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推理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那么“有些A是C”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逻辑学里一个很经典的推理模式。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有些A是C”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错不了。

咱们先来看看前提,就是我们已知的信息:

前提一:所有A都是B。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的讨论范畴里,凡是属于A这个类别的,都必然也属于B这个类别。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大圈套小圈的关系,A这个圈完全被B这个圈包含在里面。比如,如果A是“所有金毛犬”,B是“所有狗”,那么“所有金毛犬都是狗”就是前提一。

前提二:所有B都是C。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的讨论范畴里,凡是属于B这个类别的,都必然也属于C这个类别。同样,B这个圈完全被C这个圈包含在里面。接着上面的例子,如果B是“所有狗”,C是“所有哺乳动物”,那么“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就是前提二。

现在,我们有了这两个已知的事实,要推导出一个结论。我们要看的是这个结论是否必然跟着这两个前提走:

结论:有些A是C。 这句话的意思是,至少存在一个事物,它既是A,同时也是C。

那么,为什么这个结论是对的呢?我们可以这样一步一步来理解:

可视化理解:集合的关系

想象一下,我们用三个圆圈来表示A、B、C这三个集合。

1. “所有A都是B” 这意味着,A这个圆圈,完全位于B这个圆圈的内部。B的范围比A要大,或者至少和A一样大,但A是B的“子集”。
2. “所有B都是C” 这意味着,B这个圆圈,又完全位于C这个圆圈的内部。C的范围比B要大,或者至少和B一样大,但B是C的“子集”。

把这两点结合起来看:如果A在B里面,B又在C里面,那是不是意味着A这个圆圈,也必然在C这个圆圈里面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像你把一个小的盒子放进一个中等的盒子,再把中等的盒子放进一个更大的盒子,那么小盒子自然也就存在于那个最大的盒子里了。

逻辑推导:从个体到普遍的联系

我们也可以用更严谨的逻辑方式来分析。

因为“所有A都是B”,这意味着,如果你随机挑出任何一个A(我们称之为“某个A”),那么根据前提一,这个“某个A”一定也是一个B。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某个A”不仅是A,而且也是B。再来看前提二:“所有B都是C”。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个“某个A”是B,那么根据前提二,这个“某个A”也必然是C。

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事物——这个“某个A”——它同时具备A和C的属性。它既是A(这是我们一开始就选的),又是C(这是从前提推导出来的)。

只要存在至少一个A,那么这个A就是一个B,进而也是一个C。而“有些A是C”这个结论,恰恰就说了“至少存在一个A是C”。

为什么不是“所有A都是C”呢?

你可能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直接得出“所有A都是C”呢?

实际上,“所有A都是C”这个结论,从这两个前提也确实可以推出来。这个过程比“有些A是C”更进一步。

我们知道“所有A都是B”。
我们也知道“所有B都是C”。

那么,任意一个A,它必定是一个B。而任何一个B,又必定是一个C。所以,任意一个A,必定是一个C。这就变成了“所有A都是C”。

但是,“有些A是C”是比“所有A都是C”更弱的结论。如果“所有A都是C”是真的,那么“有些A是C”也必然是真的。因为“所有”包含了“存在”。如果每一个A都是C,那当然就存在一些A是C(除非根本不存在任何A,但通常我们讨论时会默认存在)。

举个例子来巩固一下:

前提一:所有苹果都是水果。 (A是苹果,B是水果)
前提二:所有水果都是有生命的。 (B是水果,C是有生命的)

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

结论:有些苹果是有生命的。

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知道苹果是水果,而水果是有生命的,所以苹果自然也是有生命的。而且,只要有苹果存在,那么这个苹果就是有生命的。

进一步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所有苹果都是有生命的”这个结论,这比“有些苹果是有生命的”更强,但后者也是正确的。

总结一下:

“所有A都是B”和“所有B都是C”这两个前提建立了一个必然的链条:A → B → C。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A,经过这个链条的传递,都必然会变成C。

“有些A是C” 关注的是这个链条的“出口”是否有成员存在。只要A这个集合不是空的(即至少存在一个A),那么这个A通过链条就一定会成为C,从而证明了“有些A是C”。
如果A这个集合是空的(不存在任何A),那么从逻辑上讲,“所有A都是B”和“所有B都是C”这两个前提在某些逻辑体系下依然成立,但结论“有些A是C”就不成立了,因为没有A可以让你去“有些”。不过在通常的哲学和日常逻辑推理中,我们会默认讨论的对象集合是非空的。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当你说“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时,“有些A是C”这个结论是牢不可破的,它由前提直接且必然地推导出来。它捕捉到了A和C之间那种通过B建立起来的、至少存在的联系。

希望我讲得够清楚,让你理解了这个逻辑推理的必然性。这就像是把信息一层层地传递下去,最终的接收者(C)肯定会收到来自第一个发送者(A)的信息,只要信息传递的渠道(B)是畅通且有效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模态逻辑里的(Lp→Mp)在每个世界都至少能看到一个世界的时候恒成立。

简单的说

如果希望从

任意a属于A,都满足性质P

推出

存在a属于A,满足性质P

需要且只需要补充条件

存在a属于A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逻辑学里一个很经典的推理模式。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有些A是C”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错不了。咱们先来看看前提,就是我们已知的信息: 前提一:所有A都是B。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的讨论范畴里,凡是属于A这个类别的,都必然也属于B这个类别。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大圈套小.............
  • 回答
    .......
  • 回答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的文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文件,说实话,我个人挺看好的。它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实打实地想要让咱们城市的夜晚“活”起来,更热闹、更有趣。咱们先说说它到底鼓励啥?核心就是“夜生活”。这词儿听起来挺洋气的,但说白了,就是希望大家晚上有地方去,有东西玩,.............
  • 回答
    知乎上,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一种挺普遍的现象:但凡涉及到“女性减肥”的话题,总能涌现出大量看似“干货满满”实则质量堪忧的回答,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回答往往能获得惊人的高赞。这股风气,与其说是“奇怪”,不如说是深刻地反映了当下信息环境、用户心理以及平台机制下的一种复杂共振。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低质量回答.............
  • 回答
    QQ“照片回收站”:那些“消失”又“回来”的旧时光最近,QQ悄悄上线了一个名为“照片回收站”的新功能,不少用户在清理手机相册时,突然发现一些早就被自己随手一删的照片,竟然安然地躺在回收站里,等待着被“救赎”。这让一些人感到惊喜,觉得找回了不少珍贵的回忆;但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删掉的.............
  • 回答
    当然,很高兴为您推荐关于波立联邦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书籍。这两个政体在历史上有着复杂而深远的互动,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欧历史的变迁。以下是一些推荐,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其内容和侧重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两个重要的历史实体: 关于波立联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
  • 回答
    好的,关于射箭的书,我特别想推荐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射箭哲学之旅。这本书的名字叫做 《弓与箭:射箭的艺术与科学》 (这本书的书名是虚构的,但内容会贴近我所描述的风格)。为什么我会如此钟爱这本书,并认为它值得你花时间去探索呢?主要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且全面的视角,跳出了单.............
  • 回答
    每次和领导见面都会紧张,这确实是职场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这种紧张感,说到底,是一种心理反应,是对潜在风险的担忧,比如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被领导批评,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等等。既然你提到了心理学的书籍,那咱们就好好聊聊,有哪些书能帮你疏解这种情绪,并且让你在和领导打交道时.............
  • 回答
    最近在读一本叫《国学入门》的书,感觉特别对味。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讲座,更像是老友在娓娓道来,把那些看似遥远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得既深刻又生动。我平时也挺喜欢看些书,但总觉得国学这东西,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具体要从哪儿下手,还真有点摸不着门道。以前也翻过一些古籍,读起来就像啃石头,感觉自己离“.............
  • 回答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23年7月13日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家发展大局,对中部地区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部地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份《意见》内容非常丰富,可以从多个.............
  • 回答
    脑科学认知研究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领域,它探索我们如何感知、思考、学习、记忆、决策以及更广泛地理解我们的心智。要推荐经典书籍,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认知功能的经典著作。以下是一些我特别推荐的,关于脑科学认知研究的经典书籍,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 一、 奠基性与宏观视角这类.............
  • 回答
    说到坦克,这玩意儿绝对是陆地战争的巨兽,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想深入了解它,光看电影和游戏肯定不够,得从书里挖点干货。我最近翻了几本书,有些确实让人拍案叫绝,感觉自己好像能摸到那冰冷钢铁的触感。如果你是刚接触这个话题,想从头了解,那绝对不能错过的是那些“坦克发展史”类的通史。它们就像一副宏大的画卷.............
  • 回答
    .......
  • 回答
    嘿!刚入行汽修这行,能虚心请教前辈们,这绝对是好苗子!别急,学手艺这事儿,从打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能练出真本事来。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给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到你。 书籍:打牢地基,事半功倍刚开始别贪多,先把基础理论吃透了,比啥都强。这些书都是我当年看过的,或者同行们推荐过的,绝对实.............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心理学的科普,听起来好像是件把高深学问变得人人皆懂的好事,但真要往下去细抠,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挺难真正“推及”到每个人心里去的。不是说我们不努力讲,而是有些东西它就自带门槛,或者说,受众的“接收端”本身就千差万别。首先,关于“自我认知”的深度,这是个绕不过的坎。心理学很多时候都在谈论我们为什么.............
  • 回答
    关于动漫中涉及性侵幼女的内容,是否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一个复杂且触及多方利益的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创作的自由与边界、内容的影响力以及社会责任。首先,我们得承认动漫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同电影、文学、绘画一样,动漫能够探讨各种题材,包括一些阴暗、.............
  • 回答
    关于“野生车评”这篇推送里“车评人撞死人是早晚的事”这种说法,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野生车评”指的是什么。一般人理解,就是那些不是专业机构或者大厂背书,可能就是个人出于兴趣,或者想出名,在网上自己动手做的车评。他们可能没啥专业设备,没啥规范流程.............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学英语这事儿,到底有哪些书,是真真切切能帮上忙的。我这里说的不是那种“三天速成”、“包你学会”的标题党书籍,而是那些实打实的、能帮你打下坚实基础,甚至让你领略到英语语言魅力的好书。一、 如果你刚起步,觉得英语单词、语法就像天书: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那些“看得懂”、“不枯燥”的.............
  • 回答
    俄土战争,一个绵延数百年、交织着帝国野心、民族解放、宗教冲突和地缘政治博弈的宏大叙事,确实需要一些深入且有洞察力的著作来理解其复杂性。要真正走进这段历史,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战役细节的梳理,更是对其背后动因、影响以及各方人物命运的细致描摹。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挑选的几本著作,它们各有侧重,能够帮助你从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