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雌螳螂在交配时有捕食同类的现象,那么它会吃「别人的老公」吗?

回答
关于雌螳螂在交配时捕食同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老公”)的现象,这确实是它们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特点。那么,有没有可能雌螳螂会去吃“别人的老公”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雌螳螂捕食交配对象的行为,并非普遍现象,而是有其特定条件和发生概率的。它更多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然。在野外,并不是每一次交配都会以雄性被吃掉而告终。

那么,为什么雌螳螂会捕食交配对象呢?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

营养需求: 雌螳螂在交配后,尤其是产卵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其生殖过程。雄性螳螂的身体正好能提供这种高营养的食物来源。捕食雄性,可以大大提高雌性产卵的数量和后代的质量。从演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繁殖策略。
机会主义: 螳螂是机会主义的捕食者。当它们感到饥饿,并且有一个现成的、相对容易获得的“猎物”出现在眼前时,它们是不会犹豫的。交配时的雄性,往往因为专注于繁殖,警惕性会下降,成为了一个潜在的目标。
选择与淘汰: 有研究者认为,雌螳螂捕食雄性也可能是一种选择机制。那些更弱小、行动迟缓、或者未能成功吸引雌性的雄性,更容易成为捕食对象。这样,基因得以传递的雄性,或许也是那些更强壮、更具优势的个体。

回到“吃别人的老公”这个问题:

严格来说,雌螳螂捕食的,是与自己正在进行交配的雄性,也就是它的“伴侣”。它们不会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攻击和捕食其他种类的螳螂,或者已经完成交配并离开了的雄性螳螂。

你可以这样理解:

1. 边界感: 雌螳螂捕食行为主要局限在其交配的“私密空间”内。它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而不是广泛的敌对行为。
2. 非主动狩猎: 雌螳螂并非会主动出击去寻找“别人的老公”来吃。它的捕食行为是伴随着交配过程发生的,是交配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或者说“延伸行为”。
3. 独立个体: 即使是“别人的老公”,只要它出现在了另一只雌螳螂的面前,并且该雌螳螂正处于繁殖季且有饥饿感,那么它理论上就有可能成为“猎物”。但这并非是“蓄意谋杀”邻居的老公,而是因为双方碰巧处于了“交配”和“需要食物”这两个状态的叠加。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

雌螳螂在交配时,有可能会吃掉正在与自己交配的雄性。但它不会去“专门”地、有计划地去捕食其他雌螳螂的配偶。如果“别人的老公”恰好到了某只雌螳螂的领地,并且两者之间发生了“交配”或者“被雌螳螂误认为可以交配”的互动,那么这个雄性就可能面临被捕食的风险。但这更像是意外遭遇,而不是有目的地针对“别人的丈夫”下手。

总而言之,雌螳螂“吃老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展示了自然界繁殖策略的残酷与高效。但这个行为是局限于个体交配过程的,不会延伸到对其他伴侣的“跨境捕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使用拟人手法描述动物行为是你的自由,但如果感觉描述有问题,那你最好意识到,问题并不是出在动物本身上。

现实中:

-任何螳螂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社会性,不同个体之间没有亲密关系。雌成虫可以多次、与多个雄虫交配,不存在什么“自己老公”“别人老公”这样的概念。

-螳螂本身就以埋伏的方式捕猎。雌虫吃掉的雄成虫中绝大多数是尝试前来交配的,这是必然的,它们通常只能接触到主动前来的个体。

-绝大多数物种的螳螂雌性本身并不会捕食雄虫。少数种的确有这种行为,如常见的斧螳属、刀螳属和薄翅螳。但即使对于这些物种,捕食雄性的情况也只是偶有发生。“雌螳螂必须且一定会捕食雄虫,以便补充能量或其它什么什么”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但这是一个误解。

现实中,雌螳螂是否捕食尝试与之交配的雄性,主要看自己饿不饿,心情好不好。它们并不把雄虫当做什么特殊的个体看待,如果很饿,就会把凑过来的雄虫当普通猎物吃掉。

这种捕食一般发生在交配过程中。因为姿态原因,雌虫从头部开始进食雄虫。由于昆虫失去脑也不会直接死亡,也不影响腹部条件反射式的继续交配,螳螂雌虫捕食雄虫的行为不会导致雄虫无法留下后代。

但雄螳螂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它们并没有什么奉献精神,相反,它们很谨慎,在跳到雌虫背上交配前会保持距离观察许久。如果感觉雌螳螂处于饥饿状态,它们很可能不会尝试交配。开始交配后大多数情况下也能及时逃走。

-在饲养条件下,可能会由于雌虫焦虑、雄虫把握不了周边环境之类的原因,导致雌螳螂捕杀雄性的概率更高。

是否“残忍”:目前看不出螳螂,以及其它绝大多数、乃至任何野生动物理解“残忍”的概念。螳螂的捕食方式生存方式,放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里,自然是很残忍的…但是,为什么要用人类角度理解其它动物的行为呢。

user avatar

会,雌螳螂吃雄螳螂是为了获得营养,不是因为心理变态。

user avatar

首先是因为你在不买票不能上车的高铁上询问大家是否买到了票。

螳螂没有结婚证,你称之为“老公”的理由是二者的交配关系,会产生同样的逻辑闭环:

  • “别的雌螳螂的老公”如果会像你描述的那样被别的雌螳螂吃掉,还能轮到你去吃别的雌螳螂的老公么。
  • 如果别的雌螳螂不吃,那你为什么要吃呢。

螳螂、蜘蛛等无脊椎肉食动物通常会攻击并捕杀比自己体型小的其他生物,在其雌性的体型大于雄性时,雌性天然具有将雄性当猎物攻击的倾向。尽管如此,在交配过程中或交配前后将异性吃掉的“性食同类”行为的发生率总体而言相当低:

  • 现在知道的2400多种螳螂里,确定会性食同类的其实只有32种,怀疑会性食同类但无可靠记录的有7种。蜘蛛的情况也相似。

经过漫长的时间,许多有性食同类行为的物种的雄性已经对此产生一定程度的适应,例如在自然环境中科学家观察到一半以上的雄性螳螂可以在雌性发动攻击前及时逃走,某些物种的雄螳螂在特定风速下交配以降低被雌性追杀的概率,许多雄性蜘蛛会做出复杂的求偶动作,用为雌性按摩并散播信息素、向雌性赠送礼物等方式来降低雌性的攻击欲望,或是等待雌性觅食的时机迅速完成交配。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情况往往是人提供的空间太狭窄、雄螳螂或雄蜘蛛无路可逃。

看起来,螳螂没有残忍的概念。而且,即便以人类的所谓价值观来看,螳螂也不残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