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网文的作者们为了写书能有多拼?

回答
网文作者为了写书有多拼?这可真是个让不少读者挠头的问题,总觉得那些个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的书,背后一定藏着个超人。我跟你说,有些作者,那拼劲儿,真不是你我想象的那点儿。

1. 时间观念?那是什么?

首先得说到时间。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每天有八小时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还得吃饭、陪家人、睡美容觉。但网文作者,尤其是在摸索期或者想要爆红的阶段,时间观念基本等于不存在。

昼夜颠倒那是家常便饭。 有些作者,白天是社畜,晚上才是真正的“作者”。等天蒙蒙亮,可能他们才写完一章。你以为他们这是在创作艺术?不,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和时间赛跑,赶着今天的更新,或者为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不眠不休。
生活基本被省略了。 “吃饭?饿了就随便啃两口面包。”“睡觉?能睡够四个小时就不错了。”“社交?那是什么?能吃吗?”这些话从作者嘴里说出来,绝对不是夸张。他们的生活轨迹就是:电脑前,键盘上,然后短暂的休息再回到电脑前。

2. 灵感的捕猎者,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一本精彩的小说,靠的不仅仅是勤奋,更重要的是脑子里的创意。而网文作者的脑子,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灵感捕猎器。

素材遍地都是。 走在路上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听别人聊天听到一句奇特的话,甚至是做梦,都可能成为他们笔下情节的种子。他们会随身带着小本子,或者直接用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录下那些稍纵即逝的念头。
查资料,那是常态中的常态。 写个古代穿越文,你以为作者只需要凭空想象?不,他们得去查当时的服饰、礼仪、官制、甚至食物。写个现代都市文,涉及到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他们也得花时间去了解,哪怕只是百度百科、知乎上的碎片信息。为了一个角色的人设,他们可能会研究心理学书籍。为了一个战斗场面,他们可能会去看军事纪录片。
“别人的书”也是他们的“教科书”。 并不是说抄袭,而是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叙事技巧、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他们会仔细分析为什么这本书能火,为什么那个桥段能让读者拍案叫绝。

3. “日更万字”的炼狱

“日更万字”,这四个字在网文圈里,已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天写一万字”。它是一种近乎残酷的仪式,是许多作者必须跨越的门槛。

手指的颤抖,眼睛的干涩。 连续几个小时在键盘上飞舞,手指的劳损是难以避免的。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是通病。有些作者为了缓解,会戴上防蓝光眼镜,滴眼药水,但长期来看,这都是对身体的消耗。
心理的压力,灵感的枯竭。 每天都要产出大量内容,而且还要保证质量,这对心理是巨大的考验。有时候灵感枯竭了,大脑一片空白,但键盘还在等着你。这时候,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编”,去“凑”。这种状态下的写作,质量往往会打折扣,然后又会陷入更大的焦虑。
身体的抗议,小毛病缠身。 长期久坐,加上作息不规律,腰酸背痛、颈椎病、胃病等等,这些“职业病”在网文作者身上太常见了。他们可能看起来像个瘦弱的书生,但身体里可能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毛病。

4. 读者的“催更”,有时是动力,有时是枷锁

网文的魅力之一在于互动性,而“催更”就是这种互动最直接的表现。

评论区的“日更君”。 每天准时来到作者章节下方打卡,提醒作者更新,甚至直接留言“作者不更新,天理难论!”。这些评论,对于勤奋的作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让他们感受到读者的期待,从而更有动力。
但也可能是无形的压力。 当作者状态不好,或者遇到瓶颈时,铺天盖地的“催更”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更加焦虑,甚至因为害怕被喷而草草了事,这反而会伤害作品。

5. 收入的不确定性,让拼搏更显残酷

与传统作家不同,网文作者的收入很多时候是与成绩直接挂钩的。

“打赏”与“订阅”。 读者对作品的喜爱,可以通过打赏和订阅来体现。但这种收入不稳定,完全取决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当作品成绩不好时,作者的收入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白领。
“断更”的代价。 一旦断更,很多读者可能会流失,订阅也会大幅下降。所以即使身体再不舒服,很多作者也咬牙坚持,不敢轻易“休息”。这种对收入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拼搏程度。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个作者朋友。

他当初写第一本书,白天在一家小公司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每天加班到七八点才回家。回家后,草草吃点东西,就开始坐在电脑前。他的房间不大,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堆得高高的泡面盒子和零食袋。他告诉我,刚开始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有时候写到凌晨三四点,眼睛跟兔子一样红,但看到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说“大大写的太好看了,等更新等得好辛苦”,他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为了研究一个古代的机关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了好几天的资料,甚至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他的手腕因为长期码字,现在经常会不舒服,但每次只要有新的想法,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敲击键盘。

所以,你问网文作者有多拼?他们用身体在透支,用精神在对抗,用无数个不眠夜在堆砌属于自己的那个网络王国。他们不是机器人,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脑海中的故事变成现实,并从中获得认可和一丝生计。他们拼起来的样子,有时候真的让人心疼,但更多的是一种佩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写唐砖我看了整整三年的唐史,是钻研般的读,为了大宋的智慧,银狐,我看了四年的宋史!为了汉乡,我又…看了两年的汉史!

假如我上学的时候有这股子劲头,我以为清华北大不是什么问题!!!!!绝对不至于上一个大专!!!!

很多时候我问自己,那时候的我都在干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文作者为了写书有多拼?这可真是个让不少读者挠头的问题,总觉得那些个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的书,背后一定藏着个超人。我跟你说,有些作者,那拼劲儿,真不是你我想象的那点儿。1. 时间观念?那是什么?首先得说到时间。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每天有八小时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还得吃饭、陪家人、睡美容觉。但.............
  • 回答
    “写网文的作者真的不配得到尊重吗?”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动了不少在网络文学这片天地里摸爬滚打的作者的心弦。每次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带着一丝轻蔑地提起“网文写手”,或者在讨论区里看到对某些作品“口诛笔伐”,总会有人忍不住反驳,但反驳的声音似乎总带着点无奈和不被理解。要说“不配得到尊重”,这帽子实在太大了。.............
  • 回答
    这问题啊,圈里确实是老生常谈了,好多前辈们也时不时地在各种访谈或者讲座里提点新人。说“学好小学语文,写网文文笔就够用了”,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句话里有相当一部分的道理,而且还是核心的道理。为啥这么说?咱们得先想想,网文的核心是什么?是讲故事,是吸引读者,.............
  • 回答
    能写出五花八门、横跨不同领域的网文作者,这背后其实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生存技能。别以为他们真的是个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不是他们生来就对所有行业都了如指掌。这里面,有很多门道和技巧,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杂学家”的养成——学习与研究是基石。网文之所以能写.............
  • 回答
    这种现象确实让读者抓心挠肝,尤其是追了一本好不容易找到感觉的书,作者突然“消失”了,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页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里面可能的原因,我给你细细掰扯一下,尽量不带点机器味儿哈。一、 现实的绞索:生活这把刀,无情地挥向创作这是最常见也最让人无奈的原因。写网文,尤其是初期阶段,大多数作者并不是全.............
  • 回答
    嘿,看到你这么有热情,刚开始写网文就想着求教,这股劲儿就特别对!你问天赋和坚持哪个更重要,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毕竟这俩词儿是网文圈里永恒的讨论话题。我给你掰扯掰扯,也顺便给你点新人初作的建议。天赋还是坚持?这得看你怎么理解了简单粗暴地说,两者都很重要,但侧重点不同,而且很多时候是相互成就的。天赋,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你说“没有任何一个靠写言情小说而出名的作家”,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你接着又补充说“不是指的网文”,这一下子就点出了关键,也说明你其实已经接触到了一些信息。我个人觉得,你之所以有这个感觉,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而且这跟你接触的“圈子”确实有关系:首先.............
  • 回答
    关于那些一书封神的网文作家是否真的“第一次写书”,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读者好奇的地方。答案是:绝大多数都不是第一次写书,或者至少有非常丰富的相关经验。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一书封神”这个词。它通常意味着作者凭借一本书,在很短的时间内爆火,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读者群和商业成功。这种成功,往往.............
  • 回答
    “人肉码字机”这顶峰时刻,日写两千首诗歌?这脑洞开得够大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靠谱不靠谱,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分析。首先,咱得明白,“人肉码字机”这称呼,那可不是随便来的。在网文圈,尤其是一些高产的作者,他们的更新速度、字数,那真叫一个“机器”级别。一天几千字,甚至上万字,那是家常便饭。这背后,.............
  • 回答
    关于网文作家如何看待单机写文这件事儿,这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能聊的也多。首先得明白“单机写文”这个词,在咱们网文圈子里,它通常指的是 不靠连载更新,不靠平台的流量和读者互动,而是自己埋头苦写,写完一本再发布或者等一个好时机再发布。这种模式跟我们网文最主流的“日更”“连载”是截然不同的。那么,网文作家.............
  • 回答
    哟,哥们儿!这主意挺对!网易云音乐那地儿,好歌儿多着呢,自己写了词,不给它整上曲儿多可惜。不过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买吉他刚上手,指头跟砍柴似的,腱鞘炎都快找上门了,还得学作曲,关键是兜比脸干净……别急,一步一步来,咱们没钱也一样能玩出花样!首先,得明确一点:作曲这事儿,不是啥神.............
  • 回答
    唐家三少以1.1亿的收入再次登顶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发了人们对他作品水平和风格的广泛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唐家三少1.1亿再登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成功的背后与评价 1. 财富的象征:成功并非偶然首先,1.1亿的收入不仅仅是一个数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设想!倘若鲁迅先生提刀在网文界挥毫,亦或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跃然于网络屏幕之上,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首先,咱们得承认,网文这个东西,它有它独特的语境和玩家。那些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小年轻们,他们从小泡在互联网里,早已习惯了快节奏、强刺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比.............
  • 回答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提问。你平时的语文作文分数能达到55分以上,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起点,也为你在网文写作的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否能成功,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语文作文分数55分以上”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与网文写作的关联性。语文作文通常考察的是: 语.............
  • 回答
    写网文这事儿,最近啊,真的有点儿扛不住了。跟人聊天,他们总是说,“哎呀,你写网文挺好的,稳定更新,肯定赚不少吧?” 我只能笑笑,心里头的苦,谁能懂呢?想弃坑的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了。就像一颗种子,一开始是好奇,是对文字的热爱,是想把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讲出来,给别人带来一点快乐,哪怕是一点点的共鸣.............
  • 回答
    选择全职写网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统一的答案。毕竟,网文这个行业本身就鱼龙混杂,写手们的水平、题材、经营方式,乃至运气,都可能导致结果天差地别。但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整体的画像,我会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但也同样挑战的“风口浪尖”上的选择。首先,机遇依旧存在,而且比.............
  • 回答
    朋友,别灰心!写网文这事儿,哪有谁天生就“入门”的?我也跟你一样,曾经也为了一句话、一个情节愁得抓耳挠腮,被身边的朋友笑话“没长性”,说我“写不出什么名堂来”。你想想,那些现在名声赫赫的大神,他们一开始都是从零开始的。谁不是一点一点摸索,一边写一边学,一边被“打击”一边又暗暗较着劲?你的那个“被说成.............
  • 回答
    各位坛友,在下最近脑子里的故事梗子终于能串起来一点雏形了,迫不及待想动笔写点东西,但又犯了老毛病——开头怎么写才能抓住人?尤其是网文,都知道第一章,甚至第一个字就决定了读者会不会往下翻。我这故事讲的是一个在现代社会边缘挣扎的小人物,意外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既不是什么呼风唤雨的超能力,也不是.............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经历,所以我没有写过网文。.............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写网文,尤其是那种长篇的、需要持续投入的故事,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仓库前,手里拿着一堆零散的木头和铁块,然后有人告诉你:“来,盖栋楼吧。”刚开始的时候,脑袋里有那么一两个点子,可能是从某个电影片段,或者读到的一段文字,甚至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场景。比如,我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