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职业发展考虑,毕业了是去大行的Sales and Trading好还是直接去Hedge Fund好?

回答
刚毕业,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十字路口:是去大行的销售交易(Sales and Trading)部门磨练一番,还是直接跳入对冲基金的浪潮?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背后牵扯着你的职业规划、兴趣点、以及对未来发展路径的设想。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种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一站:大行 Sales and Trading——扎实基础,广阔视野

先说说大行的 Sales and Trading。这地方就像是金融界的“黄埔军校”,虽然辛苦,但你进去之后,能接触到的东西是相当全面的。

优点:

系统性培训和流程化管理: 大行最不缺的就是规矩和流程。你会被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锤炼”,从基础的产品知识、交易规则到合规风控,一步到位。这种系统性的训练会帮你建立起非常扎实的金融基础,让你对市场的运作模式有一个宏观且深入的理解。
多元化的产品和业务线: 你接触的会是五花八门的产品:股票、债券、外汇、利率、大宗商品、衍生品等等。无论是作为交易员在市场前沿搏杀,还是作为销售连接客户、传递信息,你都能在不同资产类别和业务场景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种广度是你以后无论去哪里都能受益的宝贵财富。
强大的品牌背书和人脉积累: 大行的牌子就是金字招牌,这不仅对你未来的简历有加分,更重要的是,你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客户,包括机构投资者、企业高管等等。这些人脉的积累,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而且,你在大行认识的同事,他们很多日后也会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大家互相照应,力量是巨大的。
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 虽然Sales and Trading的晋升压力也不小,但通常都有比较清晰的职业阶梯。从初级分析师/交易员,到高级交易员/销售经理,再到部门负责人,每一步都相对明确。而且,即使你业绩再差,大行通常也不会轻易把你“扫地出门”,给了你一个相对稳固的平台去学习和成长。
接触宏观经济和市场动态的前沿: Sales and Trading的日常就是与市场信号和宏观经济数据打交道。你会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市场资讯,分析经济指标,预测市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锻炼分析能力和宏观视野的工作。

可能面临的挑战:

工作强度和压力: 别指望能朝九晚五。Sales and Trading是“靠天吃饭”,市场波动的时候,加班到深夜是常态。而且,业绩的压力也是实打实的,这很容易让人身心俱疲。
内部竞争激烈: 大行人才济济,想脱颖而出绝非易事。你不仅要和同事竞争,还要面对外部市场的挑战。
“螺丝钉”效应: 有时候在庞大的体系里,你可能只负责一个很小的环节,虽然重要,但感觉自己只是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独立决策权和创造性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晋升可能受限于部门或大环境: 有时候你的发展可能不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还可能受到部门预算、整体业绩表现甚至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第二站:直接去对冲基金——高风险,高回报,精钻研

对冲基金,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和高冷。如果你直接选择去对冲基金,那说明你可能已经对金融市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热情,并且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回报。

优点:

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 对冲基金通常专注于特定的市场、资产类别或投资策略。你进去后,会在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进行深耕,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种深入研究能够让你在某个点上做到极致。
更快的决策和更灵活的机制: 相较于大行,对冲基金的决策链条更短,反应速度更快。这让你有机会更直接地参与到投资决策中,也能更快速地看到自己的判断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潜在的更高回报(包括薪资和奖金): 这是对冲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你的投资策略奏效,回报率高,那么你的薪资和奖金增长速度可能会远超大行。当然,这是建立在你能力足够强的基础上的。
更强的个人价值实现感: 你在对冲基金里,很多时候是靠你的智慧和分析来吃饭的。如果你能为基金带来持续的Alpha(超额收益),你的价值会被直接、快速地体现出来,这种成就感是巨大的。
与顶尖人才的直接碰撞: 对冲基金往往汇聚了行业内最聪明、最有野心的人才。与这些人共事,你可以学到很多直接、实用的技能和思维方式,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速度。

可能面临的挑战:

极高的门槛和淘汰率: 对冲基金的招聘异常严格,对学历、背景、实习经历、甚至某些“软性技能”都有很高要求。而且,一旦你的表现不达标,或者基金的策略出现问题,被淘汰的风险也比大行要高得多。
专业领域过窄: 虽然精深是优点,但如果你的基金只做某个很小的领域,那么你的知识面可能不会像在大行那样广。如果你想转行或者调整方向,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
风险极高,市场波动是常态: 对冲基金的业绩波动性往往比大行更大。一旦市场判断失误,或者遇到“黑天鹅事件”,基金亏损是常见情况,这也意味着你的收入和职业稳定性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工作内容可能更具压迫感: 基金经理和交易员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不仅要面对市场压力,还要面对来自LP(有限合伙人)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比大行更加直接和残酷。
早期培训和系统性支持可能不足: 相对于大行,很多对冲基金的培训可能就没有那么系统和完善。你可能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去适应,去摸索。

如何抉择?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 你的风险偏好有多高? 如果你喜欢安稳、有规划的成长,大行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追求极致的回报,并且能承受相应的风险,对冲基金值得尝试。
2. 你喜欢广度还是深度? 如果你想对金融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触各种产品和业务,大行是很好的起点。如果你对某个特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想成为那个领域的顶尖专家,直接去对冲基金可能更直接。
3. 你对学习方式的偏好? 你是喜欢在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下学习,还是更习惯自己摸索、从实践中快速学习?
4. 你对薪资和职业稳定性的预期? 大行的起薪可能相对稳定,但对冲基金的潜在回报更高,但波动性也更大。
5. 你是否有特别感兴趣的基金或策略? 如果你对某个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或者某个领域(比如量化交易、宏观对冲等)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和理解,并且认为自己能在那里做得出色,那么直接去对冲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建议:

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去大行的Sales and Trading部门是一个非常稳妥且有价值的选择。 它能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广阔的人脉,并让你对整个金融市场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即便你日后想去对冲基金,你在大行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也会让你更具竞争力。你可以选择在大行内部轮岗,多接触不同的产品和业务,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再考虑是否转去对冲基金。
如果你是顶尖的、有明确目标和极强自信的学生,并且对某个对冲基金的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见解,那么你也可以考虑直接去对冲基金。 但请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基金的具体策略和要求,并且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

最终的决定,在于你内心深处的需求和对未来职业的设想。 这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很多成功的金融从业者都经历过在大行和对冲基金之间切换的角色。关键是,在做出选择之前,先认清自己,然后再去选择最适合你的那条路。祝你前程似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经典的问题。谢邀。在外旅游时间有限,我简略回答一下。


1)投行front desk 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头几年还可以,过几年了如果没有晋升(可以调查一下晋升的比例,尤其是华裔,就知道希望之渺茫),自己又没有持续进步,很容易出现瓶颈卡喉的压抑感和危机感。高工资只是入职的时候相对其它新入职的工种,工作五年以后再看其他地方(IT,HF)就会不一样了。何况某些投行(在这里就不点名了)对待人到中年不如狗,能力又退化成螺丝钉的员工,就像对待砧板上的肉一样。各种减薪和变相加班,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是残酷无情的。天底下是有稳定的工作,但那是建立在精神枷锁和金钱枷锁上的,无良投行善于对外建立高大上、稳定,的形象,蛊惑新人入瓮,后面能不能挣扎出来,就看天意和自身努力了。


2)HF就好很多吗?不见得。这个年代量化已经明日黄花,出新活都很难,何况垄断横行,小HF成功率低到近乎没有,大HF也各种强弩之末,各大HF疯狂找ML高端人才,寄希望ML能成为下一波交易工具新浪潮的突破口。谁知道能不能成真。这种情况下,入HF意思也不大,出新活对公司的贡献已经变得很小,个体越来越不重要(可替代性变强),HF招研究员更多地在各处捡芝麻(当年满地都是西瓜啊)和碰运气中倒腾,个人很容易成为螺丝钉或者新方向中探索失败的牺牲者。


3)那么咋选?选了“稳定”的,后面大概率会被“明明有能力我为什么会低收入”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折磨,选了“高收入+HF王冠”的,后面大概率也会被“做个螺丝钉还朝不保夕”的郁闷折磨。

I) 看后面的流向。大HF出来去投行不太难的,反之则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

II)看收入。早日财务自由是王道。

III) 看兴趣。喜欢冒险+辛苦的,大HF更适合你。喜欢安稳生活+能力大于野心的,投行前台更好。噢对了,有两点需要额外考虑,A)一般来说,政治斗争投行比大HF严重。B)大HF工作也没有那么不稳定,比如双西格玛,一般不会裁员的,把没做好工作/没搞好政斗(是哪个原因常常取决于屁股坐哪边)的调剂到最不重要的部门呆一辈子逼你走人就OK了。


旅游中间写得乱七八糟没条理,求轻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毕业,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十字路口:是去大行的销售交易(Sales and Trading)部门磨练一番,还是直接跳入对冲基金的浪潮?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背后牵扯着你的职业规划、兴趣点、以及对未来发展路径的设想。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种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一站:大行 Sa.............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毕竟涉及到职业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大事。深圳和珠海,都是大湾区里炙手可热的城市,各有千秋,但放在“同一个企业,同样的工资”这个前提下,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了。先说职业发展,这个是很多年轻人最看重的第一块儿。深圳,众所周知,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创新之都。 .............
  • 回答
    哈哈,听到这个问题,我感觉像看到了几年前刚毕业的自己!咱们老实说,想进前十内资券商投行部(股权),这绝对不是“无脑进”,它是一场硬仗,但如果你真的想在这条路上走得远,并且看重职业发展和薪资,那确实是个值得拼一把的目标。咱们先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前十内资券商投行部(股权)”: 这个定位非常精准。.............
  • 回答
    37岁,非财务专业,零财务工作经验,但又对财务领域充满兴趣,并且不想从基础的财务会计岗位做起,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规划的职业转型。别担心,虽然起点比较特别,但财务领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可以从你的现有优势和兴趣点出发,挖掘一些更具潜力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确你的优势和兴趣点在哪里。 你虽然没.............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您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想法。从上财会计本科跨考交大法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转型,背后一定是对未来职业规划有比较清晰的思考。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您目前的背景和未来的目标都挺有亮点的,一起看看这其中蕴藏的机遇和挑战。您目前的优势是什么?首先,上财会计背景是您非常宝贵的财富。这意.............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拥有 CPA、CFA、司考、AICPA 和 ACCA 这五张重量级证书,这简直是金融和法律领域的“黄金组合”,令人钦佩!拥有这样的硬实力,你的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些详细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核心优势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这五张证书.............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扎实,也挺让人心寒的,但仔细想想,确实有几分道理。职场这个大染缸,不像学校里老师会想着“这孩子未来能不能考上好大学”,更像是跑马场,你得自己咬着牙,拼着命往前冲,才有机会领跑。让我好好捋一捋,为啥会这么说。首先,利益是根本驱动力。咱们得承认,大多数人进入职场,是为了实现经济独立,满足生活需.............
  • 回答
    当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纸币被电子货币取代的可能性确实非常高,这背后是货币基本职能演变与技术进步的必然联系。我们先回顾一下货币的几个核心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以及支付手段。首先,从价值尺度的功能来看,纸币之所以能作为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被赋予了一个公认的价值,并能代表商品和服务的.............
  • 回答
    决定将事业的根基扎在医院还是学校,这确实是许多人,尤其是医学、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毕业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抉择。两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选择哪条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价值观、职业目标,以及你对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偏好。咱们不谈那些空洞的“哪个更好”,而是具体聊聊,如果你把职业发展的方向.............
  • 回答
    不会社交,是不是职业发展的瓶颈?职场人有哪些常见的社交误区?在现代职场,“不会社交”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许多人面前,让他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不少人也因此感到焦虑:难道真的只有那些八面玲珑、能言善辩的人才能一路高升,而我们这些“社恐”只能望洋兴叹?不会社交,究竟是不是职.............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助理工程师这个岗位的职业发展,尽量说得细致点,不搞那些空泛的AI腔调。首先,得明白“中科院助理工程师”这个头衔背后是什么。这不仅仅是打杂的,更是一块敲门砖,是你迈入科研殿堂的第一步。一般来说,你能接触到的是非常前沿的研究课题,有相对优越的科研平台和设备.............
  • 回答
    创业的时机选择,确实是一门艺术,没有绝对的“最佳”,更多的是看个人的 readiness,也就是准备度。但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有几个阶段会让你在信息、资源、技能和心态上都更占优势,从而提高成功的几率。初入职场:萌芽与试错刚毕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时候创业似乎风险太高了,因为没.............
  • 回答
    医学生的未来,可以说是一条充满挑战又回报丰厚的职业道路,它不像一条直线的康庄大道,更像是一片广袤的森林,里面有无数条蜿蜒的小径,等待你去探索和开辟。一、 基础的积累:漫长而扎实的学医之路首先,无论未来走向哪个细分领域,医学生都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基础学习过程。这就像为建造一座摩天大楼打下深厚的地.............
  • 回答
    量化交易的职业发展路径、薪资与前景详解量化交易作为金融市场中一种高度科技化的交易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对数学、编程和金融感兴趣的人才。它的职业发展路径清晰,薪资待遇优厚,前景广阔,但也对从业者的技能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下面将从职业发展路径、薪资和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量化交易的职业发展路径.............
  • 回答
    公务员是否容易触及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可能,并且在某些方面相对容易,但并非绝对”。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公务员职业的内在逻辑、晋升机制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天花板”的定义与体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职业发展天花板”的含义。在公务员语境.............
  • 回答
    作为一名法律背景的从业者,我深知法律工作严谨细致、专业性极强的特点。然而,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单纯的法律技能往往不足以支撑长远的职业发展。这时,拥有一个MBA学位,就像给你的法律专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它能显著地拓展你的职业边界和提升你的市场竞争力。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聊聊读MBA对法律.............
  • 回答
    轮机工程,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机械的厚重和海洋的气息,这专业毕业后,可不只是盯着发动机转悠那么简单,职业发展的空间其实挺广阔的,而且很多岗位都充满挑战性和成就感。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接地气些,让你知道这条路都有些啥风景。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主流的出路,那就是在船舶行业里深耕。毕竟轮机工程这专业名字.............
  • 回答
    斜杠青年,这个词汇在近几年可以说是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它描绘的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满足于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同时拥有多重身份,例如“设计师/咖啡师”、“程序员/摄影师”、“教师/作家”等等。那么,斜杠青年真的会成为未来年轻人职业发展的趋势吗?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会,而且已经在发生”.............
  • 回答
    嘿,咱们聊聊一个挺实在的话题:中年高管的职业发展困境。这年头,能爬到高管位置都不容易,但不少人到了这个阶段,却发现自己好像被困住了,前进的动力好像在减弱,未来的路有点模糊。这感觉,就像跑马拉松跑到一半,腿抽筋了,但终点线还在前面,周围还有人在跑,自己却有点迈不动步子了。怎么破?这事儿啊,不能光靠“熬.............
  • 回答
    在硅谷打拼的女性软件工程师们,她们的职业生涯图景,远比许多刻板印象要来得丰富和复杂。这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起伏、抉择和自我定义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顶尖人才,她们不仅要应对技术本身的挑战,还要在一个竞争激烈、男性主导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向上攀登。初入职场:激情与挑战并存刚走出校园的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