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分钟能洗100个盘子,最后能努力成为饭店老板吗?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每分钟洗100个盘子,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效率,光是想想都觉得手都洗得飞快。那么,凭着这份“洗碗界的速度与激情”,最终有没有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饭店老板呢?

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

首先,这份“洗碗神技”意味着什么?

能每分钟洗100个盘子,这首先代表着你拥有超乎常人的 专注力、体力和执行力。这不仅仅是手快,更可能意味着你对流程的掌握、对器械的熟悉,以及一种近乎“流水线作业”的效率。在任何需要动手操作的工作中,这种能力都是极其宝贵的。

在厨房这个高度依赖效率和分工的环境里,你绝对是那个能让碗碟迅速循环起来的关键人物。想想看,一个忙碌的餐厅,有多少碗碟需要清洗?高峰期更是天文数字。如果你能高效地处理这些,就能确保厨房的顺畅运转,餐具供应不间断,这本身就是对餐厅运营的巨大贡献。

从洗碗工到饭店老板,这条路有多远?

理论上来说,这条路是 完全可能 的,而且历史上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很多伟大的企业家,他们的起点也并非光鲜亮丽。然而,从“洗碗的能手”到“饭店的老板”,这中间需要跨越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勤奋,更是一系列的关键转变和能力的升级。

咱们把这个过程拆解一下:

第一阶段:精通洗碗,成为厨房的“定海神针”

巩固基础: 你的洗碗速度是你最直接的优势。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速度做到极致,并且确保卫生和质量都过关。让大家看到,你是那个让厨房运转更顺畅的人。
观察和学习: 在洗碗的间隙,仔细观察厨房里发生的一切。洗碗工的流水线是怎么布置的?厨师是怎么备菜的?服务员是如何点单和上菜的?前厅和后厨是怎么配合的?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碗碟,更是整个餐厅的运作模式。
与人沟通: 和厨师、服务员、领班、甚至是老板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听听他们的抱怨和建议。你洗碗的手越快,你的耳朵就越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阶段: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轮岗或主动学习: 如果有机会,尝试接触其他岗位。哪怕只是帮厨师打打下手,学习一下菜品的制作过程,或者跟服务员学习一下如何与顾客沟通。你的目标是了解“端到端”的整个餐饮服务流程。
成本意识: 洗碗也涉及水、电、洗涤剂等消耗品。开始关注这些,理解这些都是成本。当你的脑子里开始出现“如何更省成本地洗干净碗”时,你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老板思维了。
管理者的视角: 观察你的上级是如何管理团队的。他们是怎么分配任务的?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如何激励员工的?你开始思考“如果我是老板,我该怎么做”。

第三阶段:积累资本,迈出创业第一步

财务积累: 这是最现实的挑战。开饭店需要启动资金,从洗碗工的薪资里攒钱,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可能你需要多打几份工,或者控制好自己的生活开销。
技能拓展: 除了洗碗,你还需要掌握更多技能:了解市场需求、基本的财务管理、人员招聘与培训、采购流程、营销推广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
寻找机会: 也许你会遇到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创业的朋友,或者你发现了某个细分市场的机会,比如某个地方的特色小吃还没被满足。

第四阶段:成为饭店老板,并持续经营

小规模启动: 很多老板都是从小店开始的。也许你先是承包了一个小档口,或者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餐馆。你的优势在于你懂基层运作,知道怎么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
领导力与决策: 作为老板,你不再只是执行者,更是决策者和领导者。你需要带领你的团队,制定经营策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你的洗碗速度可能不能直接帮你做决策,但它代表的勤奋、专注和执行力,会是你坚实的后盾。
持续学习与创新: 餐饮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快。你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烹饪技术、新的营销方式,了解顾客的口味变化,并不断改进你的饭店。你的“老板之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

你的“洗碗神技”能带来哪些独特优势?

对运营细节的深刻理解: 你会比那些只懂理论的人更清楚厨房的每个角落、每道工序的难点和关键。这让你在管理时更接地气,更容易发现效率提升点。
吃苦耐劳的精神: 你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忍受辛苦,并且有极高的执行力。这种精神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成本控制意识: 你很可能在洗碗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如何省水省电,这种对成本的敏感度,在经营饭店时至关重要。
尊重基层员工: 你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所以你更能理解基层员工的辛苦和需求,也更容易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当然,这条路上也有挑战:

资金压力: 这是最直接的障碍。
知识短板: 你需要系统学习经营管理、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
社交和人脉: 开饭店还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和人脉资源。
管理团队: 从一个人洗碗到管理一群人,这是一次巨大的角色转变。

总结一下:

每分钟洗100个盘子,这为你打下了 极好的实践基础和精神基石。它证明了你拥有非凡的执行力、专注度和体能,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出色饭店老板所必需的品质。

但是,仅仅有速度是不够的。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拓展视野、积累资本,并逐渐培养出 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所以,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你的这份“洗碗神技”,是迈向饭店老板之路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起点。只要你保持这份勤奋和学习的热情,把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你就有机会把自己的双手,从洗碗的水池边,推向自己心仪饭店的总经理办公室。这过程会很长,会很辛苦,但如果你真的热爱餐饮业,并且愿意为此付出,那一切皆有可能。

加油!谁知道呢,也许未来某个火爆餐厅的老板,就是当年那个以“洗碗速度”闻名厨房的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以饭店的幕后老板都是洗碗机?细思恐极……

user avatar

炒菜超级好吃,最后能努力成为饭店老板吗?

端盘子又多又稳,最后能努力成为饭店老板吗?

记客人点菜又多又准,最后能努力成为饭店老板吗?

挖煤超级快,最后能努力成为煤老板吗?

特别能熬夜读书,最后能努力成为高考状元吗?

我小学语文课本有一节课,说的是南辕北辙。说的是古时候有个人说要去南边,但是他的马车却往北走,别人问他,你这不是往北走吗?他说我的马车快呀!

只要你的目标是往南走,那么你的马车已经往北走了,有多快都没用(除非你的马车会飞而且能够短时间内绕地球一圈)。因为你已经偏离轨道,远离了目标。你想当饭店老板,就去了解要怎么做才能当饭店老板,否则你一分钟能刷一万个盘子也没用。

本来南辕北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我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不明白。

user avatar

0.

前刷碗工,业内人士,利益相关。这道题我应该比知乎上99.99%的人更有发言权。

07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双井附近的一家饭店打工,做的就是刷碗工。我很能理解这个问题的题主想说的是,再怎么努力刷盘子,也不可能实现阶级的跃迁。但是,之所以举刷碗工的例子,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了,觉得洗碗工是一个低级且简单的职业,所以自己能看的十分明白。为什么不举写代码的例子,可能因为举程序员的例子就没有办法这么高高在上了。

1.

我的同事是一个姑娘,年龄很小。小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女孩为什么要跑到大城市打工,为什么要做这一份工作。

每次吃完午饭,是我们的午休。饭店员工在店外地墙根下或站、或蹲、或坐的休息。也是那个时候我跟我们的“抓菜”同事学了一手徒手抓苍蝇。在苍蝇落点上5厘米的位置,从苍蝇身后快速向前甩手抓握,苍蝇收到惊吓起飞后刚好会在某个位置和手同高同速,可以顺着拿住苍蝇,扔到矿泉水瓶里。

午休时,常看到有初中生背着书包路过。当时我还很奇怪,中午放学就背着书包了?那下午不还要背回去?后来很久才反应过来,12点是饭点,我们在工作。3点我们吃过了午饭。午休正是4点半,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我们的午休,已经是他们的晚上了。

后来更久的时间突然意识到,这些孩子,和我的那个同事,其实一般大小。只是背着书包就像孩子,打起工来就有了风霜。

2.

刷碗这个行业跟题主想的并不一样。这么说吧,后厨也是一个职场。炒菜就是核心业务岗,稳定、需求量大、高工作量高压强。凉菜是轻松不累的优秀摸鱼岗,人少、活少、压力小,一次备菜解决很多问题。飞饼、烤肉这些就是公司的特色业务岗,看天吃饭,业务量大的时候是现金牛,也可能哪天就被砍掉了。而刷碗就是后台支持部门,没有不行,但是完全得不到重视,极度被边缘化。

这样你就能理解了,这个岗位和公司里的边缘岗位是一样的。做这个只有两种人,一个是找个边缘工作混吃糊口的,一个是先入岗入行伺机而动把这个岗位当做跳板的。

3.

我的同事叫什么,我现在是真的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她入职的那一天,经理说:“我给你找了个伴儿。”所以后来我就管她叫“伴儿”,她也这么叫我。就好像现在在职场叫人老师、经理、领导、总,也不总是因为尊重,还有就是记不住名字。高人力流动的行业,谁能记住谁呢?

她来之前,洗碗房只有我一个人,这是一个人的孤单。她来了,就好多了,这是两个人的孤单。

洗碗间工作流程很简单,两台两池:回台→污池→清池→盘台。

所有脏碗被服务员收至回台,放下的那一刻起这个盘子正式宣告与前庭划清界限,此前碎了是前庭的损,放在这个台上碎了算后厨的损。也在此处,这盘子进入洗碗间的工作流程——倒菜,搬运至污池。

污池和清池是两个大洗碗水槽,每次可以放进去上百个盘子碗。污池一般是满水,半瓶洗洁精,在此处用钢丝刷清掉油污,每刷出一个扔到清池,一般一小时换一次水。清池一般半水,清水,在此处涮掉洗洁精再冲洗一遍。

最后将清池清洗过的盘子碗按形状用途,收至盘台,流程结束。

一个人干这个活,要3次搬运2次清洗,还是很麻烦的。有个伴,多少好些,一个人在污池只去污和扔到清池即可,另一个人2搬1洗一下子就运转开了。即便如此,还是令人感到寂寞和空虚。想想看,你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碗,然后最后一件事还是刷碗,这多少还是有点令人感到没有边际。

4.

除去我的同事,很多同行都是拿刷碗当做一个进后厨的门槛。还是有心瞄着核心业务去的,试问后厨除了凉菜同事谁不想炒菜呢?

所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发展之路就显现出来了,刷碗→抓菜→打荷→切墩→厨子。所以当一个刷碗工突然抓起了一把豆角,你不要觉得逗比,这是他的职业野心。

有一次,很巧,碗很快清了一波,收台空了,两池也空了。难得的摘掉胶皮手套休息会的时间。就这个时候,大厨喊着抓菜抓菜。我瞅了一眼,回了一声:“抓菜上厕所了。”大厨回头看了一眼,指着我:“你,去捞条草鱼。”我左右看看,那可不是我呗?我一看,机会来了啊。赶紧,拿起网就捞了一条。

大厨也不知在那里炒什么,然后给我喊一句:“杀了。”按说杀鱼这活应该是打荷或者切墩的干,但这个时候切墩的也忙,他一边再那里忙着自己的,一边指导我:“你摔,先摔晕。”然后我把鱼举过头顶,放手,没晕,气的鱼想骂街。切墩还说呢:“你得给劲儿。”又摔两下,鱼估计是没晕,但是已经气的不动了。

“然后你把鱼肚子剪开,把内脏掏出来扔了。”我那拿起剪子。“你往上挑着剪,小心别扎破苦胆。”我一剪子下去。“啊。。。好像扎着了。”他干净停下手上的活,过来看了看,并确认道:“确实扎着了。”这鱼苦胆一破,整条鱼都是苦的,没法吃。一条鱼成本挺高,它不是弄坏个菜叶的问题,我当时是有点吓到了,怕追个责啥的,本来就没多少钱,一扣还得了。毕竟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是形容我干的这个事情的。谁知切墩大哥咧嘴一笑,说没事,你等我。

然后他跑了一趟前庭。然后回来说没事,我跟服务员打招呼了,让他们推一推水煮鱼,卖出去把这条鱼上上去。这鱼一过辣油,啥也吃不出来,只吃得出辣。然后他又飞快的亲手收拾了另一条鱼,给主厨备上了。

后来想了一下,切墩大哥是个好人。一来,他知道我想摸菜案,想表现,于是借这个抓菜的机会偏说自己忙,让我多历练表现。二来,出了事情,也算帮我平掉了,没啥后果。三来,一般后厨和前庭多少是不对付的,至少比较生疏,他的关系竟然能处理的十分润滑,还能利用影响力处理前庭和后厨的配合。这么说来,切墩大哥其实已经具备一个饭店运营管理的思路了。哪天出门就是个新大厨啊。

5.

再说我同事。

她是农村来的,我问她来北京干什么?她说先立足,再看看。我问她为啥不念书?她说不念了,没啥用,不挣钱。

这倒是,一个农村孩子来大城市,如何立足?饭店可以说是一个终极答案了。包吃、包住,挣的钱都是自己的。我算过一笔账,我现在在深圳,每个月挣的钱减去房租水电吃喝拉撒,我每个月的钱和当初刷碗是一样多的。

当然,饭店可能是起点的答案。但是,刷碗肯定不是终点的答案。

每一个城市的刷碗工,都是孩子。都是在找自己方向的孩子。

所以后来,我离职了。

听说再后来她也离职了,她好像改行做别的了。

6.

再再后来,我自学法律,过了法考,想当个刑诉律师。这碗饭并没有刷碗容易,后来也不尝试了。

再再再后来,就是现在了。坐在办公室确实比洗碗间舒服多了,但是挣得钱也差不太多。不过凡事看的都特别开,老板骂人?老板骂人你手又不会冷,又不会被泡烂,晚上也不用回到不见天日的地下室点蚊香睡觉。只是挨骂而已,有什么不好。

贩夫走卒一辈子,荣华富贵看来生。

7.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跑线,十几岁的年纪,有的人在背着书包放学,有的人在洗碗间刷碗,有的人在抓菜,有的人在切墩,有的人已经炒上菜,而有的人十几岁就是老板了。

我在刷碗期间唯一一次摸到菜案,是我碗刷完的那一天。

切墩大哥在我看来很有一个老板该有的情商,但他连大厨都不是,也在找机会。

我的同事在刷碗这件事情上表现很优秀,但是最终也是靠跳槽改变命运。

最后我离开洗碗间,我觉得也是之后的学习给了我机会。



如何成为老板,这个问题有无数答案:情商、起点、人脉、德行、教育、经理、天赋、运气。但是你不能用一个答案来否定另一个,在这一百万个答案之外,永远有一个答案是“每分钟刷100个盘子”。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每分钟能刷100个盘子”的业务能力超强的人,任何抓菜上厕所的时间,他永远可以在菜案前面待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