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由善良个体组成的群体会不会仍然存在结构性的邪恶?

回答
当然会,而且往往更为隐蔽,也更难根除。

想象一下,一个村庄里住满了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彼此信任,乐于助人,没有谁会刻意去伤害他人,也不会因为贪婪而算计邻居。在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即使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群体中,也可能存在着“结构性的邪恶”。

这其中的逻辑并不在于个体的不道德,而在于制度、规则或者说是群体默认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即使在最善良的人手中,也可能导致不公正、压迫或伤害的产生。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结构性的邪恶”。 把它理解成一种渗透在系统中的负面逻辑,一种即使个体的意图是好的,最终也会导致负面结果的内在机制。它不是某个人的恶意行为,而是系统本身的运作方式造成的。

举个例子,在一个以“集体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的村庄里,大家都很善良,都愿意为了村子的繁荣贡献力量。但如果村子要发展,需要修建一条大路,正好征用了李大爷家那片祖传的土地。村民们都是好人,他们真心觉得修路对大家都有好处,李大爷也理解,也同意让出土地。

问题出在哪里?不是村民们不善良,不是李大爷不配合。问题可能在于,村规中对于征地补偿的标准制定得非常低,或者说,只有村长一个人说了算,即使他是个非常公正的人,但这种“一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本身,就可能导致潜在的不平等。

李大爷的土地虽然被“征用”,但他得到的补偿可能远低于市场价,或者说,他没有获得任何参与决策的权力。虽然村民们善良,但他们可能默认了这种“多数人利益高于少数人利益”的原则,而没有去质疑这个补偿标准的合理性。甚至,如果村长为了“高效”地推进项目,稍微简化了流程,或者隐瞒了一些信息,即使他本意是为了村子好,那也可能在李大爷看来是件很不公平的事情。

这就是结构性的邪恶:

权力结构的不对称: 即使拥有权力的人是善良的,但权力过度集中本身就容易导致滥用或忽略少数人的声音。例如,在一个由善良的人组成的有限公司里,如果董事会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即使他们是出于好意,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压制了其他股东的合理诉求。
规则的潜在偏向性: 很多规则的制定,可能在当初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促进某个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在新的情境下,这些规则就可能显现出对某些群体的不利。比如,一个规定只有拥有某项传统技能的人才能担任村里的某个重要职位,这在当时可能是为了传承技艺,但如果这项技能逐渐式微,而另一项新技能又非常重要,那么这项规则就可能阻碍有能力但没有这项传统技能的善良个体发挥作用,造成事实上的不公。
沉默的大多数的纵容: 善良的人们往往不愿惹是生非,也容易被“大多数人都这么做”或“这是规矩”的观念所束缚。当某些不那么公正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可能因为害怕成为“异类”或者觉得“不关我的事”,而选择沉默。这种沉默,恰恰为结构性的邪恶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他们虽然不主动作恶,但他们的不作为,就是对不公的默许。
群体惯性的惰性: 就像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程、习惯和文化,即使最初是为了提升效率或保障公平,但如果这些东西不与时俱进,或者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它们也会变成僵化的枷锁。一群善良的大学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如果因为遵循一套古老的评估体系,而忽视了某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学者,那这套体系本身就可能成为阻碍人才发展的“邪恶结构”。

所以,一个由善良个体组成的群体,确实能够极大地减少个体层面的恶意行为。但它并不能保证系统本身是绝对公平和正义的。结构性的邪恶更像是一种无形的、系统性的“粘性”,它黏附在制度、规则和文化之中,即便最纯洁的意图,一旦进入这个系统,也可能被裹挟着走向某种程度的扭曲或压迫。

要打破这种结构性的邪恶,需要的不仅仅是善良,还需要:

批判性思维: 持续地审视现有规则和系统的合理性,不因为“传统”或“多数人意见”而盲目遵从。
勇于发声的文化: 鼓励个体表达异议,即使是小小的声音,也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
透明和问责的机制: 让权力运作和决策过程公开化,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追责机制。
对少数群体的保护: 确保制度设计能够考虑到并保护边缘化或少数群体的权益。

最终,善良是美好的基石,但要构建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我们还需要智慧、勇气和对系统性问题的深刻洞察,去辨识和拆解那些隐藏在善良面纱下的结构性扭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何必加上科幻的标签?

现实中,这个群体就早已存在。

比如“美国医生”,考虑到有的朋友不太了解美国医疗体系的系统性弊端,我还是先补充一下背景吧:

首先,虚高到荒诞的医疗费用,使得即使富裕如美国人,医疗费用仍然在破产原因中排名前列,哪怕是中产阶级,如果不幸有遗传病没买个好点的医保,生病都可能花不起钱靠硬挺过去,更别说中下层居民中没医保的了。

其次,美国医生过高的学历准入门槛,在保证了医生普遍高收入的同时,也导致了预约个专科医生就可能要排队个把月甚至几个月,这种排队并不是罕见现象,而是全美医疗系统长期多年的积习,你可想象有多少人在这种“公平合理”的排队中,延误加重病情而死。

最后,2012年日本的人均医疗开支为3958美元,人均预期寿命82.6岁;智利的人均医疗开支为1075美元,人均预期寿命79岁;美国的人均医疗开支为8608美元,但人均预期寿命仅为78.6岁。

若论起美国的人均医疗投入理应达到的保障水准和美国实际医疗保障水准之间的人均寿命差距,这个群体可谓是一直在实行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间接杀人”,哪怕是南北战争、二战和现代美军之和也不能与他们相比,而且关键是他们“杀”的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人。

但讽刺的是,这一还在被医疗劳动力准入垄断和诱导式虚高医药账单,继续在不断恶化(强化)的“屠杀”行为,是完全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的,落到医生个人身上也没有太大的道德过失,甚至客观来说“美国医生”还是世界上技术和道德素质平均最高的医生群体之一。

只是,依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病人,正在一天天地睁着一双双无辜而无望的眼睛,“合理合法”地或破产,或死去,或将要破产,或将要死去。

是不是很讽刺?

制度之恶,莫过于此。


PS:11月13日,附上一张美国各场战争死伤人数图,其总和有没有达到等价因医疗制度而死的的1/10乃至1%呢?诸位可以好好算一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会,而且往往更为隐蔽,也更难根除。想象一下,一个村庄里住满了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彼此信任,乐于助人,没有谁会刻意去伤害他人,也不会因为贪婪而算计邻居。在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即使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群体中,也可能存在着“结构性的邪恶”。这其中的逻辑并不在于个体的不道德,而.............
  •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却遭遇了精神疾病这样的重大打击时,感到困惑、愤怒、不公平,甚至质疑“老天爷”的存在,这都是非常自然的情感反应。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我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觉得被理解,并且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首先,关于“老天爷”这个概念,很多人在遇到难以解释的困境时,都.............
  • 回答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善良的人,听起来或许简单,但真要付诸实践,却需要一番用心经营。它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装模作样的表演,而是渗透到生活点滴中的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发自内心的柔软。首先,从“看见”开始。 善良的第一步,是愿意睁开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人,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去理解他们的处境。这.............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如果”!在《三体》的世界里,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领导者,尤其是三体文明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所驱动的。如果一开始三体就有一个“善良”的元首,比如一个真心希望与地球和平共处,并且有能力将这种愿望付诸实践的领袖,那么结局确实有可能变得截然不同,甚至是皆.............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触及到了“善良”这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与生活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要回答“一个真正善良的成年人的前提应该是纯素食者吗?”,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个“前提”和“善良”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谈谈“善良”。善良,在我看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同情,它不仅指向我们人类自身.............
  • 回答
    真的要做一个不善良的人吗?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价值判断,也引出了关于人性本质的种种疑问。如果你正为此而纠结,那说明你内心深处仍然在乎“善良”这个概念,这本身就不是一个不善良的人会常常去思考的问题。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仔细地审视它。“善良”究竟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白,.............
  • 回答
    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这绝对不是一件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更像是在描绘一幅需要细细品味的画卷。善良,不是一种单一的特质,而是一种由无数细微之处汇聚而成的光芒,它藏在言行之间,映在眼神深处。首先,最直观的,我们要 观察ta的行为习惯。 对弱者的态度: 善良的人,往往会对那些处于弱势、需要帮助的人.............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细细咂摸一番。让我想想……如果是我,站在这两个选择面前,估计得在心里嘀咕半天。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善良的笨蛋”。这个词组合起来,本身就带着点矛盾,又有点温情。善良,这是底色,是人心里的那份温热和柔软。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即便有时候理解能力差了点,行动上笨拙了点,出发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刑法中一个非常核心且棘手的困境:如何处理证据不足以区分罪犯与无辜者的情况。在法治国家,我们讲究“无罪推定”和“罪刑法定”,这两条原则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基石。刑法的基本原则:无罪推定与证据确实、充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无罪的,直到被依法证明有罪。这意味着,即使有九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也触及了法律职业与个人品德之间微妙的平衡。一个内心真正善良的法学毕业生,是否真的不适合去做律师?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细致的分析和多维度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内心真正善良”在法律职业语境下的含义。“善良”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对于一个法学毕业生来说,这可能意味着: 同.............
  • 回答
    在互联网上以很少的时间和精力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人类的善良是复杂而多层面的,而且网络信息往往经过过滤、包装甚至伪装。没有绝对准确或快速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然而,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线索和策略,在有限的投入下,尝试获得一些初步的、相对可靠的判断。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到了人性中一个比较微妙的角落:懦弱和善良的关系。很多人可能会想,懦弱的人是不是就不应该善良了?不然会不会被人欺负?或者说,善良会不会成为懦弱的遮羞布?我倒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开。一个人的懦弱和善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有时候会相互影响,但它们本身.............
  • 回答
    “过分善良就是傻”,这句话听起来挺刺耳,但细想一下,倒也有几分道理。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时间久了,受伤的往往是自己。那么,一个人该如何把握善良的尺度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三言两语说清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为人处世的智慧,更关乎我们内心的认知和价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对“善良”这个词最本质的理解。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扮演一个好人的角色,在人前展现出无比的仁慈、大度、正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和喜爱,但这一切,都只是他精心编织的伪装。他内心里隐藏着数不尽的邪恶念头,甚至付诸了行动,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只是运气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很久。作为一名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这道题仿佛一道刻在灵魂深处的拷问,几乎是每天都在面对。正义和利益,就像硬币的两面,永远纠缠在一起,如何取舍,如何平衡,是这行里最难也最值得琢磨的事。正义与利益:刀尖上的舞蹈首先得明白,在法律体系里,我们作为诉讼律师,存在的根本是为了实现“正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好像大家都有同感,在这个时代,想找到一个集所有美好品质于一身,并且能携手一生的人,确实越来越觉得不容易了。这事儿吧,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好几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得承认,社会变化太快了。 信息爆炸,选择太多,反而迷失了方向。 以前信息没.............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我身边很多理工科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会有过这样的纠结。你想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是怎么选择的,对吧?那我就跟你好好唠唠,尽量把我所见所闻,还有我自己的那些小九九都抖落出来。先说说“想找个文科女生做女朋友”的情况。为什么会想找文科女生?1. 互补性太吸引人了。 我自己天天对着枯燥.............
  • 回答
    关于刘备听完《隆中对》后仅说一个“善”字,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态度,一直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刘备的性格以及诸葛亮的身份来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的刘备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彼时,汉室衰微,群雄逐鹿。刘备虽然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但手下不过几员猛将,地盘也.............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中古战锤和战锤40k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它们在神祇层面上的设计和命运截然不同。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个世界的背景、神祇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命运轨迹。中古战锤:一个繁盛也走向衰败的秩序神系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古战锤中的“秩序神系”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并非铁板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生而为人,却被剥夺了选择善与恶的权利,那么他还能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吗?我认为,答案是相当模糊,甚至可以说是否定的。让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拥有意识,拥有思想,并且能够基于这些自主地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能力,贯穿了我们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