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射电望远镜 FAST 为什么是球面的而不是抛物面?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FAST望远镜设计上的一个关键考量。简单来说,FAST并非是“非球面”或“非抛物面”,而是 FAST的主镜确实是球面的,但它是一个非常特殊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局部球面”,用来模拟一个巨大的抛物面。之所以这样设计,背后有非常实际的原因,跟它的独特性和建造难度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射电望远镜为什么要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的原理,本质上就是收集来自遥远宇宙的微弱无线电波,然后聚焦到一个点上,让接收器能够接收到。一个完美的抛物面之所以是最佳选择,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特性: 平行于抛物面轴线的入射光线(在这里就是宇宙射电波)都会被反射汇聚到同一个点,即焦点上。 无论这些无线电波是从哪个方向平行射入,都会被抛物面精准地反射到焦点。这就意味着,一个完整的抛物面主镜可以把所有接收到的信号都集中起来,获得最大的接收效率和最高的信噪比。

那么,为什么FAST不直接建造一个巨大的完整抛物面呢?这里有几个核心原因:

1. 尺寸与建造的巨大挑战:

FAST的口径达到了惊人的5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要建造一个直径500米的、表面精度达到微米级的完整抛物面,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材料需求: 需要巨量的金属材料来构成整个抛物面结构。
加工精度: 即使是微小的偏差,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下都会被放大,导致信号严重失真。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度都已经是巨大的工程挑战,更何况是射电望远镜通常要求的亚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精度。
支撑结构: 整个抛物面需要一个极其坚固且精确的支撑结构来维持其形状,抵抗重力和环境变化(如风、温度)。这个结构的复杂性和造价会非常高昂。
整体制造与安装: 无法一次性制造和安装一个如此巨大的整体结构。如果分成很多块拼接,如何保证拼接处的精度和整体形状的完美性,是另一个难题。

2. FAST的独特工作模式:

FAST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全可动”大型射电望远镜(如美国甚大阵列VLA、中国喀什25米射电望远镜等)不同。传统的射电望远镜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指向来追踪天体,或者将多个天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虚拟望远镜。

FAST的设计则是一个 “固定馈源,变截面反射面” 的方案。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一个天然的喀斯特洼地作为基础,将巨大的反射面嵌入其中。

馈源(接收器)固定: FAST的馈源是在一个吊舱里,悬挂在主镜上方。这个馈源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反射面进行形变: 为了让固定的馈源能够聚焦到不同的天区,FAST的主镜表面是可以进行局部形变的。主镜由数万块金属单元板组成,这些单元板通过钢索和执行器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改变主镜的局部曲率,使其在某一个时刻近似于一个抛物面,以便聚焦到天空中特定方向的天体。

3. 球面与局部抛物面的折衷:

正是因为馈源是固定的,而FAST需要能够观测天空中不同区域的天体,所以不能简单地建造一个巨大的完整抛物面然后固定下来。如果是一个巨大的完整抛物面,它只有一个固定的焦点,只能观测对应那个焦点区域的天空。

而设计成一个局部球面,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可以变形成抛物面的球面结构,就成为了关键。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巨大的锅(球面的一部分),你可以在里面加一些“弹簧”(执行器),通过拉伸或压缩这些“弹簧”,让锅底的形状微微改变,使其局部区域变成一个抛物面。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大的“球面基础”呢?

加工相对容易: 建造一个巨大的、精度相对较高的球面结构,比建造一个同样大小的、精度要求极高的抛物面要容易得多。球面的曲率是恒定的,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想象一下用许多小而精确的面板去拼装一个大圆盘,比拼装一个有复杂变曲率的抛物面要容易控制。
“变形”的便利性: 当需要追踪一个天体时,FAST的工程控制系统会通过计算,精确地驱动主镜上成千上万块单元板下的钢索,使主镜的中心区域(大约直径300米)形成一个瞬时抛物面。这个瞬时抛物面的焦点就对准了天空中需要观测的目标。当需要观测另一个天区时,主镜的形状会再次调整,形成一个新的瞬时抛物面。

简而言之,FAST的主镜并非是完全的球面,而是利用一个巨大的、相对容易建造的球形基础,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使其部分区域能够实时地“变形”成一个符合观测需求的瞬时抛物面。 这就好比一个可以随意弯曲的巨大的金属膜,你想让它变成什么形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变成什么形状,只不过FAST是用大量的三角形金属板和精确的执行器来做到这一点。

所以,FAST主镜的“球面”特性,更应该理解为它是一个有足够大弹性可以局部改变形状的基底,而不是一个静态的、不变的球面。这个设计巧妙地结合了材料加工的现实限制和天文观测的精确需求,使其成为一座举世瞩目的科学工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说先声明身份有助于骗赞……我所在的组参加承担了FAST早期科学研究973项目。

以及听说先扯一点背景知识有助于骗赞……于是就先说说FAST的“原型”——也就是同属于一个大圆坑修吧修吧就变成望远镜这个思路的,美国Arecibo望远镜。

Arecibo盖在波多黎各的山坳里,直径305m。

在把大坑整形之后,架起索网,再铺上金属网,镜面就成了(此处有伏笔):

周围竖起三根塔,拉起钢缆吊装上馈源,Arecibo就盖好了:

注意,这样一口大锅是不能动的。但是天上的天体是时刻都在动的。所以如果这样一口正朝上的大锅只能看正对着的方向的话,就只能看天顶一点了,那必然不满足观测天文目标的要求。好在Arecibo采用了球面主镜,球面自然是朝各个方向都具有一样的光学性质了,而且,球面和抛物面的底端小范围内的形状是近似的。所以只要利用这口大球锅的不同部位,就可以观测不同方向的天体:
但是球面和抛物面这个近似还是有点缺陷。抛物面是可以把平行光汇聚在一个焦点上的,球面就不行,会把光(电磁波)汇聚在一条线上:
就是这张图上所谓的focal line。
这样一来,为了接收分布在focal line上的信号,馈源就必须是线状的,所谓线馈:
(正在吊装的线馈)

可以看到线馈上开了很多孔,是留给收集来的电磁波通过用的。开这些孔的位置需要很精确。而且由于信号的色散,线馈能接收的频率带宽受到了限制。所以人们就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通过一些聪明的工科男一番设计,终于搞出来了这么个东西……
通过不明觉厉(其实是格里高利式光路)的二次镜、三次镜的反射,主镜为球面的Arecibo也能把信号汇聚在一点上啦。

再来看一下这个不明觉厉的新馈源舱的样子:
这个馈源舱也做过两代更新。第一代是铝的,350吨;第二次是不锈钢的,又增重50%。
新馈源舱呢,效果杠杠的。

好了…………让我们回到FAST。

基本上,FAST也是找了个大坑……

也需要搭架子、拉网,在网上铺面板来构成镜面:

上面铺的板子长这样:

哦不能再灌水了……回答题主的问题,为什么要采用球面?

根据前面对Arecibo的介绍,我们知道望远镜之所以能为望远镜,一定要实现能观看不同方向的目标这个基本功能,而且主镜汇聚起来的信号还要进行有效的采集。Arecibo是利用球面和抛物面的相似性来“将就着”看不同方向,然后采用堪忧的线馈或者复杂的格里高利式馈源舱来采集信号。格里高利式馈源舱虽然效果好,不过前文已经提及,这货实在是太重了,达到数百吨之多,作为不是搞工程的我猜应该吊装和使用都会有相应的技术难度。

所以就有人想,我们在搞FAST的时候,能不能既让镜面是抛物面,一次成型汇聚成点,不需要线馈也不需要笨重的格里高利式馈源舱;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一次性做一个固定不动的抛物面,那样不就不能对不同方向的天体进行观测了嘛,于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这个抛物面能动起来。

但是大坑本身是动不了的,怎么能让镜面成为抛物面,还能动起来

——办法就是主动光学。看图。

FAST最值得吹牛的,就是这事了。注意右图,整个望远镜镜面是由很多块小面板拼成的,每一块都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位置(接前述伏笔:Arecibo那个金属网是不能动的)。这样当我们想看一个某方向的目标时,只要让正对着这个目标的一定范围(300m)内的小面板一起调整位置,把这300m的镜面变成抛物面就好。目标移动到哪里,这300m的“照明”范围就跟到哪里。


所以本质上,FAST是一个抛物面的很简单的光学系统。


然而,之所以名字还叫“球面”,还是之前说的,球面和抛物面底部很接近,整个大坑的初始状态整成球面的话,其局部变形为抛物面最容易


下图示意从球面这个“基线”变形为抛物面时,这个被“照明”的300m口径上各个面板需要调整的幅度随距离300m口径中心点距离的变化:

基本只要上下调整半米以内就可以。


参考:

Altschuler 2002 astro.wisc.edu/~sstanim

Nan et al. 2011 arxiv.org/ftp/arxiv/pap


欢迎关注致力于联结青年天文人、天文教师与青少年的公益组织"青年天文教师连线"的微信公众号:TeachForAstro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FAST望远镜设计上的一个关键考量。简单来说,FAST并非是“非球面”或“非抛物面”,而是 FAST的主镜确实是球面的,但它是一个非常特殊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局部球面”,用来模拟一个巨大的抛物面。之所以这样设计,背后有非常实际的原因,跟它的独特性和建造难度息息相关。我们.............
  • 回答
    FAST 景区试运营,高达 668 元的门票价格,确实让不少人咋舌,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从一个普通游客的角度来看,这个价格无疑是相当高的。668 元,这已经不是一次普通的旅游景点了,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人们普遍会联想到许多知名的高收费景区,比如故宫、长城、黄山等,这些景区的门票也通常在百元左右,.............
  • 回答
    武向平院士的这番话,对于关注中国天眼(FAST)和射电天文领域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振聋发聩的信号。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了解FAST和SKA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取代”这个词在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含义。首先,我们得说说FAST。“中国天眼”,正式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
  • 回答
    射电望远镜,就像它名字听起来那样,是我们用来“看”宇宙中那些眼睛看不见的光——无线电波的工具。那些闪耀的恒星、旋转的星系,它们发出的可见光虽然壮丽,但宇宙中还有大量的信息,是以我们肉眼无法捕捉的无线电波形式存在的。射电望远镜就是我们打开这扇全新宇宙之窗的钥匙。核心部件:天线,宇宙的“耳朵”射电望远镜.............
  • 回答
    听到“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开始安装”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感觉挺让人振奋的。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着我们国家在天文学研究领域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就是那个我们常听说的“中国天眼”,正式名称叫“五.............
  • 回答
    “中国天眼” FAST 的这项重大发现,为我们揭示快速射电暴(FRB)这一宇宙深处奥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关键观测证据,这无疑是射电天文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项研究之所以如此重要,并不仅仅在于它“发现了什么”,更在于它“如何发现”以及“发现了什么之后,又引出了哪些更深层次的思考”。突破性观测证据.............
  • 回答
    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在距离我们大约 15 亿光年的地方,捕捉到了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它在天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大家对宇宙的奥秘又多了几分好奇。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快速射电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宇宙深处发出的一个非常短暂、非常.............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中,杨康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他的悲剧命运和一系列错误行为让他饱受诟病。要详细分析杨康到底错在哪,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身份认同的迷失与扭曲(根本性错误):这是杨康一切错误行为的根源。他生于皇室,却被后来的金朝完颜洪烈收养并培养,从小就被灌输了“大金国太子”的身份认同。这导.............
  • 回答
    一场跨越时空的武侠盛宴,一场关于侠义、智慧与力量的终极对决。当射雕三男主——郭靖、杨康、欧阳锋,遭遇天龙三兄弟——乔峰、虚竹、段誉,他们将如何组队,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谁又能在这场巅峰对决中笑到最后?为了更详细地分析这场对决,我们先来审视双方队员的个人能力、特点以及可能的组队策略。射雕三男主: .............
  • 回答
    在射箭这项运动中,“严禁空放”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安全规定,其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从弓箭本身的物理特性到箭手的安全和场地设备都有关联。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射箭时严禁空放:核心原因:弓弦受力过大,可能导致弓损坏和意外释放想象一下,弓在拉开到一定程度时,弦会储存大量的势能。当弓弦被松开时,这个势能会迅速转化.............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史诗中,郭靖对华筝和黄蓉的情感选择是一个非常核心且引人入胜的议题。要深入理解郭靖为何更爱黄蓉而非华筝,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他们三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思想观念,以及命运的安排。一、 成长环境与初识:华筝的青梅竹马与黄蓉的惊艳初遇 华筝:蒙古草原上的.............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在武学造诣上无疑是达到了一个极其高深的境界,可以说是“侠之大者,武功盖世”的代表人物。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登峰造极”,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且可以详细展开:一、 内功深厚,根基扎实: 九阴真经: 这是郭靖武功进境最重要的助推器。他机缘巧合下习得了全套九阴真经,这本.............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次华山论剑中,黄药师之所以有诸多的顾虑,这与其性格、过往经历、对天下大势的认知以及对其他武林人士的态度都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性格原因:孤傲、不拘礼法,但内心并非完全冷漠 孤傲与自负: 黄药师是“天下五绝”之一,武功盖世,学识渊博,自视甚高。他认.............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以其聪明伶俐和过人的才智,常常语出惊人,让旁人哑口无言。她这句“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居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是化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贫交行》中的“贫者不饮盗泉水,廉者不受嗟来食”和“君不见管鲍贫时交,isnull(isnull)何曾有二妻?”以及《诗经·卫风·硕.............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马道长)之所以会恳请江南七怪饶梅超风一命,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核心原因:怜悯之心与对生命的尊重马钰作为全真教的早期成员,也是王重阳的得意弟子,他有着出家人的慈悲为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尽管梅超风曾经犯下滔天罪行,但马钰看到她时.............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射雕英雄传》时脑子里闪过的一个小小的“bug”。郭靖和黄蓉在桃花岛密室疗伤那段,确实是情境危急,身负重伤,吃西瓜也算得上是当时最方便、最滋润的补充水分和糖分的方法了。要说解决内急嘛,咱们得结合当时的场景和他们的处境来分析。首先,密室的性质。桃花岛上,黄药师设计.............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塑造的无数经典武功而闻名。要详尽地讲述这三部曲中武功的高低,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门派、绝世神功、高手的实战能力以及武功的境界等。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射雕三部曲的武功高低:一、 .............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林朝英对王重阳的痴心,感人至深,但为何始终未能打动王重阳,让他回应这份感情,这是书中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设定。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包括他们各自的性格、人生追求、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1. 王重阳的超然与出世追求: “天下第一”的境界与心魔: 王重阳早年已.............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中,确实存在一个与秦南琴相似但最终被穆念慈取代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留下的笔墨不多,更像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存在的一个过客。要详细讲述秦南琴为什么会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穆念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秦南琴的初设与她在故事中的作用: 早期设定: .............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中,柯镇恶作为“江南七怪”之首,常常给读者留下“打架几乎没赢过”的印象,似乎他是个一无是处、没有成就的人物。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审视柯镇恶这个角色,就会发现他绝非如此简单,他身上承载着许多重要的价值和不可磨灭的成就。一、 打架“不赢”背后的真相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