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尊重天赋,不尊重努力,也不尊重天才和普通人。
顺便说一下,其实持续努力的资本就是天赋。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持续唱歌?因为他嗓子好。为什么他可以持续运动?因为他体能好。为什么那些大佬玩bbox很有意思?因为我学bbox卡在三连音死活过不去,大佬三连音都是秒会的。他们立马开始模仿其他大佬的复杂的技巧。
不讨论跟姚明比游泳,难道你要跟姚明比篮球??题主是不是逻辑混乱了……
为什么普通人要战胜天才?
为什么预设普通人有战胜天才的可能性?
答案当然是不能了。能够被公众熟知的天才已经战胜了太多人才,那些被天才碾压的人才跟天才同样努力,比普通人努力得多。
还是要搬出这句话,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需要拼天赋。很多人就是懒,就是不愿意承认。
我也不断地在学习各种奇奇怪怪的技能,大部分都学不下去,除了唱歌没有一件是学下去的……而那些学不下去的,除了天赋和努力不够,兴趣也不够浓厚。
天才则是把努力变成习惯,变成习以为常的普通事情,你怎么比?普通人努力了累了要人安慰,发上网,天才呢?接受挑战,不断突破。心态上普通人就输了,无法战胜。
看这个答案的评论区,有人说我活在梦里。没有天赋又破防的人就是这样的。
一般是无法区分普通人和天才的,除非是那种天赋异禀,拉马努金那种。
就中国高考这种类型,名列前茅的学生,智商差异并没到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
成绩差异是环境和努力堆出来的。试想一下:
后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勉强得到和前者相似的学习环境。
我个人觉得,所谓天才,就是“兴趣+资源”
先说资源。比如陶哲轩是举世公认的天才,但可以看看他是什么资源培养起来的,陶哲轩的父母都是香港大学毕业的,他的母亲就是学数学的,陶哲轩家里也肯定很有钱。陶哲轩从小受到的数学培养不是出生在农村,父母没文化,从小还要干农活的人可以比的。还有另外一个国内著名天才:韦东奕,他的父亲是山东大学的博导。。。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大部分“天才”出生的家庭环境早就把普通人“赢在起跑线”了。如果在北大清华的学生中做个统计,统计每个省的学生分别属于哪个市,某省的大部分学生肯定分布在某一两个市。比如,据我所知,我们四川考进北大清华的学生中,大部分人是成都人,其次是绵阳人。为什么成都考进北大清华的人更多?不可能因为成都人更聪明吧?是因为成都的资源更多。(成都的考生数量确实也是最多的,但即使不比录取人数,比北大清华的录取率,成都肯定也是四川最高的)
然后说兴趣。光有资源是不够的,因为也有很多父母都是学霸,也有钱,但孩子成绩怎么都不好的,不管是父母亲自给孩子辅导,还是花大把大把的钱请别人辅导,成绩还是不好。我个人认为,兴趣是一种刻在DNA里的东西,和外界资源关系不大。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高晓松,他的爷爷是清华校长,他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是著名专家学者,没几个人可以和他比家庭资源,他的家庭资源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凭借真实成绩考进了清华,据说数学考了140多分,将近满分。后来高晓松就迷恋上吹牛逼了,吹牛逼不要紧,还尽胡说八道,有一种说法是“你会觉得高晓松学识渊博,什么都懂,直到他谈到你的领域”。这种说法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高晓松的兴趣就在于吹牛逼,他喜欢吹牛逼,所以可以把牛逼吹得很好,至少讲给外行听,外行都觉得他讲得很有趣。但他的专业能力就不足了,因为他压根对专业问题的正确与否不感兴趣。高晓松的高考数学考140多分,能说他是数学天才吗?不能吧?!但打个比方,如果高晓松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天天自己主动学数学,愿意潜心钻研数学,那凭借他家的资源,他即使成不了陶哲轩那种顶级数学家,至少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问题不大。
最后的总结就是: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书香世家,你还对学习特别特别感兴趣,即使没有人逼你学,你也愿意主动学习,并且身边有无数大佬可以指点你,那你大概率可以成为一个“天才”。
所以我个人认为,成为天才,智商和努力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东西就两样:资源和兴趣
看领域的
某些领域,天分决定一切,比如围棋 数学这种,这些领域的天才他脑回路里面思考这些领域的问题时,脑子使用的模式和普通人真的不一样,就类似于,普通人在打算盘,他们直接用电脑,所以这些天分统治的领域,不要去跟天才比
某些领域,则是经验决定一切,就是说,它里面有些不为人知的诀窍,可能违背常理和直觉,而且不符合理论推导,但是就是靠着实践经验一点点积累醋一套系统,别人不跟你说,你可能花十年去自己摸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