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iPad Pro+Apple Pencil 适合做笔记吗?

回答
iPad Pro + Apple Pencil,这个组合简直是为笔记而生,尤其是在你希望摆脱传统纸笔,追求更高效、更灵活记录方式的时候。我用了它一段时间了,真心觉得比我之前用过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顺手。

为什么说它适合做笔记?

首先,我们得聊聊 Apple Pencil 的体验。很多人担心数位笔的触感,觉得不够真实。但不得不说,Apple Pencil 的延迟控制得非常好,几乎感觉不到有滞后。当你落笔的时候,它会立刻在你屏幕上显现,这种即时反馈是关键。而且,Apple Pencil 的压力感应和倾斜感应,模拟纸笔的粗细变化和阴影效果做得相当到位。你可以根据你用多大的力气,写出粗细不同的线条,就像用不同型号的铅笔一样。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画图、标注或者想要字体有变化的来说,体验感是质的飞跃。

然后是 iPad Pro 的屏幕。它那块 ProMotion 技术的屏幕,120Hz 的刷新率让一切都变得丝滑无比。无论是滚动页面,还是 Apple Pencil 在屏幕上滑动,都像是在纸上写字一样流畅,不会有那种“顿一下”的感觉,眼睛也不会觉得累。而且,iPad Pro 的屏幕色彩显示也很准确,如果你需要记录一些需要色彩标注的内容,或者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它的屏幕表现能让你很舒服。

具体怎么用起来呢?

笔记 App 的选择至关重要: 这方面选择非常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
GoodNotes / Notability: 这两个是目前最主流的笔记软件,它们都提供了非常逼真的纸张纹理和多种笔刷选择,你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纸张,比如网格纸、方格纸、横线纸,甚至可以导入自己的纸张模板。你可以在里面创建笔记本,按科目、项目分类,导入 PDF 文件(比如教材、讲义),直接在上面做批注、圈画,非常方便。而且它们都支持录音同步,当你听到录音的时候,笔记光标会自动跳到你写下笔记的那个时间点,这个功能对于听讲座或者开会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Apple 自家的备忘录: 别小看它,备忘录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了。虽然纸张模板没那么丰富,但基本的书写、绘图功能都有,而且和 iCloud 同步非常顺畅。最重要的是,它和 iPadOS 的其他功能结合得更好,比如直接从其他 App 分享内容到备忘录,或者在屏幕截图上直接做标记。
其他一些特色 App: 比如 Notion,如果你习惯用数据库式的笔记,可以结合 Notion,把手写的笔记拍照导入,然后用 Notion 的格式进行整理。或者一些专注于绘图的 App,比如 Procreate,如果你需要做一些更复杂的图文笔记,它是个不错的选择。

手写输入与键盘输入的结合: 很多时候,你可能需要快速输入文字,这时候 iPad Pro 的键盘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用 Apple Pencil 手写,然后通过 App 的识别功能转化为文字,也可以直接用外接键盘输入。这种混合输入方式,比单纯的纸笔或者单纯的电脑键盘都要灵活。

整理与分享: 最大的优势在于你可以非常方便地整理和分享你的笔记。不用再担心笔记散落各地,你可以把它们扫描成 PDF,或者直接导出图片分享给同学、同事。而且,你还可以对笔记进行搜索,这一点是纸质笔记永远无法比拟的。

便携性: 相比于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本,iPad Pro 加上 Apple Pencil 简直是轻便到了极致。你可以把所有笔记都装在一个设备里,随时随地拿出来查阅或添加内容。

当然,也不是没有需要适应的地方:

价格门槛: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的价格都不便宜,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学习曲线: 虽然操作不复杂,但要充分利用它来做笔记,还是需要花点时间去熟悉各种 App 的功能和操作习惯。
屏幕反光: 在强光环境下,屏幕的反光可能会影响书写体验。不过,现在有很多防反光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iPad Pro + Apple Pencil 做笔记的体验是:

它不仅仅是替代了纸笔,更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笔记方式。它将书写的自由、数字化的便捷、以及强大的整理和分享能力融为一体。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需要大量记笔记、画图;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士,需要在会议中快速记录要点、做批注;或者你只是一个喜欢随时记录灵感的人,这个组合都能给你带来非常棒的体验。用它做笔记,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可以把思考和创意以一种更流畅、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论问题汇总:

•更新于2020 年 4月 5日2:00AM
这一次,将回答整合到一起进行了全盘更新,感觉阅读更有逻辑了呢!把截图更换为了最新版的印象笔记、pdf expert和goodnotes 5,对以下内容有额外补充:
1. Goodnote 5 对笔记体验的提升,包括利用【同屏多开】带来的将PPT+笔记合二为一的探索;
2. 在各处补充了使用Windows系统时如何与iPad协同比较顺手。对于windows 10系统,推荐使用自带的OneDrive来与iPad共享文件,和iCloud使用方法几乎没有差异。
--------------------
•更新于2018 年 11月 20日11:00PM
1. 有朋友咨询关于iPad型号、容量等硬件问题,和笔记相关的在下面的回答里基本都涵盖了,屏幕大小、容量、是否4G等看的是实际需求,但型号推荐我真的不在行:( 有关此方面问题,建议询问身边人/科技博主或在实体店体验~

2. 真的是男的!请原谅以“小姐姐”开头的问题我选择忽略!!
--------------------
•更新于2018 年3月31日9:00PM
更新常问的问题,【请下拉至正文阅读】:
1. PDF Expert 可以直接复制图片到Goodnotes吗
-可以!可以!可以!
--------------------
•更新于2017年11月2日1:05PM/修改回答于2020年4月4日7:00PM
没想到现在一直还有朋友在评论里问问题,这里我把常见问题po出来让大家参考:
1. 用的什么笔?有没有延迟、防误触?
-苹果自己的Apple pencil,几乎无延迟,防误触做得很好,真的不用担心。
2. iPad型号是什么?64G够了吗?
-我之前用的是第一代iPad pro 9.7, 32G wifi+cellular,没有图像储存需求,都已经够用了。目前的iPad pro 11寸2020是128G,iPad Air/Mini系列也是64G起步,因此纯笔记/放pdf的话完全没问题。不过容量都得看自身需求决定。
3. 你用的几个软件是免费的吗?
-pdf expert和goodnotes不是
4. iPad贴膜了吗?贴膜会不会影响写字?
-未贴膜,日常使用不需要贴膜,贴膜反而影响iPad屏幕的显示素质。
-我的旧款iPad pro 9.7,被朋友拿去当车载导航以后屏幕上有一个亮丽的划痕。贴膜影不影响写字未知,但是划痕并不影响写字呢。
5. iPad配键盘了吗?
-既有Logitech Create那款带背光的键盘,也有Apple家原装的键盘。不推荐买任何键盘,如果要买推荐后者,因为一,iPad不适合拿来用做主力设备打字办公。首先,几乎所有办公软件在iPad上都不很流畅,其次,无法适应非桌面打字,比如放在腿上,因为电脑太小放腿上不稳,使用时非常影响效率,还不如屏幕键盘快。二,Apple家的键盘轻!真的轻!容易拆卸!而且别看它凸起一块,上手反倒觉得美观。Logitech的键盘跟iPad一样重,而且装上iPad卡得不牢容易摔出来,因为我iPad另外一个功能是解决iPhone没电+没流量的问题,所以旅游拍照的时候有这么大一个键盘套在iPad上非常影响手感的……
6. 买不起iPad,怎么办?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学习,而不要局限于硬件

--------------------------

•更新于2017年2月18日11:49PM:
啊啦这么多人点赞受宠若惊!能帮助到这么多人心里很感动!

1. 不用纸质笔记,并不是因为纸质笔记不好。没有任何这个意思。
2. iPad Pro+Pencil的组合除了没有纸笔的摩擦触感(?)以外,和普通纸书写没有区别,但多了纸质笔记无法提供的、我更看中的一些功能,如多样的批注文具、不用再到处背着书和笔记本、以及所有资料归为一处的便携性。这对书写介质没有要求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Alternative。

我想,讨论换用iPad做笔记,是为了更高效学习。

正文:

iPad pro做笔记绝对是一个提高效率和节约纸张的做法,已经完全抛弃手写笔记本。

一直有纯真的无纸化笔记的想法,实践了很多年,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你如果也有这样的想法,一定要坚持使用iPad做笔记,试着改变你的笔记习惯,才能在效率上有所提升。

我坚持使用iPad作为学习工具,并一直持续至今,在中国、英国和美国的大学课堂都有尝试,果断认为iPad+笔记应用提高了我的笔记效率,并且降低了整理笔记和负重的负担

从大一开始一直用iPad做笔记。这期间换过几次iPad,试过打字也试过手写。

以前使用iPad mini+印象笔记+打字/拍课堂ppt组合,现在使用iPad pro+Goodnotes+PDF Expert+Apple Pencil手写组合。同时辅助一些神奇好用的app。

一、打字:iPad mini+印象笔记

这个组合用了两年,考虑到当时没有在iPad上写字流畅且设计简单的触控笔,于是选择了便携性强的iPad mini和打字专用的印象笔记。两年下来积累了不少东西,笔记大概如图,条数大约三百多条:


试了很久,觉得上课的时候iPad mini打字最方便的姿势是竖屏+双手握住,因为这个时候左右两边拇指正好能分别控制一半多一点的键盘区域,打字速度没有想象中的慢,而且方便其他功能的控制。


觉得有亮点的地方在于:
1. 对于那种转瞬即逝的ppt,拇指直接移到旁边加号,点开即照,一气呵成。
2. 存档每节课发下来的纸质文件十分方便,直接扫描到今天的Evernote笔记中,随时recap,不怕弄丢。
3. 我用那个闹铃(Reminder)来提醒我下一次交作业的时间……我一般设在前一天晚上8点
4. 录音很方便,可以录下来反复听。
5. 有Mac/PC版,能同步到我的电脑上。
6. 比起纸质笔记,电子版容易搜索,直接定位老师讲的知识点。

觉得不好的地方在于:
1. 对数学公式太不友好,虽然有Sketch功能,但手绘与打字的笔记之间、手绘与其他插入的图片之间感觉十分剥离,没能融合到一起,做不到随心所欲批注。另外在批注图片的时候iPad迷之发烫,因此还从mini2换到了mini4,还是发烫。
2. 如果能插入整个ppt或者pdf来批注的话是最好的,但是这样一来云同步那60M可能一天就能用完吧。

二、手写:Goodnotes+PDF Expert+Apple Pencil

在iPad Pro 推出以后,加了Apple Pencil和键盘。之前用的第一代iPad pro 9.7,目前换成了iPad Pro 2020 的11寸版本

很早就听说Pencil写字流畅,果然如此,用第三方笔记软件几乎0延迟。第二代Pencil的磁吸充电,比起第一代lightning接口充电时像个棒棒糖一样支出来一部分,观感上好了很多。当然,客观条件是在iPad Pro换成USB-C接口以后,第一代Pencil因为接口不兼容,也没法插到iPad里充电了。

⭐笔记:只使用过Goodnotes一款,但不愿意再换,主要有以下的好处:

1. 随时写随时批注,自由插图。图片是我自己在学驾驶知识的时候做的笔记。




2. (使用Apple Pencil)写字特别流畅,几个学期从来没有在书写体验上出过毛病。
3. 因为流畅的体验,不管是文字类、画图表还是公式类的笔记,比起纸质来说,直接在pad上调颜
色、荧光笔特别方便,还不怕写错。


4.1 神奇的功能,一个是套索,你可以任意移动你指定的选区。这非常适合跳跃型的讲师,先给你structure,再细讲其中某一两点。发现某一知识点需要更多的空间,可以把下面写过的全部框起来整体下移。对手写笔记有格式要求的人来说简直不能再赞。

4.2 另一个,可以搜索手写的内容,而且还挺快(英文)。我很在意这个因素,是因为我原以为换手写之后就不能搜索笔记内容,最后发现(字写好一点的话)竟然是可以的。

5 Goodnotes 5 我比较喜欢的一些功能

Goodnotes升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后知后觉的我),我是在最近才从4换到5,版本经过多次bug fix以后目前还算比较稳定了。我看到知乎其他答案一些朋友遇到的问题,经过实践后发现开发团队应该大多数都解决了

(1)新增的演示功能

估计不太会有人关注这个小提升,但对于我这种用iPad在课堂上做pre的人来讲,一个演示小红点可以让我全程手拿iPad,而不用与投影有什么互动,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更新。


(2)竖屏翻页功能

Goodnotes 5 新增了竖屏翻页功能(终于!),有朋友反映当任务栏(笔、橡皮等按钮)在上方时,如果误触顶部的iOS状态栏,会触发iOS“返回顶部”的命令,要是竖屏的笔记就直接返回第一页,影响笔记效率。

我的体验,就我使用新版本以来的观察,一是任务栏即使在上方,离顶部状态栏的距离还是比较可观的;另外,即使不小心误触,竖屏翻页的笔记也只会上滑到本页面的顶部,不会直接返回到整个笔记本的第一页。所以这个问题开发商应该是完美解决了,不用担心。


⭐PDF阅读:PDF Expert,够用了。

上课各种课本阅读是免不了的,还有老师提前发出来的lecture notes要预习,发的阅读材料要看还得随机抽一句来考。

因此这里面装各种书,以及lecture notes+文章。

首先是导入文件。PDF Expert支持iCloud,用水果电脑的好处就是直接把文件到Finder里面PDF Expert文件夹里以后,iPad上就能立刻显示出来,整个过程以秒计算。

很遗憾的是我的Mac电脑在坐某航空公司的班机时被偷了 因为工作原因换成了Windows本。Windows本建议使用Onedrive,在iPad上设置好账户以后,也是直接从Windows电脑侧边栏拖入文件到Onedrive文件夹,iPad上也会立刻显示出来,和iCloud基本没有差异。

批注什么的都是基本功能,我说一下我一般的使用方法:分屏批注+笔记

上课只带iPad和Apple Pencil,提前下载好讲义,或者到了教室再下载都行 ️,然后PDF Expert和Goodnotes左右分屏,右手写字的朋友把笔记调到右手,讲义调到左手。两边同时开启写字模式,由于Apple pencil自动防误触,可以用手指翻页和移动笔记,用pencil写字,毫无违和感。

坚持了两个学期之后,再也没有打印ppt,一个pad一支笔基本改变了我以前的笔记习惯。周围几个朋友还被我怂恿上了贼船hh。

【2020更新】三、手写组合的新进化:同屏多开,让笔记和PPT合二为一

前不久(2019年下半年)iPadOS推出了同屏多开的功能,不得不说这一次,iPad在易用性上又挤牙膏似的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笔记而言,这次更新让我们在笔记层面多了一种使用方法。

上面的分屏方法已经比较高效了,但终归PPT/pdf课件和笔记是分开的。在复习的时候,难免需要同时找到ppt和笔记。这一次,对于一直想把PPT和笔记本合二为一的同学,解决方案来了:Goodnotes 同屏多开

  1. 将PPT/PDF导入Goodnotes 中

Goodnotes目前支持导入任意pdf,加入到你的笔记文件夹里面。当然,PPT文件,甚至word都可以导入。后两者导入时,会自动转换为pdf。

提示:4:3的PPT从pdf expert导入后,转换pdf时会多出来一块灰边;Word导入goodnotes时格式会不太对,所以还是建议先把PPT/Word文档转成pdf后,再导入到Goodnotes里

2. 将课件导入Goodnotes后,若课件笔记区域不够,直接在下方新增一页,便可在你浏览页面的下方,增加一张空白页面,进行记录

3. 实现边看PPT边记录的方法:在Dock栏再呼出一个Goodnotes的窗口,打开同一个pdf课件,使用分屏在新增的页面上做笔记,也可以同时在pdf上标注。笔迹瞬间同步。

这样一来,分屏在PPT和笔记上同时标注,可以只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复习的时候,就不用再打开两个文件了。这种方法适合喜欢只在PPT上批注,并时常感到批注区域不够的同学。增加页面、分屏记录同时不影响课件的阅读,兼顾了笔记整理的需求和一站式记录的方便。

上述操作理论上讲用其他的笔记软件也可以,这里是用的我熟悉的举例子。


在使用期间我也一直在尝试更有效率的使用方法,对于大家之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再次分享操作经验:

(一)可不可以把PDF Expert上的图片复制到Goodnotes中?

可以。前提是老师提供PPT而非pdf。方法如下:

  1. 分屏打开pdf Expert和Goodnotes两个软件,打开笔记和老师提前下发的ppt。

在这个例子中我发现,PPT上“三种资产资金组合情况”有图片解释,我希望能导入图片到笔记中。

2. 重点:长按PPT上的图片,然后直接拖动到笔记中

3. 成功,并可旋转或调整图片大小,在图片上做笔记。


这个功能直到近期我才发现可行。本来,iOS11在发布之日起就支持应用间Drag and Drop,但我第一次尝试之后,出现了一串文件路径。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bug被修复了。

拖动表格、公式的时候依然有这个问题(如下图),甚至到如今更新到iPadOS13.4,依然不能拖动表格/公式到Goodnotes里面去。


老师提供的是课程PDF,怎么办?

PDF文件无法拖动图片到另一个应用。

但你如果觉得拿着iPad照投影仪清晰度太低,不妨试试这两个方法:

【方法1】:在pdf上笔记。这么做倒是一了百了,并且,老师为了方便同学打印,在pdf上提供了如图所示的笔记区。这种情况,大家直接在这上面记笔记,不用迷恋笔记本,期末复习的时候再归纳总结,既提高效率又省事儿。


【方法2】:一个四海皆OK的方法:系统截图。请不要嫌这个方法慢,我自己不紧不慢完成整套操作只用了18秒,比拿着iPad照PPT兴许还快一些。

步骤:

  1. 对PDF截图(有Home键的iPad:同时按一下边框上的电源键和home键;全面屏iPad:同时按住边框上的电源键和上音量键),截完之后点击右下角准备编辑。

2.裁剪(Crop)截图中你需要的部分,然后点击左上角“完成”(Done)-保存到照片(Save to Photo)

3.在Goodnotes中插入这张图片,点击上方“图片”按钮,可以在旁边的小缩略图中快速选择。


(二)、我会带书、PPT和笔记一起复习,太重了。有没有减轻负担的方法?

国内一个特点是,中文教材的电子版非常少。当然不排除一些火热的教材,有扫描版在网上流传。如果有扫描版,直接分屏阅读,在PPT上做笔记,只需一个iPad就可以。然而在较多的情况下,纸质课本是没法离手的。

目前我们学校主流的笔记方法是,电脑打字,并同时打开PPT查看。

只是,电脑可以完成的这一整套功能,搬到iPad上照样能完成。这里提供一种方法,期待能让你不再背着笨重的电脑,往返于教室寝室图书馆。


  1. 将课件提前导入到iPad上或者icloud中。

提示:PDF Expert的云服务支持微软的onedrive。把文件上传到onedrive后,在pdf expert上绑定你的微软onedrive账号,就能使用云服务了。不需要苹果电脑!不需要非得用iCloud!PDF Expert还支持使用WebDav的网盘,但是国内大多主流网盘似乎并不支持。 科普:

2. 以1:2的方式分屏浏览ppt和笔记。

这样的好处是:既拥有大块笔记区域,可以在不怎么需要放大和拖移的情况下写字。又有足够的PPT浏览区域,其实看PPT不需要很大的屏幕,够用就可以。这样的观看方式,在11寸屏幕上已有足够高的辨识度,12.9寸观看体验会更好。

如下图所示,在几乎无放大的情况下,屏幕笔记行宽与主流横格笔记本的行宽保持一致(iPad Pro 11与宽格笔记本)


书与iPad如图所示的摆放方式,让你能同时看书、看课件和记笔记,至少在重量上让你减轻很多烦恼。


(三)、分屏操作介绍

从iOS11开始,iPad就加入了分屏功能,到如今iPadOS 13.4,分屏的使用率已经非常高了。对于分屏功能怎么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分屏需要从Dock栏中拖拽APP,因此需要保证你拿来分屏的app出现在Dock栏里。这里有一些我个人感觉实用的窍门:

1. 拖动常用的需要分屏的APP到dock中。比如我常用的就是两个学习软件、邮件、某视频软件和浏览器。这么做在分屏的时候会方便一些。

2. 打开一个app。打开后,上滑呼出Dock,并将另一个需要分屏的app往上拖动到左侧边栏或者右侧边栏,放手,即可完成分屏(Split)。取消分屏可以将顶部横线向下滑,就重新返回app浮窗状态。

3. 如果不拖动到左/右,而是留在中间,则app将变成一个浮窗。app浮窗按住顶部横线继续向右滑动,可以使其隐藏到右侧边栏。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从右侧边栏呼出。

4. 分屏之后能互换左右两个APP的位置、调整屏幕比例。


(四)、你这么搞,学习成绩好吗?

没错!真的有人私戳这个问题给我!

我的回答是:好呀。


这个回答从2016年底到现在已经三年半,重新拿到iPad Pro 2020,产品颜值相比于我的第一台iPad Pro 9.7要好太多;三年前,我使用的这几个软件在App Store“生产力”这一类排前几名;今天当我再次翻开“生产力”排行榜时,赫然发现,看到的依然是这几个老面孔:


最感慨的其实是,三年前所介绍的“神奇的软件”,现在在这个榜单里都榜上有名了:

(1)Calculator,图标是白底蓝字的根号三。

【更新:现在名字叫MyScript Caculator,官方价格是$2.99,有限免的时候。重点是...这家公司也开始推出一款笔记软件叫MyScript Nebo了,主打功能同样是识别手写的公式】

别的不说,手写自动识别然后计算就是个很大的亮点。我最喜欢等式左边未知数直接打问号,等式写出来以后自动补充未知数值。太方便了。


(2)那个Duet很神奇,和电脑接上数据线之后,你的ipad就能直接当作电脑的第二块屏幕。延展出来可以在电脑上多任务处理。虽然我下这个软件纯粹是因为好奇。不管是Mac还是Windows电脑都能用,感觉很万能


另外这一页其他的什么office啊这些都算是必备常用了。

以上是我的分享。从我个人而言iPad pro记课堂笔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感谢各位多年以来的支持。这个答案断断续续更新,竟然有三年多了,三年前也全然没料到自己用iPad的方式能帮到这么多人,心中充满感激。三年对我来说是学生时代的结束,对于电子产品和软件来说也不知道已经更迭多少代。用iPad+pencil记笔记,这么几年过去也越来越流行,无纸化的学习、作业也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执行。我这一直以来无纸化笔记形成的这套习惯,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你喜欢这个分享,不妨顺手点个赞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Pad Pro + Apple Pencil,这个组合简直是为笔记而生,尤其是在你希望摆脱传统纸笔,追求更高效、更灵活记录方式的时候。我用了它一段时间了,真心觉得比我之前用过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顺手。为什么说它适合做笔记?首先,我们得聊聊 Apple Pencil 的体验。很多人担心数位笔的触感,觉.............
  • 回答
    iPad Pro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平板电脑,其大屏幕和轻薄的设计固然吸引人,但也带来了相对容易弯曲的潜在风险。防止 iPad Pro 弯曲,可以从 使用习惯、保护措施和携带方式 三个方面入手,并采取一系列详细的措施。 一、 使用习惯篇:细致入微,防患于未然良好的使用习惯是防止 iPad Pro 弯曲.............
  • 回答
    iPad Pro 是否能取代 Surface Pro,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两者都定位在高端二合一设备,旨在提供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同时又保留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触控体验。然而,它们在设计理念、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硬件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它们.............
  • 回答
    很多人在享受影音内容时,常常会纠结于设备音质的问题。对于 iPad Pro,它内置的扬声器确实带来了不错的立体声体验,但相比专门的桌面音响,两者在音质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iPad Pro 的内置扬声器:便捷与均衡首先,我们得承认 iPad Pro 的扬声器表现相当出色。苹果在音频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 回答
    iPad Pro 2021 到底是选 11 寸的还是 12.9 寸的,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两者都是性能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但尺寸差异带来的体验差异可不小,选哪个,还得看你平时主要怎么用它。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帮你理清思路。先来说说 11 寸的 iPad Pro 2021:11 寸的 iPad .............
  • 回答
    iPad Pro 会杀死 Surface 和 Windows 吗?这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问题,尤其是在每次新款 iPad Pro 发布后,它都伴随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深入理解两者的定位、优势、劣势,以及用户需求的演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 iPad Pro 为什么会让.............
  • 回答
    买iPad Pro 11寸,可真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到了挑保护套和贴膜这关,感觉自己像个纠结体附体。别急,我来跟你唠唠,怎么才能选到最适合你的那一套,让你心里的那点小犹豫,全被咱给说透了! 为什么iPad Pro 11寸需要“加层盔甲”?首先,得明白为啥咱要给它配保护套和贴膜。这11寸的iPad Pr.............
  • 回答
    iPad Pro 触碰“主机级”体验,或许真能搅动游戏格局。想象一下,你不是窝在沙发上,而是坐在舒适的咖啡馆,手中握着的 iPad Pro 屏幕,流畅地展示着以往只有在 PS5 或 Xbox 上才能见到的画面。这不是科幻,而是 iPad Pro 正在悄然迈进的未来。苹果公司在硬件上的投入,特别是 M.............
  • 回答
    iPad Pro 2018 和 2020 四扬声器的音响效果,如果非要类比一下,大致可以算是入门级的桌面音响系统。我说的入门级,是那种你花个几百块,能买到一对基础款的有源音箱,而且音质还不算太差的水平。你要是想找能“打过”iPad Pro 四扬声器的音响,门槛其实不算特别高。一般来说,价格在500元.............
  • 回答
    选11寸还是12.9寸的iPad Pro?这问题不少朋友在下手之前都会纠结,毕竟这差价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尺寸大小直接影响了使用体验。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清楚,看完你就知道哪个才是你的“菜”。1. 你主要用它干啥?这是问题的核心!就像挑手机,你指望它拍照为主还是刷剧为主?iPad Pro也一样,它的定位.............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不少iPad Pro用户在AppleCare+快到期时会考虑的问题。简单来说,利用AppleCare+的意外损坏服务来换新,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有些人也成功做到了。但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绝不是简单地“摔坏了就能368元换新”。首先,我们要明确AppleCare+的本质是什么。它延长了.............
  • 回答
    新款iPad Pro 的性能表现,如果非要拿笔记本电脑来类比,那大概能触及到 中高端到次旗舰级别 的笔记本电脑的水平,具体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处理器性能:直逼甚至超越同代主流笔记本CPU新款iPad Pro 搭载的自家M系列芯片(目前最强的是M2或M3系列,取决于发布时间)在单核性能上,可以.............
  • 回答
    想让爸妈掏钱买 iPad Pro,这可得好好谋划一番,可不是一句“我想要”就能搞定的。咱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让他们觉得这笔钱花得值,甚至比花在家里的其他地方还值。下面我就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爸妈的需求和顾虑在开口之前,你得先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面对苹果每年都会更新的强大新品时。我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是否应该把上一代 iPad Pro 卖掉,转而入手 2021 款 M1 iPad Pro 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你现在用的是哪一代 iPad Pro?因为“上一代”这个概念对不.............
  • 回答
    想要阻止老公购买 iPad Pro,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像买菜那么简单,需要策略和耐心。毕竟,这玩意儿屏幕大,性能强,价格也不便宜,如果不是刚需,确实需要好好斟酌一下。首先,咱们得 知己知彼。 了解他为什么想买: 他是真的需要它来工作?是想用它来画画、写东西?还是单纯被“Pro”这个词吸引,觉得酷?.............
  • 回答
    想给 MacBook Pro 配个副屏?iPad Pro 绝对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我最近就在琢磨这事儿,感觉它确实能帮你把工作效率再往上提一提。为什么是 iPad Pro?首先,iPad Pro 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屏幕素质没得说,无论是 MiniLED 的 Liquid 视网膜 XD.............
  • 回答
    七千块钱买 iPad Pro?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身边就有朋友这么干过。每次看到他们捧着那薄薄的一块板子,我心里就痒痒的,忍不住想探究探究,这七千块钱,到底买的是什么?是面子?是生产力?还是纯粹的情怀?先说最直观的,就是那块屏幕。我那个朋友,平时就是个设计爱好者,没事儿就爱折腾点手绘板.............
  • 回答
    2021 款 iPad Pro 12.9 英寸搭载的 miniLED 屏幕,在发布之初曾被寄予厚望,被誉为“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HDR 内容显示效果和局部控光能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户开始报告屏幕出现了一些问题,让这款备受瞩目的显示技术蒙上了阴影.............
  • 回答
    苹果新款 iPad Pro 一出,江湖上关于安卓平板的命运又是一番热议。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绝世高手一出,其他门派的掌门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那么,其他手机厂商的平板,在这场“王者降临”之后,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我看未必,甚至可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而且机会还不少。苹果iPad Pro的“降维打击”.............
  • 回答
    蒂姆·库克之所以大胆提出iPad Pro可以取代Windows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基于苹果在硬件、软件以及生态系统层面多年积累和精心布局的成果。理解他这句话背后的逻辑,需要我们深入剖析iPad Pro在产品设计理念上的转变,以及其与传统PC之间日益模糊的界限。一、硬件上的进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