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齐神武帝”高欢与“魏武帝”曹操在能力上是不相上下的,如果我们非常八卦地从个人形象与个人魅力的角度来看,被富家豪女娄昭君看上的服役小哥贺六浑,至少在年轻时期的颜值与气质方面应该是可以吊打“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的阿瞒的。
那么同样是据中原而平河北,为何曹操可以统一北方,高欢却只能止步关东呢?原因很简单,高欢的对手(宇文泰)比曹操的对手(袁绍)强,高欢磕不下来宇文泰这个硬骨头,而曹操却能反胜袁绍,倘若曹操之世,西凉军团或马韩之中能出一个宇文泰一样的人物,在关东混战与曹操消化河北的12年间(192-204)统合整个关陇地区,曹操还能不能顺利统一北方,可就难说了。
从董卓被杀到曹操入邺,那可是整整12年的时光哦,192年-204年;
从董卓被杀到潼关大战,那可是整整19年的时光哦,192年-211年;
如果我们算上董卓专权,那么从董卓专权到潼关大战,189年-211年,22年的光阴,全被这帮子西北军阀内讧掉了。如果董卓再稳一些,如果西凉军或马韩诸军里有能够混一关西的一代雄豪,22年/19年/12年的时间,早就够宇文泰式的豪杰或武川镇集团式的集团整合关陇了,何况他们也大概率是最早掌握汉帝的人,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若不是西凉诸军头始终处于内讧的漩涡之中,马韩二将也被张既、傅干忽悠着联曹抗袁,曹操怎么可能专心打官渡?但凡有一个值得钟繇、杜畿之流在朝官员或关陇著姓托付身家性命的关陇英豪,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去找曹操?法正、孟达之流哪里还需要南下益州?
另外,掌握了公元200年之天下最富地域、最多人口、最广人脉的袁绍,竟然是一个外强中干、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会用人、年寿将尽的“官N代”。袁绍和他互相看不上的嫡出老弟袁术一起成为曹操的经验包与垫脚石,并且在官渡之战前后连续犯错,丧失了大好局面。虽然曹操打赢二袁并不轻松,也付出了绝不输于“两魏五战”的代价,但袁绍袁术哪里比得上宇文泰(此处有本鲲私心偏爱黑獭的成分在)。
整个北方都没有及时出现一个拥有合适地盘的宇文泰级别的人物抗衡曹操,曹操只需要抓住他们的破绽,逐个击破就好,即便过程并不轻松,却也能够熬出头。刘备虽然能力较强、被曹看重、年资相当,却始终没能在北方占据一个适合割据的地盘,自然无法在赤壁以前成为阻击曹操的那个“宇文泰”,倘若西凉军阀里面能出一个刘备一般的人物,老曹还能不能统一关东,都是一个未知数,何况统一北方?
不过,仅仅凭借统帅的个人能力就推断出个关于胜败的结论,就会进入“英雄史观”的怪圈。所以我们不妨再进一步,把前文提到的22年光阴换一个角度看,比较一下高欢535年进军关西与曹操211年进军关西时,所带领的队伍是一个怎样的整合度与熟练度的队伍,看看能不能试着进入到更深广的维度看待这一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英雄史观”这种每一个男孩子最喜欢YY的浅薄层面。
高欢建霸关东其实非常迅速,简单罗列一下就有:得到三州六镇兵、收编葛荣余部、联合河北豪族信都建义、拥立元魏宗室、广阿之战、韩陵之战、入洛挟天子、剿灭尔朱兆,而高欢完成这些操作,全套流程办完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531-533)。即便我们把高欢参与杜洛周起义(公元525年)视为开端,高欢从参与乱事到完成建霸也只用了8年时间,而他的主力部队,均形成于531年以后的两年。
同样的流程,我们再看看曹操从起兵到关东建霸的主要事件与时间跨度:陈留起兵、收编青州兵、控制汉帝、平定南阳、平定徐州、官渡之战、剿灭袁氏,起于公元190年,完成于公元207年,用了将近17年的时间。
如果单纯计算从统一关东到亲率主力进军关西的时间,曹操虽然只经历了4年(207-211),但也是17年锤炼之后又经历了赤壁警钟的4年;高欢也经历了4年(533-537),但这4年不仅无法彻底甩开高欢所部与宇文泰所部的战力差距,而且也无法弥补两年建霸带来的整编仓促,更没有像赤壁、南郡、合肥那样的大仗积攒正负经验。
可见,高欢进军关西之时,带领得完全就是一套刚刚拉起来的班子(类似于刚刚挟天子的曹操),并没来得及用充分的时间磨合整备。就算因为高欢大体上继承了尔朱荣的政治遗产,而把高欢集团的“初步聚合”时间视为公元528年尔朱荣南下,所谓“尔朱荣-高欢集团”的成型,最多也就只有7年的时间。
何况公元530年-公元535年间,尔朱天光带走的所谓武川镇集团一直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这么论起来,尔朱天光-贺拔岳-宇文泰集团内部整合时间并不比高欢的尔朱荣-高欢集团少。高欢账下兵将与宇文泰账下兵将,在组织内部整合程度上,相差无几。东西双方的差距仅仅在于兵力与物资的多寡。
孝武帝西奔后,宇文泰之所以能够在两魏五战中逐渐将实力对比的劣势转换为分庭抗礼的均势,与两只队伍内部的组织发育程度相当,其实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在高欢在世的两魏五战过程中,东西魏军力近乎同步发展,西魏不仅仅能够凭借地利优势坐守河东潼关一线,而且还能频频出击河洛平原,甚至深入颍川,显然不是公元2世纪末的关中军头所能比拟的硬骨头。
由此可见,高欢之所以不能统一北方,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除了宇文泰个人能力远胜于曹操的所有对手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曹操集团统一关东用时17年,高欢集团(或者尔朱荣高欢集团)统一关东用时2-7年,曹操拥有远比高欢更多的时间去在实战中打磨整合他的团队,从而在关陇地区始终散乱的前提下,更加从容地降维打击本来就一直在内讧的关陇各大军阀。
高欢则没有那个时间打磨整合他的团队,宇文泰不仅仅在个人能力上与高欢相当,而且宇文泰还拥有一支虽然数量上不如高欢却在质量上与高欢相当的武装力量,使得宇文泰能够在汾河下游、泾渭之间、洛河两岸如臂使指地从容作战,大不了用局地的兵力物资优势弥补整体的兵力物资劣势,这也是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类战例的基本逻辑。
质言之,在关东摸爬滚打17年且被曹操与诸曹夏侯统率的曹军,是在降维打击把22年光阴浪费在互相损耗却始终无法整合在一起的凉州军阀;而高欢率领的东军,与宇文泰率领的西军,则是在魏末乱局中同步成长的两支武装力量,只是在同一维度的不同规模而已,并不存在谁降维打击谁的问题。所以,同样是关陇残破的情形,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而高欢却不能统一北方,曹操胜在对手无组织无纪律且实力弱、己方团队维度高有组织且实力强,高欢则不然,并非高欢个人不如曹操所致,纯属高欢的时运不如曹操所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