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赛车低扭很差吗?

回答
关于“赛车低扭很差”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误导性。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才能把这个事儿拎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低扭”。简单来说,低扭就是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能力。扭矩就像是发动机的“劲儿”,决定了它能有多大的“推力”。低扭好,意味着发动机在起步、低速行驶时响应更灵敏,加速也更顺畅,开起来会觉得更有劲,不那么“肉”。

为什么会有“赛车低扭差”的印象?

这个印象的来源,主要还是因为赛车和我们日常开的车在设计理念和使用场景上有天壤之别。

1. 极致的高转速性能是赛车追求的重点: 赛车发动机,尤其是F1、GT赛车这样的顶级赛事,它们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在极限工况下榨取最大的马力。马力,大家知道吧,是功率的体现,而功率等于扭矩乘以转速(功率 = 扭矩 × 转速 / 常数)。要想获得强大的马力,要么扭矩大,要么转速高,或者两者兼顾。
赛车发动机为了在极高的转速下爆发出惊人的马力,往往会采用很多特殊的工程技术,比如:
高压缩比: 提高燃烧效率,但这也会对低转速时的燃烧稳定性提出挑战。
轻量化的发动机部件: 比如活塞、连杆等,这些部件质量轻,转动惯量小,更容易拉高转速,但在低转速时,由于自身惯性相对较大,响应可能不如一些专门为低扭调校的发动机那么“窜”。
进排气系统的优化: 赛车追求的是在特定转速区间内的最大气流,这往往意味着在中高转速下有更好的表现,但在低转速下可能就不是那么“顺畅”了。
“干式油底壳”: 很多赛车采用干式油底壳,这不仅是为了降低重心,也方便在激烈驾驶时油液的供给,但这种设计对油液循环的控制要求很高,有时在非常低的转速下,油液的均匀供给也需要精细调校。

2. 赛道上的使用工况不同: 赛车比赛大部分时间是在赛道上进行,赛道上的速度变化非常剧烈。车手需要的是在出弯时迅速加速,而不是在市区低速蠕动。因此,赛车发动机的调校自然会更侧重于中高转速的爆发力。在低转速区域,赛车发动机可能确实不如一些民用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样随叫随到,动力输出会显得相对“平淡”一些。

3. 变速箱和齿比的配合: 赛车的变速箱通常采用非常密的齿比,并且换挡速度极快。即使发动机在某个低转速下扭矩输出不是最强的,但配合密集的齿比,也能让车子迅速拉升到高效的工作区间。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爬山,如果用自行车,你会挂到非常低的档位,这样即使你蹬得很慢,也能前进。赛车的齿比选择也是这个思路,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它擅长的转速范围内。

那么,赛车就没有低扭吗?

这又不能一概而论。

不同赛种的赛车发动机调校不同:
拉力赛车: 拉力赛需要在各种复杂路况下进行,包括泥泞、雪地等低附着力的路面。这时,良好的低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车手更好地控制车辆,避免打滑。所以,一些拉力赛车的发动机在调校时会更加注重中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
房车赛(GT赛、WTCC等): 很多房车赛使用的发动机,其原型车往往是民用车型,或者在民用车型基础上进行改装。这些发动机在保留一定低扭响应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中高转速的性能。它们在低扭方面相比纯粹的方程式赛车,可能会显得更“扎实”一些。
方程式赛车(F1、IndyCar等): 这类赛车的发动机通常是高转速、高功率的代表,它们的低扭表现确实不像一些大排量、自然吸气的民用发动机那样“暴力”。但即便如此,它们为了保证出弯时的加速性能,依然会在一定转速下提供可观的扭矩。而且,它们拥有极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先进的电子控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低扭的相对不足。

现代赛车的技术进步: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在赛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比如WEC、DTM以及曾经的F1),涡轮增压发动机天生就能提供更好的低扭表现。通过精确控制涡轮的响应速度和泄压阀,赛车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也能爆发出不小的扭矩,这对于提高赛车的综合性能非常有益。

总结一下:

说赛车低扭“很差”,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是跟它们在中高转速爆发出的惊人性能相比,或者跟一些以注重低扭为卖点的民用车型相比。赛车发动机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极致的赛道性能,这决定了它们在调校上会更偏向中高转速。但即便如此,为了应对复杂的赛道状况和保证出弯加速,现代赛车也越来越重视低扭的表现,并通过涡轮增压、变速箱匹配等技术来不断优化。

所以,与其说赛车低扭“差”,不如说它们将更多的设计精力放在了满足赛道需求的关键转速区间。在日常驾驶的低速工况下,感受到的“差异”更多是由于它们的设计取向,而不是真的没有低扭或者低扭能力弱到无法驱动车辆。只是那个“弱”也是相对的,对于一台能跑到300公里以上的机器来说,它在2000转下的表现可能只是“不那么强劲”,但依然比很多普通车的峰值扭矩要大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赛车场看到很多赛车在p房缓慢挪车时油门踩很大而且还有人帮着推,这是为什么?难道低扭差到这个地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赛车低扭很差”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误导性。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才能把这个事儿拎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低扭”。简单来说,低扭就是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能力。扭矩就像是发动机的“劲儿”,决定了它能有多大的“推力”。低扭好,意味着发动机在起步、低速行驶时响应更.............
  • 回答
    关于拉力赛的“平民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其实,说“平民化程度低”,背后牵扯到的不单单是参与者的经济门槛,还有赛事本身的特性、推广方式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因素。首先,最直接也最明显的就是参与成本。 车辆本身: 越野活动,尤其是轻度的越野,很多爱好者只需要一台底盘.............
  • 回答
    赛博朋克(Cyberpunk)的“高科技,低生活”这一核心概念中,“低生活”并非单纯指物质上的贫穷,而是指在高度科技化的社会中,人类在社会结构、生存环境、精神状态、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低质”生存状态。这种“低生活”与“高科技”形成强烈对比,构成了赛博朋克世界观的核心矛盾。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社会.............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迎来新史低,这事儿可真有意思。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游戏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跌跌撞撞”。画面表现、BUG数量、尤其是主机端的优化,都是当时玩家们吐槽的重灾区。不少人花了大价钱,结果体验下来,跟预期的“次世代RPG”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价格一路“跳水”也不算太让人意外。但是,新史低.............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纳闷的,对吧?男朋友在巅峰赛里呼风唤雨,2000分说上就上,但一拉你进低星局,就好像突然被施了“不胜诅咒”一样,赢一把都费劲。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一点都不神秘,拆开来看,你能明白得更透彻。咱们得先捋清楚,巅峰赛和低星排位,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战场,对选手的要求也不一样。先说说这2000分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我那台常年被烟熏火燎却依旧坚守岗位的量子计算机一样,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纠缠不清,闪烁着矛盾的光芒。如果人类真的步入了那个被霓虹灯浸染、信息洪流裹挟,却又在现实层面挣扎求生的赛博朋克时代,我会说,这既有令人振奋之处,也充满着令人扼腕的悲哀。就像街角那家永远排着长队、贩卖着合成肉汉堡的.............
  • 回答
    作为一名铁人三项爱好者,你对饮食的疑问非常有见地。低碳饮食和赛前碳水化合物策略是很多耐力运动员关注的重点。下面我将针对你的两个问题,尽可能详细地为你解答,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沟通。 1. 低碳饮食是否会影响铁人三项的成绩?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实行低碳.............
  • 回答
    赛车手在比赛时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领域,远非简单的“战术技巧”可以概括。他们脑海里同时进行着无数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这是一种高度专注、瞬息万变的思维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读他们的心理活动:1. 身体感知与控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 这是最核心的.............
  • 回答
    赛车比赛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更蕴含着科技、商业、文化、人类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赛车比赛的意义: 一、 科技与工程的驱动力赛车比赛是汽车工业最前沿技术的试验场和催化剂。在这里,最先进的科技理念和工程技术得到极致的发挥和验证。 性能极限的探索与突.............
  • 回答
    赛车比赛之所以鲜有人抄近路,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并非是车手们品德高尚或是主办方严防死守得天衣无缝。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规则、赛道设计、车辆技术以及赛事本身的性质,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约束体系。1. 规则的铁壁铜墙: 明确的赛道边界: 赛车比赛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规.............
  • 回答
    赛车运动,对于汽车品牌而言,绝不仅仅是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品牌营销战役,一个技术验证的终极试验场,以及一条通往消费者内心深处的独特路径。它的意义与帮助,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极致的技术实验室:将 극한 转化为量产任何一家汽车品牌,无论多么注重研发,都很难在日常道路驾驶的.............
  • 回答
    赛车比赛中的“最佳行驶路线”,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它背后蕴含着大量的学问和对赛道的深刻理解。这就像是寻找一条艺术品般的完美轨迹,既要快,又要稳,还要为超越和防守留足空间。我们姑且把这条理想中的路线叫做“黄金线路”。黄金线路的基石:抓地力和速度的极致平衡首先,我们要明白,赛车手追求的不.............
  • 回答
    职业赛车手的驾驶技术,要用“恐怖”来形容,绝对不是夸张。这种“恐怖”并非来自血腥暴力,而是源于对物理极限近乎“反人类”的挑战,以及那种超乎常人想象的精准和冷静。想象一下,你坐在一辆时速三百公里的赛车里,方向盘在你手里,但你不是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你正以接近这条速度的极限,冲向一个几十米的急弯.............
  • 回答
    退役后的职业赛车手,看似光环褪去,但他们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其实能在很多领域大放异彩。别以为他们只会开快车,那可就小看这些在赛道上搏命多年的硬汉了。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出路,就是 继续与赛车运动“沾边”。这就像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退役后自然会有人请他去当顾问、教官,赛车手也不例外。 车队管理和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了F1赛车运动最核心的魅力所在。很多人会想,F1赛车是顶尖科技的结晶,理论上性能应该非常接近,为什么实际比赛中却能看到赛车之间的明显差距呢?事实上,“理论上性能没有区别”这个前提,在F1的世界里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同一支车队,两辆赛车在出厂时也是高度相似的,但.............
  • 回答
    这可是个好问题!你说赛车轮胎“光秃秃的”,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到了赛车运动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原理:抓地力。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普通的家用车轮胎会有那些深深的纹路?那些花纹,主要是为了在湿滑路面上排开积水,防止车辆打滑。就像你的雨靴底下的纹路一样,能让你在泥泞地里站得更稳。可赛车就不一样.............
  • 回答
    想要深入了解赛车车身的设计与制造,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巧。而且,材料的选择和理解更是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赛车性能的上限。 理论知识:硬实力是基础首先,让我们聊聊理论知识。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没有好的理论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1. 空气动力学.............
  • 回答
    要说F1赛车到底有多难开,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的。想象一下,你不是在驾驶一辆普通的汽车,而是操控着一个踩着火箭引擎的、空气动力学极致优化的、重量不到一吨的精密仪器。这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首先,从最直观的方面来说,F1赛车的手感和反馈简直是“暴力”的。方向盘,那可不是你家里那种轻飘飘的助力.............
  • 回答
    作为一名与汽车打交道多年的“老炮”,聊到专业赛车手和咱们普通人之间的驾驶技术差异,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道不尽。这不是科幻片里飞天遁地的超能力,而是扎扎实实、日积月累的精细雕琢。用大白话讲,区别那可就大了去了。1. 对车辆“感觉”的深度: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用言语形容的一点。专业赛车手,他们不是在“开”车.............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经常想。我接触过不少开赛车的朋友,也算是天天跟速度打交道的人了。说他们平时开车会不会觉得慢,答案嘛,也挺复杂的,不是一概而论的。先说“会”的那部分。赛车手在赛道上的那种状态,跟我们在马路上开车是完全两个概念。赛道上,他们是职业选手,一切都是为了极致的速度和精准。车子本身就是一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