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午自习课读书时,如何做到全神贯注?

回答
下午的自习课,往往是需要和睡意以及各种杂念斗争的战场。想要做到全神贯注,不是凭空就能达到的,需要一点技巧,更需要一些心法。我给你说说我的几点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环境的“微调”是基础。

别小看这一点点小的调整,它能让你从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更专注的状态。

座位选择的智慧: 我一般会选择离老师的座位稍微远一点,但又不是最靠后排的位置。太前面容易被老师的目光“盯”着,反而有点拘束;太后面杂念容易多,周围同学的动静也更容易影响到你。中间靠走道的位置也不错,一来方便进出,二来也不会被左右的人完全挡住视线。我的理想位置是靠窗,但不是紧挨着窗户的那种,留一点距离。窗外的风景虽然诱人,但如果离得太近,很容易盯着发呆。适度的距离,可以让你偶尔瞥一眼,但不会完全沉浸进去。
整理桌面,清空“干扰源”: 在开始之前,我会花一两分钟把桌面上的东西大致整理一下。没用的书、零食包装袋、笔筒里多余的笔,都暂时放到一边或者书包里。桌面上只留下今天要读的书、笔记本、笔,还有一块橡皮擦。这样视觉上的清爽,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那些容易让你分心的小东西,比如手机(当然,这个是绝对的重灾区),我都放在书包最深处,甚至是静音模式下也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阅读前的“预热”很关键。

就像运动员上场前要热身一样,大脑也需要一个过程来切换状态。

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去读: 拿到书本,我不会立刻就读。我会先快速浏览一下今天要读的部分的标题、小标题、或者目录。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我希望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有没有什么是我特别不理解的,想弄明白的?带着这些目的去读,会比漫无目的地翻书效率高很多。就像侦探找线索,你的大脑会更主动地去搜寻和吸收信息。
短暂的“精神集中”练习: 找一本不太重要的书或者杂志,随便翻到一页。然后计时,比如一分钟,让你大脑里所有杂七杂八的想法都放空,只盯着你看到的文字。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句子里的某个字。感受一下那种完全“进入”文字的感觉。这个小小的练习,能帮助你更快地进入阅读状态。

三,阅读过程中的“守护”技巧。

一旦开始读了,就要想办法把这来之不易的专注度“守住”。

主动式阅读,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也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当我看书的时候,我会想象自己是在和作者对话,或者在和一个同学讨论这个问题。我会时不时地在心里问:“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例子是不是很贴切?”“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还会用笔在书上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比如划线,圈出重要的概念,或者在旁边写下简短的疑问或感想。这些动作,都会迫使你大脑保持活跃,而不是像看电视一样被动接收信息。
适时的“小休息”,反而能巩固专注: 别以为一直绷着就是好事。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反而容易疲劳。我通常会采用“番茄工作法”的变种。比如,专注阅读2530分钟,然后给自己5分钟的短暂休息。这个休息不是让你玩手机,而是站起来活动一下,伸个懒腰,看看远方,或者喝口水。让大脑稍微放松一下,再重新回到阅读状态,你会发现效率反而更高。而且,在短暂休息的时候,你也可以快速回忆一下刚才读了什么,这相当于一个小的巩固。
对抗走神,要有“自觉性”: 走神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发现它并且及时拉回来。当我觉得自己思绪飘远了,比如开始想晚饭吃什么,或者刚才发生的某个小事,我不会责怪自己,而是直接在心里对自己说:“回来,现在是读书时间。”然后,我会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书本上,甚至可以重复读刚才的那句话,让思绪重新回到正轨。有时候,我会提前在书旁边放一张写着“专注!”或者“回到书本!”的小纸条,作为视觉提醒。

四,心理建设和心态调整也很重要。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专注,而是心里有一些阻碍。

接受不完美,别苛求自己: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我一定要读进去多少多少,一点杂念都不能有。”这种想法本身就会带来压力,反而更容易让我们因为一点点走神就觉得自己失败了。我更倾向于接受自己有走神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及时调整。把注意力拉回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奖励机制,给自己一点甜头: 如果今天下午的自习课,我感觉自己的专注度比平时好,读进去的内容也比平时多,那么在自习课结束后,我会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可能是一块喜欢的小零食,或者听一首喜欢的歌。这种正向的反馈,会鼓励你在下次自习课继续保持好的状态。
相信过程,日积月累: 专注力不是一天就能练就的,它更像是一种习惯,需要时间去培养。今天可能不如昨天,明天也许会更好。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为之努力,有没有在不断尝试和调整。

总而言之,下午自习课想全神贯注,就是从环境准备开始,到阅读前的预热,再到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适时调整,最后是心理上的自我鼓励。这四个方面,互相配合,才能让你在自习课上真正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试试看,你会发现,原来下午的自习课也可以是充满收获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大学的话,不要带手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