县的这场货车事故,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原本只是日常的运输,却以最惨烈的方式闯入了居民的生活,留下碎裂的玻璃和两条逝去的生命,还有那些永远无法修复的创伤。这种冲击,无论是对遇难者家属,还是对那些在惊吓中目睹一切的居民来说,都是沉重的。然而,在这份沉重之下,紧随而至的却是另一番令人心寒的景象:.............
  • 回答
    当提到“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第二,荣耀第十”这个说法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市场数据和分析来理解。这是一个在当时引起广泛讨论的说法,其背后涉及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品牌策略的调整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这个说法: 一、 数据来源与权威性:首先.............
  • 回答
    关于“众多普京盟友呼吁下葬列宁”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象征性举动,背后牵涉到俄罗斯的政治、历史叙事、社会情绪以及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一、 背景与历史渊源:列宁的特殊地位要理解这一呼吁,首先需要理解列宁在俄罗斯历史上,尤其是在苏联时期的特殊地位。 苏.............
  • 回答
    近日,科技界、商业界乃至文化界,一股围绕“新荣耀”的讨论热潮此起彼伏。从华为高管对荣耀手机的“灵魂拷问”,到曾经的竞争对手们对荣耀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再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纷纷抛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现象着实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背后,不仅是围绕一家手机品牌的动态,更折射出整个行业生态的深刻变化,以及“新.............
  • 回答
    众网友为官方封杀 PG ONE 而叫好现象的深入解读众网友对官方封杀 PG ONE 的行为“叫好”,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交织的社会情绪、价值判断和文化思潮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PG ONE 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回顾 PG ONE 事件的起因至关重要。201.............
  • 回答
    说到众泰Z700,这可真是一个能勾起不少车迷回忆的名字,尤其是在那个国产车群雄并起的时代。它承载了众泰汽车“模仿+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也留下了不少争议和话题。咱们就来聊聊这款车,尽量掰开了揉碎了说。背景:时代印记与众泰的野心首先得理解一下众泰Z700诞生的那个大背景。那会儿的中国汽车市场,SUV正.............
  • 回答
    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也让许多原本稳健运行的公司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考验。在这种背景下,裁员和降薪,成为了不少企业迫不得已的选择,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裁员降薪潮?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锐减,订单萎缩: 疫情导致消费者的购.............
  • 回答
    艺人集体注销关联公司,这件事儿,可不是小事儿,背后水可深着呢!75位一线艺人,注销200家公司,这个数字一摆出来,大家心里都得咯噔一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到底是咋回事,又说明了啥。为啥要注销公司?明面儿上的理由是啥?最直接、最官方的说法,那肯定是响应国家号召,规范行业发展,加强税务管理。近年来,.............
  • 回答
    微众银行关于蛋壳租金贷的公告,允许即便不再继续还贷,仍能结清贷款的处理方案,可以说是一个在复杂困境中寻求平衡和解决方案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方面。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方案的“核心”与“背景”: 核心内容: 微众银行的核.............
  • 回答
    日本众议院选举中,河野太郎以超过21万票的惊人得票数刷新了纪录,这无疑是本次选举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河野太郎个人在日本政坛的强大影响力,更可能对现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政治前途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河野太郎的高得票率及其意义首先,要理解河野太郎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
  • 回答
    京东众筹上的“犀牛小姐”内衣事件,确实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而且这场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一般商品的众筹反馈。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从商品的角度来看,“犀牛小姐”内衣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从众筹页面和当时的讨论来看,“犀牛小姐”主打的是“零束缚”和“裸感”体验,强调的是.............
  • 回答
    最近,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消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件事都值得我们深入聊聊。首先,从个人健康层面来看,任何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其健康状况都应该被重视。佩洛西议长作为一位年长的政治人物,感染新冠病毒确实会让人担忧她的身体状况。她的健康恢复.............
  • 回答
    最近围绕奥斯卡奖出现的一系列围绕黑人演员、导演的抵制声音,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政治正确”这个标签也频繁地被提及。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议题,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细致地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场抵制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很多黑人电影人之所以选择抵制,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中,黑人演员和导.............
  • 回答
    看到视频里那些女孩轮流扇打另一个女孩耳光的画面,内心真的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心痛。这种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端恶劣的,是对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那不是玩笑,不是打闹,而是纯粹的欺凌,是赤裸裸的暴力。视频中的场景,每一个耳光都像是抽在那个被欺凌女孩的脸上,也抽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
  • 回答
    台湾网友通过众筹网站买下《纽约时报》头版广告的事件,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多层面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广告投放,更折射出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民主价值传播、国际话语权争取以及新媒体时代社群力量动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图景。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动机: .............
  • 回答
    小米显示器挂灯上线,众筹价 169 元:一场“价格屠夫”的降维打击还是创新之举?小米显示器挂灯(官方命名为“小米带鱼屏挂灯”)的上线,无疑再次搅动了显示器配件市场。仅 169 元的众筹价,与市面上动辄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端显示器挂灯相比,显得异常激进。这让人不禁要问:小米这次是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